马果丰;贾莉;刘学彬;杨姣;曾崇芳
目的采用静息与大盆腔用力时盆腔动态MRI评价正常盆腔器官的位置、运动和盆底形态,为动态MRI在盆底功能性疾病诊断上的临床应用建立盆腔器官运动程度和盆底形态学的正常标准.方法对30例健康女性志愿者进行静息与大盆腔用力时盆腔动态MRI检查.采集的MR影像用于观测盆腔器官的位置、运动和盆底形态.结果大盆腔用力时正常盆底在形态上变化不明显,盆腔器官的平均下降值是膀胱颈(15.3±4.3)mm,子宫颈(10.7±3.4)mm,肛直肠连接(19.2±6.8)mm,盆隔裂孔的平均增大百分比是(12.2±6.4)%.盆腔器官运动的范围是膀胱颈不超过耻尾线下1cm,子宫颈不超过耻尾线以下,肛直肠连接不超过耻尾线以下2.5cm.结论 MRI是研究活体盆底解剖与形态学的有效方法.正常妇女盆腔动态MR影像上,大盆腔用力时盆腔器官有一定程度的运动,但无脱垂,盆底形态上变化不明显.
作者:王毅;龚水根;张伟国;陈金华;鲁宏;谭勇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患者女,25岁,产后1周,从产前1个月开始有活动后胸闷、气促,产后1周出现呼吸困难入院.彩超检查:右房、右室扩大(右房横径59mm,右室前后径38mm),左房、左室腔小(左房前后径24.9mm,左室前后径26.9mm),主肺动脉及左右支均扩张(主肺动脉内径39.3 mm,右肺动脉内径27.5 mm,左肺动脉内径21mm),房室间隔连续完好,大动脉短轴切面于右肺动脉内可探及大小约48.1mm×23mm的中低回声团块(图1),不随心脏收缩而移动.心包腔可探及少量积液.CDFI:右肺动脉内的中低回声处于收缩期出现充盈缺损(图2),肺动脉瓣下于舒张期探及明亮的红色反流信号,反流速度2.94m/s;心尖四腔切面于三尖瓣上收缩期探及蓝色为主的反流信号,反流速度3.99m/s,反流面积约占右房面积的40%,跨瓣压差为64mmHg;根据三尖瓣反流估测肺动脉收缩压约74mmHg;心内未见分流.超声诊断:①肺动脉主干及左右支扩张并肺动脉反流,右肺动脉内中低回声考虑为血栓;②肺动脉高压;③右房室扩大,左房室偏小;④三尖瓣反流(中-重度);⑤心包腔少量积液.螺旋CT扫查提示:右心增
作者:陈卫华;叶军;陈燕玲;葛贻珑;肖文胜;任苓;谢谨捷;游宇光;凌月蓉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前膝关节疾病诊断方法主要有MRI、CT和超声,但是,膝关节镜检查是膝关节疾病诊断的金标准.膝关节镜手术更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微创手术,是用高清晰光学内镜和高分辨真彩色电视摄像系统直视下动态或静止观察关节内的结构和施行咬、割、刮、刨、钻、激光气化等各种技术实施半月板修复、软骨修整、滑膜切除、滑膜皱壁切除术、游离体取出、前后交叉韧带重建、软骨移植等手术.因此关节镜的仪器设备器械的管理是至关重要,本文对我院二十年来在对关节镜仪器设备器械管理方面的经验作一介绍,与同道共勉.
作者:王明花;郭瑞军;孙建海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对比研究了17例肝癌和47例肝泡球蚴肿块的声像图表现,探讨了两者的鉴别要点,旨在提高对两者的鉴别诊断.方法对比分析了两组64例经手术病理、穿刺活检证实和CT、MRI检查及血清AFP、Em2免疫试验阳性者的声像图资料.结果肝泡球蚴具有肿块巨大坚硬、呈分叶状、表面不平、边缘模糊、内无血流、回声不均、地图样征、砂样钙化、中心坏死、增大缓慢等12种声像图特征,这些特征是与肝癌肿块相鉴别的要点.结论探讨的12种声像图对肝癌与肝泡球蚴实质性肿块的鉴别诊断颇有帮助.
作者:张玉英;宋书邦;马娥生;马钦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肾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和脉冲多普勒(PW)表现特征及其病理学基础,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肾癌(24例肾透明细胞癌,11例肾腺癌,1例肾间变癌)进行CDFI、PW检查,术后肿瘤组织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抗体分别应用抗CD105和抗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单克隆抗体,计测微血管密度(MVD)和动脉分数(AF),超声检测结果与病理免疫组化结果对比.结果肾癌血供丰富,瘤周多弧形血流,瘤内多纡曲网状血流,整体呈高速低阻状态,瘤周阻力指数(RI)高于瘤内阻力指数.免疫组化显示肾癌微血管中肌性血管居多,AF为0.59±0.09,微血管形态及密度差异较大,但其表现与RI一致.结论 CDFI、PW检测肾癌血供呈高速低阻状态,瘤周RI高于瘤内RI,此为诊断肾癌的主要参考指标.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的肾癌微血管形态及分布特点是其高速低阻血供的病理学基础.
作者:纪晓惠;赵玉珍;田建华;孙心平;王晓玲;薛逊;乔治斌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胆管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经病理、手术确诊的32例胆管癌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胆管癌超声影像特征为:梗阻部位以上胆管不同程度扩张100%(32/32),胆管肿块影像90.6%(29/32),诊断符合率90.6%.结论超声对于胆管癌的定位、定性诊断及分型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马果丰;贾莉;刘学彬;杨姣;曾崇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测量并得出正常成人各年龄、性别组胸部CT选定层面内、中带的肺小血管横径和计数的正常值范围及分布规律.方法收集180例正常成人胸部CT,按性别年龄分组,选择并测量6个有明确解剖标志的层面中内、中带小血管的横径和数目,计算其正常值范围并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得出各组不同层面、区域肺小血管横径和计数的正常值范围.发现性别与年龄对小血管分布及数目的影响.结论正常成人各性别、年龄组常规CT 6层面内、中带小血管横径和计数分布有一定规律.
作者:王丽华;李润明;郭佑民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支气管肺类癌的临床、胸部平片及CT诊断.方法针对经手术及病理确诊资料完整的9例肺类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其临床、胸部平片及CT表现.结果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6例(66.7%),咳血5例(55.6%),发热3例(33.3%).胸部平片肿瘤位于右肺6例,左肺3例,8例呈圆或类圆形,密度均匀,2例见浅分叶.CT扫描6例中,2例圆形,4例(80%)分叶状,3例(50%)见中心密度减低的坏死区,肿瘤的平均直径4.3cm,平扫平均CT值37.6Hu,注入对比剂后6例均有不同程度增强,CT值平均上升39.8Hu.结论肺类癌的表现缺乏特征性,但若能认真分析胸部平片及CT的每一征象,密切结合临床表现,完全可以提高本病术前诊断水平.
作者:王成林;李雅琴;陆普选;吴政光;董汉彬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柔脑膜转移的解剖基础、转移途径和MRI的诊断价值.方法 29例病人均行横轴位、矢状位T1WI, 横轴位T2WI和横轴位FLAIR平扫.团状注射Gd-DTPA 0.2mol/kg后行横轴位、矢状位T1WI 和冠状位T1WI抑制脂肪序列增强扫描.结果脑实质转移灶伴柔脑膜线状增厚、增强影占17.24%.脑实质转移灶伴柔脑膜结节灶及线状增厚、增强影占24.14%.柔脑膜结节灶及线状增厚、增强影13.79%.单纯柔脑膜结节灶6.90%.单纯柔脑膜线状增厚、增强影13.79%.沿室管膜以及柔脑膜线状增厚、增强影13.79%.脑实质转移伴柔脑膜以及颅神经脑池段增厚、增强影10.34%.结论柔脑膜的解剖结构、血供特点和脑脊液循环决定了柔脑膜即可发生血源性转移又可发生脑脊液源性转移.恶性肿瘤怀疑柔脑膜转移的病人必须行MRI增强检查,以免漏诊.
作者:张贵祥;李玉洁;赵京龙;胡运胜;周根全;张悦萍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三维CT成像诊断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8例马蹄内翻足的三维CT图像并与X线平片比较.结果 8例马蹄内翻足中左下肢2例、右下肢4例、双下肢2例.3DCT较X线平片更能准确地反映马蹄内翻足程度和跗骨的发育异常以及各骨间的异常空间关系.结论 3DCT在马蹄内翻足的术前诊断和疗效评定上可作为X线平片的有效补充手段.
作者:陈志新;梁立华;万建群;赵清洲;陈耀强;李锦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了解经临床确诊为SARS的患者治疗痊愈后其肺内残留改变及HRCT的价值.方法对22例临床确诊为SARS经治疗后痊愈出院的患者行HRCT扫描复查.结果首次HRCT扫描显示22例患者中10例肺内有异常改变,包括磨玻璃影、小叶间隔增厚.12例未见异常改变.10例首次复查异常的患者中,有8例8周后进行了第二次复查,HRCT显示病灶较前缩小、数量减少.结论 SARS患者治愈后HRCT扫描可显示肺内残留肺间质异常改变,表现为磨玻璃影及小叶间隔增厚;短时间复查病变较前缩小.HRCT是发现该改变敏感的影像学方法.
作者:黄勇;王继琛;王仁贵;蒋学祥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利用个人电脑及自行开发的软件对肝脏CT断层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和测量及其在肝癌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术前对46例行原位肝移植的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和5例肝癌患者的肝脏CT断层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和测量,术后与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切除的受体实测肝体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46例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用本方法测得平均肝脏体积为(983.33±206.11)cm3,同组实测平均肝脏体积为(904.93±209.56)cm3,二者之间呈高度正相关(r=0.969),本方法测值的平均误差为8.66%.本方法三维重建肝形状与切除同例肝标本实际形状基本相似.可任意角度旋转来观察三维重建肝.可以在重建肝脏同时重建肿物.当肿物被周围组织遮挡显示不清时,可用半透明显示法对肝脏进行半透明处理.同时,可测定肿物的体积及预计肝切除后的预留肝量.结论运用该方法在个人电脑上实现肝脏连续CT断层图像三维重建和体积测量准确性较高.对术前明确肝肿瘤范围,正确选择手术术式,预测手术进程以及对肝病患者的随访和疗效判定,活体肝移植供受体匹配选择都有一定帮助.
作者:王茂春;彭吉润;冷希圣;朱继业;杜如昱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食管静脉曲张时胃左静脉血流动力学特征与内镜下曲张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对170例食管和/或胃底静脉曲张病人和30例健康成人进行胃左静脉血流方向和血流速度测量.结果所有健康对照组均呈向肝型血流,而食管静脉曲张病人有85%为离肝型,轻度曲张病人有约32%仍为向肝型血流.轻度静脉曲张病人血流速度为(8.3±2.6)cm/s,中度为(11.9±2.1)cm/s,重度为(13.9±3.5)cm/s,三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离肝血流速度大于15cm/s(10/17,58.8%)时出血机会显著增高.结论随着静脉曲张程度的增大,胃左静脉离肝血流速度平行增加,而且胃左静脉离肝血流速度越高,曲张静脉出血的可能性越大.
作者:李凤华;夏建国;方华;王晓燕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患者女,1岁2个月,因咳嗽15天余,右下肢肿胀4天入院.查体: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中小水泡音.右下肢肿胀伴有皮温减低.彩超显示:右髂外静脉及股静脉壁粗糙,增厚,腔内充满低回声,欠均匀,范围约达80mm,考虑右髂外静脉血栓形成,管腔有闭塞.行直接下肢CT静脉造影检查显示:大隐静脉怒张;股静脉(图1)和髂外静脉内可见匍萄样的充盈缺损区,范围以髂静脉到大隐静脉汇入股静脉处的下方,诊断为右髂外静脉、股静脉上段血栓.经溶栓抗炎等对症治疗后,再次行直接下肢CT静脉造影检查,显示髂外静脉、股静脉(图2)未见扭曲及充盈缺损,患者治愈出院.
作者:吴新淮;常钧;张文敏;袁芳;尹致庆;王志文;史小湘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乳腺后间隙与注射式隆乳并发症的关系.方法用超声观察和测量正常女性的乳腺后间隙,将注射式隆乳后患者的超声检查、手术和病理资料进行相关的分析,以明确产生并发症的原因.结果注射层次的错误和渗漏将导致并发症的出现.结论超声是验证注射式隆乳是否成功的首选检查方法,乳腺后间隙的厚度和完整性与是否出现并发症密切相关,注射式隆乳的安全性值得探讨.
作者:马步云;毛维;魏兵;罗燕;庄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患者男,61岁.左侧胸背部疼痛1天,加重伴憋气7天入院.结核菌素试验(++),血沉13mm/h,31mm/2 h.
作者:王锋;梁建玲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本文阐述了数字人脑与数字人体的关系及国内外研究概况,讨论了数字人脑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关键科学问题,提出数字人脑的研究目标,并给出数字人脑研究的总体方案.
作者:韩力群;涂序彦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制作兔VX2移植性肝癌模型的特点,评价超声检查在监测VX2肝癌中的价值.方法将VX2细胞滤液、VX2瘤株小块及VX2瘤株小块+明胶海绵分别注射或接种于28只新西兰大白兔的肝脏内,一周后不同时间行超声检查.结果 A组滤液注射法:平均成瘤时间约21天,肝的原位成瘤率为75%.B组包块埋植法:平均成瘤时间14天,肝的原位成瘤率为83%.C组包块埋植+明胶海绵法:平均成瘤时间14天,肝的原位成瘤率88%.三组成瘤率统计学无显著差异(χ2=1.118,P>0.05).肝脏内的移植瘤在超声上均表现为低回声伴声晕的肿块,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表现为周边血供丰富,中央血供稀少.结论三种方法均能制成肝癌模型,超声检查是一种监测肝癌模型的有效手段.
作者:杨亚汝;许小云;张贵祥;李玉洁;赵京龙;姜露莹 刊期: 2003年第12期
1 资料和方法本院门诊患者32例,共63只眼,其中1例为单眼病变,男11例,女21例,年龄21~64岁,平均年龄52岁.采用Toshiba-350A型的彩色多普勒检查仪,频率7.5~10MHz选用小器官条件,取仰卧位,采用轴位扫描法,仔细观察患者的眼球.首先测量眼轴的长度,观察玻璃体的后极部及视神经乳头周围是否失去正常的球形,有无向后膨出及膨出宽度和深度,观察其形态及其与视乳头的关系.并仔细地询问是否有外伤、感染等病史,以及矫正视力的度数.
作者:彭国平;陈常佩;周波;付景霞;冉小青;叶丹屏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鞍上生殖细胞瘤的MRI 的表现特征并对其进行鉴别诊断.方法对11例鞍上生殖细胞瘤的MRI材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鞍上生殖细胞瘤的形态、发生部位、T1加权和T2加权成像的信号和增强后的特征.结果 11例鞍上生殖细胞瘤中,4例(36.4%)肿瘤形态不规则,肿瘤侵犯至垂体和垂体柄分界不清.5例(45.5%)肿瘤仅累及垂体柄,引起垂体柄增粗;2例(18.2%)肿瘤累及垂体柄和下丘脑.全部肿瘤外缘清楚.于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后侵犯垂体和垂体柄者强化欠均匀,位于垂体柄和累及垂体柄及下丘脑者呈明显均匀强化.结论鞍上生殖细胞瘤常累及垂体柄及下丘脑或垂体,肿瘤边界清楚,增强后有明显强化.
作者:朱丹红;苏小方;于海光 刊期: 200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