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果丰;贾莉;刘学彬;杨姣;曾崇芳
目的探讨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评价急性肺动脉栓塞(PE)患者右室功能的价值.方法应用TDI观察13例应用螺旋CT诊断的急性PE患者治疗前后右室功能参数的改变,并分析TDI参数与肺动脉栓塞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急性PE患者治疗后右室侧壁基底段VE较治疗前显著增高(10.27±3.83)cm/s vs (13.48±3.82)cm/s,P<0.05,VA显著降低(23.16±6.89)cm/s vs (17.88±3.79)cm/s,P<0.05,右室侧壁各节段VE/VA增高显著;右室侧壁基底段VE/VA与螺旋CT肺动脉阻塞指数之间显著相关(r=-0.459,P<0.05).结论 TDI参数对急性PE患者病变程度及疗效判定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建华;尹洪宁;袁雅东;郭平珍;周存河;刘兰燕;邢恒国;李路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初步探讨脑梗塞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关系及特点.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120例脑梗塞和TIA患者进行颈动脉检测.结果发现94例颈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发生率78%.CT或MRI检查的脑梗塞灶与超声发现颈动脉斑块的侧向基本是一致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多发生于分叉处,软斑与溃疡斑是脑梗塞的主要的栓子来源,血流动力学各项参数及频普形态亦有改变.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塞有密切相关性,超声检测预测脑梗塞的发生对临床预防脑梗塞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贺庆红;李治安;章新新;张志诚;马会堂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膝部隐性骨折的MRI表现,评价MRI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35例膝部外伤病例在外伤后7天内行MRI检查,检查序列包括T1WI、T2WI与T2*WI.结果 35例共49处膝部隐性骨折.FSE T2WI与FE T2*WI序列对病变检出率较高,分别为100%及93.88%.隐性骨折以胫骨上端与股骨下端多见.21例合并膝部韧带损伤.12例有膝部损伤其他征象.结论 MRI能敏感显示膝部隐性骨折及合并的其他表现,对于疑为膝部隐性骨折的病例应列为首选检查.
作者:张桂池;高树培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本文描述了数字人体系统演化的分析方法,主要内容有微扰论--渐变分析法、平均值分析--变量相关性法和算子结构分析法;为数字人体系统演化研究提供了分析方法.
作者:毕思文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显示筛窦解剖方面的作用,同时探讨筛窦解剖变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GE Lightspeed Plus多排螺旋机对250例进行筛窦横断面HQ或HS模式扫描,然后经工作站作冠状面、矢状面等切面三维重建.结果筛窦的冠状面、矢状面多平面重建图像几乎与直接扫描相同,筛窦的解剖变异发生率较高,所见的解剖变异有5种,其中筛大泡104例,占总变异的56.5%;Onodi气房48例,占26%;眶下气房12例,占6.5%;筛凹低位8例,占4.3%;纸样板内移12例,占6.5%.结论筛窦横断面HS或HQ模式的扫描,经三维重建可以得到冠状面及其他任何切面图像,完全能满足临床诊断的要求.它能如实反映筛窦的解剖变异,对鼻内镜外科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李玉华;高煜;薛建平;朱铭;曹荣萍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总结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的二维与彩色及频谱多普勒的声像特点,评价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4例SSS患者的颅外椎动脉、锁骨下动脉(SCA)、无名动脉及颅内椎动脉与基底动脉.结果 SSS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硬化与大动脉炎.在患侧椎动脉内出现逆向血流,完全盗血,收缩舒张期均为反向血流;部分盗血,收缩期逆向,舒张期正向或无血流信号.颅内椎基底动脉峰值流速明显增高.病变的锁骨下动脉起始部或无名动脉斑块形成或管壁增厚致管腔狭窄或闭塞.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筛选诊断SSS的经济、简便、无创、可靠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吴晓萍;陈志刚;刘炯鸥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利用个人电脑及自行开发的软件对肝脏CT断层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和测量及其在肝癌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术前对46例行原位肝移植的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和5例肝癌患者的肝脏CT断层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和测量,术后与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切除的受体实测肝体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46例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用本方法测得平均肝脏体积为(983.33±206.11)cm3,同组实测平均肝脏体积为(904.93±209.56)cm3,二者之间呈高度正相关(r=0.969),本方法测值的平均误差为8.66%.本方法三维重建肝形状与切除同例肝标本实际形状基本相似.可任意角度旋转来观察三维重建肝.可以在重建肝脏同时重建肿物.当肿物被周围组织遮挡显示不清时,可用半透明显示法对肝脏进行半透明处理.同时,可测定肿物的体积及预计肝切除后的预留肝量.结论运用该方法在个人电脑上实现肝脏连续CT断层图像三维重建和体积测量准确性较高.对术前明确肝肿瘤范围,正确选择手术术式,预测手术进程以及对肝病患者的随访和疗效判定,活体肝移植供受体匹配选择都有一定帮助.
作者:王茂春;彭吉润;冷希圣;朱继业;杜如昱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孕妇,29岁,孕2产1.因停经25周来院检查.B超所见:单胎,颅骨变薄,颅骨光环尚完整,双顶径6.4 cm,脑组织皱缩,脑沟深而宽,脑中线不居中,双侧侧脑室未见明显扩张.脊柱排列规则,胎心搏动规律,胸腹比例可.胎儿四肢长骨发育均短小,其中股骨长约3.8 cm.四肢长骨均可见强回声连续中断,部分错位分离或弯曲、成角(如图).胎盘前壁,厚薄一致,内回声尚均.羊水大深度9.0 cm.超声诊断:①单活胎、中妊;②胎儿成骨发育不全并脑组织发育不良;③羊水过多.后经引产,尸解及X线证实.
作者:吴莲花;王灿省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前膝关节疾病诊断方法主要有MRI、CT和超声,但是,膝关节镜检查是膝关节疾病诊断的金标准.膝关节镜手术更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微创手术,是用高清晰光学内镜和高分辨真彩色电视摄像系统直视下动态或静止观察关节内的结构和施行咬、割、刮、刨、钻、激光气化等各种技术实施半月板修复、软骨修整、滑膜切除、滑膜皱壁切除术、游离体取出、前后交叉韧带重建、软骨移植等手术.因此关节镜的仪器设备器械的管理是至关重要,本文对我院二十年来在对关节镜仪器设备器械管理方面的经验作一介绍,与同道共勉.
作者:王明花;郭瑞军;孙建海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柔脑膜转移的解剖基础、转移途径和MRI的诊断价值.方法 29例病人均行横轴位、矢状位T1WI, 横轴位T2WI和横轴位FLAIR平扫.团状注射Gd-DTPA 0.2mol/kg后行横轴位、矢状位T1WI 和冠状位T1WI抑制脂肪序列增强扫描.结果脑实质转移灶伴柔脑膜线状增厚、增强影占17.24%.脑实质转移灶伴柔脑膜结节灶及线状增厚、增强影占24.14%.柔脑膜结节灶及线状增厚、增强影13.79%.单纯柔脑膜结节灶6.90%.单纯柔脑膜线状增厚、增强影13.79%.沿室管膜以及柔脑膜线状增厚、增强影13.79%.脑实质转移伴柔脑膜以及颅神经脑池段增厚、增强影10.34%.结论柔脑膜的解剖结构、血供特点和脑脊液循环决定了柔脑膜即可发生血源性转移又可发生脑脊液源性转移.恶性肿瘤怀疑柔脑膜转移的病人必须行MRI增强检查,以免漏诊.
作者:张贵祥;李玉洁;赵京龙;胡运胜;周根全;张悦萍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正常人胸背动脉(TDA)血流动力学.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测量120个正常人240条胸背动脉主干血流参数,包括收缩期大血流速度(Vmax),平均血流速度(Vmean),舒张期小血流速度(Vmin),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人胸背动脉血流参数95%参考值范围: Vmax 28.46~60.26cm/s,Vmean 6.80~22.84cm/s,Vmin 1.16~6.76cm/s,PI 1.78~3.34,RI 0.84~0.95.TDA血流参数左右无显著性差异;男性血流速度高于女性(P<0.05);老年组(60~79岁)各项血流参数与青年组(20~39岁)、中年组(40~59岁)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提出了正常TDA的基础参数,为背阔肌肌瓣皮和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客观的对照标准.
作者:张莉;李智贤;刘达恩;农庆文;卢月华;臧毅;张步林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支架置入后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食管癌分为:支架置入后照射治疗组和单纯照射治疗组,每组48例,全部病例均经病理学证实为鳞癌,研究组行食管支架置入后照射治疗,对照组不行支架置入直接进行照射治疗.放射治疗分为二段,第一段治疗:直线前后垂直照射,剂量为4000Gy;第二段治疗:根据病灶不同定位旋转角度照射,剂量为3000Gy.结果研究组48例,临床吞咽症状改善好转或恢复正常,通畅率100%,局部肿瘤有效控制、患者体质增强体重增加率占100%,无照射治疗严重并发症,追踪随访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8.9% (42/48)、66.7% (32/48)、41.7% (20/48),对照组吞咽改善好转率12.5%,体质体重增加为0,追踪随访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5.4%(41/48)、37.5%(18/48)、16.7%(8/48).经统计学处理P<0.01表明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食管癌支架置入后放射性治疗是一种改善临床症状的有效方法,对控制局部肿瘤发展效率高,并发症和副反应少,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
作者:李高文;郭成月;陈志仁;邱全胜 刊期: 2003年第12期
MRI能够清楚显示心肌病特征性的形态变化,可补充超声心动图的不足,为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MRI电影尚可准确地对心功能进行无创性评价.近年用于缺血性心脏病的MR心肌灌注及延迟增强扫描,对心肌病的诊断也有重要作用.心肌灌注扫描可以发现心肌缺血,延迟增强提示心肌纤维化等,对分析肥厚型、扩张型等心肌病的预后将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心肌病(肥厚型、扩张型、限制型和致心律不齐性右室心肌病)的MRI诊断加以评价.
作者:李世国;刘玉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评价超声技术在检测动脉粥样硬化兔主动脉形态学与组织特征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0只兔分为正常组与动脉粥样硬化组(AS),于实验开始、4、8、12周末行超声检测:包括主动脉内中膜校正回声强度(AIIc%)、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主动脉收缩期直径(Ds)、收缩期主动脉峰值流速(Vp),并同期行血脂检测,于实验设定的时相点宰杀动物,获取主动脉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超微结构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AS 组主动脉AIIc%值随实验时间延长而显著增高(P<0.01).IMT 测值增大;Ds增大;Vp增快;组织学及超微结构观察发现AS组主动脉内膜平滑肌细胞明显增殖及大量弹力纤维形成;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AS组主动脉内中膜蛋白表达随实验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强.结论超声技术有助于评价主动脉粥样硬化,AS组主动脉内中膜AIIc%值增大的超微基础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明显增殖及大量弹力纤维的形成.
作者:夏红梅;高云华;崔华;何作云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MRI菲立磁增强扫描对急性放射性肝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5只家兔经40Gy单次X射线半肝照射后第3天作MRI T2WI平扫和增强扫描,并将MRI表现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相对照.结果 5只家兔T2WI平扫肝组织信号强度均未发现变化.T2WI菲立磁增强扫描,肝组织信号强度受照区与非受照区均较平扫降低,但受照区肝组织信号强度相对比非受照区高,两者间见明显的分界线.全部家兔受照区与非受照区肝组织在光镜下观察未发现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及纤维化等异常改变.结论 T2WI菲立磁增强扫描在家兔半肝照射后第3天光镜未发现组织学变化时即检出肝放射性改变,且表现有明确的特征性.我们认为MRI T2WI菲立磁增强扫描对放射性肝损伤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沈钧康;蒋震;陆雪官;张彩元;赵培峰;周剑影;陆之安;钱铭辉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评价乳腺癌血流特征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CDFI、PDI和3D-DMS检查171例乳腺肿块,定量分析血流灌注量、Vmax、RI、血管数量.结果乳腺癌相对灌注为(8.200±0.001)%,良性肿块(2.400±0.002)%(P<0.01);乳腺癌Vmax为(25.68±1.11)cm/s,良性肿块(6.10±0.22)cm/s (P<0.001);乳腺癌PI为1.29±0.36,良性肿块0.83±0.22 (P<0.01);乳腺癌RI为0.7±0.010,良性肿块0.49±0.011 (P<0.01);血管数量乳腺癌为1.810±0.026,良性肿块0.98±0.100 (P<0.001),以上各组数字均显示乳腺癌明显高于良性肿瘤.CDFI、PDI和3D-DMS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96.9%,特异性为93.8%,准确性为96.8%.结论超声CDFI、PDI和3D-DMS对早期乳腺癌诊断具有独特价值.
作者:丛新丽;李树祝;武乐斌;马玉香;马新武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总结36例颅底异常血管网病的多普勒超声探测经验,评价无创诊断颅底异常血管网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经颅多普勒(TCD)、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及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技术探测颅底异常血管网病颅内血管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并与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比较分析.结果 TCD探测24例,明确诊断22例,高度怀疑1例,阴性者1例,与DSA比较诊断符合率为96%.CDFI及CDE探测12例,均明确诊断为颅底异常血管网病,并被DSA证实.结论 TCD、CDFI及CDE能实时动态观察颅底血管及血流动力学改变,CDFI及CDE对狭窄处血流显示敏感,有助于准确判断血管闭塞与轻度狭窄,对颅底异常血管网病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又因其无创,病人易接受,可作为颅底异常血管网病病人诊断、定期随访的首选方法.
作者:张小征;吕健;莫雪红;束枫;华莎;马廉亭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肾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和脉冲多普勒(PW)表现特征及其病理学基础,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肾癌(24例肾透明细胞癌,11例肾腺癌,1例肾间变癌)进行CDFI、PW检查,术后肿瘤组织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抗体分别应用抗CD105和抗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单克隆抗体,计测微血管密度(MVD)和动脉分数(AF),超声检测结果与病理免疫组化结果对比.结果肾癌血供丰富,瘤周多弧形血流,瘤内多纡曲网状血流,整体呈高速低阻状态,瘤周阻力指数(RI)高于瘤内阻力指数.免疫组化显示肾癌微血管中肌性血管居多,AF为0.59±0.09,微血管形态及密度差异较大,但其表现与RI一致.结论 CDFI、PW检测肾癌血供呈高速低阻状态,瘤周RI高于瘤内RI,此为诊断肾癌的主要参考指标.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的肾癌微血管形态及分布特点是其高速低阻血供的病理学基础.
作者:纪晓惠;赵玉珍;田建华;孙心平;王晓玲;薛逊;乔治斌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患者女,22岁,咳嗽,咯血1月余.胸部正侧位X线片示:右侧胸腔中等量积液,右肺中叶不张并肺门肿块.超声检查示:心包大量积液,腹腔间隙少量积液,右侧胸腔大量积液.胸部CT示:右侧胸腔、心包大量积液,纵隔少量积液;前纵隔、隆突下、主-肺动脉淋巴结肿大、融合成片块状,包绕在大血管周围;右后纵隔中下份内见一圆形巨大块影,约9.5cm×7.1cm×10.5cm大小,CT值为43.9Hu,增强后肿块轻度强化,CT值为67Hu,肿块向右侧生长,突破胸膜,包绕中间段及下叶支气管,致管腔狭窄,但仍可见含气支气管,肿块边缘清楚,无分叶,密度欠均匀,其内见散在点片状低密度影,未见钙化和脂肪成分,邻近椎体无骨质破坏(图1,2).肺窗可见右肺下叶不张,右肺内数个粟粒大小结节灶.CT诊断为:右侧中央型肺癌.
作者:宋光义;韩丹;刘俊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超声显像在脐尿管囊肿病变中的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 7例脐尿管囊肿患者均经超声检查,其结果均经手术、病理组织学证实.结果超声能显示脐尿管囊肿的形态、大小及范围,囊壁的厚度及囊内不均质的变化.结论超声显像在脐尿管囊肿病变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雄;周立明 刊期: 200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