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青少年青春期抑郁症的成因及对策

田颖

关键词:青春期, 青少年, 抑郁症
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青春期抑郁症的成因及对策。方法了解青春期抑郁症的现状,根据青春期抑郁症的发病原因,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及预防对策。结果导致抑郁症的原因更多是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青春期抑郁症的预防和治疗可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结论当前青少年青春期抑郁症发病率在不断攀升,因此青春期抑郁症需得到重视,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携手努力,共同为下一代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多种介入手段联合应用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评价

    目的:对多种介入手段联合应用治疗原发性肝癌(HCC)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85例 HCC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 A、B、C三组,给予 A 组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B 组患者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经皮肝穿无水乙醇化学消融术(TACE +PEI)治疗,C 组患者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术(TACE +125Ⅰ)治疗。结果术后一个月,三组患者的肿瘤缩小有效率对比(p >0.05);术后三个月,B 组和 C 组的总有效率均高于 A 组,但 B 组和 C 组对比(p >0.05)。结论与单独治疗手段相比,联合介入手术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能够明显改善肝功能分级,提高生存率。

    作者:邓占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褪黑素的生物学功能

    褪黑素是松果腺分泌的神经内分泌激素,其分泌呈昼夜节律,而松果腺是生物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发现,褪黑素生物学作用十分广泛,有关其生理、药理作用的研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涉及生殖系统、免疫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而发挥着生物节律的调节,性腺功能的发育与稳定,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抗衰老等多种作用。褪黑素因其能漂白皮肤色素细胞而得名,它的化学名称为 N -乙酰-5-甲氧基色胺。它的生物合成主要是在松果腺细胞内进行,以色氨酸为原料,其主要的降解途径是肝。在肝细胞中,褪黑素在微粒体作用下生成6-羟褪黑素。其中70%~80%与硫酸根结合,5%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经尿排出体外。同时还有小部分的褪黑素通过3位侧链氧化,形成甲氧基吲哚乙酸。另外还有少量褪黑素可经去甲基代谢途径。

    作者:边绪强;马帅;胡凡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Beyond 冷光美白术结合祛氟剂脱色协同治疗氟牙症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 Beyond 冷光美白术结合祛氟剂脱色协同治疗氟牙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氟牙症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仅采用 Beyond 冷光美白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祛氟剂脱色协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对照组显效、有效及无效例数分别为12例、10例及8例,临床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显效、有效及无效例数分别为17例、10例及3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两组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Beyond 冷光美白术结合祛氟剂脱色协同治疗氟牙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应在临床治疗氟牙症中进行推广。

    作者:李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核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析核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评价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于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54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传统 CT 检查,观察组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经过核磁诊断,关节腔积液患者多,共9例(33.33%);其次是半月板损伤患者,共8例(29.63%);之后分别是韧带损伤以及骨质改变,分别为6例(22.22%)和 4例(14.82%)。对照组关节腔积液患者9例(33.33%);半月板损伤共3例(11.11%);韧带损伤以及骨质改变分别为6例(22.22%)和 4例(14.82%)。对照组的确诊率则为81.48%,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核磁共振检查有着无辐射、视野广、多方位以及对软组织的分辨率高等优点,有着较强的评估能力,有效弥补了传统 CT 检查的不足,具有较大的临床诊断价值,而且结果也与手术结果有着较高的吻合度,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王智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护患沟通在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随着现代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护理服务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人们开始不仅要求护理服务的服务水平提高,更要求护理人员对于病人更多的人文关怀,护患之间的沟通就开始显得尤为重要。护患之间的沟通不仅仅能够维护好护患之间的关系,更能促使护士获取更多有效信息,从而保证护理服务的质量。本文就护患之间的沟通在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旨在找到护患关系的问题,沟通中的问题等,从而保证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韦小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新护士长在护理管理中如何角色转变与角色适应

    目的:探讨新护士长角色因素与适应。方法:回顾新护士长角色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结果:新护士长能很快进入管理角色,管理能力大幅提升。结论:注重自身专业知识与技能训练,积极营造和谐轻松环境,工作作风严谨,善于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新护士长角色成功转变的关键。作者通过对我院2001~2014年度新任命15位护士长成长过程进行总结与探讨,供新上任护士长参考。

    作者:李翠花;马新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行腰椎后路手术全麻苏醒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行腰椎后路手术全身麻醉中静脉辅助盐酸右美托咪定对苏醒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行腰椎后路手术的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术前血压均控制良好,并除外继发性高血压;肝、肾功能不全;大出血;吸毒;有癫痫病史和精神病史以及右美托咪定过敏者。共入选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 =20)和试验组(n =20)。2组患者术中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试验组在麻醉过程中给予右美托咪定0.5ug·kg -1·h -1静脉泵注,对照组则给予同剂量、同速率的生理盐水静脉泵注。记录并比较 2组患者苏醒期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值。结果:2组患者身高、体重、年龄、手术持续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在拔管即时、拔管后30 min 的 SBP、DBP、MAP 及心率(HR)均明显下降(P <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辅助用于行腰椎后路手术的高血压患者,能够提高全身麻醉苏醒期的心血管稳定性。

    作者:陈志成;陈晓梅;郑春晖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角膜塑形镜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角膜塑形镜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的临床效果,探讨眼轴长度是否可作为评价近视进展的有效指标。方法6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角膜塑形镜组和框架眼镜组,戴镜前和戴镜后一年检查眼轴长度、眼前节长度和玻璃体腔深度,通过对比分析,评价角膜塑形术控制近视进展的作用。结果角膜塑形镜组戴镜一年后眼轴长度增长(0.24±0.05)mm;框架眼镜组增长(0.65±0.15)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4.16,p <0.01);前者眼前节长度减少(0.02±0.02)mm;后者变化为(0.01±0.01)m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07,P >0.05);前者玻璃体腔深度增加(0.19±0.10)mm;后者增加(0.50±0.12)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0.63,p <0.01)。结论角膜塑形镜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近视进展,眼轴长度和玻璃体腔深度可作为观察近视进展情况的有效指标。

    作者:李彦;赵淼焱;闫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护理配合及护理分析

    我院地处中原地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较高,近三年来我院开始开展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据报道称国外每年通过施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来救治的患者人数均呈递增趋势,手术引起的并发症逐年减少,已经控制在15%以下。作者对我院开展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以来的手术护理经验进行总结,并报道如下。

    作者:段雪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采用阿奇霉素间歇疗法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和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采用阿奇霉素间歇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64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2例,阿奇霉素间歇疗法),对照组(32例,阿奇霉素持续疗法),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支原体阴转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采用阿奇霉素间歇疗法,可提高支原体阴转率及治疗总有效率,减少不良发应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周新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临床药物干预研究及效果评价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探讨一条良好的临床药物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把2013年1月至12月收治的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1 月至12月收治的患者为干预组,干预组实施临床药物干预措施,统计并分析两组抗菌药物使用率、一类切口使用率、使用强度、抗菌药费用、微生物培养标本送检率。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费用占比减低、微生物培养标本送检率有所增加,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临床药物干预措施能使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沈亚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先天性外耳道闭锁的治疗进展

    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是外耳道未发育或发育不良,常伴有耳廓畸形和中耳结构异常,偶可发生内耳畸形,系胚胎发育过程中第一、二鳃弓或第一鳃沟发育不全所致。临床表现为耳廓畸形、外耳道闭锁、中耳及颌面部畸形、传导性听力损失。

    作者:李树华;董钏;罗刚;袁婧;李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我院门诊电子处方用药分析

    目的:以提高我院电子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方法:对2013年4月至2013年10月门诊电子处方,每月对门诊8个科室随机抽取100处方,对其处方质量及合理用药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电子处方分析,处方正文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用法用量不规范,临床诊断与用药不符、联合用药不适宜、重复给药及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结论:通过药师对电子处方严格审核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有效、经济。

    作者:董自力;董明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对我院门诊不合理处方的分析

    目的:对我院门诊不合理处方的分析探究。方法:对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门诊药房的500例处方进行回顾性观察,并与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经处方实时干审核后门诊药房的500例处方进行对比,分析两年间处方的不规范率情况。结果:分别对两年间的处方进行观察,2013年至2014年我院门诊处方不规范率(6.00%)与2012年至2013年我院门诊处方不规范率(41.20%)相比明显较低,统计学上有意义(P <0.05)。结论:我院门诊药房处方实时干预审核的作用与效果显著,减少了处方不规范以及药物使用不合理的现象,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芸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糖皮质激素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54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54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两组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治疗2周后逐渐减少用药的剂量,持续治疗2个月;对照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停止用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要在治疗2周后逐渐减少用药的剂量,持续2个月的治疗要采用小剂量。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符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急诊手术病人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急诊手术病人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诊手术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的护理干预,而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分别为(16.98±1.52)分、(9.97±0.31)分,而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分别为(16.86±1.56)分、(13.50±1.16)分,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实验组患者在护理后的满意程度要明显地比对照组患者高(100.0% VS 91.67%,P <0.05)。结论:有效地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安抚急诊手术病人的心理,从而缓解心理压力,提高护理满意度,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颂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丙戊酸镁辅助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究丙戊酸镁辅助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6例精神分裂阴性症状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丙戊酸镁合用利培酮治疗,对照组单用利培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丙戊酸镁辅助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黎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65例产后出血病情观察与护理对策

    目的:总结对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抢救、护理对策和体会,以供探讨。方法:对我院65例产后出血的产妇进行临床分析,做好产前、产时、产后预防与监测,做好产后出血抢救及护理。结果:65例产后出血患者经临床观察抢救及护理预后良好。结论:产后出血重在预防和认真细致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作者:徐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阿替卡因联合肾上腺素治疗牙髓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阿替卡因联合肾上腺素治疗牙髓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牙髓病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利多卡因作为麻醉药,研究组采用阿替卡因联合肾上腺素作为麻醉药,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及起效时间。结果:研究组麻醉效果有效率86.79%高于对照组的71.93%,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麻醉起效时间(132±21)s 少于对照组的(187±34)s,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替卡因联合肾上腺素在治疗牙髓病过程中,麻醉效果良好,起效时间短及安全性高。

    作者:代丽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对比洛沙平和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比较使用洛沙平与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共有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治疗,其中38例患者服用阿立哌唑作为阿立哌唑组,另有30例患者服用洛沙平治疗作为洛沙平组,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洛沙平组用药后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6.67%明显低于阿立哌唑组用药的总有效率92.11%,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阿立哌唑组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洛沙平组,不良反应合计发生率23.68%显著低于洛沙平组的66.67%,差异具统计学显著性 P <(0.05)。结论: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较洛沙平更为显著,具有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特点。

    作者:林甲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