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丽
目的:分析成人口腔正畸矫正后修复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5例需要口腔正畸矫正并修复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正畸后修复治疗;同期选取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直丝矫正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89%,其中显效率为62.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1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成人正畸矫正后修复治疗,疗效安全,可促进原有的口腔功能恢复,美观性良好,提高患者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越萍;张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全球范围内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约3.5亿人,是人类常见的病毒性感染之一,其中大部分分布在亚洲地区。我国属于 HBV 感染高发区,2006年卫生部关于全国1~59岁人群乙型肝炎等有关疾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携带率达7.18%,总数约1.2亿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3000万,其中10%~20%可发展为肝硬化,1%~5%可演变为肝癌。在乙肝病毒导致肝硬化的过程中,将有一个慢性的过程,那就是肝纤维化。肝纤维化是指肝细胞发生坏死及炎症刺激时,肝脏中胶原蛋白等细胞外基质(ECM)的增生与降解失去平衡,进而导致肝脏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沉积的病理过程,轻者称为肝纤维化,重者进而使肝小叶结构改建、假小叶及结节形成,称为肝硬化。然而,肝纤维化是可逆的,早期进行诊断并进行有效的治疗将有助于抑制肝纤维化的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逆转肝纤维化,可减少肝硬化的发生而提高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因此有效地阻断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对防治肝硬化、肝癌就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临床仍缺乏高效、无明显毒副作用的治疗肝纤维化的西药,近十多年来,随着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不断研发与临床应用,在抑制乙肝病毒复制、阻止肝纤维化等方面显示出较为有效的治疗,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中医药近年已成为国内防治肝纤维化研究的热点,目前已由较成熟的实验研究转向临床研究,并积累了极为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主要综合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近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代表文献,总结其成果,分析目前仍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中医药更有效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肖贵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血液透析(简称血透)又称人工肾,也有人叫肾透析或洗肾。它是血液净化技术的一种。在全世界依赖透析维持生命的50万患者中多数是血透。血透对减轻患者症状,延长生存期均有一定意义。血液透析是根据膜平衡原理,将患者血液通过一种有许多小孔的薄膜(或管道,医学上称半透膜),这些小孔可以允许比它小的分子通过,而直径大于膜孔的分子则被阻止留下,而半透膜又与含有一定化学成分的透析液接触。透析时,患者血液流过半渗透膜组成的小间隙内,透析液在其外面流动,红细胞、白细胞和蛋白质等大的颗粒不能通过半渗透膜小孔;而水、电解质以及血液中代谢产物,如尿素、肌酐、胍类等中小物质可通过半透膜弥散到透析液中;而透析液中的物质如碳酸氢根和醋酸盐等也可以弥散到血液中,达到清除体内有害物质,补充体内所需物质的目的。
作者:徐艳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在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90例中风偏瘫患者根据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接受中医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运动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运动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参考组(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大于参考组(P <0.05)。结论:给予中风偏瘫患者针灸治疗能够促进患者功能康复,减少残疾发生率,有着显著的使用价值。
作者:徐卫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上气道梗阻(upper airway obstruction,UAO),被定义为因诸多因素导致的气管气流严重受阻的临床急性症状。其病因主要分为:1.气管瘢痕狭窄、2.气管壁病变、3.气管腔内病变、4.气管外部压迫、5.气管内分泌物潴留,其临床表现不具特异性,易与支气管哮喘及阻塞性肺病等疾病相混淆。该症以儿童多见,在成人较为少见[1]。且以全身性疾病累积气道引起呼吸道梗阻症状的病例尤为少见,其症状不典型,故误诊率较高。由此回顾我院收治的2例罕见全身性疾病引起的气管狭窄,并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对其进行分析,内容如下。
作者:朱旭;肖家荣;滕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急救护理路径在抢救心肌梗死中的运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4月-2014年7月期间诊治的1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护理路径组(73例)与常规急救组(73例),常规急救组患者按照常规急救流程抢救,护理路径组应用急救护理路径,观察患者的急救成功率、死亡率。结果:护理路径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急救组(P <0.05),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急救护理路径在抢救心肌梗死中具有良好的运用效果,可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叶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肺癌的 CT 诊断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经 CT 诊断确诊断肺癌的患者39例,对患者进行 CT 诊断。结果:肺窗用 W1000~2000HU,L -600~-800HU;纵隔窗用 W250~350HU,L30~50HU。结论:CT 征象的综合诊断可提高肺癌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周武强;郑颖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联合复方肝素钠尿囊素凝胶外涂治疗瘢痕的疗效。方法: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将120例患者分为采用复方肝素钠尿囊素凝胶外涂治疗瘢痕,曲安奈德加利多卡因瘢痕内注射联合复方肝素钠尿囊素凝胶外涂治疗瘢痕,两组观察疗效。结果:120例患者治疗后疼痛瘙痒症状消除,瘢痕不同程度变平软、缩小、颜色变浅,随访半年无明显复发。结论:曲安奈德联合复方肝素钠尿囊素凝胶外涂治疗瘢痕效果好,疗效可靠。
作者:黄亚川;刘小梅;朱秀梅;吴红娟;王繤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蒙医药也是世界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内蒙古的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人们一直探索着蒙药功效与成分的关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蒙药研究逐步深入,蒙药研究意义得到更多的关注。蒙成药孟根乌苏-18是蒙医治疗协日乌素病的传统名方。本文将对蒙成药孟根乌苏-18味丸的急性毒性进行分析。
作者:娜仁托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由于心血管患者多数为老年人,其生理、心理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又常合并多种疾病,长期使用多种药物,使心血管患者更易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伤害。患者在医院内跌倒、坠床的痛苦和负担,更会成为医疗纠纷的隐患,成为医患关系不和谐的因素。因此,为了防范、减少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应采取各种有效预防措施。
作者:韦可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总结老年大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39例老年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9例老年大肠癌患者,3例发生术后并发症,经过治疗全部治愈出院,无死亡发生。结论:老年大肠癌患者手术风险高,对护理方法要求严格,在围手术期对患者进行全面细心的护理措施能够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作者:张晓磊;李金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健康体检者体检项目漏检的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我体检中心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健康体检者中发生漏检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自2013年1月起,对我体检中心加强管理,且在管理中加入人性化管理。分别记录2012年1月至12月我体检中心体检者发生漏检的比例及体检者对我中心服务的满意度与2013年1月至12月我体检中心体检者发生漏检的比例及体检者对我中心服务的满意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自2013年1月加强人性化管理起,我体检中心2013年1月至12月发生漏检的体检者明显少于2012年1月至12月,体检者对我体检中心的服务也更加满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健康体检者进行健康检查时总是有些项目发生漏检,其原因较多且复杂,只有在体检的过程中加强人性化管理与细节管理,才能有效降低漏检率。
作者:董小芸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甲状腺手术出现手足抽搐、声音嘶哑等并发症的原因,同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42例进行甲状腺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所有患者术后出现声音异常嘶哑者1例,手足抽搐者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2例患者经过相应治疗后3个月病情均得以缓解。结论:仔细分析甲状腺手术并发症发生原因,提前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动作尽量轻柔、熟练,确保充足的血量供应,可有效降低甲状腺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秦启翻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在新时期背景下,提高护理学专业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十分重要。毋庸讳言,护理学专业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是否熟练,直接关系到护理质量,在临床中还会影响医院的整体形象和口碑。护理学专业生不能纸上谈兵,这样只能使学到的理论知识成为摆设。本文尝试分析护理学专业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方法,希望能为提高护理学专业生的实践操作技能献出微薄之力。
作者:李辉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膀胱癌术后患者复查依从性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入选对象均为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膀胱癌癌患者46例。随机对患者进行分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后的复查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复查依从性评定结果0级15例、Ⅰ级4例、Ⅱ级2例、Ⅲ级1例、Ⅳ级1例;对照组患者中复查依从性评定结果 0 级 5例、Ⅰ级8例、Ⅱ级4例、Ⅲ级2例、Ⅳ级4例。观察组中Ⅲ级和Ⅳ级患者所占比例为8.70%,对照组者中Ⅲ级和Ⅳ级患者所占比例为26.1%,观察组患者中Ⅲ级和Ⅳ级患者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高膀胱癌术后患者复查的依从性及遵医行为,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李红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心电图 ST 段的回落程度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自我院2013年至2014年收治的90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电图 ST 段抬高总和与总回落百分比(sumSTR)将患者分为3组,完全回落组(sumSTR >70%)、部分回落组(70%≥sumST≥30%)以及未回落组(sumST<30%)各30例,观察患者住院期间的左室射血分数以及6个月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三组数据对比显示,完全回落组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部分回落组与未回落组,三组相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完全回落组为16.7%,部分回落组36.7%,未回落组43.3%;三组相比较完全回落组的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低,但部分回落组与未回落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患者的心电图 ST 段的回落程度越高,患者的左射血分数分数越高,心肌的再灌注水平越好,而其发生心血管疾病的事件的几率就越小。
作者:张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护理差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差错发生率(6.98%),观察组的投诉率(2.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投诉率(9.30%),P <0.05。结论:在急诊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缓解了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青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对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方法:整理收集近两年来我院收治的87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经过精心的护理后,收治87例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较以往明显减少,患者对治疗效果均比较满意。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吕晓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多成分环境对中药口服吸收影响的评价方法研究是中药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iopharmaceutics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CMMBCS)研究中的热点内容,是新药研发基础性研究之一。本文从多成分中药吸收特点出发,概述多成分中药肠吸收数学模型研究、实验研究主要方向,并提出可行的研究思路。
作者:朱佳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肝功能化验是了解肝脏健康状况的主要检查,主要目的是通过检查肝功能的具体指标得到定位、定性、定量的反应,有助于各种肝病的诊断,了解肝病的程度、转归及预后。因此,肝功能化验的临床应用对于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1.乙肝两对半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之一,其临床诊断,除依靠肝功能的生化检测外,在基层不能普遍开展乙肝病毒(HBV)DNA 检测的情况下,卞要依赖于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清标志物免疫学监测[1]。包括 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不同的阳性结果组合有不同的意义,需结合临床由医师分析。
作者:魏娜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