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丽娜
内科护理实践教学中护理礼仪的应用,能够提高护生自身修养,不仅掌握内科护理学理论基础,熟练操作技能,而且培养护生服务意识,树立护理新理念,引起护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变被动为主动,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杨艳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浅析小儿热惊厥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热惊厥小儿患者38例,按照是否进行急救护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显效 8例,有效5例,6例患者病情情况危及转为观察组进行护理,护理的总有效率为68.42%,观察组患者显效10例,有效9例,没有出现病情危急的情况,护理的总有效率为100%,P <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热惊厥的小儿患者进行急救护理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不仅能够提高护理的总有效率,还能够降低死亡情况发生的几率,具有极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皮纹横切口阑尾切除术对阑尾炎的治疗效果,从而为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以我院在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麦氏切口阑尾炎手术治疗,而实验组患者经麦氏点皮纹横切口阑尾炎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检验分析,上述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比较常规麦氏切口阑尾炎手术,经麦氏点皮纹横切口阑尾切除术对阑尾炎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以及使用。
作者:王金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术后早期康复治疗的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4年2月我院股骨颈骨折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号码表法分为2组,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研究组接受早期的康复治疗,对照组不接受干预。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6月,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膝关节功能。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6月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术后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提高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武德;王永兵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肝脏不仅是人体内脏中大的器官,同时也是人体消化系统中大的消化腺,位于横膈膜之下的胆囊前端,胃的上部。当肝脏受到不良致病因素的影响时,会发生形态结构的改变,使肝功能出现异常,此时肝脏的蛋白质合成、解毒和代谢功能均减弱,对手术麻醉刺激的承受能力也随之降低。
作者:周国强;窦连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剖宫产产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1年2月至2014年1月本院134例剖宫产产妇,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产妇围手术期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产妇围手术期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产妇产后情绪状态、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 SAS 评分、SD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 t 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围手术期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情绪状态,减少并发症,促进产后恢复。
作者:杨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引导骨组织再生术治疗重度牙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80例重度牙周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引导骨组织再生术,治疗组采用引导骨组织再生术,术后植入人工骨,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牙周袋探诊深度和临床附着水平丧失情况结果分别是(3.87±1.18)mm 和(3.76±1.14)mm;对照组患者的牙周袋探诊深度和临床附着水平丧失情况结果分别是(4.97±1.30)mm 和(4.98±1.27)mm。两组患者的两项指标结果都发生了下降,但是实施治疗后,两组各项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度牙周病患者采用引导骨组织再生术,术后植入人工骨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下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理收集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卵巢囊肿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45例行传统开腹手术。再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经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留乳腺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5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12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取保留乳腺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全乳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根据一年后的随访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治疗优良率为90.00%,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治疗优良率为78.33%,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保留乳腺手术治疗法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而言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作为手术方式的优先选择。
作者:易尚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并研究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13年3月到2014年7月门诊诊治的17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5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喜炎平静脉注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57.65%,且观察组患儿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更少,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更低,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采用喜炎平静脉滴注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具有较高的治疗有效率,并且并发症和复发更少,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伟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头孢替唑是一种常见的抗生素,属于半合成抗生素药物,其在临床治疗中应用比较多,而且有着较好的疗效。头孢替唑的药理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头孢替唑的应用反应比较广,可以用于治疗各类由细菌引起的感染。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头孢替唑残留的技术验证效果进行了检测,这可以提高头孢替唑的制备治疗以及药效,希望对相关药品质量检测人员提供一定帮助,降低临床中应用头孢替唑引起过敏反应的概率。
作者:姚元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沟通技巧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方法:运用沟通技巧对80例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随访。针对患者不同阶段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结果:78例病人术中情绪稳定,配合满意,术后患者满意率高。结论:应用沟通技巧,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紧张和恐惧,减轻患者心理压力,促进手术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手术室整体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鲍巧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纵观现如今中国发展现状,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居民对健康的要求不仅局限于治疗疾病,疾病的防御与个人养生、护理更加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为了适应这一现状,国家在社区服务方面设立全科诊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家庭病床上门服务等项目。现如今,全科团队模式下社区医疗卫生保健虽取得一定进展,但是在社区护理方面依然存在护理人员数量少、专业度缺乏等问题。为了更好的为社区居民服务,我们需要完善社区护理服务制度、提高社区护理服务质量。接下来我将结合现如今社区护理服务的现状以及参考相关期刊论文就如何更好促进社区护理服务提出自己的见解。
作者:周燕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病人的肠外营养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大面积烧伤患者6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给予患者肠外营养支持。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结果经过肠外营养治疗之后,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均得到明显的改善,达到正常水平或者趋近于正常,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大面积烧伤患者给予肠外营养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不良状态,促进创面的恢复,肠外营养治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张赛圣;程丽霞;闫宏伟;杨萍;田诗政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针对脑梗患者吞咽障碍患者实施护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整理收集我院心内科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脑梗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0例患者则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同时,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对脑梗患者的吞咽障碍进行护理时,可以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早期康复的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翟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整体护理方法在于儿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3年7月~2014年7月入住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32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实施整体护理方法,对患儿的护理重点应由治疗转变为预防和保健,做到全方位护理。结果运用整体护理法后,患儿的住院日明显缩短,患儿的治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其家属的满意度也非常高。结论整体护理法适用于儿科病房,能够提高治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整体护理法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战春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内皮微粒(Endothelial Microparticle,EMP)是由内皮细胞释放的微小囊泡状颗粒。内皮损伤是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的重要环节,EMP 反映内皮损伤并通过不同机制参与 IRI 的发生发展。本文就 EMP 的生成、生物学特征和检测以及在 IRI 中的作用做一概述。
作者:阮志华;蔡树云;蔡伟华;卢志琪;张良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在治疗硬核白内障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我院接受硬核白内障治疗的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角膜散光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视力恢复情况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对硬核白内障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运用可以改善角膜散光情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史天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 B 超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确诊的乳腺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前 B 超检查患者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术后行病理学检查确诊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并与 B 超检查结果比较,计算 B 超检查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B超检查共有63例患者发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其中真阳性60例,假阳性 3例;有17例患者未检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其中真阴性12例,假阴性5例。敏感性为92.3%、特异性为80.0%、准确性为90.0%。结论:B 超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较高,且腋窝淋巴结转移 B 超检查有助于转移和非转移淋巴结的鉴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16岁,学生;因突发失语2h 就诊。发病前日曾因腹痛而多次服用“诺氟沙星胶囊”,其它用药情况不详,就诊当日无特殊不适。体格检查:BP:10.67/8.0Kpa (1Kpa =7.5mmHg),HR:120次/min,R:28次/min,T:40.5℃;意识恍惚,表情淡漠,双侧瞳孔等大,对光反射灵敏;生理反射对称存在,病理反射阴性;腹软,无肌紧张。ECG 检查未见异常;血常规:WBC 19.4×109/L,中性86%;尿常规:Pro +,RBC 满视野,WBC 0-2个/HP;血糖:6.6mmol /L。患者平时健康,无疾病史。即予以抗炎、抗休克治疗,补液3500ml,12h 尿量200ml。次日晨症状缓解,可表达简单语言,追问病史,方述有腹泻史且只服用过“诺氟沙星”胶囊。便常规:RBC 20-30个/HP,WBC 7-15个/HP,脓细胞满视野;肾功能:尿素氮、肌酐轻度异常。诊断:①。细菌性痢疾并中毒性休克;②。药源性血尿并肾功能不全。治疗七天后痊愈出院。
作者:王著军;李志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