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人口计生宣教工作思路的探讨

童国丹

关键词:基层, 人口问题, 计生工作, 统筹解决, 教育作为, 计划生育, 婚育观念, 工作任务, 先遣队, 转变, 宣传, 行为, 先导, 思想, 群众, 目标, 健康, 创新
摘要:“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宣传教育作为人口计生工作的“先遣队”,既是实现人口计生工作任务和目标不可或缺的手段[1],也是转变群众婚育观念、促其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重要举措和保证。如何围绕新形势、新情况下的人口计生工作,积极创新人口计生宣教方式,对于促进人口计生工作健康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甲状腺功能常做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

    甲状腺疾病主要分为内科治疗的甲状腺疾病和外科治疗的甲状腺疾病两大类。甲状腺功能一旦出现异常给患者带来的伤害是比较大的,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就会导致病情加重,严重还会引发很多并发症。因此,及时的检查才是重要的问题。甲状腺功能检查的项目较多,一般而言,有甲状腺激素水平和抗体水平检查。

    作者:胡云肖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脑梗死护理的探讨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将本院49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2组,予以常规护理的245例为对比组,予以优质护理服务的250例为观察组,观察比较各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康复情况及满意率(92.2%)均优于对比组(P <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促进患者语言功能及进食等康复,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维生素 C 局部注射治疗角膜炎、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维生素 C 局部注射治疗角膜炎、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近3年我院诊断为角膜炎、角膜溃疡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号码表法分为2组,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两组入院后给予相同抗病毒和抗生素抗感染,研究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接受维生素 C 局部注射。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疗效、治疗时间及复发率。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疗效及复发率分别为(94%、0%)、(8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时间分别为12.6±3.6天、16.9±5.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维生素 C 局部注射配合抗病毒和抗生素使用后,能明显提高角膜炎、角膜溃疡的治疗疗效,缩短时间时间,减少复发率。

    作者:田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Gartland Ⅱ型肱骨髁上骨折切开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 GartlandⅡ型肱骨髁上骨折切开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 GartlandⅡ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60例,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均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30例行切开复位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 Mayo 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中优8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3.3%,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3.3%,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切开复位固定治疗相比较于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 GartlandⅡ型肱骨髁上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临床治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吴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急诊输液护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措施分析

    目的:分析急诊输液护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其主要措施。方法:依据我院2011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急诊输液患者86例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调查问卷,并发放于患者手中,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掌握急诊输液护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患者对急诊输液护理的满意度。结果:86例急诊输液患者中,16.28%认为医院环境有问题,30.23%认为医护人员服务有问题,19.77%认为医护人员技术有问题;55.81%对急诊输液护理满意,37.21%对急诊输液护理基本满意,6.98%对急诊输液护理不满意,满意度为93.02%。结论:环境、服务、技术是急诊输液护理常见的问题,对此需不断改善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及技术水平。

    作者:包春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护理美学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随着临床优质护理工作的不断开展,美学和临床护理之间的关联性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护理实践中应用护理美学,可以确保患者在住院期间感受到美感,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有利于疾病早日康复。而且将护理美学应用于临床护理之中,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与修养,使其在工作中充分发挥社会和自我价值,增强对护理工作的信心和积极性。本文旨在探讨护理美学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以此希望可以临床护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胡曼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分析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多种因素

    目的:探讨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多种因素情况。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带状疱疹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发生神经痛分为非神经痛带状疱疹组即 A 组50例,带状疱疹并神经痛组即 B 组10例。结果两组带状疱疹患者前驱痛、皮损类型、疼痛程度、初治时间的比例情况具有明显差异(P <0.05)。两组带状疱疹患者性别、发热、受累神经比例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有无前驱痛、皮损类型、疼痛程度、初治时间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有关,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作者:乔立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对比剂不同注射流速对先天性心脏病MSCT 图像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 MSCT 诊断先天性心脏病时对比剂行以不同流速对图像清晰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注射对比剂时使用的不同流速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1.0ml /s 的甲组、1.5ml /s 的乙组,2.0ml /s 的丙组、2.5ml /s 的丁组四组。以 Likert 量表作为 MSCT 图像效果的评估标准对图像满意度进行评分,从非常满意到非常不满意,分别为5-1分。同时,记录患者的血管峰值压力。结果:发生血管渗漏的患者甲组有 0例,乙组有2例,丙组有10例,丁组有18例。另外丁组有4例患者发现对比剂发生渗漏。四组患者的风险发生率对比明显,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甲组 likert 得分明显不如乙组、丙组、丁组三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乙组、丙组、丁组无显著差别,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SCT 图像清晰度、血管渗漏危险性均与对比剂流速成正比,因此,选择对比剂注射流速时应根据患者的体质情况,病情轻重及血管弹性,粗细来选择适宜的流速。

    作者:邓满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小儿腹泻60例临床护理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腹泻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确诊收治的150例小儿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住院时间和住院花费情况,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花费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于小儿腹泻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海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进展

    近年来随着对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进一步认识及治疗水平的提高,保乳手术已逐步取代改良根治术而成为主要术式,保乳综合治疗是包括外科手术放疗及全身辅助治疗在内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对乳腺癌保乳术的研究应更为广泛和深入,在新辅助治疗的支持下保乳术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展。

    作者:付鼎;贾卫国;王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及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原位磨镶术对中,高度近视术后视觉质量上的对比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人们对视觉质量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视觉质量包括:视力,对比敏感度(CS),波前像差等。影响视觉质量主要的原因之一是近视。近视是指眼处在静态屈光时,无限远点投影在视网膜之前。据不完全统计,全球人群中有25%患有近视眼。高度近视眼患病率为2%,其病因尚不完全明确,眼轴延长和后葡萄膜肿为其基础性病变。现由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PIOL)和传统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原位磨镶术(LASEK)皆能达到提高视觉质量的目的。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PIOL)包括:虹膜夹持型人工晶体植入,房角固定型人工晶体植入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它是一种新型的矫正高度近视的方法,我们现在多用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ICL)来矫正中,高度近视。传统的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原位磨镶术(LASEK)由于切削改变角膜的非球面性导致术后视觉质量下降。而 ICL 具有矫正度数范围大,对于中,高度近视,甚至超高度近视矫正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的特点。而对比 LASEK,在视觉质量上面也存在于优越性。对于中,高度近视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旨在手术安全性高,风险低的同时选择适合患者的手术方式达到佳视觉质量。

    作者:徐馨馨(综述);谷浩(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生产工艺参数对奥美拉唑肠溶片释放度的影响

    目的:对影响奥美拉唑肠溶片质量的生产工艺进行详细的研究。方法:使用同一种包衣预混剂完成相应的试验流程,在实验结束之后还要对肠溶衣层的增重情况进行详细的观察,包衣当中混悬液的 PH 值以及包衣的温度等因素对奥美拉唑肠溶衣片的释放度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结果:肠溶衣层的增重量和耐酸能力相比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但是与此同时,释放度的减小,这种情况在一定范围内是不会对释放度产生影响的,包衣的温度一般要低于粘片的温度,如果包衣的温度增加,其耐酸的能力也就会减弱,而在这一条件下,其释放度也就会越大、结论:肠溶衣增重达到10%的时候,肠溶的效果是好的,包衣液的 PH 值控制在6.0到7.2的时候对肠溶效果产生的负面影响时小的,而包衣的温度在36到39摄氏度这一区间内时,奥美拉唑肠溶片包衣的整个环节可以非常那个顺畅的就完成,同时其在释放度方面也有了很好的保证。

    作者:周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人性化护理在心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心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内科2014年1月~2014年5月所收治的246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心内科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入院后对患者进行有效评估,制定人性化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花费以及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花费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质量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措施是心内科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马珊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析老年胆道疾病围手术期的观察及护理

    胆道疾病是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命周期的延长,老年良性、恶性胆道疾病逐年增多,严重威胁着老年人身心健康。加之老年生理特点也增加了老年胆道系统疾病的手术危险性。因此,做好老年胆道疾病围手术期护理,对手术本身和术后痊愈能降低并发症,提高康复率。

    作者:张铁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宣教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在我国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的治疗是综合性的“五架马车”治疗,其中饮食治疗是重中之重,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1]。合适的饮食有利于减轻体重,控制高血糖、防止低血糖,改善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2]。而如何给糖尿病患者做好饮食宣教则是我们护理工作者的重点工作之一。

    作者:徐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整体护理对老年慢性胃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整体护理对老年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确诊收治116例老年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 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 评分)以及护理有效率情况,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6.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3%,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 评分和 SD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老年慢性胃炎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刘瑜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电图 ST 段回落程度与预后的观察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心电图 ST 段的回落程度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自我院2013年至2014年收治的90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电图 ST 段抬高总和与总回落百分比(sumSTR)将患者分为3组,完全回落组(sumSTR >70%)、部分回落组(70%≥sumST≥30%)以及未回落组(sumST<30%)各30例,观察患者住院期间的左室射血分数以及6个月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三组数据对比显示,完全回落组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部分回落组与未回落组,三组相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完全回落组为16.7%,部分回落组36.7%,未回落组43.3%;三组相比较完全回落组的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低,但部分回落组与未回落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患者的心电图 ST 段的回落程度越高,患者的左射血分数分数越高,心肌的再灌注水平越好,而其发生心血管疾病的事件的几率就越小。

    作者:张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加替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加替沙星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接受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并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80例,观察并比较患者的具体不良反应。结果: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中皮肤占(58.75%)明显高于消化系统(20.00%)、神经系统(2.50%)、内分泌系统(6.25%)、心血管系统(5.00%)以及其他(7.50%),其有显著性差异,统计学上有意义(p <0.05)。结论:应用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中,应合理用药,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异常表现。

    作者:胡天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高龄初产妇妊娠与分娩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对高龄初产妇妊娠与分娩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高龄初产妇为实验组,同期抽取50例年轻初产妇(初产年龄<35岁)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实验组产妇的妊娠合并症发生率相比对照组高,并发症中早产、妊高症、产后出血发生率比对照组高,实验组的剖宫产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龄初产妇在妊娠和分娩过程中,风险性相比年轻初产妇高,医护人员需要加强对高龄初产妇的围生期保健,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李飞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内皮微粒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研究进展

    内皮微粒(Endothelial Microparticle,EMP)是由内皮细胞释放的微小囊泡状颗粒。内皮损伤是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的重要环节,EMP 反映内皮损伤并通过不同机制参与 IRI 的发生发展。本文就 EMP 的生成、生物学特征和检测以及在 IRI 中的作用做一概述。

    作者:阮志华;蔡树云;蔡伟华;卢志琪;张良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