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试析女性宫颈炎及相关病变发病现状

李冬艳

关键词:女性子宫炎, 感染扩散, 尖锐湿疣, 宫颈上皮内瘤变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女性的宫颈炎极其病变发病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主要是为了对女性的生殖器官的健康状况进行把握。方法:本文中主要选择的是某妇幼保健院病2014年的宫颈炎患者810例。其中包括尖锐湿疣患者,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等等。对这些患者进行分类,并且按照年龄的差距来进行分类。主要分成20-30岁、31-40岁以及41-64岁三个小组,分别为 A 组、B 组、C 组。结果:不同年龄段患者的宫颈炎发病率存在着严重的差异,A 组患者的宫颈炎发病率要明显低于其他两个小组,但是尖锐湿疣的发病率却比较高。B 组的宫颈炎发病率也要明显低于 C 组。但是,这些患者缺失宫颈上皮内瘤变以及尖锐湿疣的高发人群。结论:宫颈炎症状会引发其他的疾病,其中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以及输卵管堵塞等等,所以,需要对女性宫颈炎加强重视,做好保护工作。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从五原县医改现状看医改未来框架结构

    目的:过对五原县医改现状的分析讨论,总结出未来医改框架结构,能使我们更好的去把握未来,让我们的医改更少走弯路,也得出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让我们知道现在要做什么,怎样去做。

    作者:任建光;李金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推行职称晋升公开竞聘 创新人才管理机制

    在医院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不仅具有先导性,而且具有战略性,对医院总体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实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活跃的因素,如何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首要是加强对关系职工切身利益事务的管理,以此促进其不断提升工作能力、业务水平,从而推动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贺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不同护理方法在肩难产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不同助产手法在肩难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科肩难产的孕妇18例进行分析讨论,密切观察产程变化,并协助采取肩难产的护理方式分别为屈大腿法、压前肩法方式、旋转方法、牵后肩方法,提高分娩效率。结果此组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后,终均顺利进行分娩,其中第一产程时间为16.6±1.2h,第二产程时间为1.2±0.4h。发生产后并发症的有产后出血的有1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有1例,新生儿轻度窒息的有3例,新生儿重度窒息为2例,无临床死亡病例。结论对于分娩过程中出现肩难产分娩方式,给予有效的肩难产的护理方法,能够明显的提高分娩的临床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密切观察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死亡率,提高临床生产率。

    作者:赵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在神经内科患者护理中采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中心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80例神经内科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社区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例护理后的疾病认知状况与生活质量改善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认知率为92.5%,生活质量评分中心理功能为(59.8±6.4)分,躯体功能为(57.9±5.8)分,社会功能为(61.9±2.3)分,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内科患者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其临床认知率,并对生活质量具有良好改善作用。

    作者:王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药处方调配常见问题与防范对策探究

    目的:对中药处方调配中常见的问题与防范对策进行研究。方法:对我院2011年11月-2014年11月间中药处方调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处方调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问题的防范措施进行讨论。结果:2011年11月-2014年11月间我院共存在2例药物误抓、3例药物漏抓、3例剂量错误、2例忽视标注状况存在。结论:药剂师在中药调配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操作,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杜卫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3月到2014年12月间的32例接受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和总结术后患者症状、体征等变化情况,并进行 Lysholm 评分。结果术后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所有患者未出现前驱疼痛,3例仍为阳性体征,治疗前后的 Lysholm 评分得到提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且关节功能得到良好恢复。结论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临床疗效良好,可有效减少自体移植带来的并发症发生,且操作简单,恢复良好。

    作者:周利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医院病案管理方式和质量监控模式探索

    目的:总结新形势下加强病案管理与应用的经验,为医院病案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医院病案室按照病案回收、整理、归档、借阅以及复印等各个环节实施严谨完善的病案流程管理和质量监控。结果:严谨、完善的病案流程管理和质量监控,有效杜绝了病案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了病案质量,促进了病案的良好应用。结论:严格、周全的医院病案管理方式和良好的质量监控模式是提高病案管理质量的重要条件。

    作者:温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63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和总结氨苯磺酸氯地平治疗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特点和疗效。方法:治疗组使用氨氯地平2.5-5mg qd,对照组使用卡托普利 5-10mg tid。疗程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各阶段降压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药物的依从性。结果:①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观察组舒张压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 <0.05);观察组舒张压治疗前、后数据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 >0.05)。②两组患者服药依从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5.23%、4.76%,60.32%、17.46%,有显著差异性(P <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具有降压效果显著、副作用小、药物依从性高的特点,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永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活血解毒中药对稳定期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标记物及血脂的影响

    目的:探讨活血解毒中药对稳定期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标记物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96例冠心病稳定期患者被随机分作两组,对照组进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同时加用活血解毒中药治疗,观察并比较患者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hs --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及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 hs -CRP、TNF -α及血脂水平均较治疗前与对照组明显改善(P <0.05)结论:活血解毒中药对稳定期冠心病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有效降低其炎症反应,调节血脂水平,值得临床借鉴和应用。

    作者:刘水桃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总结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急诊就诊过程中,急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以提高 AMI 的诊治效率。方法:将100例 AMI 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接受常规急诊护理的常规组及接受急诊护理路径护理的路径组两组,每组患者50例。分别对两组急诊就诊相关时间、在院治疗相关时间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路径组急诊分诊时间、留观时间,入院后再灌注时间、卧床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P <0.05);此外,路径组在院治疗期间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AMI 患者在急诊护理中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可有效的缩短患者的就诊相关时间,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死亡率。

    作者:王银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血液透析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肾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急性肾衰竭患者采用血液透析联合前列地尔的方法进行治疗,并探究分析其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6例急性肾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投掷的方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平均每组28例患者。其中对照组仅实施血液透析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尿素氮与肌酐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尿素氮与肌酐水平均有明显的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治疗天数和肾功能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相对于单纯的血液透析在一定程度上有明显的优势,在临床应用上具有显著的价值。

    作者:耿明亮;段海玲;刘健;高真真;孔令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腹部及阴道彩超结合诊断盆腔肿块的临床研究

    盆腔肿块是女性常见病。在各种检查方法中,彩超由于快捷方便、准确,是检查女性盆腔肿块的首选方法。特别是腹部加阴道彩超检查,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本文通过二者的方法,来探讨盆腔肿块诊断的价值。

    作者:毕斌;李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中护理管理改革方法及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中护理管理改革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我院在2013年8月到2014年8月对58例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护理改革,采用新的护理排版模式,并应用分级护理原则,统计护理工作的效果。结果:开展护理优质服务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79.3%、98.3%。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值得大量推广使用。

    作者:修俊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之后的焦虑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 SAS 评分为(29.61±1.27)。对照组患者的 SAS 评分为(35.36±1.68),对照组的 SAS 评分明显比观察组高,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7.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更高,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齐兴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健康教育干预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及疾病认知水平。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且干预组疾病认知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突发性耳聋患者通过系统化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张周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106例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

    高血压病的病理特点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的临床症候群。对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可造成严重损伤;对脑的影响主要为脑血管意外,长期血压增高可造成脑溢血的发生。同时,由于高血压可加速脑动脉粥样硬化,而使病人出现一过性脑缺血,甚至脑血栓形成。对于心脏,因持续血压增高使左心室负荷增加,终发生左心衰竭。长期高血压还可导致肾小动脉硬化,甚至发生肾功能衰竭[1]。现将本人5年来对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谈谈体会。

    作者:张云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肺结核大咯血的护理

    肺结核大咯血可造成窒息、失血性休克、感染、病灶扩散,窒息是造成肺结核咯血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肺结核大咯血发病突然、若抢救不及时,患者可窒息而死亡。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及合理的护理,可降低患者死亡率。

    作者:代清;唐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辛芩颗粒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辛芩颗粒和氯雷他定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在门诊就诊的慢性鼻炎患者120例,分为实验组(口服氯雷他定和辛芩颗粒),对照组 A(口服辛芩颗粒)和对照组 B(口服氯雷他定),疗程20天,比较20天后治疗效果及停药一个月以后疾病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联合应用辛芩颗粒和氯雷他定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优于单独使用药物的疗效。

    作者:李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食管癌 X 线钡餐与造影与 CT 诊断对照分析

    目的:探讨 X 线钡餐造影与 CT 影像表现对食管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疑似食管癌患者56例,在手术前进行 X 线钡餐造影与CT 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食管癌诊断的准确情况。结果疑似患者中术后病理检查诊断食管癌阳性符合病例数42例(75%),X 线钡餐造影诊断结果阳性符合病例数36例,阴性符合病例数11例,总的符合病例的准确率为84%,CT 检查结果中阳性符合病例数40例,阴性符合病例数13例,总的符合病历的准确率为95%。结论 X 线钡餐造影,方法简便,较为经济,患者比较容易接受,但准确率较低;CT 检查,在诊断食道癌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对食管癌手术前的方案制定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作者:田瑞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妇科手术术前焦虑的预见性护理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对妇科手术中术前焦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接收的88例行妇科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均分为两组,即预见组与常规组,每组各有44例,其中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在此基础之上,预见组患者再进行预见性护理,且对其临床效果加以观察。结果预见组与常规组患者的 SAS 评分与 HAMD 评分均优于护理前,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预见组患者护理后的 SAS 评分与 HAMD 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护理后,存在显著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实施妇科手术前,对患者予以预见性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其焦虑程度,且提升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值得大力推行。

    作者:申山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