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杨智

关键词:护理, 阑尾炎手术, 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阑尾炎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选取阑尾炎手术患者20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1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101例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的满意度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阑尾炎的围术期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叉韧带断裂关节镜下重建术后的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叉韧带断裂取自体肌腱关节镜下重建术后的康复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3年在本院行叉韧带断裂自体肌腱重建术患者53例,总结术后康复护理要点。结果:53例患者手术顺利,住院时间5-12d,平均7.2d,术后随访1年。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 hiss),58-98分,平均(90.52±4.52分)结论:关节镜下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护理非常重要,分阶段对患者实施针对性康复指导,有利于患者膝关节活动、防止关节粘连、避免肌肉萎缩、重新建立本体感觉、恢复关节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回归社会生活。

    作者:赵晓军;曹月坡;宋会中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维拉帕米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中使用维拉帕米对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 I—Ⅱ级,全麻下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80例,依入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I组)常规诱导及气腹时视血压心率情况,予以维拉帕米针5 mg静脉注射;对照组(Ⅱ组)则予以常规诱导,两组均予以术中维持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针静脉持续泵入维持麻醉。维持BIS值40—50,并监测患者血压及心率变化。结果麻醉期间I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的使用量显著低于Ⅱ组;I组苏醒时间显著短于Ⅱ组,I组术中血压、心率控制较Ⅱ组平稳,拔管后患者烦躁例数无明显差异。2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术中知晓,术后24h VAS评分I组低于Ⅱ组。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应用维拉帕米针能降低患者静脉麻醉药用量,稳定术中循环,减少伤害性刺激。

    作者:王志云;皮铎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浅谈蒙医药浴的临床应用

    蒙医药浴是蒙医临床外治法重要疗法之一,以冬青叶、刺柏叶、水柏枝、麻黄、小白蒿所组成称为五味甘露浴。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长久以来经久不衰而不断发展,特别是蒙医经典《甘露点滴》及《蒙医药选编》等著作对五味甘露浴的传统理论进行不断的完善,对它适应症和禁忌症作了明确记载。近年来在《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分册》对五味甘露浴的配伍、加减、施治操作等方法作了详细叙述。药浴所用的五味蒙药材,分别来自冬青叶为杜鹃花科植物照山白Rhododendron micranthum Turcz.或兴安杜鹃Rhododendron dauaicum L.的干燥枝梢及叶;刺柏叶为柏科植物杜松Juniperus rigida Sieb.et Zucc.的细枝及叶;水柏枝为柽柳科植物河柏Myricaria alopecuroides Schrenk.的干燥嫩枝及叶;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木贼麻黄Ephedra eguiseti-na Bunge或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 Schrink et C.A.Mey.的干燥草质茎;小白蒿为菊科植物冷蒿Artemisia frigda WaLLd.的干燥地上部分。

    作者:托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生长激素治疗矮身材儿童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治疗矮身材儿童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生长激素对62例矮身材儿童治疗,每晚皮下注射0.15U/(kg?d),连续半年。比较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的生长发育情况、骨龄、TSH以及血糖等指标。结果:治疗前,年生长速度为(2.9±0.6)cm/年,治疗后,年生长速度为(13.0±1.4)cm/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2例患儿身高12个月平均增加(13.0±1.4)cm,但体重和骨龄无显著改变;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浓度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激素治疗矮身材儿童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利之;杨春柳;凌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白血病患儿的心理问题及护理

    白血病是儿童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护理工作在儿童白血病治疗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儿童白血病患者的护理主要强调心理、皮肤黏膜、出血、饮食、化疗期间的静脉护理和家庭指导等。在此主要探讨一下患儿的心理问题及护理。

    作者:曹亚珂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心理疏导加安神解郁方中药治疗孕妇产前焦虑失眠症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加安神解郁方中药治疗孕妇产前焦虑失眠症临床效果。方法300例产前焦虑失眠症孕妇随机分为3组,心理疏导组采用常规心理疏导;中药治疗组采用自拟安神解郁方中药治疗;心理疏导加中药治疗组在常规心理疏导的基础上加自拟安神解郁方中药治疗;比较3组治愈率和有效率。结果中药加心理疏导治疗组治愈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心理疏导组和中药治疗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心理疏导加安神解郁方中药治疗孕妇产前焦虑失眠症效果显著。

    作者:张巧凤;房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基于通过循证医学思维培养高校优秀口腔医学本科人才的研究

    目的:研究应用循证医学思维对高校优秀口腔医学本科人才进行培养的措施及效果。方法:以40位学习口腔修复学的大四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20位)、观察组(21位)分别给予传统教学方法和循证医学思维教学法。结果:观察组学生的临床技能和理论知识考核成绩、病案分析、病历书写、教师和学生的满意度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口腔医学的临床教学活动中合理地引入循证医学思维可有效促进教学质量得到提高,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及技术能力。

    作者:肖丽婷;孙晋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工作在Ⅱ型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治疗的轻中度Ⅱ型糖尿病患者200人纳入研究,其中门诊组100人,住院组100人,8周后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住院组与门诊组各项指标均有好转,但住院组指标优于门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组100名患者血糖指标均正常,门诊组12例血糖高于正常标准,住院组治愈率高于门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工作在Ⅱ型糖尿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姚小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传统芳香疗法对中医体质影响探析

    通过整理中国传统医学对芳香药物和体质的相关认识,初步探讨中国传统芳香疗法与中医体质的关系。

    作者:蔡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采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采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95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根据骨折治疗方法不同划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单纯短节段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情况、骨折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内固定松动、断裂发生率少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采用短节段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以及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骨折固定效果显著,减少对患者造成的疼痛,术后患者骨折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田增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中医治疗

    慢性肾功能不全,是指各种原发病或继发性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进行性肾功能损害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或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CRF 的病因非常多,不是一种疾病导致,同时病情复杂,症状也呈多样性,所以治疗难度大,预后不好,笔者采用肾衰Ⅰ号、Ⅱ号汤治疗40例CRF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门志琨;李传学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应用无创呼吸机患者腹胀的临床观察及处理体会

    总结应用尤创呼吸机患者并发腹胀的临床观察及处理体会。应用无创呼吸机患者并发腹胀的主要原因为患者配合不佳、肠蠕动减弱、低氧血症、感染及应用抗生素、低血钾。经积极对症护理后,43例腹胀明显缓解,4例腹胀无缓解,因病情危莺。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作者:魏方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改良式阴式子宫切除术护理研究

    研究目的:探讨改良式阴式子宫切除手术的方法、手术后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的优越性。方法:选择具备全子宫切除手术特征的患者200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进行改良式阴式子宫切除的有120例,对照组80例进行腹式子宫切除,对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通过对改良式子宫切除术护理不同于腹式子宫全切术的护理,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快,使病人通过改良式阴式子宫切除手术,这一微创又经济的方法减少了痛苦。

    作者:孙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对内科病患家属的心理护理心得

    一、分析患者家属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的原因,关注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针对患者家属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护理人员要认真分析和查找其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患者住进心脏外科,在常人眼里心脏有病就是很重的疾病,甚至常常与死亡相联系。加上病区整体环境的严肃性,医务人员紧张忙碌的身影和各种抢救治疗仪器工作发出的滴滴声响,患者家属难免会有焦虑、恐惧、害怕心理;心脏手术花费相对较高,有时会花去全家的积蓄,甚至不得不向亲朋好友借钱,背上债务,因此,患者家属会担心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从而背上经济思想包袱;患者家属不了解疾病情况,又急于了解患者情况,当医护人员如实告知病情及手术方案后,会将信将疑,会询问同类病人情况,一旦有术后不好的情况,便会联想到患者身上,随之而来便是对医护人员的工作及手术预案产生怀疑、不信任;加上医疗费用较高,家属会但心预后不好,生活上不能自理,甚至人财两空;有些家属由于工作或者其它原因,没有太多时间照顾家人,而产生自责愧疚心理。心理需求是指一个人的心理要求,如能满足则能消除或减轻其焦虑与烦恼,而且能改善目前状况,能增加舒适及幸福感[3],在分析家属心理原因的同时也要关注家属的心理需求,患者家属都希望有经验的医护人员来为患者诊疗、做手术,希望医护人员多查房、多向家属讲解病情,希望听到好的消息,希望从医护人员的一言一行中能给患者和家属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陆世玲;王瑞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手术配合

    总结81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手术配合的护理经验,尤其是器械护士要非常熟练手术步骤,主动、及时、准确的传递器械,更好的协助医生完成手术,缩短手术时间。

    作者:韦利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治疗重度烧伤后期对残余创面的处理分析

    目的:探究在重度烧伤后期其残余创面的临床处理状况。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急诊科治疗的59例重度烧伤患者,对患者的残余创面进行水疗以及创面部分暴露和百多邦软膏外用治疗,同时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相应的抗生素治疗和植皮治疗,观察探究患者的残余创面愈合和恢复情况。结果:经过综合分析探究得到,多数患者在经过一系列治疗后残余创面均愈合,有2例患者的创面有顽固性不愈合,经过反复治疗后,2例患者创面经植皮治疗愈合。结论:在重度烧伤后期残余创面的临床处理中,综合水疗、药敷和植皮等技术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晓东;魏婷;李国庆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在儿童急性肺炎护理中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儿童急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8例急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4例。给予对照组患儿一般护理,给予观察组患儿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及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肺炎儿童实施优质护理能减少患儿住院时间,促进其快速康复,提高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

    作者:李莹;郑莉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气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于2011年7月-2014年8月接收的186例腹股沟疝气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93例,对照组患者传统修补术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及手术时间。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8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90.32%);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6.7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0.24%);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修补术相比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及术后恢复快等诸多优点,值得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继续推广应用。

    作者:邓振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血液灌流治疗牛角马蜂蜇伤10例

    目的:对于被牛角马蜂蜇伤的病患,采用血液灌流的方式对其进行治疗并与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的病患相比较,比较血液灌流的方式在救治蜇伤病患中的治疗作用方法抽取我院10例马蜂蜇伤导致器官功能不全患者,随机的分为2组,其中一组为血液灌流组,另一组为常规治疗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病患的指标变化。结果血液灌流组经过血液灌流治疗后,各项生理指标以及住院时日均有所改善。结论血液灌流治疗对于治疗蜇伤有着积有效的作用,且其简单易行,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孙宗慧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临床深麻醉下拔管在先天性唇裂手术麻醉中的可行性探讨

    目的:分析研究临床深麻醉下拔管在先天性唇裂手术麻醉中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4月-2014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90例行先天性唇裂修补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依据常规临床麻醉拔管指证进行清醒拔管,观察组患儿则在深麻醉情况下进行拔管;比较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拔管后2min时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结果:两组患儿对比拔管后2min时各项指标均未有明显差异,组间对比结果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深麻醉下拔管可有效降低喉痉挛、支气管痉挛等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故值得临床深入研究,并推广应用。

    作者:王秀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