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Wernicke脑病的MRI诊断

关静;唐娟;徐元昌

关键词:胰腺炎, Wernicke脑病, 磁共振成像, 诊断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Wernicke脑病的MRI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8例重症胰腺炎合并Wernicke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MRI表现,所有患者均临床确诊为重症胰腺炎,并行颅脑MRI平扫,扫描序列为轴位:T1WI,T2WI,T2FLIAR,DWI;冠状T2WI和矢状T2WI.增强扫描3例.结果 所有病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T2FLAIR呈高信号,DWI序列3例呈稍高信号,5例呈等信号;2例病灶轻度强化.病变位置:8例患者脑内病变大多呈对称性分布:其中丘脑、三脑室周围及脑干(8/8)、四叠体和穹隆(7/8)、中脑导水管(6/8),另外四脑室周围和视交叉5例,黑质和乳头体3例.结论 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Wernicke脑病的MRI的表现有明显的特征,MRI是诊断Wernicke脑病的佳检查方法,对临床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Wernicke脑病的MRI诊断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Wernicke脑病的MRI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8例重症胰腺炎合并Wernicke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MRI表现,所有患者均临床确诊为重症胰腺炎,并行颅脑MRI平扫,扫描序列为轴位:T1WI,T2WI,T2FLIAR,DWI;冠状T2WI和矢状T2WI.增强扫描3例.结果 所有病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T2FLAIR呈高信号,DWI序列3例呈稍高信号,5例呈等信号;2例病灶轻度强化.病变位置:8例患者脑内病变大多呈对称性分布:其中丘脑、三脑室周围及脑干(8/8)、四叠体和穹隆(7/8)、中脑导水管(6/8),另外四脑室周围和视交叉5例,黑质和乳头体3例.结论 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Wernicke脑病的MRI的表现有明显的特征,MRI是诊断Wernicke脑病的佳检查方法,对临床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关静;唐娟;徐元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临床医学生对全科医学认识度调查

    目的 通过设计问卷调查临床医学生对全科医学、全科医生的认知和了解,为全科医学理论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在校临床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医学生在学习全科医学理论之前,30.3%学生基本不了解全科医学,学习后,87.9%的了解了全科医学的内涵.(2)34.5%临床医学生愿意成为一名全科医生,52.2%处于观望状态,12.9%不愿意成为全科医生.(3)关于全科医学的职业前景,一部分对今后的全科医学发展非常关注,另一部分说明对全科医学理解还不够.结论 全科医学理论教育与其他医学课程方法不同,需要加强对全科医学政策的宣传,强调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建立和转换,增加医学生对全科医学的信心.

    作者:许婷媛;唐名扬;徐贤华;张汝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甲醛联合α1b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甲醛联合α1 b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门诊收治的72例尖锐湿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36例予以α1 b干扰素注射治疗,实验组36例予以40%甲醛溶液涂抹联合α1b干扰素注射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次/周,共4周为1疗程,各做一个疗程后,通过治愈率和复发率来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对照组36人,痊愈为22人,显效10人,好转4人,无效2人,总有效率为88.89%;实验组36人,痊愈为35人,显效1人,好转0人,无效0人,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使用40%甲醛涂抹联合α1b干扰素注射剂治疗尖锐湿疣效果显著.

    作者:李晓云;丁伟;周士林;金元娥;李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某军队医院军人诊区就诊官兵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及改进措施

    军人诊区是军队医院专门为广大官兵和离退休老干部开设的门诊窗口单位.2017年初开始,某医院实施了提升军人诊区官兵就诊满意度工作,本文报告了就诊满意度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总结了具体整改措施,并从医院机关、军人诊区和诊区医护人员三个层面,讨论了军队医院军人诊区为部队服务工作.

    作者:胡美;李运明;王魁英;陈丹;黄天泓;谭俊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外伤性小脑血肿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外伤性小脑血肿的手术指征和手术技术.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20例外伤性小脑血肿的临床资料,脑室外引流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12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5例,脑室外引流术3例.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判断手术效果.结果 死亡3例,其中1例死于枕骨大孔疝所致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1例死于术后再出血,1例术后第4周死于持续昏迷肺部感染.手术后随访6个月,存活者按ADL判定疗效:Ⅰ级5例,Ⅱ级7例,Ⅲ级3例,Ⅳ级1例,Ⅴ级1例.结论 根据外伤性小脑血肿的出血量、出血部位、血肿是否破入脑室等情况,选择适当病例,尽早进行血肿清除术和/或脑室外引流术,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张逵;罗波;张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外周血NLR、PLR及血清CEA检测在Ⅰ-Ⅲ期胃癌中的临床诊断意义

    目的 探索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及癌胚抗原在胃良恶性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216例的胃恶性肿瘤及212例胃良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对其血常规、癌胚抗原进行检测分析,同时利用ROC曲线分析NLR、PLR及癌胚抗原单独或联合检测在胃癌中诊断的作用,并得出其佳cut-off值.结果 胃癌组患者外周血NLR、PLR及血清癌胚抗原(CEA)中位值均高于胃良性病变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显示,NLR、PLR的中位值随着胃恶性肿瘤浸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程度增加数值变大,而与肿瘤不同部位、分化程度无显著相关性.另外,NLR、PLR、CEA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97、0.677、0.642,敏感度分别为29.17%、50.93%、37.50%,特异度分别为91.98%、75.0%、88.21%,其诊断佳截点值分别为4.98、180.48、4.77 ng/ml;相对于胃良性疾病,联合检测指标中诊断胃癌敏感度高的为NLR+PLR+CEA(75.93%),NLR+CEA、PLR+CEA、NLR+PLR+CEA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95、0.731、0.732,特异度分别为83.02%、62.74%、58.96%.结论 外周血NLR、PLR有助于鉴别胃良性疾病与胃恶性肿瘤,NLR、PLR及血清CEA联合检测可提高对胃癌的诊断效能.

    作者:曾骞;周业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成都军区总医院2015至2017年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205例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205例患者影像学资料,统计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疾病确诊率.结果 205例患者影像学表现主要以团块影为主,约占71.71%(147/205),205例患者均取材成功,取材成功率100%;出现术后并发症患者1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85%(12/205);通过穿刺病理结果确诊174例,诊断率为84.88%(174/205),其中对团块影病变确诊率高达91.16%(134/147),确诊患者中,恶性病变共129例,以鳞癌及腺癌为主,分别占35.66%(46/129)及51.94%(67/129).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术后并发症少,穿刺成功率高,对肺部疾病特别是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王琴;张庭秀;马李杰;肖贞良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为兵服务——访视在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强化为兵服务意识,落实为兵服务措施,为进一步提升为兵服务质量、切实做好保障工作,我科对每位军队肺结核患者进行针对性的访视,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其完全康复且零传染.方法 为兵服务小组组长通过电话对患者进行出院后第1周、1月、3月的追踪,了解患者的消毒隔离、饮食、休息、服药等情况;在医院为兵服务办公室安排下,患者出院后3月内,为兵服务小组到临近部队对患者进行指导,检查患者恢复情况及防范措施等.结果 医护人员健康宣教到位,患者掌握消毒隔离措施及用药知识,密切接触者均未感染肺结核,官兵满意.结论 正确得当的访视对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控制、避免交叉感染等起到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金家琼;张瑞;陈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在经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经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术前预先给予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ESP)后对术中麻醉药物用量及术毕复苏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1月期间择期拟行经腹PD患者48例,计算机随机数表随机双盲分为对照组(C组)和竖脊肌平面阻滞组(ESP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全凭静脉麻醉,ESP组患者先在超声引导下进行T8双侧ESP,再实施全凭静脉麻醉.记录两组患者术中的平均动脉压(MAP)及丙泊酚、舒芬太尼、雷米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的使用量,并观察两组患者术毕复苏情况.结果 PD术中ESP组患者的MAP与C组相差无统计学意义,而拔管后30 min时ESP组显著低于C组(P<0.05);ESP组的丙泊酚用量与C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舒芬太尼、雷米芬太尼和顺式阿曲库铵的用量均显著低于C组(P<0.05);ESP组患者术毕苏醒及拔管时间与C组相比明显缩短(P<0.05),且拔管后30min的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出现烦躁和恶心呕吐的患者显著少于C组(P<0.05).结论 经腹PD术前预先给予ESP可显著减少术中阿片类药物的使用,明显提高术毕复苏质量.

    作者:查鹏;杨丽娟;陈琪;汪海洋;林露;陈龙平;何伟;李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诊治进展

    胆管癌是起源于胆管系统的恶性肿瘤,根据其发生部位可分为肝内胆管癌和肝外胆管癌,其中后者又可进一步细分为肝门部胆管癌(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CA)和胆总管癌. 从解剖学上看,肝管汇合部以上的胆管被称为肝内胆管,汇合部以下为肝外胆管. 肝内胆管和肝外胆管从组织结构学上看是一个整体,两者之间并无本质区别,但位于不同部位的肿瘤却具有不同的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特性,导致其诊断方式、治疗方法以及预后情况均不相同,因而有必要予以区别对待[1]. 肝门部胆管癌是胆管癌中主要的类型(占60%~80%) ,通常来说被认为是胆囊管口以上至左右二级肝管水平以下区域(部分解剖变异时二级肝管分支直接在肝外回合,此时亦属肝门部胆管癌的区域范畴)的胆管原发性肿瘤,分类属于肝外胆管,但跨于肝内和肝外胆管之间,有理由获得大量关注[ 1 ]. 虽然有关HCCA的肿瘤分期、术前治疗、具体手术方式等方面存在一些争议,但外科手术仍是其佳治疗方式,本文现就HCCA的外科诊断及治疗方面进行概述.

    作者:雷明彬;游逾;龚建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军队高龄肿瘤患者营养风险状况调查

    目的 调查军队高龄恶性肿瘤患者营养风险.方法 以118例军队高龄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NRS-2002、体重指数和生化检查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调查和营养综合评估.结果 高龄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为80%.结论 老年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大,需要基于证据的营养支持指南以改善此状况.

    作者:张子月;王炜;蔡羚琴;王璋;张汝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自身免疫性肝病并发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并发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为提高该类疾病的诊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11年3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70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存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患者中出现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比例和种类,采用Cox回归模型探讨并发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对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好发年龄在41~60岁之间;在不同类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中,以乏力、恶心、瘙痒、纳差这4种的临床症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BC、AIH和重叠综合征(OS)组并发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Ⅰ型糖尿病、甲减/甲亢、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比例显著高于PSC组,但并发溃疡性结肠炎的比例显著低于PSC组(P<0.05).170例患者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5例,8.82%)、腹水(8例,4.71%)、肝性脑病(4例,2.35%)、肝细胞癌(2例,1.18%);死亡(17例,6.47%),其中肝病相关死亡(6例,3.53%).并发与不并发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相比,其1年和3年生存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并发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以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Ⅰ型糖尿病、甲减/甲亢、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较为常见.并发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预后差,但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病并不独立影响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预后.

    作者:倪华;牟东;张勇;周德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脑内血肿术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持续动态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监测治疗处理重型颅脑损伤脑内血肿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33例重型颅脑损伤脑内血肿清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术中是否植入颅内压监测探头分监测组和对照组,监测组术中即行侧脑室ICP探头植入,术后持续监测ICP,以控制ICP为目标及时调整脱水治疗方案,对照组按照神经外科常规方案治疗,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以及Fisher精确检验统计学方法,比较分析两组脱水剂应用情况、评估探头植入风险、评价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效果差异.结果 监测组脱水剂应用时间及剂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ICP探头植入不增加额外手术风险;监测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患者,行持续动态ICP监测能及时反映病情变化,精准指导调整治疗措施,降低并发症风险,改善预后.

    作者:徐主恩;张俊海;章波;黎荣;洪家旺;陈亮;刁建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高原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研究

    目的 探讨高原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 在高原环境中随访4个月,选择明确诊断的高原高血压患者60例,另选60例正常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多普勒超声测定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计算E/Ea比值.结果 高原高血压组的Ea低于对照组、E/Ea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对照组相比高原高血压组E/Ea值增高明显,提示可能已经出现了早期舒张功能下降.

    作者:张帆;孙燕;宋永平;于豪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高原应急兵站医疗队野战护理工作体会

    总结分析驻藏某医院野战医疗队护理组在长达16个月的高原卫勤保障任务中,针对高海拔、高寒地区野外护理工作和流程进行了一系列改进和优化,取得了一些经验,较大程度提高了救治水平,提升了高原野战卫勤分队整体遂行保障任务的能力.

    作者:朱美洁;康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海空一体化医学救援的思考

    本文阐述海空救援的内涵及特点,分析海空一体化医学救援面临的问题,从完善海空应急救援装备、增强卫勤信息管理技术、建立立体的海空救治链方面,为加快海空一体化医学救援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陈宸;曹小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青年军人疲劳预警指标与测评量表的研究

    目的 确立青年军人疲劳预警指标及其测评量表.方法 本研究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以及项目分析和信度、效度检验方法,对抽取的3911名青年军人疲劳状况进行分析,验证青年军人疲劳预警指标与测评量表的合理性.结果 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终形成了包含心理疲劳(4个条目)和生理疲劳(4个条目),2个维度8个条目的青年军人疲劳预警指标与量表.结论 青年军人疲劳预警指标与测评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均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适用于青年军人疲劳的测量和评价.

    作者:靳灿灿;徐晓晓;张俐;王晓霞;蒋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人文关怀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人文关怀护理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式对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结果 研究组生命质量高于对照组,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提高生命质量和自我效能,控制病情的进展,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蔡羚琴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快速康复外科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研究进展

    将快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可以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但ERAS临床应用时间较短,不同医院不同的基础学科建设,围手术期的管理多种多样,ERAS很难统一普及,ERAS的中远期疗效及相关并发症还需进一步探索研究.本文对目前快速康复外科的术前教育、术前营养状况评估、血液管理、多模式镇痛、术后康复训练等方面做一综述.

    作者:陈俊鹏;肖扬;伍旭辉;张朝贵;刘剑;李健;曾强;李昭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四环素类药物治疗非感染性眼表疾病的研究进展

    四环素类药物曾经主要作为抗菌药物用于临床,由于其各种副作用以及新的抗菌药物的出现而逐渐被淘汰.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四环素类药物还具有良好的保护神经、抗凋亡、抗炎等作用,本文主要对四环素类药物在非感染性眼表疾病中的研究及进展进行系统回顾.

    作者:刘明之;肖启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