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表达水平及其检测价值

程春生;李纲

关键词:血清胱抑素C, 同型半胱氨酸,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摘要:目的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表达水平,探讨其检测价值.方法80例TIA患者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程度<30%,n=28例)、中度(狭窄程度≥30%,≤70%,n=27例)和重度(狭窄程度>70%,n=25例);根据ABCD2评分标准分为低危组(1~3分,n=30例)、中危组(>3~6分,n=28例)、高危组(>3~6分,n=22例).同期选择3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Cys-C、Hcy表达水平,并分析颈动脉狭窄程度和ABCD2评分的相关性.结果TIA组血清Cys-C、Hcy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颈动脉狭窄程度TIA患者血清Cys-C、Hcy表达水平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随着颈动脉狭窄程度加重,血清Cys-C、Hcy表达水平明显升高(r=0.622,P<0.05);不同危险组TIA患者血清Cys-C、Hcy表达水平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随着危险性增加,血清Cys-C、Hcy表达水平明显升高(r=0.613,P<0.05).结论血清Cys-C、Hcy水平检测在判断TIA患者病情、风险性评估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军队改革期间坚持做好老干部医疗保健工作的做法

    #

    作者:李海斌;邓智敏;余春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穴位按压对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镇痛致便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穴位按压在癌痛患者服用阿片类药物致便秘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130例服用阿片类药物后出现便秘的肿瘤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2组,对照组68例,治疗组62例;对照组仅给予肿瘤内科护理常规、便秘常规护理;治疗组在予以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将中药王不留行粘贴在足三里穴、合谷穴、天枢穴、支沟穴、关元穴,进行穴位按压治疗,每日1次,连用14天,14天后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治疗组便秘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穴位按压可有效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

    作者:晏晴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全麻诱导致心跳骤停1例

    #

    作者:张树兵;张水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急性胰腺炎螺旋CT征象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联

    螺旋CT是判断急性胰腺炎时胰腺及其周围器官组织变化的可靠途径,本文综述了急性胰腺炎的各种螺旋CT征象与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有利于早期判断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指导临床尽早干预治疗.

    作者:敬方园;李玉伟;舒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导向的生物医学实验教学改革

    目的 探讨生物医学实验教学改革对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成效.方法 通过对生物医学实验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考核评价方法改革,分析实验课程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综合能力提高情况.结果 生物医学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实践胜任能力,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批判思维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 教学改革能有效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作者:曾莉萍;蒲玲玲;刘桦;宋海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不同剂量左乙拉西坦治疗初诊癫痫成人患者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在初诊成人癫痫患者采用不同剂量左乙拉西坦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方法 选取初诊成人癫痫患者120例分为三组,即小剂量组(n=40,初始给药剂量为250 mg/d),中剂量组(n=40,初始给药剂量为500 mg/d)和高剂量组(n=40,初始给药剂量为750 mg/d).对比治疗1个月和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效果、不同时刻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1个月和6个月后,小剂量组总有效率均低于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1个月后、2个月后、3个月后、6个月后血清GFAP水平均与前一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不同时刻,小剂量组血清GFAP水平均高于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与中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均低于高剂量组的2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初诊成人癫痫患者左乙拉西坦治疗的初始给药剂量500 mg/d和750 mg/d的临床效果和对GFAP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250 mg/d者,但500 mg/d初始给药剂量者的安全性更高,推荐使用.

    作者:郭好战;蒋松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糖皮质激素相关性骨质疏松患者椎体成形术后的药学监护

    目的 探索临床药师工作方式,讨论临床药师在医疗过程发挥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1例临床药师参与的,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相关性骨质疏松患者椎体成型术后治疗方案的制定.介绍临床药师应用OSTA指数、FRAX工具进行辅助病因分析;应用Naranjo法、Karch与Lasagna评定法、卫生部评定法等不良反应因果关系判定方法,明确诊断激素相关性骨质疏松(glucocorticoid induced osteoporosis,GIOP);协助医师制定治疗方案并进行药学监护.结果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水平.结论 临床药师在治疗过程中可发挥重要作用,可从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提高患者依从性方面展开工作.

    作者:马丽华;江书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浅谈全程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肾衰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浅谈全程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肾衰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肾衰患者92例作为研究样本,以抽签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全程护理干预.而后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肾功能情况以及依存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肾功能情况以及依存性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即P<0.05.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肾衰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颇深,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一洁;侯凯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表达水平及其检测价值

    目的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表达水平,探讨其检测价值.方法80例TIA患者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程度<30%,n=28例)、中度(狭窄程度≥30%,≤70%,n=27例)和重度(狭窄程度>70%,n=25例);根据ABCD2评分标准分为低危组(1~3分,n=30例)、中危组(>3~6分,n=28例)、高危组(>3~6分,n=22例).同期选择3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Cys-C、Hcy表达水平,并分析颈动脉狭窄程度和ABCD2评分的相关性.结果TIA组血清Cys-C、Hcy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颈动脉狭窄程度TIA患者血清Cys-C、Hcy表达水平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随着颈动脉狭窄程度加重,血清Cys-C、Hcy表达水平明显升高(r=0.622,P<0.05);不同危险组TIA患者血清Cys-C、Hcy表达水平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随着危险性增加,血清Cys-C、Hcy表达水平明显升高(r=0.613,P<0.05).结论血清Cys-C、Hcy水平检测在判断TIA患者病情、风险性评估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程春生;李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Barrett食管内镜诊断研究进展

    Barrett食管(BE)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一旦发展为食管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小于20%,给患者造成了比较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BE提出已有60余年,但对其认识并不全面.因此,提高对BE认识,以早期诊断BE,对降低食管腺癌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BE定义、内镜下的诊断进展作简要综述,以便临床医师更好的把握该疾病的诊断治疗.

    作者:郑轶;殷彩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诱导期血液透析访视在血透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诱导期血液透析访视在血透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50例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采用血液透析访视护理对患者进行规范化的透析前访视,透析中精细化护理、透析后回访与评价.观察两组相关观察指标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相关透析知识掌握情况;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SAS评分、SDS评分等方面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对诱导期透析患者进行规范化的透析访视,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掌握透析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有利血透室优质护理服务开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朱丽;张金霞;丁晓仙;陈琴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地塞米松致低钾呼吸心跳骤停1例

    #

    作者:杨金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凝血功能监测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治疗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12年6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48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收集有效残胃癌患者病历资料48例,包括初发疾病为良性(21例,43.8%)和恶性(27例,56.2%);初次消化道重建方式包括BillrothⅠ式(11例,22.9%)、BillrothⅡ式(31例,64.6%)、Roux-en-Y(6例,12.5%).48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包括根治性切除(43例,89.6%)、姑息性切除(5例,10.4%).组织学类型分为分化型(20例,41.7%)和未分化型(28例,58.3%).术后病理分期Ⅰ期(3例,6.2%)、Ⅱ期(8例,16.7%)、Ⅲ期(30例,62.5%)、Ⅳ期(7例,14.6%),1年、3年、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7.5%、52.1%、18.8%.初发疾病的性质与两次手术时间间隔及初次消化道重建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手术切除方式、组织学类型、TNM分期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初发疾病的良恶性影响残胃癌的发病时间,而与年龄、性别、症状、肿瘤位置、Borrmann分型、组织学类型、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及其预后无明显联系,根治性手术切除是目前提高患者生存时间重要的治疗方式.

    作者:倪勇;张孟瑜;夏先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个体化护理管理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管理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为改善该人群护理方法及内容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到本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西北桥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3例),病情稳定出院后建议患者转至西北桥社区医院维持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为期3个月的个体化护理管理干预并定期随访,干预结束后两组患者同时以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评价用药依从性,以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护理满意度.结果 3个月后,实验组用药依从率为93.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8%(P=0.001);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5.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8%(P<0.001).结论 老年慢性病患者开展个体化护理管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增加护理满意度,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卢蓉;袁丽;司小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患病体验的质性研究

    目的 探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患病体验.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15例慢性心衰患者进行面对面、开放式的深入访谈,并收集资料;运用Nvivo8.0软件归纳资料的主题,并采用Delphi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阐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患病体验.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患病体验归纳为心理、行为和认知三个维度,随着病程的进展,患者逐渐呈现出接受现实、主动配合的状态,患者的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结论 重视慢性患者的自身体验,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是帮助患者延长生命周期、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秀川;宋宝梅;李欣;关美丽;邱琛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某三甲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 调查研究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情况在专项整治前后的变化,为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在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提供科学依据及改进方向.方法 抽取该院2011年5月—2015年12月期间Ⅰ类切口手术病历,将2011年5月—2012年7月归为干预前期,2012年8月—2013年12月归为干预期,2014年1月—2015年12月归为持续干预期,比较3个时期抗菌药物在围术期预防性应用的合理性,并对经干预后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仍不理想的几种手术进行单独分析.结果 该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有了明显的持续改进,但仍有一定的进步空间;3类重点监管手术总体控制可,但在预防用药品种选择和预防用药时机选择上仍存在一些问题.结论 为了改善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可以进一步加强信息化管理手段、改进人员培训模式、借鉴ISO 9000标准体系来提高管理水平.

    作者:唐旭;赵淼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48例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研究

    目的 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12年6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48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收集有效残胃癌患者病历资料48例,包括初发疾病为良性(21例,43.8%)和恶性(27例,56.2%);初次消化道重建方式包括BillrothⅠ式(11例,22.9%)、BillrothⅡ式(31例,64.6%)、Roux-en-Y(6例,12.5%).48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包括根治性切除(43例,89.6%)、姑息性切除(5例,10.4%).组织学类型分为分化型(20例,41.7%)和未分化型(28例,58.3%).术后病理分期Ⅰ期(3例,6.2%)、Ⅱ期(8例,16.7%)、Ⅲ期(30例,62.5%)、Ⅳ期(7例,14.6%),1年、3年、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7.5%、52.1%、18.8%.初发疾病的性质与两次手术时间间隔及初次消化道重建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手术切除方式、组织学类型、TNM分期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初发疾病的良恶性影响残胃癌的发病时间,而与年龄、性别、症状、肿瘤位置、Borrmann分型、组织学类型、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及其预后无明显联系,根治性手术切除是目前提高患者生存时间重要的治疗方式.

    作者:夏健雄;周业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星状神经节阻滞和药物治疗丘脑痛的疗效及副作用对比

    目的 对比星状神经节阻滞同传统药物在治疗丘脑痛的疗效及副作用差别.方法 将我院神经科就诊的72例丘脑痛患者按患者治疗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取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副作用.结果 分别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和传统药物治疗1月后,观察疼痛改善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9.44%;对照组有效率为41.67%.两组结果统计学显示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副作用发生率为16.67%,对照组副作用发生率为30.56%.两组结果统计学显示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 星状神经节阻滞在治疗丘脑痛优于传统药物治疗,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少的特点,值得推广.

    作者:曾宗伟;李汛;李锐;李龙;周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血压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究延续性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血压控制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7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7例,建档顺序分组,对照组38例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研究组39例予以延续性护理干预,分析比较2组治疗前后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统计对比2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2组干预前DBP、S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DBP、SB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前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7.44%(38/39)显著高于对照组71.05%(2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血压平稳,且能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周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卫生士官实战化战术卫勤综合演练的实践与思考

    卫生士官战术卫勤综合演练以传授理论知识、培养专业技能、提升军事素养、增强身心素质、锤炼优良作风、提高组训能力为目的,按照实战化训练标准,设置实战背景环境,参演人员实装实操,按作战时节对应实施各课目.演练中学员轮换担任作战人员、战斗救生员、卫生员、担架员和医疗保障人员等多个角色,使其得到全面锻炼.本文总结实践经验,提出参考建议,为今后实战化战术卫勤演练提供借鉴.

    作者:郑大伟;刘辉;许崇亮;燕颖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