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VEGF、COX-2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黄波(综述);戴天阳(审校)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环氧化酶-2, 食管癌
摘要: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VEGF、COX-2起着重要的作用,COX-2可以诱导食管癌的发生, VEGF促进食管肿瘤的生成,其表达的高低与食管癌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检测其表达量与指导食管癌的临床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弱激光照射减轻正畸疼痛的研究进展

    正畸治疗带来的疼痛一直困扰着正畸医生,如何有效减轻正畸疼痛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研究的难点,近年来弱激光照射在正畸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本文对弱激光照射减轻正畸疼痛的生物效应、缓解疼痛的机制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陈荟忆(综述);袁小平(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胰岛素抵抗与胰岛素信号通路的相关关系研究进展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是人类常见的内分泌紊乱病,2011年全球DM患者约3.66亿人,2030年可能会增加到5.52亿[1]。中国糖尿病患者已达9240万,居世界首位[2]。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在全球呈高速增长的趋势,已成为21世纪全球大的卫生挑战。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和β细胞分泌缺陷是T2DM发病机制的两个主要环节。了解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是进行T2DM预防及治疗的前提。本文对胰岛素抵抗与胰岛素信号通路的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王廷伟;陈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诺和锐30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有效性观察

    目的:分析258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三餐前半小时皮下注射诺和锐30治疗,观察患者血糖控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必要时联合口服降糖药。方法停用原治疗方案,改为三餐前皮下注射诺和锐30。结果未联合口服降糖药占53.2%,联合1种口服降糖药占19.7%,联合2种口服降糖药占18.0%,联合3种口服降糖药占9.1%。结论采用诺和锐30每日3次皮下注射治疗,安全、迅速、有效控制血糖。

    作者:钟玉萍;陈小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持续闭式冲洗引流治疗脊柱后路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后切口深部感染的体会

    目的总结持续闭式冲洗引流治疗脊柱后路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后切口深部感染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5月脊柱内固定、自体骨或异体骨植骨融合术后切口深部感染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主要为切口脓性分泌物、体温升高和局部疼痛等,血液学及细菌学检查确定有无细菌性感染;所有患者在诊断切口深部感染明确后,全部行切口拆开,清创,闭式冲洗引流联合敏感抗生素的治疗。结果随访4个月~3年,平均2.1年。闭式冲洗引流后7日局部症状消失,引流液清亮后拔管4例,7~14日拔管13例,14~21日拔管9例;引流后21日,全身症状消失、血常规、CRP、血沉正常后停用抗生素13例,36日停用抗生素13例。5例形成慢性窦道,经久不愈,1年后取出内固定后愈合。所有患者在随访期间未见断钉与断棒。结论联合敏感抗生素加闭式冲洗引流治疗脊柱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后切口深部感染有利于及时控制感染,疗效肯定且没有必要取出内固定物及植骨材料。

    作者:周云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改良钳夹型脊髓损伤大鼠模型的建立及神经功能评价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可靠、操作简单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并对其神经功能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采用改良钳夹法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观察不同时间点大鼠行为学运动功能(BBB)评分、脊髓组织形态变化及损伤段脊髓的细胞凋亡因子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阳性细胞表达的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各时间点BBB评分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假手术组各时间点大鼠脊髓组织中Caspase-3阳性细胞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成功制备了稳定可靠、操作简单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

    作者:秦慧慧;王文春;葛杜鹃;庞日朝;李蓓;袁青;柯晓华;刘素贞;刘建成;崔银洁;张安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VEGF、COX-2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VEGF、COX-2起着重要的作用,COX-2可以诱导食管癌的发生, VEGF促进食管肿瘤的生成,其表达的高低与食管癌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检测其表达量与指导食管癌的临床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波(综述);戴天阳(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用医学科研新理念开拓边防部队科研思路

    医学科研工作是推动医学学科发展、提高医务人员专业素质、促进医疗工作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由于受主客观条件限制,边防部队医学科研工作存在着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边防部队卫生工作的整体建设水平。为改善边防部队医学科研工作现状,应不断更新理念,大力培养边防部队科研人才,以更好地适应新时期边防部队卫生工作的需求。

    作者:赵东海;曲海燕;叶常青;胡赟;李全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7666名互助献血者对无偿献血知识认知及献血心理调查

    目的:调查分析7666名亲友互助献血者的认知态度及心理因素。方法对本中心参加互助献血的7666名亲友献血者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献血者的性别、年龄、职业等一般资料,以及献血者对互助献血的认知态度及心理调查。结果7666名被调查者中,男性多于女性、青年人多于青壮年及中年人、军人多于其它职业者、初次献血者多于重复献血者(P<0.01);在献血知识认知中,了解和赞成互助献血的显著少于不了解和不赞成互助献血者(P<0.01)、而本人信任和家人支持互助献血的却显著多于不信任和不支持(P<0.01);在献血心理调查中,献血动机“亲情友情”和“奉献爱心”显著多于其它选项(P<0.01)、献血心理障碍“疼痛”与“恐惧感”显著多于其它选项(P<0.01)、献血纪念品“公益物品”和“定制纪念品”显著多于其它选项、献血心理需求“献血或用血凭证”显著多于其它选项。结论开展亲友互助献血能有效缓解临床用血供需矛盾,更进一步加强无偿献血知识宣传;通过亲友互助献血,动员招募更多的献血员、扩大低危人群志愿无偿献血者队伍,形成无偿献血的长效机制。

    作者:王桂华;汪新民;戴莹;李忠涛;邓淑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动脉高压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继发肺动脉高压(SPH)的流行病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6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93例COPD急性加重继发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COPD继发SPH发生率为21.99%(93/423);轻、中、重度肺动脉高压三组间在咳嗽咳痰、气促、胸痛咯血、发绀、肺气肿等临床表现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活动后心悸、呼吸困难、浮肿和三尖瓣杂音中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程度的SPH患者肺功能检查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动脉高压是COPD的常见并发症,且随着肺动脉高压程度的加重,其临床表现亦在加重,但在肺功能上表现不明显。

    作者:王琨;黄慧俐;刘骥;兰平起;俞洋;黄芸;李霁峰;胡建军;李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52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腹腔镜探查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腹腔镜探查的价值。方法研究近3年来本院进行的52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例,在术中均进行详细的腹腔镜探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除胆囊本身病变外,探查出腹腔内其他病患79例,探查阳性率为15.16%。其中男性阳性率为10.68%(22/206);女性患者探查阳性率为18.10%(57/315)。男女探查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χ2=5.324,P<0.05)。将所有患者按年龄分组,39岁以下探查阳性率为7.14%(7/98),40~59岁年龄组的患病率为16.23%(37/228),60岁以上年龄组患病率为17.95%(35/195),39岁以下年龄组患病率与其他两组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846和6.202,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仔细的探查十分必要。且女性患者探查阳性率大于男性患者,40岁以上患者探查阳性率大于39岁以下患者。

    作者:薛林;李伟;张铭;杨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鲜龚雪,王魁英,刘建华,张莹

    目的:通过对我院预约门诊的现状分析,探讨制约预约门诊挂号发展的原因,提出较为合理的门诊预约挂号方法。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现地查看和资料查阅等多种方式获取挂号患者的各项信息及挂号数据并分析。结果传统就医思想与预约门诊发展不协调、硬件基础设施与病患日益增多不适应、医生出诊时间与考核机制完善不统一和预约门诊失约率与资源优化配置不匹配等诸多因素造成预约挂号率低。结论整合资源加大宣传力度、多措并举优化预约挂号流程、完善机制激励医生积极出诊和创新手段改善门诊失约现状能够有效提高预约就诊率。

    作者:鲜龚雪;王魁英;刘建华;张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遗传性色素沉着性疾病的基因研究现状

    皮肤色泽取决于色素颜色及量的多少,色素沉着是皮肤或黏膜的色素颜色加深和色素量的增加。若色素沉着位于暴露部位,给患者尤其是青少年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严重影响心理健康和生活学习质量。现就近年来对遗传性色素性疾病的基因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朱羽君;陈德宇;刁庆春;杜宇;史丙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换血治疗新生儿RH溶血病12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经外周动静脉双管同步换血术治疗新生儿RH溶血病的疗效。方法选择12例RH溶血病新生儿作为分析病案,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比各指标在换血前后的变化,观察疾病转归,探讨治疗效果。结果患儿经过换血后,其体内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白细胞和血小板水平下降,血糖水平升高,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换血后血红蛋白水平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钙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外周动静脉双管同步换血术治疗RH溶血病疗效显著,内环境稳定,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党嘉文;董文斌;郭琳;康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川藏线交通事故伤急救中心运作情况与思考

    川藏公路运输线(简称川藏线),是连通四川成都与西藏拉萨之间汽车通行的第一条公路,被称为全国十大夺命路段之一。其平均海拔高、山高坡陡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恶劣、风力强、气候变化急骤、自然灾害多的自然条件造成了川藏公路运输线交通事故伤的多发性,同时,其沿线医疗技术水平薄弱、医疗资源有限、伤者运输环境复杂等情况,增加了交通事故伤患者的救治难度。我们结合多年的交通事故伤救治体会对交通事故伤急救中心的建立进行了探讨。

    作者:李玉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将已经失去功能的关节切除和修整,放置特定的人工关节使其重新获得功能,解除病人疼痛,多用于骨性骨关节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股骨颈骨折、髋关节部位的骨肿瘤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多为高龄患者,常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患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危险性增加。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率为41%~85%[1],术后发生下肢DVT的患者,在抗凝、溶栓等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血栓脱落引起心、脑、肺栓塞等并发症[2-3],危险性较高。通过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的分析,全身危险因素评估,采取恰当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显得非常有必要。现将我科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预防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叶敏;孙丽娟;阳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经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脑卒中后吸入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脑卒中后吸入性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吸入性肺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均给予呼吸内科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对照组采用普通吸痰管吸痰,两组患者均于治疗第3天复查血常规、第7天复查胸片,对比两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氧合指数、抗生素疗程、平均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3天后实验组血常规及氧合指数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47(78.3%)人肺部阴影面积缩小≥50%,与对照组29(43.3%)人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抗生素疗程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脑卒中后吸人性肺炎疗效明显优于普通吸痰管吸痰,且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郭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研究进展

    目的:为给予全胃切除术后的患者选择一种相对佳的重建方式,以期减轻术后消化功能紊乱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方法以任意词“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等,通过中国知网、Pubmed、Medline等数据库检索、收集国内外相关的近4年文献。结果总共检索出文献42篇,其中临床研究18篇,前瞻性研究12篇,综述8篇,基础性研究4篇。结论(1)RY是全胃切除术后常使用的重建方式,空肠间置及双通道重建效果较RY更佳,但其操作相对复杂、手术时间较长。(2)对于能根治性切除且可能长期生存的患者,可尽量选择保持十二指肠通道连续的“贮袋”代胃重建方式,晚期胃癌患者可选择尽量简单的重建方式或者给予单纯的短路手术;(3)各种“贮袋”代胃重建可以改善病人术后早期的营养状态,维持体重,提高生活质量。而对于是否保留十二指肠通道的连续性仍有争议。

    作者:王明佳;周航宇(综述);姜淮芜(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额瓣、颏下岛状瓣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应用额瓣、颏下岛状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4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扩大切除术后形成的软组织缺损采用额瓣或颏下岛状瓣转移修复缺损,观察组织瓣存活情况及其修复效果。结果34例患者组织瓣全部成活,未发生感染、坏死,外形及功能恢复均满意,术后随诊2年无复发,供区瘢痕轻微。结论采用设计灵活的额瓣、颏下岛状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鹏;杨华;程翔;王川;梁尚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原发性中晚期肝癌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组织间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原发性中晚期肝癌的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1例行B超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包括术前护理、物品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和放射防护等。结果所有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其主要并发症为术中及术后短期穿刺部位疼痛、麻木,但经过适当的护理均可减轻或消除。结论 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中晚期肝癌的微创介入法,我们通过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可确保治疗成功。

    作者:吴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脑心综合征的研究现状

    自1954年Bruch首次报告一组急性脑血管病(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ACVD )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后,Myers在20世纪80年代发现脑卒中后不仅可出现心律失常,还出现血浆心肌酶增高。随后出现了脑心综合征的概念。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急性脑血管病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逐年升高,脑心综合征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就其新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魏月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