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icroRNA与肝癌发生发展关系研究进展

何雷;苏松(综述);夏先明(审校)

关键词:肝癌, microRNA, 肿瘤发生, 增殖, 转移, 凋亡, 多药耐药
摘要:Micro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的小RNA,通过与目标mRNA互补配对,涉及靶基因的转录后调控,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等方面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利用实验生物学及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与肿瘤相关的miRNA进行研究成为当前的热点。近多项研究表明miRNA广泛参与肝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多药耐药。本文就microRNA与肝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弱激光照射减轻正畸疼痛的研究进展

    正畸治疗带来的疼痛一直困扰着正畸医生,如何有效减轻正畸疼痛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研究的难点,近年来弱激光照射在正畸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本文对弱激光照射减轻正畸疼痛的生物效应、缓解疼痛的机制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陈荟忆(综述);袁小平(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经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脑卒中后吸入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脑卒中后吸入性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吸入性肺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均给予呼吸内科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对照组采用普通吸痰管吸痰,两组患者均于治疗第3天复查血常规、第7天复查胸片,对比两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氧合指数、抗生素疗程、平均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3天后实验组血常规及氧合指数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47(78.3%)人肺部阴影面积缩小≥50%,与对照组29(43.3%)人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抗生素疗程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脑卒中后吸人性肺炎疗效明显优于普通吸痰管吸痰,且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郭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换血治疗新生儿RH溶血病12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经外周动静脉双管同步换血术治疗新生儿RH溶血病的疗效。方法选择12例RH溶血病新生儿作为分析病案,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比各指标在换血前后的变化,观察疾病转归,探讨治疗效果。结果患儿经过换血后,其体内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白细胞和血小板水平下降,血糖水平升高,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换血后血红蛋白水平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钙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外周动静脉双管同步换血术治疗RH溶血病疗效显著,内环境稳定,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党嘉文;董文斌;郭琳;康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关于卫生士官分级培训的认识与思考

    此文提出了卫生士官培训应进行分类分级培训的观点;总结分析了当前卫生士官分级培训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应规范卫生士官有关概念、普及提高法规制度的认识、完善顶层规划、建立培训内容分级体系、严格贯彻落实制度法规等。

    作者:许崇亮;支国成;贺森;刘洪亮;彭海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脑心综合征的研究现状

    自1954年Bruch首次报告一组急性脑血管病(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ACVD )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后,Myers在20世纪80年代发现脑卒中后不仅可出现心律失常,还出现血浆心肌酶增高。随后出现了脑心综合征的概念。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急性脑血管病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逐年升高,脑心综合征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就其新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魏月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诺和锐30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有效性观察

    目的:分析258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三餐前半小时皮下注射诺和锐30治疗,观察患者血糖控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必要时联合口服降糖药。方法停用原治疗方案,改为三餐前皮下注射诺和锐30。结果未联合口服降糖药占53.2%,联合1种口服降糖药占19.7%,联合2种口服降糖药占18.0%,联合3种口服降糖药占9.1%。结论采用诺和锐30每日3次皮下注射治疗,安全、迅速、有效控制血糖。

    作者:钟玉萍;陈小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蛋白酶抑制剂相关的糖尿病及其机制

    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PI)作为一类主要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与其它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一起,组成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HAART)。这种疗法明显的降低了艾滋病的病死率,使其从一种致死性疾病成为一种慢性疾病,但与此同时,它也带来了一些明显的副作用,如增加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关于这类药物诱导糖尿病的机制。国内未见报道。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吴海洲(综述);陈秋(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例右大腿截肢术后伤口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

    2012年11月,我们收治了一例右大腿截肢术后残端碎骨残留、感染、髋关节轻度挛缩畸形的患者,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23岁,因右大腿截肢术后残端伤口红肿、疼痛、流脓5个月于2012年11月13日收入我科。6月前患者不慎右小腿受伤,外院急诊在全麻下行右小腿清创、胫腓骨骨折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术。术后右小腿坏死,一周后在全麻下行右大腿截肢术,术后反复出现伤口流脓、疼痛,且从伤口内挤出两块约米粒大小的碎骨块,为彻底治疗,遂到我院就诊。专科情况:右大腿中段以远缺失,残端有一长约1.5cm伤口,周边皮肤红肿,内有少许淡黄色分泌物流出;髋关节轻度挛缩畸形;X线片提示:右股骨残端有碎骨块残留。入住我院后积极完善相关检查,给予抗感染、伤口换药等对症处理;于2012年11月21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右大腿残端碎骨清除、修整术,手术顺利,病变部位处理彻底,达到术前预期效果;术后予静脉滴注抗生素、局部理疗、抗感染、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及功能锻炼等治疗与护理。2012年12月2日转康复病房治疗,2013年1月10日出院回家自行做康复锻炼,2013年4月5日前来复查,残端伤口已完全愈合,挛缩的关节已矫正,考虑装配义肢。

    作者:王潇;高玲;丁文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7666名互助献血者对无偿献血知识认知及献血心理调查

    目的:调查分析7666名亲友互助献血者的认知态度及心理因素。方法对本中心参加互助献血的7666名亲友献血者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献血者的性别、年龄、职业等一般资料,以及献血者对互助献血的认知态度及心理调查。结果7666名被调查者中,男性多于女性、青年人多于青壮年及中年人、军人多于其它职业者、初次献血者多于重复献血者(P<0.01);在献血知识认知中,了解和赞成互助献血的显著少于不了解和不赞成互助献血者(P<0.01)、而本人信任和家人支持互助献血的却显著多于不信任和不支持(P<0.01);在献血心理调查中,献血动机“亲情友情”和“奉献爱心”显著多于其它选项(P<0.01)、献血心理障碍“疼痛”与“恐惧感”显著多于其它选项(P<0.01)、献血纪念品“公益物品”和“定制纪念品”显著多于其它选项、献血心理需求“献血或用血凭证”显著多于其它选项。结论开展亲友互助献血能有效缓解临床用血供需矛盾,更进一步加强无偿献血知识宣传;通过亲友互助献血,动员招募更多的献血员、扩大低危人群志愿无偿献血者队伍,形成无偿献血的长效机制。

    作者:王桂华;汪新民;戴莹;李忠涛;邓淑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强化护理干预对哮喘急性发作期疗效的影响

    目的:观察强化护理措施对哮喘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支气管哮喘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艾条灸其定喘穴,比较两组的疗效、气道功能以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气道功能的改善以及症状消失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强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疗效。

    作者:余佳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茵陈五苓散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防治新生儿黄疸150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茵陈五苓散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防治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将15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防治组和对照组各75例,防治组出生后24 h内开始口服茵陈五苓散、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疗程为5d,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观察两组的TCB值、黄疸持续时间、胎便情况。结果防治组第3d开始TCB值明显低于对照组,防治组黄疸持续时间及胎便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茵陈五苓散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有预防新生儿黄疸的作用。

    作者:李波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经口明视下神经干注射阿霉素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经口明视下神经干注射阿霉素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97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观察组(53例)与对照组(4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经口明视下神经干注射阿霉素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周围支撕脱术治疗。结果观察组的近期有效率和两年内有效率分别为100.0%和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4%和56.8%(P<0.05)。结论采用经口明视下神经干注射阿霉素治疗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简单易行,易被患者接受。

    作者:吕道志;陈安;玉丽建;覃毅;周进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动脉高压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继发肺动脉高压(SPH)的流行病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6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93例COPD急性加重继发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COPD继发SPH发生率为21.99%(93/423);轻、中、重度肺动脉高压三组间在咳嗽咳痰、气促、胸痛咯血、发绀、肺气肿等临床表现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活动后心悸、呼吸困难、浮肿和三尖瓣杂音中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程度的SPH患者肺功能检查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动脉高压是COPD的常见并发症,且随着肺动脉高压程度的加重,其临床表现亦在加重,但在肺功能上表现不明显。

    作者:王琨;黄慧俐;刘骥;兰平起;俞洋;黄芸;李霁峰;胡建军;李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研究进展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ICH)约占卒中患者的15%,有早期神经功能不稳定和恶化的倾向及风险,1个月内死亡率40%,1年后75%以上的患者出现严重残疾或死亡[1-2]。脑出血(ICH)赋予了更高的死亡率,其治疗干预措施,目前主要集中在支持治疗和二级预防,缺乏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来支持任何一个急性干预、改善功能的措施[3]。血肿扩大是患者早期恶化和死亡的决定性因素[4]。识别和预防血肿扩大对治疗脑出血有重要临床意义[5]。本文就国内外近年来文献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机制、危险因素、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如下综述。

    作者:任泗昌(综述);曾宪容(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高原地区3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体会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体会并进行经验总结。方法3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评分都低于8分,除2例死亡外,32例患者进行开颅减压、清除血肿、颅骨碎片、去骨瓣减压。结果恢复较好的患者19例(63.3%);轻度残疾8例(25.0%);重度残疾4例(12.5%);植物生存1例(3.0%)。结论对高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应抓紧时间,尽快行开颅减压手术,早期改善脑水肿。术后加强观察,合理药物治疗,及时调整给氧方式,尽早开展高压氧治疗,防止二次脑损害的发生,使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耿涛;赵青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研究进展

    目的:为给予全胃切除术后的患者选择一种相对佳的重建方式,以期减轻术后消化功能紊乱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方法以任意词“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等,通过中国知网、Pubmed、Medline等数据库检索、收集国内外相关的近4年文献。结果总共检索出文献42篇,其中临床研究18篇,前瞻性研究12篇,综述8篇,基础性研究4篇。结论(1)RY是全胃切除术后常使用的重建方式,空肠间置及双通道重建效果较RY更佳,但其操作相对复杂、手术时间较长。(2)对于能根治性切除且可能长期生存的患者,可尽量选择保持十二指肠通道连续的“贮袋”代胃重建方式,晚期胃癌患者可选择尽量简单的重建方式或者给予单纯的短路手术;(3)各种“贮袋”代胃重建可以改善病人术后早期的营养状态,维持体重,提高生活质量。而对于是否保留十二指肠通道的连续性仍有争议。

    作者:王明佳;周航宇(综述);姜淮芜(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改良钳夹型脊髓损伤大鼠模型的建立及神经功能评价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可靠、操作简单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并对其神经功能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采用改良钳夹法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观察不同时间点大鼠行为学运动功能(BBB)评分、脊髓组织形态变化及损伤段脊髓的细胞凋亡因子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阳性细胞表达的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各时间点BBB评分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假手术组各时间点大鼠脊髓组织中Caspase-3阳性细胞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成功制备了稳定可靠、操作简单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

    作者:秦慧慧;王文春;葛杜鹃;庞日朝;李蓓;袁青;柯晓华;刘素贞;刘建成;崔银洁;张安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在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的应用体会

    目的:总结新型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治疗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应用经验,评价其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我科2009年3月~2011年3月应用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治疗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无1例死亡,手术过程顺利,脑及右上肢停循环6~7 min,左上肢及降主动脉停循环29~40 min,心肌血运阻断时间90~106 min,体外循环时间135~200 min。术后64排CTA显示2例左锁骨下动脉支架外左侧少量血流流向降主动脉,3个月时已经消失;二次开胸止血2例,与血管吻合无关。术后1周及3个月CTA显示支架血管位置满意,各头臂血管血流通畅。结论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术中置入治疗A型主动脉夹层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临床效果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方易冰;于凤旭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托下颌法辅助光棒下经口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托下颌法辅助光棒气管插管作一初步评价。方法100名实施择期骨科手术的成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行光棒下经口气管插管:A组托下颌法辅助组和B组常规光棒插管组,每组50例。麻醉诱导后行插管操作。观察指标:(1)术前测量张口度(上下切牙间距)、甲颏间距,并评定Mallampati分级。(2)操作情况:置管时间,置管一次成功率。气管插管所致并发症:口齿损伤,咽喉疼痛等。(3)纤支镜通过鼻咽通路观察咽喉部组织对插管操作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终均获成功,三次以内尝试操作的总成功率均为100%。未见明显并发症。置管时间A组明显短于B组( P<0.05);一次成功率A组高于B组( P<0.05);纤支镜评分A组影响插管操作情况明显低于B组( P<0.05)。结论托下颌法辅助光棒经口气管插管可显著的提高操作的一次性成功率,缩短操作时间。

    作者:左安定;颜勇军;钟庆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常规导弹部队应急医疗队卫勤保障应具备的几种能力

    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整个作战体系较传统作战发生了深刻变革,随之带来卫勤保障的与时俱进。我院依据常规导弹部队机动作战、跨区作战提出的新要求,积极做好军事斗争卫勤准备,精心筹划组建应急医疗队,提升卫勤综合保障能力,快速适应军事斗争准备需要,完善总结出常规导弹部队应急医疗队卫勤保障应具备快速、机动、重点、整体保障能力。

    作者:吕耀龙;宗大伟;贺军;靳巍;张志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