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茵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氧化应激即活性氧簇、糖氧化应激产物、抗氧化物酶等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抗氧化剂可以通过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对肾脏起保护作用,为DN的临床防治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治疗靶点.
作者:陈洋;付婷;姜爱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室周器官(circumventricular organs,CVOs)是位于第三脑室、第四脑室室壁上,主要由特化的室管膜细胞组成的缺乏血脑屏障结构的微小器官,包括终板血管器(organum vasculosum of the lamina terminalis,OVLT)、穹隆下器(subfornical organ,SFO)、正中隆起(median eminence,ME)、连合下器(subcommissural organ,SCO)、后区(area postrema,AP)、松果体(pineal gland,PIN)、脉络丛(choroid plexus,ChP)、神经垂体(neurohypophysis,NH)等八个器官,其功能涉及调节脑脊液分泌、在脑与脑脊液和血液之间传递信息等[1].大量研究表明CVOs参与了中枢神经系统免疫调节,并与中枢神经系统许多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密切相关.20世纪90年代以前研究主要集中在神经内分泌调节方面,对CVOs在神经免疫中的作用研究相对较少.随着免疫学和细胞组织化学等学科的进展,室周器官在神经免疫中的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旨在对室周器官在神经免疫调节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杨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 - Bt)治疗膀胱肿瘤的治疗效果及手术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2006年9月~2010年12月收治的46例膀胱浅表肿瘤患者实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均1次手术切除成功,术后均予用丝裂霉素40mg定期膀胱灌注治疗.术后情况较好;肿瘤术后复发8例,其中5例再次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未复发,3例因肿瘤进展改行全膀胱根治性切除治疗.结论 TUR - Bt对治疗膀胱浅表性肿瘤具有微创、操作简单、出血少、痛苦小、安全性好、恢复快、费用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作者:白大应;石磊;刘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通过对当前我国医疗改革,尤其是基层医疗现状的观察,论证流程化管理对基层医疗资源高效化和公益化的现实指导意义.并藉此希望对我国基层医疗制度改革在理论上有所帮助和促进.
作者:郭文杰;王跃錡;史铀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当代社会医疗护理需求日益提高,老年急诊护理成为医院护理工作不可缺的重要环节,老年病患更需求高质量的服务,更细致如微的诊疗和护理.2005~2010年我病区共参与108例老年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与护理,年龄从70.3 ~ 93.1岁,平均年龄81.7岁,其中脑出血15例,脑梗塞26例,恶性肿瘤晚期18例,急性心肌梗塞16例,糖尿病高渗性昏迷8例,酮症酸中毒14例、急性肾功能衰竭25例.我们在108例老年急危重症病患中推行精细化护理,取得了较满意成效,显著提高急救护理质量及抢救成功率.病患的远期并发症(急救后三个月统计褥疮、吸入性肺炎、静脉炎、尿路感染、医源性感染等)发生率大大降低,后遗症相应减少,病患投诉率降低,医院急救成本下降,同时更能体现急救护理团队的人文关怀及护理高质量水准,相对传统的护理模式对老年急救患者更具优势.现将我们的具体做法与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段玉琴;李嘉颖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在高原地区实施术前护理干预对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uditoryevoked potentials,AEP)和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的影响.方法 将42例需实施心内直视手术的高原先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1例,试验组采用术前护理干预加常规护理模式,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分别于手术过程中不同时期测定AEP、BIS数值.结果 实验组的AEP、BIS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术前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高原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的风险,促进康复,明显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程远;郑榕;曹红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ICU护士因为工作的特殊性而常常暴露于职业危害中,长期接触会损害身体健康,本文概述了物理性、生物性、化学性损伤的防护.
作者:林茜;黄榕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PaCO2下降,PaO2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t1 =9.05,t2=8.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减少患者气管插管率,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时间,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苏伟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酸中毒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10例糖尿病乳酸酸中毒患者进行纠酸、补液,控制血糖、血液净化等治疗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9例患者成功救治,1例由于病情危重,未成功救治.结论 做好各种管道的护理,加强病情观察,做好血液透析,心理护理,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可提高治愈率.
作者:张家菊;刘高伦;周建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高原乙肝患者在药物影响下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解决其心理问题.方法 收集本科2010年1月~2011年10月使用长效干扰素治疗的13例乙肝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心理特点,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13例患者心理特点主要是以自卑、孤独、悲观、抑郁为主.结论 针对患者的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使患者增强信心坚持治疗,从而达到佳疗效.
作者:吕凤麒;李少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乳腺癌与乳腺增生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经手术和病理活检确诊的乳腺增生与小乳腺癌患者各73例,比较分析其病灶形态的彩色多普勒超声二雏声像图特征及血流信号图特征.对各指标率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小乳腺癌和乳腺增生病灶形态的二雏声像图特征及彩色血流图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根据病灶形态及血流信号的二雏声像图特征对乳腺疾病进行有效的鉴别检查.
作者:谢凌;李成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早期乳酸清除率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1年6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9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后6h、12h及24h的乳酸清除率、氧合指数、MAP、pH、血清hs - CRP、IL-6、IFN - γ、TNF -α水平、APACHEⅡ评分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存活组6h、12h及24h的乳酸清除率高于死亡组,MAP、氧合指数、pH、IFN -γ高于死亡组,血清hs - CRP、IL-6、TNF -α水平、APACHEⅡ评分低于死亡组,并且所有患者中乳酸清除率≥10%者死亡率、呼吸衰竭及休克发生率均低于清除率<10%,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乳酸清除率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较高,可以反映患者的疾病状态和炎性状态.
作者:钟俊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肝内胆管结石是东亚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成石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致石胆汁的形成是肝内胆管结石形成的先决条件之一.本文就影响胆汁酸、磷脂以及胆红素代谢的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以及与肝胆管结石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蒋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合理用药是从管理和使用的角度,以现代的、系统的、综合的医学和药学知识为指导,使药物的应用符合安全、有效、及时、方便和经济的要求.近年来,抗菌药物的滥用与耐药的现象十分普遍,为了解临床对抗菌药的使用情况,提高用药水平,本文就临床药师参加医疗质量查房对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现象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胡婷婷;雍小兰;董朝辉;肖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本文就近年来在青光眼新的治疗方法,从药物、手术及药物联合手术治疗,中西医联合治疗方面进行了综合叙述,目的在于将新方法介绍给同道,以便在今后的治疗中尽量防止因青光眼病治疗不当所引起的盲目和低视力.
作者:尹洪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慢性肾脏病(CKD)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心血管疾病是CKD晚期的重要并发症及主要死亡原因.CKD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及脂代谢紊乱,它们与CKD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密切相关.他汀类药物可通过降脂、抗炎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然而,近有大的临床实验显示,在存在慢性炎症的疾病中,他汀类药物并不能改善预后,提示炎症可能影响其疗效.
作者:邓永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及曲面莺建(CPR)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TV)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5例临床诊断下肢DVT的患者行骨盆入口至踝关节全程MSCTV扫描.经肘正中静脉团注对比剂,应用对比剂智能跟踪技术,当 下腔静脉阈值达100 Hu时触发扫描.以髂总静脉、髂外静脉、股静脉、胭静脉及胫后静脉作为靶血管进行CPR成像,结合容积重建(VR)、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及原始断面图像作出诊断,全部病例下肢静脉MSCTV与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5例患者均显示深静脉血栓.各段靶血管均能得到全程清晰显示.静脉血栓在CPR上表现为“双轨征”或管腔节段性不规则狭窄或中断,患侧下肢静脉管腔横径较正常侧明显增粗.结论 MSCTA对下肢DVT的诊断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张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障碍的现状并探讨家庭干预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分析我院门诊收治的12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治疗前的社会功能状况;患者出院后,将患者随机分为家庭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家庭干预治疗1年,并采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 SDSS)及康复状态量表(MRSS)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观察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病情复发情况.结果 120(93.7%)例的患者存在明显的社会功能障碍,集中表现在职业及工作、计划性及责任心、对外界的关心及兴趣方面;家庭干预前两组间SDSS、MRSS评分并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此两项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干预组的服药依从性、复发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大都存在较为严重的社会功能障碍,家庭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社会功能,降低复发率.
作者:王志;刘晓伟;谈幼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翼状胬肉手术中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探讨如何降低翼状胬肉术后的复发率.方法 选择翼状胬肉100例(110眼),在显微镜下行翼状胬肉切除手术,术中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术后患者疗效和复发率.结果 术后随访期间,4眼出现胬肉复发,复发率为3.6%,106眼临床治愈,所有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眼部美观改善,且未出现感染,角结膜愈合良好,疗效满意.结论 显微镜下翼状胬肉手术中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复发率较低,简单易行,费用低,是治疗翼状胬内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袁琳;陈曦;杨卫国;曾圆圆;肖乐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子宫脱垂伴不同程度压力性尿失禁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疾病,是由产伤和更年期体内激素改变等因素所致.以往采用的手术方式是将脱垂的子宫和膨出的阴道壁切除,然后将损伤的筋膜进行缝合,但这种手术方式不仅将没有病变的子宫切除,而且缝合的结构仍然是建立在松弛的盆底组织上,随着年龄的增加,日后仍有可能复发膀胱膨出.盆底重建术是指使用无张力阴道补片对过于松弛的组织进行悬吊修补,并采用对人体无伤害的合成生物材料代替原有的病损组织,重建盆底组织架构,恢复原有组织功能,现已成为治疗子宫脱垂的主要手术方式.我院于2009年11月~2011年10月采用盆底修复装置进行盆底重建术共14例,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扬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