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
小儿危重病人的补液途径选择是困扰护理人员的难题.近年来,我们在成人深静脉置管术的基础上,对7例患儿应用深静脉置管术以建立输液、静脉用药通道,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普雪琼;张静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对策.方法 将50例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患者在常规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通过评估,制定个性化,适用化护理措施,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生活生理能力.结果 与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对帮助老年患者摆脱依赖心理,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护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有显著作用.
作者:杨磊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性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00例性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验.结果 100例性病患者SCL-90检测的阳性率为51%:100例性病患者SCL-90躯体化、人际关系、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性病患者的心理问题无性别差异.结论 性病患者存在广泛的心理问题,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注重心理方面的治疗和疏导.
作者:杜文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以腰腿痛为特征的常见病、多发病,多发生于20-45岁的青壮年,发病率及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保守治疗、微创治疗及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的不同类型及临床表现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可获得较好的疗效.近年来我国开展了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起效快、疗效高、创伤小、安全系数高、患者易于接受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郭敏;张碧玲;夏江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去骨瓣减压术(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DC)是通过切除部份颅骨,增加颅腔容积而绘解颅内压力,防止脑疝、重建脑血流灌注的一种治疗方法.他首先在1901年由Kocher描述用于常规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脑外伤后脑水肿,Cushing在20世纪初正式将其作为一种脑外伤后减压理论做介绍,以后普遍认为是同其它治疗方法相比迅速缓解颅内压增高的有效手段,尽管这种手术方式大量运用于临床,但由于大多数的文献报道为回顾性研究,缺乏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且目前仍然没有关于去骨瓣减压术明确的手术指征和时间的指南,故对其疗效一直存在争议[1-3].本文就DC的手术益处.预后因素,以及相关并发症做一综述.
作者:王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我院位于云南红河州,此地多山,多丛林,毒蛇咬伤病例每年都有.此病来势凶猛,如果救治不及时,会出现严重后果.所以对毒蛇咬伤患者来说,立即争分夺秒进行抢救和良好的护理,是减少死亡率、提高治愈率的重要环节.,现将我院近两年来救治毒蛇咬伤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沈灵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75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均采用鼓室成形术治疗,遵照患者知情同意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患者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3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但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得分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采用鼓室成形术治疗的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关注.
作者:彭用智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术围术期加强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9例肾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得分均低于治疗护理前(P<0.05),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 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术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关注.
作者:张艳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在我国的发病率正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但公众知晓率并不高,很多医务工作者也缺乏对其全面的认识.而认识不足及早期就诊率不高很容易使患者错过佳治疗机会,临床上误诊也屡有发生.为了引起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的重视,从而做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笔者查阅了有关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国内外文献,并结合国内外的新研究进展,对其进行全面阐述.
作者:黄成亮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2008年4月-2010年4月期间收治的86例急性胃穿孔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手术治疗,统计分析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86例患者,其中41例行单纯修补缝合术,22例胃大部切除术,15例行十二指肠段段吻合术,8例修补术后行胃癌Ⅱ期根治术.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3.95%(12/86),其中切口感染5例,肠梗阻3例,腹腔感染2例,肺部感染2例,均经过对症支持治疗后治愈出院.结论 急性胃穿孔应该早期诊断,及早手术治疗,综合评估患者的基本情况,选择为合适的手术方式,才能较好的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
作者:赵元科;欧阳礼平;袁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护理工作是一门实践的科学,护理人员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才能胜任工作,提高护理质量,确保病人安全,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实现自身的价值.我院很重视三基培训工作,对此常抓不懈,各科严格贯彻医院精神和要求,深刻认识三基培训的重要性,制定详实周密的计划并组织实施.
作者:陈玲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将12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甲硝唑、阿奇霉素静脉点滴,观察组采用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阿奇霉素静脉点滴同时根据中医辨证加用中药保留灌肠.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4%.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时照组(P<0.05),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明显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先天性鱼鳞病,又称丑胎或丑角样鱼鳞病,十分罕见,全球报道不足100例,此病是一组常染色体隐性或显性遗传性皮肤脱屑性疾病.组织学上表现为表皮增生和角化过度<'[1]>,有的类型出现颗粒样皮层,在新生儿期发病的常见类型是火棉胶样婴儿,父母多为近亲婚配,有学者认为是脂质代谢异常,维生素A不足及表皮增生和脱落不平衡引起.我科收治1例早产胶样儿、低体重儿经我们精心救治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波;漆英;王露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随着各阶层医疗保障的普及、人民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卫生问题日显突出.临床中正常病人患急腹症时能清楚的介绍病史,会主动诉说身体不适,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而精神病人因为思维错乱、情感障碍、行为紊乱等症状.又由于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降低了肌体对疼痛等刺激的敏感性,因此精神病病人并发急腹症时存在症状体征表现不典型.采集病史困难,查体不合作,不主诉躯体的不适,很容易隐瞒病情等,给临床护理观察病情方面增加了难度.
作者:苏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早期前列腺癌抗原(early prostate cancel antigen,EPCA)在前列腺腺癌活检标本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观察EPCA在196例前列腺腺癌和相关疾病[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前列腺上皮内肿瘤(PIN)、不典型小腺体增生(ASAP)、炎症性萎缩后增生(PIA)]前列腺标本中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情况.结果 在149例前列腺腺癌病例中,EPCA染色阳性率为(95.3%),染色情况与Gleason评分、患病年龄、血清总PSA值的关系无显著意义.125例(83.9%)癌周有PIN或PIA,EPCA染色几乎都是阳性.结论 EPCA是早期诊断前列腺腺癌的阳性标记物,具有较佳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进行前列腺腺癌及其相关疾病的组织病理学诊断及鉴别时,还应结合HE切片、PSA、CK3413E12和p63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情况以及临床资料进行综合考虑.
作者:赵洋;罗明华;陈耀丽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银杏达莫与丹参治疗尘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123例尘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三组,A组41例采用常规治疗,B组4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治疗,C组4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治疗,对三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B、c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6%、95.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三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影响治疗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杏迭莫、丹参治疗尘肺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更佳,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关注.
作者:刘丽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对薄层巴氏细胞学染色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体检中心做健康体检人群及妇产科门诊患者,4854例接受薄层巴氏细胞学染色技术检测,4819例接受普通巴氏细胞学染色技术检测,阳性者行阴道镜活栓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结果与宫颈活检组织学对比,并对两种方法与组织学的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 薄层巴氏细胞学染色技术检出宫颈异常病变758例(15.61%),普通巴氏细胞学染色技术栓出宫颈异常病变187例(3.88%)P<0.05.普通巴氏细胞学染色技术Ⅲ级以上者,与阴道镜活栓和病理组织学诊断的符合率为54.01%,薄层巴氏细胞学染色技术CIN I以上者,与阴道镜活检和病理组织学诊断的符合率91.29%.结论 薄层巴氏细胞学技术配合阴道镜活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能及早发现宫颈早期异常病变,以达到预防宫颈癌发生的目的.
作者:周静;李海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依巴斯汀联合雷尼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综合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2010年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依巴斯汀组)30例和观察组(依巴斯汀联合雷尼替丁组)30例,将两组患者治疗2、4及8周的总有效率、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血清IL-4、IFN-γ及总IgE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2、4及8周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IL-4及总IgE水平低于对照组,IFN-γ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依巴斯汀联合雷尼替丁在慢性荨麻疹中的综合疗效较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高兰;李春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应用于产后出血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产科住院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健康教育应用于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利于患者康复,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张海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评估盐酸右美托咪啶在椎管内麻醉下的镇静效应.方法 60例 ASA I-Ⅱ级择期下肢骨折手术行腰一硬联合阻滞患者,按首次10分钟内的负荷量不同随机分为DI(0.5 μg/kg)、D2(0.8μg/kg)、N(生理盐水)三组,每组20例,继之以相同浓度(0.5μg/kg/h)泵注维持.观察记录麻醉后(TO)、用药后5 min(T1)、10 min(T2)、15 min(T3)、20 min(T4)、30 min(T5)、60 rain(T6)的BIS值并且使用Ramesay法进行镇静评分.结果 用药后HR两组在T3后有一定程度下降,Ramesay评分在D1组T3以后及D2组T2以后进行性增加,而BIS值在D1组T3以后及D2组T2以后也呈进行性的下降,与TO及N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下肢骨折手术的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可以达到良好的镇静效果,推荐负荷量使用0.5μg/kg.
作者:奉光举;张杰;罗怡君;聂玲;吕倩茹 刊期: 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