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秀芹;陈福林;周孝清
目的 探讨5S护理服务模式在普外科的综合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7月于本院普外科进行治疗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模式护理,观察组采用5S护理服务模式护理,将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满意度及护理前后的治疗积极性、依从性、SCL-90评分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积极性及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SCL-90评分各项目均低于对照组,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5S护理服务模式在普外科中的综合应用效果好,对于促进患者痊愈及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均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青少年复发性鼻出血的出血部位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40例青少年难治性鼻出血患者行仔细鼻内镜检查,在鼻内镜下分别采取电凝烧灼、鼻中隔粘膜剥离划痕、鼻中隔成型术.结果 术后随访3个月,治愈率100%,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针对青少年复发性鼻出血不同的临床特征,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付发祥;赵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分级管理策略在麻醉恢复室(PACU)对麻醉专科护士的管理和运用.方法 分级管理并着重培养一批麻醉专科护士,以小组责任制形式负责PACU的临床工作.结果 麻醉专科护士的分级管理和培养,减轻了麻醉医师工作负担,增强了麻醉恢复期患者安全,实现了护士人力资源合理分配.结论 运用分级管理对麻醉专科护士进行培养,是现代麻醉临床工作的需要,对培养护理人员的专业才能,使护理人员专科化方向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何芸;赵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功能性胃肠病(fund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FGID)是消化道功能性疾病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是一组胃肠综合征的总称,与高级神经活动障碍导致的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常密切相关.包括食管、胃、肠、胰腺及胆道等多脏器在内的6大类、近百种疾病,以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胃食管反流病为常见,消化系统易受内外环境的刺激及情绪的影响.是心身相关敏感的器官.消化系统心身疾病的病种和发病率居内科心身疾病的首位[1].近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对其相关病因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但从个性结构、焦虑度和抑郁度方面的研究报道还不多,本文对此作了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吕锐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烧伤瘢痕整形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4月于本院进行烧伤瘢痕整形治疗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围手术期发生各种并发症率情况进行统计及比较,并且提出相应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结果 患者关节挛缩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并发症,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采取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能有效的减少围手术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使烧伤瘢痕整形患者得到一个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云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病历是患者医疗过程的客观记录,是医疗质量的充分体现,也是医疗安全的保证.卫生部在医院管理年方案中提出:“健全医院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度.做到人人知晓,落实到位.其中,对病历的管理,要重点加强运行病历的实时监控与管理”[1].2005年卫生部在全国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以来,其中措施之一就是对病历的质控方式从“终末病案质控”向“环节质控”转变,通过病案质控部门对运行病历实行质量监管,对于及时发现病历质量问题,保证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具有特殊意义.
作者:廖磊;封宗超;孙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阑尾炎是临床常见的普外科疾病.腹腔镜手术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治疗急、慢性阑尾炎的一种微创手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创口小、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良好的术前准备和精心、细致的术后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支持和保证.我科自2010年3月~2011年3月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40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春芸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对比卤米松三氯生软膏和复方氟米松软膏在治疗慢性湿疹中的疗效,为临床慢性湿疹治疗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0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慢性湿疹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卤米松三氯生软膏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复方氟米松治疗,经过三个疗程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并于治疗结束后三月进行随访,统计两组患者的复发率.综合评价卤米松三氯生软膏和复方氟米松在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经三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三个月后随访,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21%,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为37.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复方氟米松软膏是治疗慢性湿疹的有效药物,其近远期疗效均优于卤米松三氯生软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多守元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由于眼部存在诸多给药屏障,使得许多药物对眼部疾病的防治效果欠佳.为了使药物更好地发挥药效,许多新的给药方法和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眼部给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巫传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我军实行联勤保障后,如何搞好特勤人员的医疗保障是总部及军兵种高度关注的问题,总部将此方面工作列为全军“十一五”卫生工作改革的重点之一[1].近年来,我院根据使命任务,在空勤科的建设、空勤医疗保障、航空医学的研究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对大联勤后如何搞好空勤医疗保障探索了一些规律,取得了一些经验.现将我们做法与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岑跃进;易晓阳;董贵安;蔡定海;李银喜;王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全身麻醉是目前临床麻醉中普遍应用的麻醉方法.肌松药是骨骼肌松弛药的简称,可选择性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暂时干扰正常神经肌肉的兴奋传递,从而使得肌肉松弛.在临床上肌松药监测的应用日趋增多,周围神经刺激器是监测神经肌肉阻滞程度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介绍肌松药监测评定方法及常用刺激模式.
作者:朱少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控制气管导管套囊压力对全麻手术患者气管插管相关性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择期拟行全麻手术患者200例,ASA分级Ⅰ级或Ⅱ级,年龄5~65岁,体重16~80kg,性别不限,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套囊压力测定组(CPM组),记录手术时间和带管时间.拔出气管导管后24小时内随访咳嗽、痰中带血及声音嘶哑、咽喉疼痛等气管插管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手术时间及带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CPM组患者咳嗽、痰中带血及声音嘶哑、咽喉疼痛的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 监测并控制气管导管套囊压力可以减少全麻手术患者气管插管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刘辉;刘永军;覃方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溴敌隆中毒所致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我科2005年6月~2011年5月收治服用溴敌隆自杀的36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36例患者出血症状均在48h内停止,局部血肿在2~3周内吸收,维持治疗6个月后停药,均未再次出血.结论 溴敌隆中毒患者的护理包括出血护理、心理护理及出院指导.
作者:程贤敏;刘晓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1病例资料患者男,42岁,银行职员.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疼痛,无双下肢放射痛,经休息后可缓解,未引起重视,之后症状反复发作并伴左下肢放射性痛,1个月前出现双侧小腿疼痛,夜间疼痛明显,伴双下肢麻木,严重时行走困难,在院外行推拿、按摩、小针刀、封闭等治疗效果不佳.5天前出现双下肢无力,不能站立,大便困难,小便不能自解.于2010年11月18日以“1.腰椎管肿瘤?2.腰椎间盘突出症3.马尾综合症”收入院.查体:腰椎生理弯曲平直,屈伸活动受限,腰4、5棘突压痛不明显,椎旁叩痛,鞍区及会阴区感觉减退,提睾反射存在,肛周反射未引出,双侧坐骨神经行径区压痛,股神经牵拉实验可疑,髋关节活动可,双侧直腿抬高实验30.阳性,左侧股四头肌肌力3级,左小腿伸趾、屈趾肌力1-级;右侧股四头肌肌力4级,右小腿伸趾、屈趾肌力3-级;双膝以下感觉减退,以小腿外侧及足背为甚,左侧较右侧重.双侧膝反射、跟腱反射未引出,霍夫曼征及巴彬斯基征阴性.X片示腰椎生理弯曲变直,椎间隙未见明显狭窄.院外CT示腰4~5椎间盘突出,椎体下缘见骨质破坏.腰段MRI示:腰4~5椎体后缘低信号突出影,硬膜囊受压,侧隐窝狭窄,腰4、5椎体后缘椎管内见条形等T1等,T2信号影,边界不清.初步诊断:1.腰4~5椎间盘突出症(游离型)2.腰椎管肿瘤待排?3.马尾综合症.因患者腰椎管受压,有明显的神经损害体征,椎管内占位性质不能确定,手术探查指征明确,于2010年11月20日在全麻下行后路腰5半椎板切除减压、探查、肿物清除,腰4~5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作者:李辉;周进林;罗昂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尤其是骨髓来源的EPCs在心脏修复、临床肢体缺血的治疗、冠状动脉痰病的治疗、脑中风治疗、改善血管移植物通畅率、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形成能力、作为基因治疗导向栽体和靶细胞及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细胞因子、炎症因子、激素以及药物等可以通过多种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影响EPCs的迁移、分化、增值和凋亡,其中丝裂原活化蛋白酶(MAPK)信号传导通路是近几年国内外研究热点.本文就EPCs的生物功能与MAPK信号传导通路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作者:尹华曦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螺旋CT扫描在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 对31例真菌性上颌窦炎的螺旋CT扫描结果及鼻内镜术中表现、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单侧上颌窦腔内不均匀的密度增高影,影像诊断考虑为上颌窦真菌球(FB);16例患者双侧上颌窦、筛窦内软组织密度影充填(以单侧上颌窦为主),影像诊断考虑为变应性真菌性上颌窦炎(AFRS);3例患者鼻窦CT未见明显的钙化点、斑及骨质吸收破坏,术前考虑为慢性鼻窦炎(双侧),31例均经鼻内镜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证实为真菌病.结论 CT扫描在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马方伟;张世胜;陈首名;罗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骨痿相当于现代医学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列地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代谢障碍的疾病.骨质疏松一般分两大类,即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我们于2011年01月调查了我科老年入骨质疏松症病人42例,并实施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翠玲;黄德荣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早期康复指导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采用Gamma钉和PFN治疗的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例,女7例;年龄52 ~79岁,平均65.6岁.AO分型:31-A1型2例,31-A2型5例,31-A3型2例.6例选用Gamma钉内固钉,3例选用PFN内固定.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防,随防时间5个月~2年.骨折愈合后髋关节评分(Harris评分系统):96 ~78分,平均89分.结论 股骨粗隆间骨质疏松性骨折,在病人条件允许情况下以手术内固定为首选,术后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患者行走功能的恢复.
作者:苏令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随着临床血液流变学在医学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认识到正常的血液流变学是保证组织器官血液灌注以维持其正常代谢活动的重要条件,血液流变学异常所引起的血液动力学异常及微循环障碍是很多疾病发病的病理生理基础及病理生理过程[1].不管在术前、术中或术后的不同时期围术期的应激、麻醉、止血药治疗、失血、输血、输液、疼痛等许多因素会使血液流变学指标发生较大改变.本文就肝素对围术期老年骨科患者血流变学的影响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波;刘庆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规范化培训护士入科后的基础培训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方法 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应用于16名手术室规范化护士培训的基础教学.结果 PBL教学法能发挥规培护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达到临床轮转良性循环,通过正规培训,与传统培训比较各方面能力有很大提高.结论 PBL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提高了主动参与意识,激发了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拓展了知识广度和深度,提高了思维能力.
作者:蒋静;张蕾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