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60例的中医护理体会

吴云娣;程晓春;李刚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 穴位埋线, 中医护理
摘要:慢性荨麻疹病因复杂,致敏原不明确,常迁延不愈,瘙痒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我们对2005年5月~2008年5月期间住院治疗的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应用穴位埋线,配合中医护理,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贝母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植物贝母属百合科贝母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及散结等功效,是历史悠久的传统中药.本文主要就贝母类药材的化学成分研究及质量控制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童志远;颜晓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治疗体会

    自1938年Wiles首次将不锈钢应用于全髋关节以来,经过70年的发展,金属、高分子生物材料以及假体设计的改进,全髋关节置换发展日趋完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除可到解除髋部疼痛,改善关节活动目的外,还可保持关节稳定及调整双下肢长度等优点[1].2006年至2008年我们对46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鸿;李辉;胡跃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发苔癣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发苔癣的疗效.方法 60例患者均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中药当归饮子合沙参麦冬汤加减,口服维胺脂胶囊(商品名:九泰)50mg/次,3次/d,维生素E100mg/次,3次/d,同时每晚皮损处外用0.1%阿达帕林凝胶(商品名:达芙文),每日1次.30d为1个疗程.结果 6O例患者中痊愈48例.占8O%;显效9例.占15%;有效2例,占5%;无效1例.以上病例均经半年随访.目前未见复发.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发苔藓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

    作者:张丹露;杨文信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帐篷手术室操作分步流程的建立与应用

    帐篷手术室的建立是医疗队建设的重点环节.但由于部队医院常常面临转业、换岗等情况,造成人员流动较大不固定,因此每年训练时都要重复施训,速度慢,延误时间,质量受限.为了在建立帐篷手术室时能快速高效的发挥战斗力,制定一个标准的操作流程就显得十分重要.

    作者:李淑萍;杨运旗;张吉虎;龙丛杰;邱庆明;田维勇;谭;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灌肠结合西药口服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31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采用连梅汤灌肠结合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及双歧三联活菌治疗.将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口服西药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及双歧三联活菌治疗.结果 经过4周治疗,治疗组在总有效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药连梅汤配合口服西药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及双歧三联活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叶敏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云南边防军人道路交通伤致残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云南边防军人道路交通伤致残情况及特点,为部队制定预防交通事故及伤残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因道路交通伤致残的官兵76人伤残情况,对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结果 伤残人群中以3年以下驾龄的战士驾驶员为主,伤残部位四肢骨折占51.3%,伤残等级三等甲、乙级占76%.结论 汽车驾驶员是伤残的易发对象,四肢骨折是致残的主要原因,低驾龄的战士驾驶员是伤残主要人群,预防措施重点是加强安全意识教育,严格执行驾驶员准入制度,提高驾驶员的管理水平.

    作者:王元山;周全;陈雪松;管力;陈建民;肖茂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损伤控制性外科治疗严重腹部创伤的研究进展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机动车辆的普及、超高层建筑的增多、化工爆炸、煤矿塌方等突发灾难事件的无法预测性,以及局部武装冲突绵延不断,高能、高速武器的广泛使用,使得创伤发生率有增无减,并且致伤因素的动能明显加大,严重创伤和多发伤的比例显著增加.

    作者:戴睿武;王雨;汤礼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老年上消化道急性穿孔2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急性穿孔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1例60岁以上上消化道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中胃溃疡穿孔1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8例,胃癌穿孔3例,单纯穿孔修补术17例,胃大部分切除术3例,死亡2例.结论 老年人上消化道穿孔病情发展快,病死率高,一旦确诊,合理选择术式,应尽早手术治疗.

    作者:郭强;杨龙江;靳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65例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65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行鼻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结果 经随访1~6个月,无鼻中隔穿孔、血肿、脓肿或鼻腔粘连,客观治愈率100%.结论 经内窥镜行鼻中隔成形术操作精细准确,适应证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明芬;李建平;张秀元;肖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的饮食护理

    糖尿病是一组内分泌代谢疾病.是由于绝对或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高血糖素活性升高引起的代谢紊乱.临床上表现为烦渴、多饮、多尿、多食、疲乏和消瘦等,糖尿病治疗主要是饮食与药物的治疗,其中饮食治疗是治疗糖尿病一项基本必要措施,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

    作者:尹美娥;吴桂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眼科门诊安全护理管理体会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代表着医院的形象,是接待患者完成一般医疗工作和急救处理的第一线,护士是直接参与完成这些措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竞争机制在各行各业的竞相出现,管理科学也在不断更新.因此,做好眼科门诊护理工作,规范服务意识,做到以病人为中心,确保以优质、安全、快捷、有效的服务满足患者的需要.

    作者:李艳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876例年老体弱患者经鼻胃镜检查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 观察年老体弱患者用经鼻胃镜检查时的痛苦表现和检查时生命体征情况.方法 用直径超细的经鼻胃镜经鼻腔插入至十二指肠,完成胃镜检查,观察检查前和检查过程中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并在检查过程中与患者交谈,询问患者的感受.结果 876例病人中,除5例因鼻甲肥大而改经口腔检查外,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胃镜检查,少数病人有心率稍降低和鼻腔黏膜轻度损伤,大多数病人无明显的咽反射.结论 直径超细的经鼻胃镜经鼻腔插入可不接触舌根而到达食管和胃,可以减轻患者的咽喉反射,能有效的避免恶心呕吐反应,减轻患者检查时的不适及痛苦.

    作者:吕黄勇;李政文;侯文锋;尧登华;金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脑出血病人的心理护理

    脑出血是指原发于脑实质的非外伤性脑动脉破裂引起的出血[1].其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患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脑出血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与人们生活节奏加速,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脑出血的发病率逐渐呈上升趋势,近年来此病更是越来越年轻化,40岁左右的中年患者越来越多.

    作者:张娜;王维;李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结肠恶性黑色素瘤伴皮肤转移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68岁.主因全身皮肤多发性结节半月余入院,患者半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发现躯干、四肢起米粒大小的红色结节,无瘙痒、疼痛等.结节逐渐增大,大者约钱币大小,浸润明显,无破溃.入院查体:心肺腹双下肢未见异常.

    作者:马彩霞;程晓春;李刚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大量成分输血抢救地震致多发伤1例

    地震灾害中,许多伤员由于骨折和挤压引起大出血和休克,迅速及时的大量补液和输血治疗是维持生命的重要手段.但大量成分血液制品输注常会导致凝血功能紊乱,死亡率高达40%~75%[1].因此,应对拟进行大量成分输血治疗的伤员凝血功能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价.现将我院抢救1例地震多发伤伤员的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宋建;朱国标;李翠莹;彭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浅谈部队执行维稳处突任务时卫勤保障的特点、难点及对策

    部队参与处置的突发事件主要是指在社会上突然发生的,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大影响,危害国家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及社会稳定,破坏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扰乱社会治安的违法犯罪事件.做好部队在执行维稳处突任务中的卫勤保障工作是新时期部队卫生工作的重点,本文就部队参与维稳处突任务时卫勤保障工作的特点、重点及对策做一浅显探讨.

    作者:陈刘生;张波;刘云河;段华芳;王琪鸿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医学影像科急诊处理的几点体会

    医学影像科的急诊工作是临床急诊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医学影像科急诊处理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临床急诊的处理.急诊工作要求医学影像科医技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检查技术和检查技巧,简化工作流程,尽可能缩短患者在医学影像科的就诊时间,争分夺秒地为患者的抢救及治疗赢得宝贵时间.

    作者:贺斌;聂勤;谭隆旺;成友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结膜瓣遮盖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结膜瓣覆盖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 对18例(18只眼)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采用病灶切除结膜瓣覆盖植床并于术后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术后随访5~11月.结果 18例中17例治愈,保住了眼球,1例失败.结论 对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结膜瓣覆盖法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宋本平;王友良;高华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分析及防护措施探讨

    作者对急诊科护士常见的职业危害有锐器伤、电离辐射、消毒剂刺激、心理社会因素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立健全防护制度,加强安全意识的教育,增强健康防护意识,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充分的休息及适当的心理调整防范措施,减少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危害,才能有效预防职业危害.

    作者:谭微;曾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腹腔镜手术对肿瘤治疗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现状

    1901年德国Kelling 医生首先用膀胱镜和气腹的方法对狗行腹腔检查,从此开创了腔镜外科学(Endoscopic Surgery).1924年Zollikofer 首先选用二氧化碳作膨腹气体原.实践证明气腹是腔镜手术成功的关键[1].20世纪下半叶,腔镜外科发展更加迅速,其广泛应用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与此同时,外科学者开始关注在腔镜手术时,气腹是否会对恶性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产生影响.

    作者:袁丽佳;吴蓓;任渝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