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丽佳;吴蓓;任渝江
颅内动脉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病,破裂出血死亡率较高,需要早期诊断与治疗.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操作简便,快速,经济,无创,准确性、敏感性高,能够准确地显示动脉瘤的位置、形状、大小,瘤颈与颅底骨结构、载瘤动脉的关系等,可作为临床诊断动脉瘤首选方法和术前确定手术方案重要参考.
作者:陈建刚;詹书良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胆囊十二指肠瘘是胆道疾病中少见的并发症,因其无特异性临床症状,术前不易确诊.我院经手术确诊并治愈1例胆囊十二指肠瘘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强;杨龙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蛋白在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1998年~2008年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的相关原始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进入Meta分析的文献共有5篇病例对照研究,口腔鳞癌组240篇,正常口腔黏膜组与异常增生性黏膜白斑组129篇,合并OR值=7.95,95%CI [4.68,13.52].Survivin蛋白与口腔鳞癌分化程度(P=0.04)、淋巴结转移(P<0.01)成正相关,而与口腔鳞癌分期T(P=0.52)、年龄(P=0.72)及性别(P=0.5)无明显关联.结论 Survivin 表达有助于了解口腔鳞癌的生物学特性,为指导临床治疗及评估预后提供帮助.
作者:李春绒;唐协林;梁尚争;刘军祥;赵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治疗措施与护理要点.方法 加强患儿的对症护理,主要包括对发热、精神异常、呕吐、昏迷、瘫痪、基础与心理等护理和病情的观察.结果 本组患儿治愈29例,好转5例,放弃治疗2例,死亡2例.结论 积极对症护理和病情观察促进脑功能的康复,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提高患儿生活自理质量.制定实施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病毒性脑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
作者:王争芳;张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机动车辆的普及、超高层建筑的增多、化工爆炸、煤矿塌方等突发灾难事件的无法预测性,以及局部武装冲突绵延不断,高能、高速武器的广泛使用,使得创伤发生率有增无减,并且致伤因素的动能明显加大,严重创伤和多发伤的比例显著增加.
作者:戴睿武;王雨;汤礼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多媒体指多种信息载体的表现形式,传递方式,指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二个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20世纪80年代教学通常使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电子媒体,这种教学技术,又称多媒体组合教学或电化教学.
作者:王婕;朱春霞;张云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骨盆C型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手术重建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骨盆C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例,女性14例,年龄14~68岁,平均44.4岁;根据Tile分型,C1型13例,C2型5例,C3型3例;C1型13例采用C臂透视下经皮空心拉力螺钉固定骶髂关节结合外固定架固定骨盆前环,C2、C3型8例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术.结果 术后21例复查X光片,骨盆外形接近或完全恢复;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为术后康复创造了良好条件.结论 骨盆骨折根据分型采取不同手术方法, 均能达到复位固定, 重建骨盆稳定性.
作者:邓少林;严真伟;付清海;邱小波;马泽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检测α-硫辛酸对糖尿病大鼠认知能力的影响情况,探讨α-硫辛酸对糖尿病大鼠学习与记忆影响的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共30只,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10只,治疗组10只,糖尿病组10只.糖尿病大鼠模型用链佐菌素(STZ)制模.12周后,Morris水迷宫测试其学习记忆能力, 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NF-κB蛋白水平表达, TUNEL法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 糖尿病组大鼠学习成绩降低(P<0.05),TUNEL阳性细胞增多(P<0.05),NF-κB蛋白水平表达增加(P<0.05),α-硫辛酸治疗组大鼠较糖尿病组学习成绩升高(P<0.05),TUNEL阳性细胞减少(P<0.05),NF-κB蛋白水平表达减少(P<0.05).结论 NF-κB蛋白的表达增高可能与糖尿病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及认知功能障碍有关.α-硫辛酸可能通过降低NF-κB的表达,从而对糖尿病大鼠学习与记忆障碍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作者:吴彬;梁自文;邓武权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Orem的自理理论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肾移植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术后患者的自理能力应用Orem的自理理论进行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术后感染(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口腔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理理论应用于肾移植患者术后护理,可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减少术后感染率,使下床活动时间提前,缩短平均住院天数,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张建英;许目香;刘晓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盐酸格拉司琼片剂的人体药代动力学.方法 采用甲醇-0.05M醋酸钠缓冲液(70:30,pH=6.0,含0.25%三乙胺)为流动相,以HPLC法测定3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2 mg受试片剂后的血药浓度.结果 药-时数据经3p87程序处理,得到格拉斯琼的Cmax为10.6±4.0μg·L-1;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 1.37±10.2h;消除相半衰期t1/2ke为7.19±4.11h;AUC0→36h为 79.9±51.1 μg·L-1. h;AUC0-∞为85.0±54.5μg·L-1· h.结论 本HPLC方法可快速测定药物血药浓度,操作简洁,分析快速准确.格拉司琼片剂药动学参数表明,血药浓度和药代动力学参数个体间变异较大,建议临床使用此药时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用个性化用药方案,以达到佳疗效.
作者:任宏;龙启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的诊断及手术方法.方法 对经外科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8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和住院死亡病例,喉返神经损伤2例,一过性手足抽搐2例.结论 胸骨后甲状腺肿一般可经颈部切除,不需做胸骨切开,其预后效果满意.
作者:刘志强;吕金寿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通过对老年病房常见风险因素的评估,根据老年疾病的特点,提出护理风险管理的对策,有效的规避和降低护理风险,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陈苗;余玲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高热是机体对于致病因子的一种防御反应,而持续高热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同时,增加热能的消耗,损害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以致产生多种并发症,威胁病人的生命[1].小儿在烧伤后由于各种原因,通常都会引起发热,如不及时治疗及护理,控制体温,轻者使患儿体质下降,影响烧伤创面愈合,重者可产生高热惊厥,甚至死亡.及时做好发热时的治疗和护理,可提高患儿的治愈率.现将小儿烧伤后合并发热的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孟丽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88例社区获得性肺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灌洗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常规抗感染、祛痰、吸氧等治疗,灌洗组在此基础上经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肺泡灌洗.结果 灌洗组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花费低,安全.结论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有较好的疗效,而且安全,值得推荐.
作者:贾兴泽;龙伟权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在皮肤扩张术中的应用效果与临床可行性.方法 35例患者共76个扩张器,随机分为治疗组(40个扩张器)与对照组(36个扩张器).治疗组在常规扩张的同时,扩张囊内注入rhEGF,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扩张.测量两组扩张致额定容量所需的时间,皮肤扩张率及软组织即时回缩率,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养皮期我们在30例治疗组扩张皮肤的表面涂布不同厚度的贝复新(rhEGF凝胶),并与未涂药物的皮肤作比较,以观察对皮瓣即时回缩率的影响,并进行胶原含量,Ⅰ/Ⅲ型胶原比率(%) 的测定和病理切片分析.结果 注水时同时加入rhEGF能使扩张器扩张至额定容量的时间明显缩短,即时回缩率较对照组减少,皮肤扩张率则明显增加.治疗组胶原纤维束粗而密,Ⅰ/Ⅲ型胶原比例降低.皮肤表面涂一定厚度(≥0.5mm)的贝复新,可有效减轻皮瓣的即时回缩率.结论 注水时同时给用rhEGF能缩短注水时间,促进皮肤扩张,降低皮瓣回缩率,提高皮瓣质量,改善治疗效果.外涂一定厚度的贝复新则可降低皮瓣的即时回缩率.
作者:张蕊;汪涛;刘大海;王代文;骆艳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高、低频超声联合对高原急性急性阑尾炎进行分型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低频率探头和高频率探头检查2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使用低频率探头检查诊断符合率34%;高、低频率探头联合应用检查诊断符合率90.5%,高、低频率超声探头联合应用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低频率超声探头(P<0.01).结论 高、低频率超声探头联合检查对提高急性阑尾炎用分型诊断符合率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林映奇;吴洁梅;熊杰;马伦;张海峰;张永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胃肠道中晚期肿瘤属于常见病和多发病.但是,由于病人和病人家属,还有一部分医务工作者,包括外科医师都认为,中晚期癌症病人已经失去外科手术治疗的价值,应对大多数胃肠道中晚期肿瘤病人采取内科综合治疗.在综合治疗中胃肠外科是否应该参与其中,参与其中的话,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我们对此谈几点体会.
作者:曹永宽;张国虎;周庆贤;田伏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结膜瓣覆盖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 对18例(18只眼)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采用病灶切除结膜瓣覆盖植床并于术后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术后随访5~11月.结果 18例中17例治愈,保住了眼球,1例失败.结论 对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结膜瓣覆盖法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宋本平;王友良;高华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随着外科手术患者手术中用血量的不断增加,输同种异体血感染传染疾病的风险也随之增加,笔者2006年开始,在外科手术患者中采用选择性手术前采血,术中回输,有效减少了同种异体输血的用量,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陈斌;赖晓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我们对20例因重型颅脑损伤、严重的胸部损伤、大面积皮肤擦伤,导致肢体活动障碍、偏瘫、疼痛、翻身受限,长期卧床引起褥疮的患者,局部外敷氟哌酸粉,在控制局部炎症,保持创面干燥无渗出,促进创面愈合方面取得较好疗效,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李玲;周红蕾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