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干部病房护理风险分析及对策

余玲波;王爱英;左丽娟

关键词:老年患者, 护理风险, 对策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干部病房护理风险及对策,保障病人和护理人员的安全.方法 对老年干部病房护理风险因素和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造成风险的原因是患者自身因素及护理人员等多方面因素.结论 避免风险因素的关键是加强护理管理,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认真落实规章制度和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保证病人和护理人员自身的安全.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部队高原驻训发病特点分析及防治体会

    目的 探讨部队到高原地区驻训的卫生防病特点,确保部队官兵身心健康,提高部队战斗力.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7月至2007年9月期间,某部官兵到西北青藏高原腹地驻训时的发病情况以及防治措施.结果 驻训官兵患病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其中呼吸道疾病多见,其次为高原反应这种高原地区特有疾病;疾病防治措施:(1)坚持预防为主,(2)加强卫生宣教,提高官兵防病、治病的主动性、积极性,(3)对于已患病官兵必须坚持积极治疗、早期治疗.结论 高原地区驻训的发病、防病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必须结合其特点,才能更好地做好部队高原驻训的卫勤保障工作.

    作者:廖云星;朱芳梅;杨一珍;肖莹;何明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结肠造口术后护理体会

    肠造口手术虽然在16世纪前已开始,但是腹部永久性人工肛门的结肠造口得以推广是从1907年Miles将结肠造口用于治愈性手术-腹会阴联合切除[1].经医务工作者的不断努力,肠造口技术和护理不断改进提高.但是结直肠癌患者需做结肠造口每年都有所增加,今后此类患者仍有增加趋势.肠造口治疗法已被肯定为一种特殊护理方法,国外越来越广泛地由专职造口师承担[2].

    作者:鄢洁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Orthofix外固定支架系统结合内固定治疗严重pilon骨折17例体会

    目的 探讨应用Orthofix跨关节动力外固定支架系统结合内固定治疗严重pilon骨折的指征、手术技巧和效果.方法 对用胫腓骨切开复位固定结合Orthofix跨关节动力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严重的pilon骨折1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7例获得随访,采用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良率88%.结论 治疗严重pilon骨折,行胫腓骨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Orthofix跨关节动力外固定支架固定,具有固定坚强、骨折愈合快、能早期踝关节功能锻炼等优点,效果良好.

    作者:罗江洪;李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广西侗族与苗族农村人群的心理卫生状况比较

    目的 了解侗族和苗族农村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系统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侗族514人,苗族444人,进行自编一般状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测评.结果 苗族和侗族比较,除强迫和焦虑两个因子外,其他八个因子之间存在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为侗族得分高于苗族.结论 苗族心理较为平和,侗族现阶段处于经济转型期,面临着经济发展和自身传统文化之间的激烈冲突,自身的综合素质还没有达到可以恰当的处理这种冲突的水平,有可能产生心理问题.

    作者:梁芳;韦波;冯启明;唐峥华;覃玉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电脑中频电疗法配合拔罐及心理疏导治疗便秘32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采用电脑中频电疗法配合拔罐方法治疗便秘的效果.方法 (1)电脑中频电疗法,每日1次,每次20分钟,5次为一疗程.(2)拔罐,隔日1次,留罐5~10分钟,3次为一疗程. (3)心理疏导,以帮助患者缓解害怕解便时疼痛的心理压力.结果 经本方法治疗总有效率达100%.结论 此方法治疗便秘疗效显著,多数患者在治疗1~2次后见效,治疗5次便秘完全缓解,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红军;钟世煌;张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PCA在人工全髋置换术后应用的观察与护理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我国近几年发展很快的一项新的矫形手术,该术创伤大,患者疼痛剧烈,术后切口疼痛可以产生荷尔蒙而加重肌体的损伤,引起血压波动、心率、呼吸加快、出汗,患者的整个注意力集中于疼痛本身,而致活动受限及引起一些并发症[1],因此,选用良好的术后止痛方法对保证手术的成功和术后身体恢复意义重大.我科对86例行THA的患者术后应用(镇痛泵PCA),进行系统的观察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岳清彩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多巴胺加硫酸镁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多巴胺、硫酸镁联合应用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将2006年4月~2008年11月收治的16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和对照组(84例).两组均予以解痉平喘、吸氧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多巴胺与硫酸镁.7天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100%,对照组77%(P<0.01).结论 多巴胺、硫酸镁联用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方法.

    作者:杨中传;和平;陈国喜;王秀彬;熊志举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Rb基因产物在大鼠肝细胞癌变过程中的异常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变过程中Rb基因产物(Rb蛋白)的异常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用0.2%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Wistar大鼠建立肝癌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Rb蛋白在大鼠肝脏癌变及转移过程中的表达.结果 正常组20只中均见Rb蛋白表达,肝硬化组21只中有18只Rb蛋白过表达,肝癌组(未转移)68只中有37只Rb蛋白过表达,肝癌组(伴转移)18只中有3只Rb蛋白过表达.结论 Rb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随病变程度的加重而逐渐降低,这辅证了Rb蛋白在肝细胞癌形成过程中发挥抑癌作用,Rb蛋白的失活可能促进肝癌形成,并与肝癌的发展、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韩克强;吴娅利;梁平;李靖;王细文;黄小兵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46例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与抢救护理

    目的 通过对46例产后出血患者的观察、分析,确定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以采取对应措施.方法 对46例产后出血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首要原因,高危妊娠更易发生产后出血.结论 只有认真做好产前、产时、产后的预防、观察、急救护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缩宫素使用指征等,才能有效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岳清彩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目的 观察针灸在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 将4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前后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和Barthel指数对其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对照观察针灸对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 对照组和针灸组治疗后MMSE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针灸组治疗后MMSE评分及Barthel指数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 针灸有助于脑梗死后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作者:杨正辉;郁可;李从阳;候群芳;刘雪樵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预后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后吞咽困难患者采用康复训练后对吞咽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8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采用特定的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第28天吞咽障碍分级比较显示,康复组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优于常规组.结论 对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予以康复治疗后,可促进吞咽功能的重建与恢复,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彭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38例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组(CSII组)与常规4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组(MSII组)在疗效、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的差异,探讨胰岛素泵使用过程中的护理.方法 糖尿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CSII组38例和MSII组40例,比较两组血糖达标所需天数、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 两种方法均能使血糖达标.但CSII组达标所用天数及胰岛素用量均少于MSII组(P<0.01),CSII组低血糖发生次数少于MSII组(P<0.001).结论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能迅速、有效、平稳的控制血糖,且简单方便,减轻病人的痛苦.

    作者:王希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及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医院感染及临床特点,为控制院内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12月出院的23171例病历进行调查.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1375例,医院感染发病率5.9%,居前3位的科室,神经外科(15.2%),肿瘤科(12.2%),干部病区(9.2%).医院感染部位为上呼吸道(34.20%),下呼吸道(30.76%),胃肠道(9.64%).引发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革兰氏阴性杆菌(81.76%).结论 医院感染发病率在国家要求范围,但仍应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诊疗侵袭性操作,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姚娟;贾氢;王欣;赵红梅;严新华;战效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用循证医学观点开展亚高原疗养健康的体会

    人一生中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点,都要坚持灌输健康意识,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这就是健康教育终极目的及内涵.但教育的内容和重点可因时因地的不同而不同,这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来院疗养人员的心理需求不是求医问药,疗养期间可能发生的健康问题也与医院不同.本文运用循证医学的观点,根据疗养期间可能影响疗养人员健康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指导疗养健康教育,保障疗养安全,促进健康疗养,提高疗养生活质量进行了探讨.

    作者:曹冀豫;石惠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护理体会

    高血压脑出血在我国目前呈上升趋势,只有采取有效的救护措施,了解出血的诱因,加上现代外科治疗的手段,才能降低死亡率.本文就我院2007-2008年收治的2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术后护理进行了总结.

    作者:张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老年干部病房护理风险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老年干部病房护理风险及对策,保障病人和护理人员的安全.方法 对老年干部病房护理风险因素和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造成风险的原因是患者自身因素及护理人员等多方面因素.结论 避免风险因素的关键是加强护理管理,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认真落实规章制度和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保证病人和护理人员自身的安全.

    作者:余玲波;王爱英;左丽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缺血性卒中后抑郁状态对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后抑郁状态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后NIHSS评定为7~32分的轻、中度患者,根据Zung自评量表评分后分为脑梗塞后并发抑郁症组38例,脑梗塞后无抑郁症组64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定变化.结果 急性脑梗塞并发抑郁者与脑梗塞后无抑郁者,4周后其神经功能恢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脑梗塞后抑郁状态可严重妨碍神经功能的恢复,影响患者的后期康复和预后.

    作者:兰琳;荣秀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70岁以上老年糖尿病对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及血压变异的影响

    目的 探讨70岁以上老年2型糖尿病(T2DM)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动态血压(ABP)及血压变异(BPV)的影响.方法 选取74例单纯EH及74例合并T2DM的EH患者,行24小时ABP监测,对2组患者的ABP及BPV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组患者ABP参数比较,合并T2DM的EH患者日间平均收缩压(dmSBP)及夜间平均收缩压(nmSBP)高于单纯EH患者(P<0.05或0.01);脉压分析发现,合并T2DM的EH患者日间脉压(dmPP)、夜间脉压(nmPP)及 24小时平均脉压差(24h-mPP)均大于单纯EH患者(P<0.05或0.01);2组BPV参数比较,合并T2DM的EH患者日间收缩压标准差(dSBPSD)及日间收缩压标准差变异系数(dSBPCV)、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BPSD)及夜间收缩压标准差变异系数(nSBPCV)、24小时收缩压标准差(24h-SBPSD)均显著高于单纯EH患者(P<0.05或0.01).结论 T2DM加重EH患者心血管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异常,引起ABP及BPV增大,改善其体内糖代谢状况,将有助于改善其心血管系统血流动力学,从而减少心血管并发症.

    作者:周建华;肖欣荣;黄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冬虫夏草改善狼疮性肾炎患者免疫功能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冬虫夏草制剂调节狼疮性肾炎患者免疫功能的疗效.方法 5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分为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在激素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冬虫夏草制剂,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2个月后患者临床指标和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经治疗后临床活动性症状和体征积分明显降低,免疫学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 冬虫夏草可以改善狼疮性肾炎患者的免疫功能.

    作者:黎刚;程弓;陈泽君;陈浩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电针联合局部封闭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电针联合局部封闭治疗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名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64)采用局部封闭联合电针针刺穴位.对照组(n=56)单纯用局部封闭治疗.两组均辅助屈腰抱膝法松解粘连.结果 治疗后6月随访,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局部封闭联合电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效果明显,作用机理可能是局部封闭联合电针改善了病变部位血液循环,恢复其动态平衡,从而使各种复杂症状缓解或消失.

    作者:邓兴华;王友良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