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脑中频电疗法配合拔罐及心理疏导治疗便秘32例疗效观察

杨红军;钟世煌;张宇

关键词:便秘, 电脑中频, 电疗, 拔罐, 心理治疗
摘要:目的 观察采用电脑中频电疗法配合拔罐方法治疗便秘的效果.方法 (1)电脑中频电疗法,每日1次,每次20分钟,5次为一疗程.(2)拔罐,隔日1次,留罐5~10分钟,3次为一疗程. (3)心理疏导,以帮助患者缓解害怕解便时疼痛的心理压力.结果 经本方法治疗总有效率达100%.结论 此方法治疗便秘疗效显著,多数患者在治疗1~2次后见效,治疗5次便秘完全缓解,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70岁以上老年糖尿病对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及血压变异的影响

    目的 探讨70岁以上老年2型糖尿病(T2DM)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动态血压(ABP)及血压变异(BPV)的影响.方法 选取74例单纯EH及74例合并T2DM的EH患者,行24小时ABP监测,对2组患者的ABP及BPV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组患者ABP参数比较,合并T2DM的EH患者日间平均收缩压(dmSBP)及夜间平均收缩压(nmSBP)高于单纯EH患者(P<0.05或0.01);脉压分析发现,合并T2DM的EH患者日间脉压(dmPP)、夜间脉压(nmPP)及 24小时平均脉压差(24h-mPP)均大于单纯EH患者(P<0.05或0.01);2组BPV参数比较,合并T2DM的EH患者日间收缩压标准差(dSBPSD)及日间收缩压标准差变异系数(dSBPCV)、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BPSD)及夜间收缩压标准差变异系数(nSBPCV)、24小时收缩压标准差(24h-SBPSD)均显著高于单纯EH患者(P<0.05或0.01).结论 T2DM加重EH患者心血管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异常,引起ABP及BPV增大,改善其体内糖代谢状况,将有助于改善其心血管系统血流动力学,从而减少心血管并发症.

    作者:周建华;肖欣荣;黄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用循证医学观点开展亚高原疗养健康的体会

    人一生中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点,都要坚持灌输健康意识,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这就是健康教育终极目的及内涵.但教育的内容和重点可因时因地的不同而不同,这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来院疗养人员的心理需求不是求医问药,疗养期间可能发生的健康问题也与医院不同.本文运用循证医学的观点,根据疗养期间可能影响疗养人员健康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指导疗养健康教育,保障疗养安全,促进健康疗养,提高疗养生活质量进行了探讨.

    作者:曹冀豫;石惠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氩气刀治疗上消化道息肉临床观察及护理

    上消化道息肉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 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隐痛、腹胀、反酸等,息肉易出血,发生癌变,应尽早治疗,随着内镜下介入技术的发展与完善,消化道息肉的手术治疗逐渐为内镜下治疗所取代,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有内镜下激光、微波、高频电切治疗等,但存在探头粘连、易出血、对组织烧灼深度不易掌握等问题.

    作者:严洁;邱成丽;施春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电脑中频电疗法配合拔罐及心理疏导治疗便秘32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采用电脑中频电疗法配合拔罐方法治疗便秘的效果.方法 (1)电脑中频电疗法,每日1次,每次20分钟,5次为一疗程.(2)拔罐,隔日1次,留罐5~10分钟,3次为一疗程. (3)心理疏导,以帮助患者缓解害怕解便时疼痛的心理压力.结果 经本方法治疗总有效率达100%.结论 此方法治疗便秘疗效显著,多数患者在治疗1~2次后见效,治疗5次便秘完全缓解,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红军;钟世煌;张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等离子治疗会厌囊肿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等离子治疗会厌囊肿临床效果.方法 对89例会厌囊肿患者采用低温等离子治疗观察治疗结果,并进行随访.结果 89例患者治疗后随访6个月~1年获满意疗效,有效率94.38%.结论 等离子治疗会厌囊肿具有快速、安全、痛苦小,不易出血等优点.

    作者:付明亮;杨梅;刘汉强;窦艳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广西侗族与苗族农村人群的心理卫生状况比较

    目的 了解侗族和苗族农村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系统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侗族514人,苗族444人,进行自编一般状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测评.结果 苗族和侗族比较,除强迫和焦虑两个因子外,其他八个因子之间存在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为侗族得分高于苗族.结论 苗族心理较为平和,侗族现阶段处于经济转型期,面临着经济发展和自身传统文化之间的激烈冲突,自身的综合素质还没有达到可以恰当的处理这种冲突的水平,有可能产生心理问题.

    作者:梁芳;韦波;冯启明;唐峥华;覃玉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6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一般情况、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健康情况调查问卷(SF-36)评定.结果 除生理机能外,乳腺癌患者SF-36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常模(P<0.01).病程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病程大于4年患者的生活质量除生理机能评分外均低于病程小于4年的患者(P<0.01),伴有抑郁或焦虑症状的乳腺癌患者,其SF-36的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6个维度评分显著低于不伴抑郁或焦虑症状的患者(P<0.05或P<0.01).结论 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低于一般正常人群,病程长,伴有抑郁或焦虑症状患者的生活质量受损更加严重.

    作者:裴如青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22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复习22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切片并做相应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临床资料和组织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眼观:包块边缘呈推挤状,直径1.5~4.2cm,切面灰粉色、实性、质脆.其中,6例标本切面上可见一囊内明显的乳头状成分,质脆易碎,边界不清.镜检:表现为乳头状结构,乳头被覆单一的腺上皮,≥90%的乳头完全缺乏肌上皮层,腺上皮单层或多层,与纤维轴心垂直,瘤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异型性.免疫组织化学:Actin、SMMHC、Calponin、p63、CD10、CK5/6显示≥90%的乳头缺乏肌上皮层;乳腺导管上皮细胞AE1/AE3、CK7全部病例阳性、CEA18例病例阳性.结论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是一种罕见的乳腺低度恶性肿瘤,预后较好;诊断必须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鉴别,免疫组织化学在鉴别诊断中起关键作用.彻底切除肿瘤及其周围部分乳腺组织已属充分治疗.

    作者:张奕杰;孙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心脏移植术后的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

    心脏移植手术是目前治疗终末期心脏病手术的唯一有效手段.我院于2005年6月至2007年1月成功施行心脏移植手术2例.(我院也是四川省首例)均于手术后两个月顺利康复出院,现生存状态良好.现将两例患者术后的心理护理及康复知识教育介绍如下.

    作者:金素;詹会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预后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后吞咽困难患者采用康复训练后对吞咽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8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采用特定的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第28天吞咽障碍分级比较显示,康复组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优于常规组.结论 对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予以康复治疗后,可促进吞咽功能的重建与恢复,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彭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是一种较常见的老年性皮肤病,此病的发生可以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2006年5月~2008年5月,我科共收治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65例,经积极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钟岚岚;吴云娣;李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高原肺水肿38例救治体会

    目的 探讨高原肺水肿的佳治疗方法.方法 对38例高原肺水肿患者采用吸氧、卧床休息、选择有效的血管、支气管扩张剂、皮质微素、利尿剂等综合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28例痊愈,9例好转后转到低海拔地区,1例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9. 36%.结论 以吸氧为主的综合治疗是目前治疗高原肺水肿的有效方法.

    作者:杨学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老年急性胆囊炎的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的诊治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81例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81例中,结石性胆囊炎73例,非结石性胆囊炎8例;胆囊切除44例,胆囊大部分切除22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或(和)取石、T管引流9例,胆囊造瘘4例,死亡2例.结论 老年人急性胆囊炎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同时要注意围手术期的处理和重要脏器的监测.

    作者:郭强;杨龙江;靳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医学论文中表格的规范化运用及其存在的问题

    表格是简明、规范的科技语言,是描述科技资料的一种重要工具,具有表达力强、易于阅读和理解、对比效果强烈、便于分析比较等优点,在医学论文中能够系统、简洁、集中地表述科学内容的逻辑性和对比性,是实验数据、统计结果和事物分类的一种表达形式.规范化的表格运用既可避免冗长繁复的文字叙述,又可避免统计图较为抽象的弊端,使论文论述清晰准确、对比鲜明、更有说服力.因此是医学论文内容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衡量论文质量的重要方面.笔者在编辑加工稿件过程中发现,部分作者对表格的选用、设计不当,未能准确地展示应有的实验和统计结果,降低了论文的质量,影响到论文的及时发表.为引起作者的重视,规范表格在医学论文中的用法,笔者结合编辑工作中常见的表格运用缺陷讨论如下.

    作者:江泽琴;王开祥;周厚永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自由基的改变及其与脑组织损伤的关系

    目的 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自由基的改变及其与组织损伤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鼠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观察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自由基指标、NO的改变,脑组织损伤及脑微循环障碍的情况,以及中药羌活石菖蒲的保护作用.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脂质过氧化增强,LPO明显升高,SOD明显降低,脑组织损伤明显,脑微循环严重障碍.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自由基的改变明显,自由基损伤与组织损伤间关系密切,中药羌活石菖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为临床脑外伤等疾病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陈勇;白小红;陈章;关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38例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组(CSII组)与常规4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组(MSII组)在疗效、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的差异,探讨胰岛素泵使用过程中的护理.方法 糖尿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CSII组38例和MSII组40例,比较两组血糖达标所需天数、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 两种方法均能使血糖达标.但CSII组达标所用天数及胰岛素用量均少于MSII组(P<0.01),CSII组低血糖发生次数少于MSII组(P<0.001).结论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能迅速、有效、平稳的控制血糖,且简单方便,减轻病人的痛苦.

    作者:王希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留置针套管在泪小管断裂修复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泪小管断裂显微手术后放置静脉留置针套管作泪道支撑物的效果.方法 21只眼泪小管断裂均在伤口处给予表面麻醉;显微镜下手术吻合,置静脉留置针套管3个月.结果 观察3个月,21只眼泪小管断裂伤置放的静脉留置针套管无一脱落,冲洗泪道通畅.结论 泪小管断裂进行显微手术吻合,使用静脉留置针套管作为泪小管断裂支撑物,效果良好.

    作者:谭永福;李燕先;蒋炜;周永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地震伤员术中输血的护理探讨

    四川汶川8.0级地震中的伤员需要手术救治的大多伤情复杂,由于伤情重、失血量多,本组345例地震伤员中,44例术中辅以输血治疗.为了保证地震伤员术中输血的佳效果,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现将术中输血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姜兰;安虹;熊碧君;陈燕;李东文;刘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三阶段处理法的护理体会

    目的 讨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三阶段处理法护理,减少误诊率和病死率.方法 应用美国心脏病发作警报协作委员会(NHAAP)规定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实施三阶段处理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三阶段处理法护理.结果 与结论此护理过程有利于医生有效的评估和收治患者,减少误诊率和病死率,护理模式的转变,对改善患者日后的生活质量,控制疾病复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任丽;李明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脑出血的相关因素及护理体会

    脑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原发于脑实质内的非创伤性出血.此疾病在急性期处理原则是保持安静,防止再出血,控制脑水肿、维持生命体征的平稳,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从我院2005~2007年脑出血的资料中可以发现,脑出血疾病不仅日益增加,多种因素导致严重并发症并危及患者生命. 本文通过总结96例脑出血患者的资料,对脑出血患者的相关因素、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作者:罗真荣;赵又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