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口超细胃镜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徐辉;陈虹彬;蒋明德;曾维政;张勇;秦建平;王钊

关键词:超细胃镜, 上消化道疾病
摘要:目的 探讨超细胃镜的性能及在上消化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92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用PENTAX超细胃镜(EG-1580K)进行检查,术前准备同普通胃镜.结果 92例均完成上消化道检查.81例(77.9%)检查时基本无反应,19例(18.3%)有轻度反应,仅4例(3.8%)反应较大.本组4例在镜下进行了介入治疗,无任何并发症.结论 超细胃镜由于外径细小,患者易于忍受,对上消化道疾病检查,尤其是一些特殊病人的诊疗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知识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社区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知识掌握程度,为开展计划免疫宣传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部分儿童家长,指导他们填写计划免疫知识调查表.结果 不同文化程度、职业的儿童家长的计划免疫知识差异性较大:儿童外祖父母、祖父母计划免疫知识得分明显低于父母亲组;流动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知识明显低于常住儿童家长.社区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知识回答正确率偏低.结论 该辖区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知识水平不高,应进一步加强计划免疫知识宣传.

    作者:蒋世和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新型隐球菌性脑炎2例

    1 病例报告病例1:患者男性,19岁.因反复头痛,加重伴呕吐10天入院.入院查体:T37.3℃,BP 120/60mmHg,P 70次/分.患者急性病容,神志清楚,全身皮肤未见黄染、皮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部无压痛,肝脾未扌门及,双下肢不肿,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口罗音.

    作者:杨围;赵德军;曹雁;毛跃;张碧霞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肺挫伤16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肺挫伤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68例肺挫伤的治疗情况.结果 治愈161例,治愈率95.9%;死亡7例,死亡率4.1%.伤后24h因失血性休克伴多器官衰竭死亡2例,伤后72h因ARDS死亡1例,死于其他合并症4例.结论 严重肺挫伤患者病情较重,早期综合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刘青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黄疸2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后黄疸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20例LC术后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20例中,胆管损伤5例,胆道结石6例,胆漏9例;手术治疗痊愈7例,内镜等微创治疗痊愈13例.结论 胆管损伤、胆道结石遗漏或继发、胆漏是术后黄疸的主要原因;及时对因处理可有效的解除症状.

    作者:谭黄业;樊献军;张力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银环蛇咬伤患者血液透析与灌流的护理

    我院2006年7月收治1例银环蛇咬伤患者,经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蛇毒血清中和毒素、创面处理等综合治疗,病人痊愈出院,现将救护情况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邢丽娟;汪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神经纤维瘤病1例报告

    1 病例简介患者男性,15岁,因反复腰腹部疼痛1年余,再发病6个月入院.查体:颜面部、躯干、四肢、腋窝及腹股沟区有咖啡色素斑沉着,双上肢及胸壁触及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无压痛.发病以来患者听力下降,偶有头部闷痛.

    作者:梁亚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支气管肺泡灌洗在难治性肺部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注药治疗难治性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60例患者给予抗生素及综合治疗,治疗组68例患者在抗生素及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经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注药每周2次,连续2周.结果 灌洗组有效率92.6%,对照组有效率65%,灌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灌洗组和对照组致病菌清除率分别是85.3%和60%,两组致病菌清除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难治性肺部感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伟康;刘翱;牛宪忠;陈宇英;樊满齐;李妍;张晓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电针对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电针治疗中风偏瘫的效果.方法 将7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均选用相同穴位,每日一次,治疗组加穴位通电进行治疗.以简式的Fugl-Meyer运动量表和Barthel指数为指标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针治疗中风偏瘫更有利于中风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作者:万鹏;张安仁;杨坤;刘家林;胡斌;王文春;杨和平;王巧利;石俊婷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环丙沙星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分析

    目的 通过95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抗生素药敏分析,从而评价环丙沙星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将临床分离的95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引起的感染以呼吸道及伤口感染为多见.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低(16.8%);其次是替卡西林/克拉维酸(21.1%)、复方新诺明(22.1%);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均为100.0%.结论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抗生素耐药情况严重,环丙沙星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但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避免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

    作者:付维婵;赵德军;王宝佳;林芳;杨晶晶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驻蓉干休所师以上离休干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现状调查

    目的 调查70岁以上老年军人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病情严重程度及预防治疗情况现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肺功能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定居成都市军队干休所师以上、70岁以上离休干部以往确诊为COPD、目前仍存活的330例患者进行群体调查,对已经死亡的8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OPD发病率为18.9%,平均病程15年,发病年龄大多集中在50~69岁,均有吸烟史,88.8%的患者并有其他基础疾病.生活质量比较差的78例(23.6%),生活质量极差的9例(2.7%).COPD分级,Ⅰ级(轻度)65例(19.7%),Ⅱ级(中度)166例(50.3%),Ⅲ级(重度)99例(30%).需长期药物及家庭氧疗的39例(11.8%),需长期住院的9例(2.7%).结论 成都市70岁以上的军队离休干部的COPD发病率高于一般老年人群,吸烟是COPD的危险因素,COPD仍然是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注重缓解期的防治是减少反复发作、提高生活质量、保护肺功能的重要措施.

    作者:周建华;彭华生;任和芬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教学秘书负责制在临床教学中的体会

    我院为三级甲等医院,每年接收大中专实习护生约800人,从2004年开始在实习护生带教中实行教学秘书负责制,负责实习生的全面带教,并指导其他各级带教老师的临床带教.这种带教模式充分激发了临床各级带教老师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实习护生创造了良好的实习条件.实习护生无论在基础操作方面还是在各种处理问题能力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将做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乔世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158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与胸片、胸部CT检查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肺部占位性病变、炎症、肺不张等肺部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患者的肺部X线检查结果与纤支镜的检查结果对比,X线正常的胸部CT检查结果与纤支镜的检查结果对比,分析确诊率.结果 纤支镜检查对这四种改变的确诊率,分别为70.7%,76.1%,100.0%和42.9%.28例X线检查正常的患者,均做了纤支镜检查,12例发现异常,异常确诊率为42.9%;有16例同时做了胸部CT检查,其中6例发现异常,异常确诊率为37.5%.结论 纤支镜检查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手段,可以弥补胸片及胸部CT对肺部疾病诊断的缺陷,将纤支镜与胸片、胸部CT等检查手段更好地结合,能大大提高对肺部疾病的诊断率.

    作者:黄健;刘承志;蒋雪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COPD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在西药基础上结合中医补肾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 40例住院病人分两组,在常规抗炎、抗感染、解痉、平喘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中药以补肾法为基础加减,疗程3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结论 中药以补肾法为基础治疗COPD可显著提高疗效.

    作者:严友成;昝春辉;许素琼;刘欣;侯云;张鑫;付开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健商与糖尿病教育

    随着糖尿病患者与日俱增,糖尿病的教育也日显重要.对个人甚至全社会的糖尿病健康教育需要系统的、有计划的、有目标和针对性的、综合全面的进行.健商理论正是融合了中西方文化和医学,是全人类对追求健康观念的体现.运用健商的理念来指导和评价糖尿病的健康教育,能更好地把握糖尿病教育的目标和原则,充分调动被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培养和建立文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作者:徐曜;林丽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预防鼻咽癌放疗口腔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预防鼻咽癌放疗后口腔反应.方法 采用单纯西医和中西医结合方法,预防鼻咽癌放射治疗口腔粘膜损伤,观察两组的预防效果.结果 中西医结合方法能有效预防鼻咽癌放疗引起口腔反应,使得大部分病人能正规完成放疗,单纯西医组则口腔粘膜损伤较重.结论 合理设计中西医结合方法,能有效预防鼻咽癌放疗后口腔反应,值得作为常规辅助治疗方法.

    作者:欧喜荣;李陆;戴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不同方法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锁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68例锁骨骨折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8例锁骨骨折,有146例效果良好,4例骨不连,18例畸形愈合.结论 各种治疗方法各有优、缺点,其中以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板内固定、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锁骨骨折,具有固定可靠、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赵利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Leep刀治疗宫颈炎14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Leep刀及微波治疗仪治疗宫颈疾患的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宫颈炎患者140例,分为治疗组70例,对照组70例.治疗组采用Leep刀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微波治疗仪治疗,并进行疗效和副作用观察、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愈70例(100%),其中13例为宫颈重度糜烂伴肥大,5例为CIN Ⅰ~Ⅱ期,采用宫颈锥形切除术,对照组治愈45例(63%),治疗组治疗时间(1.33±2.43)s,宫颈锥形切除时间长3.55s,对照组(7.02±3.57)s;治疗组治愈时间(3.45±7.23)d,对照组(14.22±7.55)d,治疗组术中出血量(1.5±0.5)ml,对照组(5.6±2.5)ml;治疗组术后出血量(10.0±5.4)ml,对照组(50.8±6.3)ml.结论 Leep刀手术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治疗时间及治愈时间均优于微波治疗,且副作用小,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彻底的治疗手段,并为宫颈癌前病变保留子宫的有效措施.

    作者:潘丽;赵锦秀;吴玲姣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气管切开术后气管内大出血原因分析及对策

    危重病人实施气管切开术,是迅速解除患者喉部梗阻、建立有效通气、方便清除气道分泌物及行机械通气的可靠、安全的人工气道手段之一.它的应用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但是,如果在应用过程中,护理不当,反而会引起继发性气管内大出血,其预后极其凶险,死亡率极高,其直接死亡原因是气道梗阻和急性失血[1].我院ICU自2000年12月~2005年12月对185例危重病人行气管切开术,术后长期带管病人发生气管内大出血7例,占3.78%.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新玉;王芳艳;吴昭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综合性营养评估法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几项营养指标进行评估.方法 依据SGA评分对14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膳食调查、生化参数的测量.结果 平均每日每公斤体重能量和蛋白质摄入(DEI、DPI)、血白蛋白,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0.05).但营养良好组的DPI和DEI异常率高达49.0%、46.0%,重度营养不良组中各指标异常率均在80%以上.血前白蛋白与白蛋白有显著相关(P<0.01),与DPI、DEI均无相关.结论 SGA是评价血透患者营养状况的简便方法,但还需其它反映营养状况不同侧面的指标的补充,如DEI、DPI、血白蛋白.前白蛋白作为血透患者营养监测的常规指标有待进一步证实.

    作者:黄慧俐;胡建军;彭小丹;兰平起;黄芸;李霁锋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35例脑出血病人的整体护理体会

    脑出血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是仅次于恶性肿瘤之后的头号杀手,严重威胁着中老年患者的健康,我科自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35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任永红;杜成佳;胡新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