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登华;李政文;吕黄勇;熊瑛
PET/CT具有早期、特异性诊断肿瘤并能够监测肿瘤临床治疗效果的作用,已经成为目前热门的临床医学影像设备,并且近三年来已经在我国得到大幅度增长.
作者:宋武战;池君;汪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交通事故的增加,开放性踝关节骨折、脱位日渐增多,伤情明显加重,由于创面污染严重,局部软组织挫伤和皮肤缺损,早期治疗复杂,后期常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自2000年1月~2006年1月我院共收治踝关节开放性骨折脱位21例患者,临床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高卫民;张怡五;王晓勇;陈永龙;邓天琼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有效性.方法 将63例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和对照组,康复训练组进行药物治疗基础上的12周的康复训练,对照组单用药物治疗.应用痴呆严重程度临床评定量表(CDR)、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成人韦氏记忆量表(WM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分别在入组时和12周末评定其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结果 12周末两组患者MMSE、WMS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ADL评分康复训练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治疗前后MMSE、WMS、ADL评分改善程度康复训练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延缓病情发展.提示对血管性痴呆应采取综合康复措施.
作者:王怀静;徐运田;王相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葡萄糖测定的己糖激酶法是临床上为数不多的用于常规化验的参考方法.一般认为对于轻度溶血,脂血、黄疸等因素不会受干扰.
作者:李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当前,各级各类医院(尤其是大型综合性医院)检验科门诊的工作状况与医院、检验科的规模、功能和建设目标均不相匹配.
作者:陈黔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分析沙门氏感染病人血培养分离株中各型分布及药敏情况,找出其主要流行趋势并结合药敏分析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采用VITEKⅡ微生物自动培养系统进行血培养;转种阳性报警者到血平板和麦康凯平板37℃,5%CO218-24h培养;对可疑菌落进行克氏双糖铁和沙门氏菌诊断血清凝集试验,对凝集者进行NCCLS推荐K-B法药敏试验,数据由WHONET5.3统计得出.结果 甲型副伤寒58例,伤寒6例,其它0例;64株菌对头孢他啶(CAZ)、氨苄青(AMP)、阿莫西林/棒酸(AMC)、氯霉素(CHL)的敏感率在95%以上.结论 本组沙门氏菌的感染流行主要以甲型副伤寒为主(占90.7%),95%以上的菌株对CAZ、AMP、AMC、CHL四种药敏感.
作者:罗成富;杜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电子病历(Computer-based Patient Record,CP2)是把病人在医院一系列医疗过程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及处理,并客观记录的一套软件系统.
作者:刘伟;任渝江;郭昆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甲状腺功能减低成人发病并不少见,而儿童患者由于自身对症状的诉说能力差,容易误诊.
作者:王玲玲;冯永格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亚热带山岳丛林地演习部队人员皮肤病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为部队军事训练卫勤保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云南某亚热山岳丛林地区演习部队皮肤病发病资料.结果 本组皮肤病发病率为8.1%,其中:感染性、心身性皮肤病占82.86%.参加演习指战员神经、精神状态改变,亚热带山岳丛林湿热环境,以及参演人员高强度训练等,为皮肤病高发诱因.结论 演习、或实战前应制订科学的皮肤病防治方法,减少皮肤病发病率.
作者:石梅初;甘宗东;乔远贵;王彦;吕桦;李德梅;李春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阑尾切除术是开展为广泛的外科手术之一.然而,在临床上常常发现一些病人在阑尾切除术后不久出现重大疾病,如结肠癌等.
作者:曹永宽;王培红;张国虎;周庆贤;田伏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1 病历简介患者男性,79岁,于1999年1月12日因突发左侧肢体活动障碍入院,头颅CT扫描示: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经治疗3月后,遗有左侧肢体痉挛性瘫痪(肌力恢复至Ⅲ级左右)出院.
作者:耿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自1895年伦琴发现X线以后不久,X线就被广泛用于对人体进行检查,作为对疾病诊断的依据.
作者:关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胰腺癌的CT征象,探讨CT检查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胰腺癌病人的CT检测资料,总结特征性影像表现.结果 胰腺癌患者的CT检测均有明显改变.在胆总管阻塞端、胰周大血管侵犯、腹膜的淋巴结转移等方面的检出率高.结论 CT检查对胰腺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对及早发现肿瘤有重要价值.
作者:宋立江;白小红;陈章;周菁;何烨颖;况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将超脉冲CO2激光应用于眼袋整复术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 用超脉冲CO2激光对240例不同类型的眼袋患者采取经结膜入路单独或结合经皮肤入路进行眼袋整复术.结膜入路:用激光在结膜面切开,去除眶脂;结膜入路结合皮肤入路:经结膜去除眶脂后,按常规皮肤径路,切开皮肤皮下,剪除多余皮肤和眼轮匝肌,缝合伤口.结果 超脉冲CO2激光眼袋整复术术后效果满意.结论 眼袋整复术中用超脉冲CO2激光切除眶脂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可以减少并发症.
作者:李健;朱萍;左璐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治疗重型脑损伤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腹膜透析(PD)治疗重型颅脑损伤30例,以甘露醇脱水,静脉补充电解质治疗同类病员29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PD治疗组:1例因脑伤过重死亡,其余治疗情况良好,无严重水电解质紊乱,对有严重脑水肿脑肿胀者,脱水效果良好;3月后GOS评定:痊愈:9例,中残:16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0例,死亡1例.对照组:4例死于急性肾功衰;2例死于弥漫性脑水肿;23例合并有不同程度的水电争质紊乱;3月后GOS评定:痊愈3例,中残14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2例.结论 PD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水肿脑肿胀,纠正严重水电解质紊乱,防止急性肾功衰等,均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腹膜透析可作为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的有效治疗措施.
作者:魏平波;陈浩;何俊;魏庆安;杜涛;王芳;江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中风后抗轴突生长抑制因子DNA免疫对脑缺血神经功能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通过永久性阻断大脑中动脉诱导左侧局部脑缺血后,经腓肠肌注射抗轴突生长抑制因子DNA疫苗免疫动物,每周一次、共6周;分别采用改良的神经病严重程度记分、被动逃避试验和悬臂迷宫试验来评价运动功能、认知行为和焦虑样情感的恢复.结果 中风后接受抗轴突生长抑制因子DNA免疫,局部脑缺血后出现明显的运动功能恢复,但是认知行为和焦虑样情感障碍则没有明显改善.结论 中风后抗轴突生长抑制因子DNA免疫可促进脑缺血后的运动功能恢复.
作者:朱兴宝;Jasmine Lee;Jill Wong;Wan Loo Tan;王廷华;冯忠堂;XIAO Zhicheng;Ivan Ng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科室是构成医院功能的基础单位.科主任作为科室的主要领导,对医院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李华;张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提高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率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1997年1月~2006年1月经手术证实的十二指肠损伤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单纯十二指肠损伤15例,合并伤13例,治愈26例 ,治愈率为 92.9 %,有术后并发症者7例,发生率为25.0%,死亡2 例,病死率为7.1%.结论 提高术中探查的确诊率,根据伤情选择合理、安全的术式、建立有效的十二指肠引流减压、及时治疗术后并发症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谭天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2例根据临床症状及超声诊断为子宫腺肌病的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应用 Cordis 4F Cobra 导管完成双侧子宫动脉插管.先将超液化碘油加平阳霉素HPYM)乳化后进行栓塞,再用明胶海绵栓塞子宫动脉主干.术后观察病人痛经程度,月经量及子宫体积变化. 结果 62例病人栓塞后56例 (90.3%) 术后 2 月痛经症状完全消失;4例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术后第四月痛经消失.52例患者月经量较术前明显减少,全部病例子宫体积及病灶呈进行性缩小. 结论 介入法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创伤小,安全性好;临床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了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郭赛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性贫血患者行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联合还原型谷光甘肽(GSH)治疗,监测其红细胞寿命,研究GSH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性贫血患者红细胞寿命的实际影响.方法 将4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均皮下给予r-HuEPO50U/kg,每周2次,连续给药16周.治疗组同时静脉给予GSH20mg/kg,每周两次.连续给药16周.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12周对患者进行应用51Cr标记红细胞的红细胞寿命测定法测定患者红细胞寿命.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8周、12周分别取血2ml送临床检验中心测定两组病人Hb、RBC和HCT的水平.结果 治疗组红细胞寿命值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Hb、RBC、HCT水平显著上升(p<0.01) 治疗组Hb,RBC和HC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上升明显(p<O 05).结论 还原型谷光甘肽能明显延长慢性肾功能衰竭性贫血患者红细胞寿命,能显著提高r-HuEPO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
作者:张倍豪;赵显国;李素珍;郑守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