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严重支气管痉挛致心跳骤停救治体会

杨黎;刘谷帮;李春丽

关键词:支气管痉挛, 心跳骤停
摘要:支气管痉挛是围手术期常见的并发症.在各种诱发因素的刺激下,支气管平滑肌强烈收缩,表现为以气道阻塞性通气障碍为特征的病理过程,从而引起严重的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 ,甚至危及生命[1].我院发生2例严重支气管痉挛致心跳骤停,报道如下.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的体会

    手术中冰冻切片诊断是病理科的急诊工作,冻冻切片能在术中及时确定病变良恶性,为临床制定进一步手术方案提供依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冰冻切片诊断时间仓促,取材局限,制片质量不如石蜡切片,因此冰冻延迟诊断或误诊时有发生,病理医师责任重大,国内三级医院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诊断的符合率在97%~99%之间.我科开展冰冻切片诊断十多年来,分析延迟及误诊原因,主要是取材不当,切片质量不良,对冰冻切片的特征认识不足和对少数病变解释错误.提高冰冻切片诊断的准确率是病理医师永远的课题,其主要经验和体会有以下几方面.

    作者:魏永敬;张滇新;蔡敏琪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医院镜像数据库的建立与实施

    对于一个随时可能出现故障的数据库,作为数据库管理员,不仅要做好日常的备份工作,还可以通过创建并维持一个主数据库的镜像数据库来保证工作系统即使用主数据库故障时也能7X24不间断提供服务.

    作者:李明;罗绯;马睿;童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浅谈颌面部外伤中危险并发症的急救

    颌面部损伤由于涉及的组织结构复杂,常常影响颅脑、呼吸道等重要器官,常危及伤者生命.在急诊救治工作中需要多科协作完成,这就要求颌面外科医生除熟练掌握本专业外伤的救治技术以外,对于并发症所涉及的脑外科、麻醉科、骨科的医学知识也应有足够的认识. 本文针对颌面部损伤中所涉及到的常见并发症,简要分析其发生原因、诊断和救治方法.

    作者:李焰;张建设;李晨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手术致肺水肿1例救护体会

    我们在手术中出现1例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致肺水肿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春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某部队团以下干部智齿情况调查

    目的调查部队干部智齿萌出及危害性情况.方法对2005年5月我院到所保障的某部队对其干部进行口腔体检,并对智齿萌出及危害性情况进行分类列表分析.结果主要年龄段正是智齿萌出的时期,绝大部分智齿萌出位置异常,造成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主要为急、慢性冠周炎,占85.45%),危害极大.结论应对部队干部建立合理的口腔普查机制,对不正常及有隐患的智齿尽早进行预防性或治疗性拔除.

    作者:马斌;向劲松;黄洪清;杨昕;杨红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视网膜母细胞瘤研究进展

    视网膜线细胞瘤多发于新生儿和儿童,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的突变是其发生的原因,临床上将其分为眼内期、青光眼期、眼外期和转移期,Reese和Ellsworth将眼内RB细分为5期10组,大多数患者首先被家庭或朋友发现白瞳症或斜视而就诊,通过症状、CT和MRI,诊断视网膜母细胞瘤不难,化学减容法是目前较好的治疗方法,眼球摘除和外放疗仍可应用于部分病例,基因诊断技术为遗传型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作者:韩非;蒋炜;张黔义;吴燕;胡峥;邱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杏丁注射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氧自由基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杏丁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氧自由基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杏丁注射液防治高血压病的药理基础.方法选择血压控制正常高血压患者62例,随机分为杏丁治疗组3 0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服用肠溶阿司匹林片,每次75mg,每日1次,作对照,杏丁治疗组用杏丁注射液20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4天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杏丁注射液能明显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降低血清丙二醛(MDA)含量,降低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血浆粘度,其药理效应优于肠溶阿司匹林片.结论杏丁注射液有明确的抗氧化、消除氧自由基、改善血液流变性的作用.

    作者:陈吉;王玉冰;沈栩;雷蕾;韩烨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卫生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建议

    当前,我军信息化建设正在各领域如火如荼地进行,卫生信息化作为我军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作者:陈良飞;黄成锐;刘学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黄芪桂枝五物汤辨证治疗肢体麻木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肢体麻木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8例肢体麻木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辨证加减治疗,对照组以微波和营养神经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6%,对照组有效率8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肢体麻木疗效显著.

    作者:曹二凤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军队医院对非军人护士实施有效管理的几点体会

    随着军队医院编制改革逐步深入,护理队伍成分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部队医院聘用非军人护士缓解护理人员的不足已具有普遍性,在聘用护士愈来愈成为医院护理队伍主体的今天,也给护理管理带来了需要探讨的新课题.作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如何加强对聘用护士的有效管理谈几点体会.

    作者:李洁;杨晓媛;孙瑛;李世英;王丽香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护理记录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

    新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10条规定,病人有权复印病历资料中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这些记录记载了病人住院期间治疗及护理的全过程,在医疗事故和纠纷处理中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当病人异议发生争议时,医院必须承担举证责任. 因此护理记录书写质量越显得十分重要,为避免由于护理记录不完善,引发潜在的不安全医疗纠纷隐患,我们对1052份护理记录终末评审缺陷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采取防范措施后使近期护理记录质量有所提升,特别是易引发纠纷的不安全隐患记录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苏兴惠;李光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巧取巨大食管异物1例报告

    我院自1980年以来,共行胃镜检查36516例,近期在检诊中 ,发现巨大食管异物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少华;曹亚玲;沙莉萍;陈秀琼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嗅神经母细胞瘤组织病理学分级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目的探讨嗅神经母细胞瘤组织病理学分级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地分析我科1993年3月~2004年6月收治的2 4例嗅神经母细胞瘤病人的病理切片及临床资料,并用Hymas方法进行组织病理学分级 ,用单项有序RXC表秩和检验,分析组织病理学分级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3例病理切片未找到,余21例病人组织病理学分级:1级1 例,2级6例,3级9例,4级5例.5例病人颈部淋巴结转移.组织病理学分级1~2级与3~4级比较,颈部淋巴结转移差异显著(P<0.05).结论嗅神经母细胞瘤组织高度恶性与低度恶性相比,更易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

    作者:王进;柯振武;杨伟炎;王荣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张力性尿失禁的治疗进展

    张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UI)是腹压突然增加导致尿液不自主流出,在绝经后妇女的发生率为17.1%,此类病人多系经产妇或有分娩损伤史、阴道及尿道手术史、会阴部或骨盆损伤史.症状轻微者因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往往未引起患者重视,因此实际发病率超过临床统计.临床上SUI患者大多就诊于泌尿外科,但合并子宫脱垂或阴道壁膨出时常就诊于妇产科.

    作者:杨志玲;郭颖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艾灸对脾虚型慢性腹泻患者唾液淀粉酶及血清SIgA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艾灸对脾虚型慢性腹泻患者唾液淀粉酶活性、血清SIgA的影响.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艾灸患者脾俞、胃俞、足三里穴,每穴3壮,隔日1次,连续30天;对照组接受中药治疗.结果艾灸能显著改变患者临床症状,并显著提高唾液淀粉酶及降低血清SIgA,其作用优于对照组.结论艾灸治疗脾虚型慢性腹泻疗效肯定.

    作者:张安仁;朱玉珍;王文春;赵娟妮;卢家春;张月娥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对医院合理、合法收费的再认识

    医疗收费问题,一直是社会公众舆论的热点话题之一,随着医疗保障制度的不断建立和完善,医疗费用由国家和单位全部包揽的情况已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国家、单位、个人共同负担或由社会保险机构部分承担等多种方式.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对医疗费用的合理支付和控制手段不断强化,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对医疗费用也有了更多的关注和监督. 因此,合理、合法地收取医疗服务费用,保障医院的效益,保护病人的合法权益,是医院管理不可忽视的问题.

    作者:刘霞;侯凯文;张桂祯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医院感染过度诊断暨1例木糖氧化无色杆菌致肺部感染分析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78岁,因腹胀、腹痛,纳差,便闭5天入院.入院查体:双肺叩诊清音,未闻及干湿罗音及哮鸣音,心率80次/分,律不齐 ,频发房性早搏, 腹膨隆,全腹压痛,以右下腹为甚,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肠鸣音亢进.B超提示肠梗阻征象 .入院诊断:肠梗阻.入院当天外科手术剖腹探查,术中病理切片示大肠低分化腺癌,行结肠癌根治术,手术顺利,历时3小时. 术后转ICU病房后查体:体温38.9℃,双肺闻及湿罗音,排痰困难, 排出的痰为深黄色粘稠脓痰,量多.痰培养报告:木糖氧化无色杆菌、非白色念珠菌.木糖氧化无色杆菌药敏如表1所示.术后给予抗感染、支持、面罩给氧、纠正脱水、酸中毒化痰等治疗后病情曾一度好转,但不稳定.于入院第9天病情突然恶化,呼吸心跳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诊断:肠梗阻,弥漫性腹膜炎,大肠低分化腺癌,双肺感染, 呼吸衰竭,左肺不张,乙状结肠造瘘术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

    作者:张彦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氟哌利多用于术后PCIA并发椎体外系反应2例

    氟哌利多是术后镇痛常用的配伍药物之一.氟哌利多(氟哌啶)有很强的镇静和镇吐作用及对麻醉镇痛剂良好的协同作用.临床上常将(氟哌利多+阿片类药物)混合液,作为术后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的镇痛用药.氟哌利多作为镇静和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用药,但有并发椎体外系反应的副作用.我院自2005年开展含氟哌利多混合液的PCIA,我科已有2例发生椎体外系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敏;王元山;周全;陈建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心静脉留置技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中心静脉留置术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随着临床护理技术的发展,中心静脉留置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作为传统输液治疗的换代产品,减少长期输液病人频繁静脉穿刺带给病人的痛苦和不适,保护了血管,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能使病人舒适地完成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同时还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现就中心静脉留置技术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罗宏志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慢性肺心病急性期血浆α颗粒膜蛋白、凝血谱测定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α颗粒膜蛋白(GMP140)、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及其活动度(PTA)、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对慢性肺心病急性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采集52例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对照组36例静脉血,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内GMP140、PTA;SYSMEX CA-1500型凝血仪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慢性肺心病急性期组血浆GMP140、Fib、FP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PT明显短于正常对照组.结论测定血浆GMP140、Fib、PT、APTT、TT及A PTT对慢性肺心病急性期病程发展和血栓的形成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胡宗海;胡娟;高建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