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表现及意义

王文惠;张玉华;布丽布丽巴旦

关键词:足月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CT
摘要: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HIE的临床与CT表现.结果:轻度HIE18例、中度30例和重度13例,合并颅内出血22例.治疗后CT复查23例,其中治疗3个月后CT复查显示10例轻度、4例中度和3例重度HIE吸收好转;2例中度和4例重度HIE,cT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增宽,其中2例重度仍见弥漫性低密度灶,半年后2例中度和2例重度HIE蛛网膜下腔增宽消失,2例重度HIE遗留脑萎缩及脑软化灶,临床表现为脑性瘫痪、智力低下.结论:CT扫描对HIE可作出准确诊断与分度,能为临床治疗、观察疗效及评价预后提供重要信息.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先天性左下颌骨髁状突缺失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男,19岁.主诉:面部不对称,嚼咀无力10年余.患者自幼记事后就感觉到嚼咀无力不能咬硬物,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发现双侧面部不对称,右侧较左侧大,无外伤史及手术史.

    作者:鲁伟;高玉萍;杨长有;毛永惠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磁共振尿路成像诊断肾移植输尿管坏死

    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MRU)诊断肾移植输尿管坏死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2例肾移植术后怀疑输尿管坏死患者,临床表现为移植肾区肿痛、少尿或无尿,B超提示移植肾盂积水,输尿管扩张,移植肾周积液,用重T2 WI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和脂肪抑制技术行MRU检查.结果:MRU均显示移植肾盂及肾盏扩张,输尿管上段扩张,重T2 WI表现为高信号.输尿管连续性消失,其下方为局限性包裹液性区.在渗出的包裹性尿液邻近或下方可见高信号的膀胱影.12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探查,术中均发现输尿管有坏死,坏死部位与MRU显示输尿管连续性消失部位一致,输尿管坏死下方可见渗出的尿液,与MRU所见局限性包裹液性区相吻合.结论:MRU诊断肾移植后输尿管坏死具有极高诊断价值.

    作者:董隽;敖建华;彭洪涛;杨素霞;卢锦山;肖序仁;洪宝发;高江平;马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3D DCE MRA肾静脉成像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DCE MRA)行肾静脉成像及其诊断肾静脉病变的价值.材料和方法:肾静脉病变、解剖变异患者29例,常规腹部MR扫描(包括横断面T1WI、T2WI,冠状面T2WI),三维容积超快速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序列(Propellel LAVA)行冠状面血管成像,采用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及大强度投影(MIP)进行肾静脉重建.结果:肾癌肾静脉瘤栓5例,表现为条状或结节状充盈缺损;门静脉高压肾静脉侧支循环10例:与脾静脉交通7例,与胃底曲张静脉团交通1例,门脉高压脾-肾静脉交通并左侧性腺静脉曲张2例;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2例,其中1例与腰静脉丛交通;性腺静脉曲张14例,右侧2例,左侧13例,其中肝癌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并双侧性腺静脉扩张1例,曲张的性腺静脉与左肾内静脉分支相连2例;解剖变异1例.结论:3D DCE MRA能清楚显示肾静脉及其病变,能为肾静脉相关疾病的诊断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作者:张应和;樊孝廉;李春芳;陆巧葱;徐刚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脑原发性淋巴瘤的CT、MRI诊断

    目的:探讨脑原发性淋巴瘤的CT、MRI特征,以提高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0例脑原发性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结果:20例共52个病灶,其中脑干4个、基底节14个、丘脑1个、胼胝体8个、枕叶10个、顶叶5个、颞叶5个、额叶4个、硬脑膜1个.位于脑深部近中线区域占78.8%;形态不规则(71.2%),内部发现囊变(15.4%),均未见钙化、出血.CT平扫均呈等或略高密度.T1WI呈低信号(30.7%)等信号(63.5%),T2WI等信号(69.3%),高信号(26.9%),增强后均呈显著增强.周围水肿(84.6%).结论:脑原发性淋巴瘤的CT、MRI表现有一定特点,熟悉其临床及表现特点有助于对本病作出正确的诊断.

    作者:邵永良;金中高;周林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骨水泥中抗癌药的释放、活性及抗肿瘤效应的实验研究

    目的:确定化疗药丝裂霉素、长春新碱和5F-尿嘧啶掺入骨水泥后的释放及活性,评价其掺入骨水泥后经皮介入治疗小鼠移植瘤模型的抗肿瘤效应.材料和方法:采用洗提法和MTT法测量药物的释放及活性.60只昆明种小鼠,每只小鼠皮下注射,S180肉瘤细胞1×106,7天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3组为治疗组,每一组各以上述一种抗癌药骨水泥0.5ml瘤块内注入;另1组为对照组,仅注入单纯骨水泥0.5ml.记录每组10只荷瘤小鼠肿瘤大小变化,余5只作病理检查.结果:三种药物均可从骨水泥中释放并具有杀伤肿瘤细胞效应;3组治疗组中,肿瘤体积在1~10天内逐日缩小或不增大;而对照组中肿瘤体积持续增大.病理检查见治疗组水泥块周边肿瘤组织片状坏死.结论:骨水泥携带常用抗癌药具有抗肿瘤效应.

    作者:孙诚;徐晓明;齐朝月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超声造影诊断肝孤立性坏死结节的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诊断肝孤立性坏死结节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了12例肝孤立性坏死结节的超声造影表现.结果:12例病灶造影动脉期、门脉期、实质期均无增强,呈边界清晰的造影剂充盈缺损区.结论:超声造影对诊断肝孤立性坏死结节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王旸;李华;鲁通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脑脉络膜裂囊肿的CT和MRI诊断

    目的:探讨脑脉络膜裂囊肿的CT、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脑脉络膜裂囊肿的CT和MRI表现.结果:19例病灶均位于脉络膜裂内,右侧12例和左侧7例.CT示病灶呈边界清楚的类圆形囊性,MRI显示病灶圆形或类圆形,长T1、T2信号,在各序列均与脑脊液信号一致;CT和MRI复查均未见病灶形态和信号发生变化.结论:CT和MRI均可检出脑脉络膜裂囊肿,但在明确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MRI优于CT.

    作者:王宏伟;林爱军;丁长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多层螺旋CT诊断输尿管病变的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各种重建技术对输尿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输尿管病变的MSCT(平扫12例,多期增强扫描15例)和二维的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和三维的大密度投影(MIP)、遮盖容积重建(SVR)等的表现并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27例MSCT扫描并结合后处理技术均能很好地显示输尿管病变的部位、大小、分布范围及其梗阻情况.输尿管病变的MSCT表现与手术所见基本一致,延时期、排泄期采用MPR更清晰地显示输尿管癌和输尿管息肉(11例).结论:MSCT能更精确、更可靠地显示输尿管病变并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有希望成为输尿管病变的首选检查.

    作者:斯琴;张晖;尹长山;刘树枫;崔宝信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子宫腺样腺瘤的超声表现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女,40岁.已婚.2005-09体检时B型超声诊断子宫肌瘤,1个月后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间断性隐痛,无发热,恶心呕吐等不适,月经周期无改变.

    作者:欧阳贞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原发性纤维上皮性输尿管息肉的超声诊断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原发性纤维上皮性输尿管息肉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5例输尿管梗阻患者对于超声检查,记录梗阻部位,观察输尿管病变处回声特点,并与手术、病理作对照.结果:14例能确定梗阻部位,9例在扩张的输尿管腔内检出实质性占位性病变.输尿管息肉的声像图特点是:泪滴状或条索状实质性回声团,以高回声为多见,病变处输尿管壁显示清楚,无管壁断裂、浸润改变,病变周围无肿块发现.结论:原发性纤维上皮性输尿管息肉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临床诊断.

    作者:项尖尖;陈剑;蒋天安;郑哲岚;赵君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子宫输卵管碘水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泛影葡胺行子宫输卵管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93例不孕症患者行子宫输卵管碘水造影检查的术前准备、术中用药、摄片时间以及x线表现.结果:193例中,原发不孕67例,继发不孕126例造影显示正常12例;输卵管梗阻、积水121例;盆腔粘连36例;宫腔粘连11例;宫腔、盆腔粘连9例;宫颈机能不全2例;输卵管结核2例.结论:泛影葡胺应用于子宫输卵管造影,易于吸收,副反应少,影像显示清晰,检查时间短,辅助用药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松;吴德红;陈海波;李文举;傅秋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门静脉瘤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男,43岁.既往体健,偶感上腹不适来院做常规肝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声像图示:肝脏形态大小正常,回声均匀,门静脉主干内径约10mm,其右支起始部探见管腔呈囊状扩张,大横径约17mm(图1),远端门静脉分支内径正常.

    作者:彭晓慧;林仙方;刘云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高频超声心动图在异丙肾上腺素诱发大鼠心功能改变实验研究中的作用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心动图在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发大鼠心功能改变实验研究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2 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ISO组.通过大剂量注射ISO制成心肌肥厚一心力衰竭动物模型,对两组大鼠于用药前及用药后第2.6、12周行经胸超声心动图监测并测定心肌和血浆Ang Ⅱ水平.结果:ISO组左室壁肥厚、心腔扩大、心功能降低,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ISO组比正常组心肌和血浆Ang Ⅱ明显增高,心肌和血浆Ang Ⅱ含量与左室质量呈正相关(r=0.782,r=0.824)与心功能呈负相关(r=-0.512,r=-0.64).结论:高频超声心动图可以准确评价造模大鼠的心脏结构及心功能变化;造模大鼠的心室肥厚、心力衰竭与心肌局部和循环系统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过度激活有关.

    作者:王小平;宁晓然;王进华;高利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小儿肠系膜囊肿的超声诊断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囊肿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肠系膜囊肿的声像图表现.结果:超声检出肠系膜囊肿38例,误诊5例.肠系膜囊肿有典型的声像图表现:直径>5cm,形态不规则,壁薄,透声差,内有分隔,分隔上血流信号不明显.结论:超声对小儿肠系膜囊肿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可作为小儿肠系膜囊肿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钱晶晶;蒋国平;俞劲;陆亚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CT表现与CD4T淋巴细胞的关系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CT表现与CD4T淋巴细胞的关系.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的23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CT扫描资料,并定期CT复查以及CD4T淋巴细胞的检测,观察其HARRT及抗结核治疗后肺部病灶的动态变化.结果:病灶分布两个肺叶以上10例、中叶(舌叶)及下叶17例.大片状融合实变影9例、斑片状影6例、双肺弥漫性结节影5例和空洞影2例.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15例,主要分布2R、4R区.病灶恶化进展患12例,CD4T淋巴细胞持续降低或衰竭;病灶吸收或缩小11例,早期CD4不同程度降低,3个月后CD4均有不同程度升高.结论:CT扫描能有效显示病变的各种征象,有利于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诊断.CD4T淋巴细胞的量值是影响肺结核病变的动态变化及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朱文科;陆普选;余卫业;刘艳;刘水腾;刘锦清;苏坚;乐晓华;周伯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超声诊断膀胱平滑肌瘤1例

    1 病历介绍患者,女,45岁.B型超声体检时发现膀胱后壁一约1.8cm×1.9cm×1.0cm的低至无回声结节(图1),并凸向膀胱腔内,内部回声均匀,其表面膀胱粘膜回声连续光滑,后方紧邻子宫前壁.

    作者:王志兰;余霞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超声诊断阿米巴性肝脓肿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女,68岁.自诉右上腹疼痛10个月及左上腹疼痛20天.查体:不伴有背部放射痛、高热、黄疸、呕吐等症状,无体重明显减轻,化验检查未发现异常.询问患者,1年前曾有腹泻病史,经口服抗炎药物治疗后自愈.

    作者:邵蕾;郑晓慧;宋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肺动脉瓣狭窄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超声诊断

    目的:探讨肺动脉瓣狭窄(PS)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的超声诊断方法.材料和方法:超声测量16例PS+PDA及16例单纯PS患儿的主动脉瓣口峰值流速(Vp),平均流速(Vm)及流速时间积分(VTI).除常规在胸骨旁短轴切面扫查外,应用二维、彩色及脉冲多普勒于胸骨旁肺动脉分叉切面,胸骨上主动脉弓长轴切面以及剑突下短轴切面探查PDA.结果:16例PS+PDA患儿检出PDA 12例,漏诊4例.PS+PDA的主动脉瓣口Vp略高于单纯PS患者.结论:探查PS患儿胸骨旁肺动脉分叉切面,胸骨上主动脉弓长轴切面以及剑突下短轴切面有助于发现PDA.PS患儿主动脉瓣口Vp增高时提示可能存在PDA.

    作者:赵镭;彭学慧;蒋国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兴趣区定位价值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利用智能跟踪触发扫描技术(SURE START)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时,在主动脉根部的轴位层面上选择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定位对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材料和方法:将180例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时,在主动脉根部的轴位层面上分3组选择ROI:A组:ROI在轴位层面的正中央、B组:ROI在轴位层面的中前部、C组:ROI在轴位层面的中左侧.分别测量ROI的主动脉及左右冠状动脉主干的CT值,利用SPSSll.5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C组在主动脉位置上的平均CT值分别为416.8,460.3和394.6 Hu;左冠状动脉主干的平均CT值分别为396.1,458.6和381.1 Hu;右冠状动脉主干的平均CT值平均分别为397.1,436.7和383.1 Hu.统计显示A组和C组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A组和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64排螺旋CT利用跟踪触发扫描技术(SURE START)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时,在主动脉根部的轴位层面上选择ROI的定位直接影响图像质量,其佳位置应选在主动脉根部的轴位层面的中前部.

    作者:闫海万;樊文鑫;常玉莲;姚宏芳;李海波;张滨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大隐静脉曲张术前的应用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术前评价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下肢静脉瓣功能.材料和方法:60例(观察组)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患者86条下肢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大隐静脉和深静脉内径值、静脉瓣返流时间,评价下肢静脉瓣功能,并与35例45条正常下肢(对照组)对比.结果:观察组下肢大隐静脉、股静脉、股浅静脉、胭静脉内径值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01).下肢隐-股静脉瓣、股浅静脉瓣、胭静脉瓣返流持续时间明显大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中深静脉瓣功能不全者均合并有隐一股静脉瓣功能不全.结论: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术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了解下肢深静脉瓣功能、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大有裨益.

    作者:陈光勇;黄维;林洪山;黄娟颖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