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宁;郑石芳;欧阳雯
目的:评价电子束CT(EBT)及其三维重建技术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桥血管开通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16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患者行EBT血管造影和三维重建、血流扫描及曲线分析,其结果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所有53支桥血管均重建成功,其中乳内动脉桥12支,大隐静脉桥40支,桡动脉桥1支.通畅的桥血管38支(67.9%),不同程度狭窄6支(11.3%),完全闭塞9支(17.0%).12支乳内动脉桥支11支通畅(91.7%),40支大隐静脉桥支27支通畅(67.5%).1支桡动脉桥闭塞.EBT桥血管血流曲线及定量参数可辅助判断开通情况.结论:EBT三维血管重建成像及血流扫描是评价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桥血管开通的极有价值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作者:郑敏文;宦怡;葛雅丽;张卫达;左健;赵宏亮;白桂琴;李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采用组织多谱勒成像(TDI)、彩色室壁运动分析(CK)及声学密度测定(AD)评价心梗患者非梗塞区心肌功能的改变.材料和方法:前壁心梗患者合并心衰组20例,无心衰组36例,对照组23例;应用TDI、CK、AD技术分别测定后间隔基底部收缩期Sa波,舒张早期Ea波,晚期Aa波,全收缩期位移幅度和速度(CKd、CKv),及标化的背向散射积分(IBS)及其周期变化率(CVIB).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非心衰组CKd、CKv、Ea、CVIB减低,而心衰组CKd、CKv、Sa 、Ea、Aa、CVIB均明显减低,IBS增高(P<0.05),其中CKd、CKv、CVIB与左室整体收缩功能(LVEF)有较好的相关性,CVIB与 CKd、CKv及Ea呈正相关(P<0.01).结论:TDI、CK、AD可反映非梗塞区心肌功能随LVEF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
作者:王秋霜;罗北捷;智光;黄党生;徐勇;沈东;张许文;史卫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超声组织定征(Ultrasonic tissue characterization,UTC)是采用超声视频法、射频法、声速与声衰减等技术检测组织微病理变化的方法.
作者:李华;万征;黄灿亮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为了进一步了解20孕周前胎儿侧脑室扩张的变化特点,1996-01~2003-08对20孕周前脑室率>0.5的胎儿进行B超定期观察和研究.本研究分析总结了其观察结果.
作者:范玉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直肠腹膜外间隙是指直肠腹膜反折以下由盆内筋膜、韧带分隔的、富含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的潜在间隙,此间隙有利于盆内中空脏器的扩张及缓冲外力的损伤,也是积液、血肿储藏和扩散的空间,它对肿瘤的分期、脓液引流和盆腔脏器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直肠腹膜外区域的腹膜在胚胎时期发生了许多反折,其筋膜和筋膜间隙远比腹部腹膜外区域的解剖结构复杂,虽有许多学者通过断面标本,灌注标本及CT、MRI、超声等方法对它进行研究,但对直肠周围筋膜和韧带的胚胎发育及其附着仍存在很大争议,从而导致直肠腹膜外间隙的解剖命名很不统一,同一间隙有不同的命名,同一命名又各有所指,造成影像诊断的和手术方式的分歧.随着CT、MRI和超声的发展,活体的直肠周围筋膜与筋膜间隙得以直接显示,为直肠腹膜外间隙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同于传统的观点.
作者:陈楠;闵鹏秋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院1998-06~2003-06,用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婴儿肠套叠26例,均经空气灌肠整复和手术治疗而治愈.本研究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婴儿肠套叠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美兰;单征珊;郑发成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3D)重建技术对上颌埋伏牙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41例牙齿正畸的患者行螺旋CT轴位扫描,其中上颌埋伏牙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8~18岁,平均12.5岁.对CT扫描采集的信息利用3D软件行大密度(MIP)和多层面重建(MPR)二种方式的图象重建.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能清楚显示牙齿形态.其中20例共有27颗上颌埋伏牙,可显示其异常结构,埋伏牙与牙列的关系,位于牙列唇侧或腭侧.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是一种能展示牙齿立体形态影像的新技术.轴位图像、MPR和MIP联合应用能立体、直观、多方位提供临床医师所需信息,有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
作者:韩本谊;李宏儒;江笑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附睾炎临床上并不少见,本研究回顾性总结分析了我院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附睾炎45例,旨在探讨其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特征.
作者:李凯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浅表软组织内异物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48个外伤后浅表软组织内异物的超声表现.结果:浅表软组织内玻璃异物11例20个,石头异物4例7个,金属异物11例12个,木柴异物9例9个.超声表现为软组织内条索状、斑点状结构的强回声或偏强回声,与周围组织境界清楚.其中9例表现为无包膜低回声结节,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异物性肉芽肿,8例局部化脓,表现为异物周围无回声区.结论: 高频超声对浅表软组织内异物的定位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骆继芳;黄世林;浦明娟;沈引华;刘剑峰;邬萍雨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 PHPT)骨骼病变的MRI特征性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健康成年中国白兔80只,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只,以正常饮食(Ca:P=1:0.7)喂养,实验组40只,以高磷饮食(Ca:P=1:7)喂养建立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动物模型.在第3~6个月采用高场MR骨扫描分析影像学特征,并对甲状旁腺及骨骼行病理学检查,评价影像诊断的准确性.结果:甲状旁腺明显增生.骨骼均存在骨质疏松表现,MRI(T1WI)表现为局限性低信号改变,T2WI早期表现为局限性低信号或高低混杂信号改变,相应螺旋CT扫描依次为阴性,可疑,骨质疏松,骨膜下皮质吸收表现.结论: 高场MR诊断早期PHPT骨骼病变的敏感性明显优于X线平片和CT, 是研究早期PHPT骨骼病变的可靠手段.
作者:白荣杰;柳淑云;刘德新;韩铭钧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肠套叠是某一段肠管进入邻近肠管内引起的一种梗阻,本病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因小儿肠套叠发病急,患者对症状没有诉说能力,以阵发性哭闹为主.早期X线检查缺乏特征性改变.为早期作出正确诊断,赢得佳治疗时期,我院对可疑小儿肠套叠患者进行腹部立位透视和卧位腹部X线摄片相结合,测量结肠小肠宽度比值的方法来协助诊断和指导治疗.
作者:刘名利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诊治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6例实施肝移植术后临床拟诊胆道并发症的患者,以二维超声检查移植肝及肝周情况,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肝动脉、下腔静脉血流,并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相对比.结果: 胆系梗阻3例(2例合并肝内多发胆汁肿)、胆管内胆泥形成1例、胆漏2例(在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肝动脉血栓2例.肝流出道狭窄合并血栓1例.结论: 超声在肝移植术道并发症的诊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炜炜;孔文韬;周建新;邵宁一;徐寒子;丁义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 病历简介患者,男,28岁.因左背部包块伴明显疼痛20天入院.发病以来无发热、咳嗽、咯血.查体: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左背部肤色不红,扪及约鸡蛋及拳头大小包块质硬、压痛不明显,边界欠清,活动度稍差,余体查无异常发现.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记数正常,中性粒细胞0.80,结核抗体实验阴性.胸部侧位片示左下胸椎背侧扁丘状块影突向胸腔,前缘光整,密度较均匀,后缘界限模糊(图1).正位为心影重叠.
作者:刘中银;李长英;张震;张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 病历简介患者,女,13岁,未婚.1个多月前月经初潮时下腹部疼痛不适,偏左侧明显,1周后自行缓解.4天前,腹痛再现且明显加重,遂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发现左下腹部可触及一个大小约拳头大包块,活动差,有压痛.
作者:朱先存;左鲁生;南苏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为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减少畸形儿出生,本研究对我院2001-01~2002-12产前监测的孕妇中经超声检出的92例先天畸形,2例一过性异常及6例漏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的作用.
作者:徐加英;徐益敏;楼东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 病历简介患者,男,72岁.因下腹部疼痛半月来诊.超声检查发现患者下腹部可探及巨大稍高不均质回声肿块,约16cm×8cm,边界清晰,有包膜,但活动度差,似与腹膜粘连,肿块周围未见肠道扩张征象(附图).
作者:王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本文对15例输尿管囊肿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所见进行分析.1 材料和方法15例患者,男9例,女6例,年龄8个月~65岁.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6例经膀胱镜检查证实.应用LOGIQ 400CL型彩超诊断仪.探头频率3.5~5.0MHz.检查前患者需充盈膀胱,按常规检查膀胱,重点观察膀胱三角区,输尿管开口相应处.对病变的部位、形状及回声作记录,拍照.并观察患侧肾及输尿管全程情况.
作者:赵华;宁显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院对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采用Angiografin静脉注射.Angiografin为水溶性造影剂,作用与泛影葡胺相近,因其水溶性大,毒性低,过敏反应发生较少,但因个体差异,不可忽视个别过敏病例.本文总结了我院1例患者隐瞒过敏史而致重度碘过敏反应抢救成功的有关资料.
作者:蒋光宇;蒋新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 病历简介患者,女,36岁,因上腹部间断疼痛2年入院.体检:胸廓无畸形,右侧胸锁骨中线四、五肋间可见心尖博动,该处可叩出心界,并可闻及心音.左侧胸腔叩诊呈清音,叩不出心界,双肺呼吸音清.腹软,肝脾未触及,剑下轻度压痛.胸腹透视:右位心,腹部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张志峰;王振运;王磊;王伟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评估CT诊断肾上腺大囊肿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手术病理证实肾上腺大囊肿的CT表现.结果:轴位CT平扫显示肾上腺囊肿,呈圆形8例、椭圆形6例;囊肿大径4~16cm,平均8cm;囊肿呈均匀低密度,CT值2~18Hu;囊壁光滑8例、稍分叶6例.增强扫描14例均无增强.术前确诊12例和拟诊2例.结论:对肾上腺大囊肿的定位和定性诊断,CT是可靠和准确的方法.
作者:严光庆;陈巨坤;李洲;上官景俊;王菊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