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梅;王志红;黄勃源;李书玲;池琛;崔彩霞;史振阳
目的: 探讨亚急性联合变性(SCD)的临床及MRI特点.材料和方法:收集32例临床确诊为SCD的临床资料.27例行血清维生素B12、叶酸测定.27例根据临床定位诊断进行矢状面及轴状面MRI T1WI、T2WI扫描,其中10例行钆喷酸葡胺(Gd-DTPA)增强扫描.结果: 20例血清维生素B12低于正常,7例叶酸低于正常.脊髓MRI 检查的21例中,10例脊髓后索可见长T2异常信号,其中5例侧索可见长T2异常信号,与临床表现吻合,Gd-DTPA增强扫描无增强.结论: SCD确诊依赖于临床表现及血清维生素B12测定.MRI有助于SCD诊断,特别是对血清维生素B12水平正常的病例更有意义.
作者:黄旭升;郭晓玲;李雪梅;蒲传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建立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标准体位.材料和方法:对120例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心电门控平扫及增强扫描.所有患者用舒张期增强扫描重建像行大密度投影(MIP)重建及容积漫游技术(VRT)重建,其中30例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对照.总结16层螺旋CT心脏冠状动脉造影不同体位的显示情况,得出CT冠状动脉造影统一体位.结果:分别定义了6个MIP重建体位和9个VRT重建体位.结论: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无创、简便、优良的冠状动脉造影方法,建立起标准造影体位有利于对冠脉病变进行更全面评价.
作者:薛华丹;张竹花;金征宇;林松柏;赵文敏;张立仁;张抒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1 病历简介患者,女, 29岁.因反复发热、咳嗽、咳痰1年,复发10天来我院就诊.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寒战、发热,以下午明显,体温波动于38.5~39.5℃,高达40.2℃,未服退烧药体温可逐渐降至正常,伴咳嗽、咳白色粘痰,约30口/日,曾间断静滴抗生素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约3个月后,患者转为持续发热历时5个月,曾在外院诊断为中叶综合征,给予氧哌嗪青霉素、头孢曲松钠、红霉素、泰能、利复星等静滴,患者仍有发热.
作者:唐军;张毅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心肌声学造影诊断高血压心肌微血管病变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 应用心肌声学造影测量24例高血压病患者和8例对照组注射潘生丁前后心肌的A值、β值和A·β值,并计算出A、β比值和冠脉微血管的血流储备(CMVFR).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病患者注射潘生丁后A、β和A·β值增加幅度明显降低,β比值以及CMVFR显著降低;A值与DBP、A·β值与SBP呈正相关(r=0.45, 0.39);Ratio A、Ratio β和CMVFR与SBP(r=-0.44,-0.48,-0.57)、Ratio β和CMVFR与 DBP呈负相关(r=-0.45,-0.47).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心肌微血管储备功能受损,心肌声学造影可对心肌微血管病变的诊断提供帮助.
作者:迟东升;王鹏;靳凤霞;刘俭;陈小林;谢志斌;李琦;吴平生;许顶立;查道刚;刘伊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1 病历简介患者,男,44岁.因间断腹痛,恶心、呕吐3天,加重1天入院.近2年来多次出现腹部绞痛,伴腹胀、恶心、呕吐及不能排便排气,每次持续时间3~10余天.
作者:程卫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脑囊虫病(cerebral cysticercosis)是猪绦虫的囊尾蚴寄生于人脑内所致的疾病,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寄生虫感染.临床以癫痫及高颅压为主要症状.既往主要靠病史、临床神经科症状与体征、化验及颅脑CT来诊断.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997~2001年经临床和实验室、MRI确诊的脑囊虫97例资料,旨在探讨MRI对脑囊虫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雷杰;韩志国;庄宝昌;杜斌;史爽;高海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改进优化磁共振心脏成像层面的定位方法并阐释重要解剖结构.材料和方法:55名受检者,以显示美国心脏协会(AHA)推荐的标准心脏断层层面为目标,在现有定位方式上,增加两次重复使显示的四腔心层面个体之间差别小;并在此基础上摸索显示瓣膜和心室流出道的标准层面.结果:经过改进的定位方式可以获得标准的、与AHA推荐的成像层面一致心脏水平长轴位、垂直长轴位和短轴位图像;重要结构如瓣膜和流出道等均可在标准化的层面显示.结论:经过改进的定位方法可以获得AHA推荐的标准心脏断层成像层面,为心脏的磁共振检查提供参考.
作者:程流泉;高元桂;盛复庚;蔡幼铨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MRI在子宫颈癌(UCC)及其放射治疗后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24例经病理学证实为UCC在治疗前根据MRI表现做出临床分期,并与手术及外科探查术结果相对照;其中12例UCC在放疗后行MRI复查.结果:UCC MRI T2WI呈均匀或不均匀高信号软组织肿块,T1WI呈等或低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增强;对术前MRI UCC 分期的准确率为91.7%(22/24);放疗后肿瘤组织纤维化,T2WI表现为低信号.结论:MRI平扫 T2WI为UCC检查的首选序列;MRI在检测UCC肿瘤大小、宫旁浸润及转移等方面有优越性,有助于临床分期及监测UCC对放疗的反应.
作者:王劲;张雪林;赵修义;张玉忠;陈斌;苍鹏;昌仁民;张帆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脉钙化积分在冠心病的诊断及早期风险性预测中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总结90例受检者资料,分析多层螺旋CT冠脉钙化积分与其年龄、血脂及心电图的关系.结果:多层螺旋CT冠脉钙化积分与受检者的年龄、血脂及心电图的缺血改变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年龄越大、血脂越高,钙化发生率、钙化的程度及平均钙化积分值越高;随着钙化积分的增高,心电图缺血改变的发生率逐渐增高.结论:多层螺旋CT冠脉钙化积分检查经济、方便、无创,适用于冠心病的筛查及风险性预测.
作者:张源芳;彭北杨;张滨;彭彭 刊期: 2004年第05期
1 病历简介患者,女,57岁,胃部不适月余来诊.自诉除胃不适外无其他症状.查体无阳性体征发现.上消化道钡餐透视显示胃底部可见一凸入胃腔的边缘光整的类圆形软组织影,约3.0cm×4.0cm,周围的黏膜如常,钡餐通过顺利,胃、十二指肠未发现其他病灶.提示:胃底部良性肿瘤(图1),性质待定,建议胃镜检查.
作者:买小军;晏浩宾;王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颅脑转移瘤是中枢神经系统较常见的肿瘤, 占颅脑肿瘤的2%~10%,约1/3为单发病灶.其原发癌又以肺癌多见[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990~2002年我院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诊证实的肺癌单发脑转移56例CT及临床资料,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杨贵昌;李文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非典型肺转移瘤的X线和CT表现及其鉴别.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有原发病灶并经手术病理及组织学证实的非典型肺转移瘤的X线和CT表现.结果:非典型肺转移瘤的X线和CT表现有多发性钙化2例、单发转移4例、多发性空洞3例、肺炎型1例、自发性气胸1例和肺泡壁蔓延1例.结论:熟悉非典型肺转移瘤的X线和CT表现有助于原发恶性肿瘤及非恶性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蒋华平;杨宏美;陈广安;游江林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近年来,18F-FDG-PET的临床应用逐渐增加,在肿瘤诊断和分期方面表现出独特优势.恶性肿瘤细胞生长活跃,细胞分裂繁殖加快,葡萄糖代谢明显增高,是18F-FDG肿瘤诊断的生物基础.但一些正常组织、器官及良性病变也有FDG摄取,造成了对FDG-PET结果解释的困惑.为了避免FDG-PET结果的错误解释,必须对非肿瘤FDG摄取有所了解.本文综述了不同组织不同部位的非肿瘤性FDG摄取的报道.
作者:杨星;田嘉禾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超声诊断乳腺导管内癌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病理证实乳腺导管内癌的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超声的表现.结果: 38例中,乳腺钼靶X线摄影表现为丛样微小钙化点16例(42.1%),边界不规则高密度影13例(34.2%).乳腺导管造影显示导管充盈缺损或中断6例(15.8%).超声显示为界限不清和形态不规则实性肿块11例(28.9%),界限清楚和形态规则实性肿块6例(15.8%),囊实性肿块3例(7.9%).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超声准确诊断率分别为78.9%和52.6%.结论: 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超声对乳腺导管内癌有诊断价值,但前者优于后者,二者结合能提高诊断率.
作者:刘鹏;杨德启;乔新民;曹迎明;佟富中;周波;刘宏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评估MRI诊断含脂质肝脏肿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含脂质肝脏肿瘤的MRI表现和术前或穿刺前诊断,并与病理对照.结果:T1WI 32例呈高信号、2例低信号,T2WI 32例呈高信号、1例等信号、1例低信号.用脂肪抑制后,15例肝细胞癌(HCC)、7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1例肝腺瘤和1个局灶结节性增生(FNH)T1WI的高信号完全消失,1例不典型腺瘤样增生结节局灶癌变和1例HAML出血囊变T1WI 高信号大部分消失,6例肝腺瘤和1个FNH病灶T1WI高信号无变化 .26例血供丰富,4例血供不丰富.14例HCC、2例腺瘤、7例HAML和1例FNH诊断正确,2例HAML诊断为良性肿瘤.结论:MRI能显示含脂质肝脏肿瘤的特征性表现,并正确诊断多数这类肿瘤.
作者:叶慧义;赵瑞峰;李永才;梁燕;于国;高元桂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胰腺癌发病率在全身各恶性肿瘤中仅次于肺癌、肠癌和乳腺癌,占第4位.胰腺癌早期诊断困难,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改变不明显.本研究自制99mTc-Sandostatin对荷胰腺癌裸鼠模型行SSR显像,探讨99mTc-Sandostatin显像诊断胰腺癌的可能性及与肿瘤组织SSR表达水平的关系.
作者:瞿卫;王自正;王峰;立彦;王书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1 病历简介患者,女,8岁,因无意中发现右侧颈部包块1月余,屏气时包块增大,同时伴有右侧头颈部酸胀感,来院就诊.患者无外伤史,无吞咽不适等症状.超声检查:使用Agilent SONOS 5500型电脑彩色声像仪,选用11MHz高频线阵探头.患者取仰卧位右侧颈部包块处探查,可见右侧颈内静脉明显扩张,呈椭圆形无回声暗区,屏气时内径增宽,大径达24.2mm,管壁光滑.
作者:滕海婷;滕瑞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MRI表现.材料和方法:5例SIH患者均行腰穿和MRI检查.结果:5例患者均有特征性体位性头痛症状,腰穿脑脊液压力为98~490Pa(10~50mm H2O),MRI平扫示4例出现脑膜增厚,增强扫描显示双侧额、顶、颞、枕颅板下方及小脑幕脑膜对称性条状增强,1例出现硬膜下出血,2例出现脑下垂,保守治疗后出血吸收,脑下垂表现缓解.结论:综合分析临床表现、腰穿结果和MRI表现可明确诊断.
作者:杨艳梅;王志红;黄勃源;李书玲;池琛;崔彩霞;史振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1 病历简介男,17岁,半年来数次发作鼻衄,能自行缓解.近发热1个月,高达39.5℃,曾给予抗炎治疗无效,再次就诊.血清甲胎蛋白测定420ng/ml.腹部CT平扫:肝左叶类圆形低密度病灶,密度不均,CT值36~43Hu,边界欠清(图1);增强扫描:动脉期显示病灶呈多发,类圆形,有融合趋势,并示周边环状增强;静脉期病灶增强由周边向中央延伸,CT值36~59Hu(图2);延迟6min,病灶大部分增强,CT值38~61Hu,小部分低密度区未见增强(图3).CT诊断:考虑肝母细胞瘤.
作者:栾兴奎;刘冬梅;郭均聪 刊期: 2004年第05期
1 病历简介男,32岁.左上胸部不适1月余,胸部X线平片示左中纵隔明显呈半圆形增宽,肋膈角浅钝(图1).胸部CT平扫发现左中前纵隔占位病变,约3.6 cm×3.5cm,内部密度欠均匀,增强扫描无明显增强,左侧胸腔积液(图2).考虑纵隔肿瘤,胸腺瘤可能性大.20天后CT复查示原纵隔占位病变明显缩小,同时左侧胸腔积液也消失(图3).追问病史,3个月前有胸部外伤史,考虑纵隔血肿.出院诊断:纵隔血肿,胸腔积液.
作者:龙德云;陈和平;陈明安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