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宁;蒋世良;黄连军;赵世华;徐仲英;阮英茆;孟亮
甲状腺腺瘤为甲状腺常见良性肿瘤,而甲状腺恶性肿瘤绝大多数为癌,以乳头状腺癌多见.CT不仅能检出肿瘤,同时能了解向胸腔内延伸范围及周围结构情况,有的还可区别肿瘤的良、恶性,目前已成为有效的诊断方法之一.本研究回顾性分析3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CT表现,旨在提高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
作者:俞明细;王有成;强金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小肾癌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表现,探讨其扫描计划.材料和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肾癌17个,行螺旋CT平扫和皮质期、实质期及肾盂期增强扫描,分析其表现.结果:17个癌灶中,平扫11个等密度,稍高密度及低密度各3个,2个伴斑点样钙化.增强扫描皮质期7个癌灶与肾皮质增强程度相近,10个癌灶皮质期增强程度低于肾皮质,14个癌灶邻近肾皮质显影模糊或中断;实质期,肾盂期癌灶增强程度下降,肾盂期癌灶境界显示清晰,15个癌灶邻近肾盏或肾盂有受压征象.结论:螺旋CT多期扫描对小肾癌是非常有价值的诊断方法,扫描计划应包括平扫、皮质期及肾盂期增强扫描.
作者:丁庆国;陈振湖;胡春洪;丁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骨化性肌炎是发生在横纹肌及其邻近组织的局限性含有非肿瘤性钙化、骨化和软骨形成的一种病变.截瘫患者发生骨化性肌炎的发病率较高,一般为16%~53%,有人称之为截瘫性骨关节病,病变多侵犯骨盆和大腿部粗大肌肉部位.
作者:张静;郭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颈动脉体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化学感受器瘤,临床诊断比较困难,误诊率较高,以往报道误诊率可达43%~54%[1]. 本研究就经超声检查辅助诊断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8例颈动脉体瘤进行分析,探讨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
作者:管玲;田尤新;董玉玲;袁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CT表现为脑内对称性低密度病变的疾病较多,病因复杂,常给CT定性诊断带来困难,本研究收集23例,结合临床资料及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闫敏;齐波;徐军;王晓红;孙世元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进展,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技术已从研究阶段转变成为临床应用,越来越多的医生已经应用MRA 来筛查血管病变.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3D CE-MRA)是目前用于体部血管检查的先进MR技术之一,而且其本身的技术也在不断改进.本文根据我院的应用经验并结合文献对此技术做一介绍.
作者:安宁豫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聋人枕叶视皮层对视觉频率刺激的反应规律.材料和方法:采用事件相关fMRI技术,对8例聋人和正常人分别给予不同频率的刺激,通过MR采集其脑部数据,运用SMPM99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聋人与正常人的枕叶视皮层在不同频率刺激下均产生兴奋;随着频率的增加,聋人与正常人枕叶视皮层的兴奋区兴奋强度(intensity)呈现先增加后下降并略有反弹的趋势,二者相似;聋人与正常人的佳刺激频率分别为4Hz和6Hz.结论:聋人与正常人的枕叶视皮层对频率刺激的基本反应规律是相似的,但佳的刺激频率是不同的.
作者:薛艳萍;翟仁友;顾华;饶恒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长骨造釉细胞瘤较为少见,好发于胫骨,其次为尺骨、腓骨、股骨、肱骨、桡骨等.笔者搜集手术病理证实2例,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音;王新疆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肺弥漫性疾病(diffuse lung diseases, DLD)是较为复杂的一组病变的总称,其广泛累及肺实质/肺间质,以后者为主.DLD X线胸片和CT呈现为弥漫性和多样性的病灶阴影,没有很明确的特征性表现.因此,若无病理对照而单纯从影像学角度出发,确诊很困难.高分辨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ghy, HRCT)DLD可以有多种表现,包括小结节影、磨玻璃影、网状阴影、空气潴留征(air trapping, AT)等.其中,AT可以出现在多种DLD中,认识和识别AT将有利于临床对DL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本文简要介绍了AT及其在DL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英为;蔡后荣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漏、误诊原因.材料和方法:对我院2002年手术治疗的10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超声及病理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正确81例,误诊13例,漏诊13例.漏、误诊的主要原因是多源性结节并存、部分结节声像图表现不典型、缺乏对临床资料的了解和经验不足.结论: 甲状腺结节的超声鉴别诊断价值的评价应客观.综合分析甲状腺结节的二维及彩色多谱勒超声征象并密切结合临床可以减少漏、误诊.
作者:胡滨;罗兰;胡兵;周永昌 刊期: 2004年第06期
1 病历简介患者,男,65岁,因上腹部直立时隆起一包块2个月就诊.查体:直立时剑突与脐之间偏右见一约4.0cm×3.5cm外突包块,皮肤表面无异常,触诊时包块位置固定、质中、轻压痛,腹壁似有连续性中断.高频超声横切扫查见包块约3.5cm×2.5cm,内容物呈不均匀低回声,其后方可见白线的强回声带连续性中断约1.0cm,腹膜外脂肪组织通过白线的缺隙与包块内容物相连,且两者的回声相同,纵切面见白线断缺约0.7cm,探头在包块上方做加压、放松运动,可见白线缺损处的组织在包块内容物与腹膜外脂肪组织间有往返样运动(图1).
作者:王晓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囊性脑膜瘤多见于儿童,约占儿童颅内肿瘤的10%~19%,而成人发病率为2%~4%[1].肿瘤多发生于大脑半球凸面、镰旁或矢状窦旁,而位于颅底部较为少见[2~7].本研究搜集1996-02~2004-05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证实颅底囊性脑膜瘤5例,分析其MRI表现,并结合文献探讨其MRI特点和鉴别点,以期提高其MRI诊断水平.
作者:仇斌;姜新雅;王维 刊期: 2004年第06期
1 病历简介患者,男,39岁.体检X线胸片发现右上肺阴影,双肺门影增大.平素身体健康,无胸痛、咳嗽、咳血等症状.
作者:郑晓峰;赵庭强;高爱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1 病历简介患者,男,35岁.右上腹胀痛2个月,伴发热、纳差.查体:体温37.9℃,皮肤巩膜无黄染,右上腹深压痛,肝区叩击痛阳性,肝剑突下4cm,右肋下1cm,质软、表面光滑,脾未扪及.
作者:张建;贾宏远;段建国 刊期: 2004年第06期
1 病历简介孕妇25岁,妊娠28周,因自觉右侧腰部胀痛、不适1周余来院就诊.既往体健.
作者:孟君琦;刘斐;雷晓波;王亮 刊期: 2004年第06期
1 病历简介患者,女,55岁,因左眼视物不清1月余,左眼胀痛10天入院.眼科检查:右眼视力4.8~1,左眼指数/30cm,左眼球结膜不充血,角膜透明,房水清,瞳孔圆,眼底清晰,颞侧视网膜呈灰白色隆起,表面有血管爬行,指测眼压Tn.
作者:潘功茂;杨晓亮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建立软组织恶性肿瘤动物模型并研究MSCT灌注成像在软组织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12只新西兰大白兔,双侧大腿近段注射VX2肿瘤组织悬液0.1ml,分别于肿瘤组织接种后第7、14、21、28天行CT平扫和灌注扫描,扫描图像经AW4.0工作站处理,计算并分析灌注图像和灌注参数,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结果:所有兔大腿VX2肿瘤组织的BF、BV、PS值明显高于正常肌肉组织(P<0.001),而MTT值则明显低于正常肌肉组织(P<0.001).结论:MSCT灌注成像是一种准确且相对简捷的定量评估软组织肿瘤性病变血流灌注状态的功能成像方法.
作者:张景峰;王仁法;宋金梅;李勇刚;张菁;王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卵泡膜细胞瘤是卵巢实质性肿瘤中较常见的一种,属性索间质来源的良性肿瘤,约占卵巢肿瘤的2%~6%.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因它能分泌激素(主要为雌激素),可引起妇女绝经后阴道流血、内膜增厚甚至癌变,故正确诊断并采取相应治疗非常重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03 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卵泡膜细胞瘤的资料,以提高超声对其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陈妙研;王军梅;宋伊丽 刊期: 2004年第06期
1 病历简介患者,女,38岁,维吾尔族.腹部隐痛1年加重并腹部膨隆1个月.查体:腹部稍膨隆,右上腹有压痛、叩击痛、无反跳痛及腹肌紧张,肝浊音界上移,移动性浊音阴性.X线透视:右侧膈肌升高,膈面模糊不清,膈肌区见一较大致密影,可随膈肌运动而上下移动,余肺野清晰.
作者:地力木热提;贾宏远;崔定一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进行性骨干发育不良又称Engelmann's病,较罕见[1].关于本病的X线表现,国内所见报道仅30余例[2],CT表现报道较少,特别是四肢、头颅、脊柱及骨盆的螺旋CT表现未见报道.本研究结合文献总结分析了我院诊断一家族2例的全身X线片和螺旋CT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张荣坤;李兆廷;张银泉;李传东;徐然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