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野;徐晤;祖茂衡;夏勇
1 病历简介患者,女,46岁.腰部不间断疼痛半年,不慎扭伤,扭腰时疼痛加重如针刺,活动受限,向双下肢放散,俯仰卧受限.
作者:成谷光;李素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儿童郎罕细胞组织细胞病(LCH)骨骼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儿童LCH 40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其中8例CT扫描.14例分别于1个月~2年内随访.结果:本组中颅骨破坏32例,占80%;脊柱破坏9例,占22.5%;长骨破坏13例,占32.5%;扁骨及不规则骨破坏4例,占10%.嗜酸性肉芽肿以颅骨、长骨和脊柱多发,其他类型以颅骨多发.结论:LCH骨骼病变具有多发性、多样性和多变性的特点;X线平片是本症诊断的基本手段,CT对隐蔽部位病变及病变细微结构的显示优于平片.
作者:蔡金华;李强;郑鹤琳;李昊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神经性关节病为少见疾病,现将所遇1例,有关资料分析总结,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刘敏;曾胜明;黄铨儒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胸部X线摄影(DR)技术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00例胸部常规X线检查同时行数字化X线摄影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胸部DR能清楚显示病变,显示小病灶,其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常规X线摄片.结论:DR胸部数字化摄影弥补了常规X线片的不足,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广泛前景.
作者:赵文前;孙玉芝;薛剑峰;陈海洋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主动脉窦瘤破裂的MRI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经手术证实的主动脉窦瘤破裂23例,其中无冠状窦破入右心房3例,右冠状窦破入右心房4例、右心室15例和肺动脉1例.术前均行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和MRI检查,9例行心血管造影检查.结果:MRI正确诊断19例.典型表现为窦壁信号中断,破裂处窦壁漂入相邻心腔,此征象亦为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结论:MRI是诊断主动脉窦瘤破裂的有效方法,辅助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
作者:陈新;林炜;赵志锋;胡连源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评价CTU检查小儿先天性UPJ梗阻术前诊断及术后疗效观察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IVU检查不显影或IVU、BUS诊断不明确及临床高度怀疑泌尿道畸形患儿行CTU检查.结果:重度肾积水43只,CTU、IVU及BUS术前对其梗阻部位诊断的手术符合率分别为98%、21%及63%.术后肾实质厚度净增长中度肾积水为0.21±0.16,重度肾积水为0.38±0.19,说明术后肾实质厚度净增长重度肾积水大于中度肾积水;手术前后肾盂显影时间分布构成比表明,术后肾分泌及排泄功能也明显改善.结论:CTU检查适用于先天性尿路梗阻伴肾功能损伤的患儿,特别是UPJ梗阻患儿术前术后的检查,CTU可作为IVU不显影或BUS诊断不明确的一种极好的替代手段.
作者:张晓凡;张毅;蔡静怡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MRI诊断子宫腺肌病的价值.材料和方法:通过对92例临床疑为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的患者行MRI和超声检查,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以评估MRI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符合率.结果: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根据临床表现诊断子宫腺肌病准确性较差,痛经者85.6 %、月经改变50.0%;B超诊断子宫腺肌病的灵敏度53.4%、特异度55.9%;MRI对该病诊断的灵敏度94.5%、特异度100%;既能定性,又能定位,而且此检查无创伤,方便快捷.结论:MRI为临床诊断子宫腺肌病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检查方法,为及时、正确治疗该病带来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康佳丽;夏薇;卢丽娜;江新青;彭国晖;刘丽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血流、血池显像显示肢体血管瘤的结构与功能特点.材料和方法:107例肢体血管瘤分布于四肢不同部位.以99mTc体内法标记自体红细胞(RBC)行肢体动脉或静脉动态显像,加肢体血池静态显像.根据显像表现,99例接受32P胶体瘤内注射治疗,并与25例手术结果对比研究.结果:所有病灶均表现为血池显像持续性浓聚;11例动脉相、10例静脉相病灶早期充盈;39例静脉充盈延迟;29例可见病灶与异常血管相连;49例主病灶周围可见卫星病灶.瘤内核素注射治疗后,64例显效,35例病灶缩小;手术治疗后复发病灶核素治疗有效.结论:核素显像和瘤内注射可以反映和治疗不同亚型的肢体血管瘤.
作者:曹丽敏;徐艳平;张文书;张利军;孙秀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腹膜假粘瘤腹膜假粘液瘤(Pseudomyxoma peritonei, PMP)是一种少见的临床综合征,特征表现为胶冻样粘蛋白性的腹水和由伴有低级的腺瘤粘蛋白上皮构成的腹膜侵润[1]。
作者:王志文;吴轶娜;吴新淮;尹致庆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腮腺核素动态显像是一种简单、灵敏的评价腮腺功能的方法,虽然操作步骤较为简单,但是有很多因素可以影响图像质量。
作者:张伟光;樊卫;梁培炎;王国慧;杨小春;戴军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1 病历简介患者,女,16岁.因咽喉部疼痛、心悸、乏力、发热1周来诊.临床体检左颈前区胸骨上窝偏左发现肿物,质软边界欠清,有压痛,疑为甲状腺肿物,余未发现异常.
作者:张忱;程向荣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椎管内的皮样和表皮样囊肿是一组少见的椎管内肿瘤.文献报道发病率占椎管肿瘤的1%~2%[1].此类肿瘤的MRI表现复杂.
作者:李明利;石海峰;陈正光;张燕;尚伟;陆菁菁;金征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完全性大动脉错位(TGA)是一种少见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其主要病理改变是:房室正常连接,心室动脉异常连接,即主动脉起源于右心室,肺动脉起源于左心室.
作者:陈新;赵志锋;唐莉;胡连源 刊期: 2003年第01期
1 病历简介患者,女,23岁,已婚.发现颜面部肿胀2~3年,疼痛8个月左右,因为怀孕,害怕手术对孩子造成影响而没有到任何医疗单位就诊.
作者:杨长有;张骏诚;鲁伟;毛永惠;解保宏;周丽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引起胆总管下段梗阻的原因很多,有结石、肿瘤、炎症、寄生虫、狭窄等,且大多数患者都需要外科手术治疗[1],因此,术前诊断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分析我院82例胆管下段梗阻的声像图特征,旨在提高超声对胆总管下段梗阻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农美芬;蓝春勇;康利克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尽管PACS系统正在兴起,但胶片在医学影像学的地位仍不可动摇,而普遍使用的普通观片灯在观察小于其观察屏的胶片时产生的负效光会导致信号(病灶)读出率下降,这点已有文献报道[1~4];国内王先运等学者就近年出现的光照范围可随胶片大小调节的遮幅观片灯做过实验研究,结论是遮幅观片灯有助于提高信号读出率[2],但不少医院和厂商制作的观片灯,多片面追求大屏幕和高亮度,却无遮幅装置,而临床读片时,由于相邻结构密度悬殊,负效光问题更突出,为此,作者对遮幅观片灯与普通观片灯的实际使用效果作了对比研究.
作者:薛祖平;沈云霞;何玉泉;万侃如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恶性肿瘤引起的梗阻性黄疸,晚期往往已失掉了其他治疗机会,为了减轻痛苦,延缓生命,探索减轻黄疸的新途径,我院自2000年以来,在超声引导和监视下,经皮经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PTCD)治疗梗阻性黄疸1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张天谋;宋曙光;郑茸娅;李亚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正文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Imaging,DTI)主要用来评价组织结构的完整性,是功能磁共振成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盛复庚;安宁豫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穿刺、空气-碘水双对比造影CT诊断肩关节前不稳症的意义.材料和方法:经临床和手术证实56例为肩关节前不稳症患者,在CT引导下,行肩关节囊穿刺,并注入30%~35%泛影葡胺6~10ml和过滤空气10~20ml后,分别行仰卧位和俯卧位CT扫描,必要时,行螺旋CT扫描和3维重建.结果:56例肩关节前不稳症患者中除1例因耐药性差未检查成功外,其余55例造影均获成功,16例手术患者气-碘双对比造影CT表现均与手术中所见一致.结论:CT引导下肩关节造影可以准确诊断肩关节前不稳症并为外科手术治疗肩关节不稳症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信息.
作者:唐军;董善国;孙金烈;欧阳忠南;王予彬;王华东;熊宏柯;蔡昌成;荀燕萍;石燕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宫腔镜诊断治疗学是近年来在妇科领域中发展非常迅速的一个分支学科,给一些不能耐受开腹手术的患者带来了福音,但手术在宫腔内实施,视野狭小,操作不当时可致子宫穿孔.
作者:鲁华美;杨雪鹰;徐加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