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监导宫腔镜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应用价值

鲁华美;杨雪鹰;徐加英

关键词:超声监导, 宫腔镜, 子宫肌瘤
摘要:宫腔镜诊断治疗学是近年来在妇科领域中发展非常迅速的一个分支学科,给一些不能耐受开腹手术的患者带来了福音,但手术在宫腔内实施,视野狭小,操作不当时可致子宫穿孔.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相关文献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ESWL致肾脏损伤的价值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致肾脏损伤区域的声像图特征、血流动力学改变及超声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0例肾结石经ESWL治疗后出现肾脏损伤的患者进行超声检测,观察分析损伤区域的声像图特征、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结果:ESWL致肾脏损伤的声像图特征为三种类型:包膜下血肿,呈无回声区型;真性破裂,呈混合性回声;中央型破裂,呈低回声或无回声区型.损伤急性期,以上各型损伤区域内均未见血流信号;损伤恢复期在损伤区域可见血流信号.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ESWL致肾脏损伤在急性期能够作出准确诊断,恢复期可观察损伤区域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作者:徐光辉;靳凤烁;江军;薛明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肝肿瘤的多普勒超声及血管病理学研究

    本研究应用CDFI、PW检测104例肝肿瘤血供及血流动力学参数,47例与术后病理切片HE染色及免疫组化结果对比,以探讨不同肝肿瘤CDFI、PW表现特征及血管病理学基础,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曾燕荣;赵玉珍;翟栋材;杨漪;孙心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CTU术前诊断及术后疗效观察小儿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临床价值

    目的:评价CTU检查小儿先天性UPJ梗阻术前诊断及术后疗效观察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IVU检查不显影或IVU、BUS诊断不明确及临床高度怀疑泌尿道畸形患儿行CTU检查.结果:重度肾积水43只,CTU、IVU及BUS术前对其梗阻部位诊断的手术符合率分别为98%、21%及63%.术后肾实质厚度净增长中度肾积水为0.21±0.16,重度肾积水为0.38±0.19,说明术后肾实质厚度净增长重度肾积水大于中度肾积水;手术前后肾盂显影时间分布构成比表明,术后肾分泌及排泄功能也明显改善.结论:CTU检查适用于先天性尿路梗阻伴肾功能损伤的患儿,特别是UPJ梗阻患儿术前术后的检查,CTU可作为IVU不显影或BUS诊断不明确的一种极好的替代手段.

    作者:张晓凡;张毅;蔡静怡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MRI诊断子宫腺肌病的价值

    目的:探讨MRI诊断子宫腺肌病的价值.材料和方法:通过对92例临床疑为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的患者行MRI和超声检查,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以评估MRI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符合率.结果: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根据临床表现诊断子宫腺肌病准确性较差,痛经者85.6 %、月经改变50.0%;B超诊断子宫腺肌病的灵敏度53.4%、特异度55.9%;MRI对该病诊断的灵敏度94.5%、特异度100%;既能定性,又能定位,而且此检查无创伤,方便快捷.结论:MRI为临床诊断子宫腺肌病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检查方法,为及时、正确治疗该病带来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康佳丽;夏薇;卢丽娜;江新青;彭国晖;刘丽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介入性超声腔内给药加硬化治疗肝包虫病

    目的:探讨介入性超声腔内给药加硬化治疗肝包虫病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8例患者在超声监视、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囊液,注入药物及无水乙醇,结合全身用药进行治疗.穿刺后进行复查和随访,长达6年.结果:18例肝包虫病患者穿刺后囊肿全部缩小,直至纤维化和钙化,治愈率达100%.结论:介入性超声腔内给药加硬化治疗肝包虫病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实用、创伤轻微、疗效可靠的新方法.

    作者:祁长生;马继生;周萍;沙吾列;米和伟;李玉玲;颜社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18FDG-PET诊断卵巢癌术后复发

    目的:评价18FDG-PET诊断卵巢癌治疗后复发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20例临床疑有复发的卵巢癌患者进行了18FDG-PET全身及腹部成像,并与CT、B超及CA125等进行比较.结果:9例PET与CT、B超显示为阴性,且CA125正常.11例经病理证实肿瘤复发:8/11例血清CA125升高;B超及CT等常规影像检查9/11例阳性;10/11例18FDG-PET显示阳性.结论:18FDG-PET全身显像作为无创伤性检查技术,能及时探测到复发或扩散肿瘤的代谢变化,可以为卵巢癌术后随访提供一种有效的非侵入性影像学诊断方法.

    作者:张书文;田嘉禾;何义杰;张锦明;丁勇;邵明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妊娠子宫局部收缩的超声观察

    本研究对42例妊娠子宫局部收缩进行观察,其声像图酷似子宫肌瘤、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等,但根据其声像图的可变性可与其它疾病进行鉴别.

    作者:杨雪鹰;徐益敏;徐加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腰部注射药液致腰大肌CT改变误诊为肿瘤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女,46岁.腰部不间断疼痛半年,不慎扭伤,扭腰时疼痛加重如针刺,活动受限,向双下肢放散,俯仰卧受限.

    作者:成谷光;李素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一种不开颅的微创家犬局灶性脑梗塞疾病模型

    目的:建立一种适合影像学研究的家犬局灶性脑梗塞疾病模型.材料和方法:10只健康成年家犬,手术组7只,假手术对照组3只.股动脉插管,DSA透视下将导管选择到一侧颈内动脉,注入聚氯乙烯酒精颗粒(polyvinyl alcohol,PVA)栓子.假手术对照组除不注入栓子外,其他操作步骤同手术组.分别从DSA、MRI、神经功能评分、形态学检查等方面评价模型效果.结果:手术组动物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陷,MRI示同侧大脑中动脉区信号改变,DSA造影示血管中断.形态学检查出现相应缺血改变.假手术组动物未见异常改变.结论:该种家犬脑梗塞疾病模型适于影像学及其他亚急性、慢性脑缺血实验研究.

    作者:武柏林;刘怀军;汪国石;王藏海;王立新;玉鉴;屈长强;池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完全性大动脉错位的MRI诊断

    完全性大动脉错位(TGA)是一种少见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其主要病理改变是:房室正常连接,心室动脉异常连接,即主动脉起源于右心室,肺动脉起源于左心室.

    作者:陈新;赵志锋;唐莉;胡连源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正常及宫内发育迟缓胎儿的脐动脉血流频谱分析

    超声多0普勒是一种非侵入性检查胎儿脐动脉血流、判断胎儿宫内发育的新方法.

    作者:操太泉;邢敏;刘益华;杨小松;杜桂南;王连芬;余春娥;李传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肾自动枪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近年来,随着肾自动枪穿刺活检术的开展,肾手动活检已少用.小儿肾活检通常采用16G(Tru-cut槽长1.7cm)活检穿刺针,我们采用自动枪18G活检针实施,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性研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伯义;吕国荣;陈锦海;李拾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在胸部的应用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胸部X线摄影(DR)技术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00例胸部常规X线检查同时行数字化X线摄影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胸部DR能清楚显示病变,显示小病灶,其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常规X线摄片.结论:DR胸部数字化摄影弥补了常规X线片的不足,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广泛前景.

    作者:赵文前;孙玉芝;薛剑峰;陈海洋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CT引导下肩关节造影诊断肩关节前不稳症的价值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穿刺、空气-碘水双对比造影CT诊断肩关节前不稳症的意义.材料和方法:经临床和手术证实56例为肩关节前不稳症患者,在CT引导下,行肩关节囊穿刺,并注入30%~35%泛影葡胺6~10ml和过滤空气10~20ml后,分别行仰卧位和俯卧位CT扫描,必要时,行螺旋CT扫描和3维重建.结果:56例肩关节前不稳症患者中除1例因耐药性差未检查成功外,其余55例造影均获成功,16例手术患者气-碘双对比造影CT表现均与手术中所见一致.结论:CT引导下肩关节造影可以准确诊断肩关节前不稳症并为外科手术治疗肩关节不稳症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信息.

    作者:唐军;董善国;孙金烈;欧阳忠南;王予彬;王华东;熊宏柯;蔡昌成;荀燕萍;石燕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食管下段巨大憩室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男,38岁.进食后胸后不适感10年,进食后胸骨后疼痛、呕吐3个月而入院.体检未发现阳性体征,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未发现异常.

    作者:高冬冬;高宗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CT定量测定老年性骨密度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老年人腰椎2~4骨质密度的CT值范围.材料和方法:测量286例60~80岁老年腰椎2~4椎体CT值.其中男98例,女188例.结果:随年龄增长骨密度CT值下降,女性较男性更明显.结论:骨质疏松与年龄呈正相关,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应有其不同的骨密度CT参考值.

    作者:韩邕;张立新;吕岩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血管内多普勒超声对Budd-Chiari综合征介入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评价

    目的:检测Budd-Chiari综合征(BCS)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对BCS患者PTA术后即刻的效果进行评价.材料和方法:使用血管内多普勒导丝对27例BCS患者下腔静脉/肝静脉(IVC/HV)介入治疗(PTA)前后血流速度、血流量和压力的变化进行测定及比较.结果:IVC和HV病变远心端PTA后较PTA前的平均峰值流速、大峰值流速及血流量显著增加,而压力显著下降.结论:PTA 有利于BCS患者IVC/HV血流动力学的恢复;血流动力学指标可作为BCS在PTA后IVC/HV再通的依据之一.血流速度的变化可以作为判定PTA治疗终点的可靠指标之一.

    作者:李东野;徐晤;祖茂衡;夏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例的超声和病理分析

    1 病历简介患者,女,32岁.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月经量增多,约为以前的1.5倍,周期无明显变化,无延长,无腹痛、腹胀.2个月前月经量增加到以前的2~3倍,经期延长至10天.

    作者:张丹;李燕东;刘剑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双下颌骨巨大造釉细胞瘤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女,23岁,已婚.发现颜面部肿胀2~3年,疼痛8个月左右,因为怀孕,害怕手术对孩子造成影响而没有到任何医疗单位就诊.

    作者:杨长有;张骏诚;鲁伟;毛永惠;解保宏;周丽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神经性关节病1例

    神经性关节病为少见疾病,现将所遇1例,有关资料分析总结,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刘敏;曾胜明;黄铨儒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