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胎盘早剥15例的B超所见

徐加英;殷妮娜;楼东红

关键词:胎盘, 早期剥离, B超
摘要:胎盘早剥是产科严重并发症,及时准确诊断将指导临床积极处理.现将2001-01~2002-11在我院分娩证实为胎盘早剥15例B超所见分析如下.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相关文献
  • 膝关节超声检查手法及正常声像图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查膝关节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在离体肢体超声观察的基础上,研究30例正常健康人膝关节,并在此基础上应用于36例患者.结果:应用合适手法,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膝关节及其附属结构,并能清晰显示半月板损伤,髌韧带及交叉韧带撕裂.结论:超声是评价膝关节无创性的简便、实用方法.

    作者:郭瑞军;王明花;王飞;张文云;邵德成;殷春霞;李莉;甄景琴;邓荷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超声诊断输卵管壶腹部妊娠胎儿1例

    1病历简介患者,女,26岁.停经15周,无任何诱因出现下腹部疼痛1天来我院就诊.B超检查:子宫左内侧可见一80mm×60mm×61mm的妊娠囊,囊内可见一胎儿,双顶径20mm,股骨长8mm,胎心率189次/min,胎动可见,胎盘位于妊娠囊的前壁,羊水大无回声区25mm.子宫直肠窝内可见前后径为21 mm的液性暗区,子宫呈前位,大小78mm×55mm×62mm,子宫肌层回声均质,宫腔内未见异常回声(附图),右侧附件未见异常.

    作者:韩炜;高春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脑梗塞患者颈动脉血流变化的彩色多谱勒研究

    为了探讨颈动脉硬化与脑梗塞之间的关系以及脑梗塞患者颈动脉血流改变,本研究对70例脑梗塞患者(I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并与50例年龄相似的正常组(Ⅱ组)的颈动脉测值对比.

    作者:魏芳;刘学明;鲍晓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1例的MRI表现

    1病历简介患者,男,64岁.间歇性无痛全程肉眼血尿8个月入院.发病来体重减轻.查体:右肾区轻压痛.超声检查:右肾中下极可见124mm×66mm×86mm形态不规则,中低回声不均匀的肿物,其内可见斑片状不规则的无回声区.集合系统内可见无回声区,大小47mm×27mm.下腔静脉内可见57mm×33mm×29mm中等回声团块.腹腔可探及腹水暗区,大液深60mm.

    作者:刘洁华;高建津;仇恒志;闵志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特殊类型主动脉夹层的电子束CT表现及诊断

    目的:探讨表现特殊的主动脉夹层的电子束CT(EBCT)影像特征及诊断.材料和方法:20例表现特殊的主动脉夹层,其中不典型夹层13例,三腔以上夹层动脉瘤3例,合并升主动脉壁内血肿的Stanford B型夹层2例,动脉瘤样夹层1例,外伤性主动脉夹层1例.结果:主动脉不典型夹层为主动脉壁新月形或环形的低密度血肿包绕,常可见穿透性溃疡或钙化内移等征象;三腔以上夹层动脉瘤有2~3个内膜片,3~4个腔,瘤体管径较大;合并升主动脉壁内血肿的B型夹层见升主动脉管壁低密度新月形或环形增厚,降主动脉则见内膜片及真假两腔形成;动脉瘤样主动脉夹层见降主动脉局限性瘤样扩张,破口大,内膜片不易发现.1例外伤性夹层于主动脉弓峡部及降部起始见破裂内膜片.结论:特殊类型的主动脉夹层表现各具特征,EBCT可清晰显示,是极适用于胸部急症的快速、无创的检查方法.

    作者:郑敏文;宦怡;葛雅丽;石明国;赵宏亮;左健;白桂琴;李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人流术后2天发现异位妊娠1例

    1病历简介患者,24岁.停经48天在外院曾做人流,术后2天,下腹剧痛1小时来院就诊.体检:急性面容,下腹肌紧张,压痛明显,生命体征正常.临床医生诊断:腹痛待查要求超声检查.使用仪器:ACUSON 128XP,阴道探头频率7MHz.B超检查示:右宫角右侧可见1.9 cm×1.8 cm×1.6cm不均质稍强回声间散在细小暗区,边界尚清(图1),CDFI见少量血流信号.纵切时宫腔近右宫角处离浆膜层非常接近,只隔一浆膜层,横切时浆膜层完整.子宫右前方见6.3 cm×3.8 cm×4.8cm不均质稍强回声区(图2).子宫正常大,宫区回声均匀,宫腔分离0.9cm,内呈液性暗区,内膜面菲薄.盆腹腔均未见液性暗区.超声诊断:(1)右附件包块(性质待查);(2)子宫右前方强回声区(凝血块可能);(3)宫腔积血少量.

    作者:韩绯;陈云彩;陈兴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高分辨力CT诊断和鉴别诊断肺结核的价值

    目的:探讨高分辨力CT诊断和鉴别诊断肺结核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活检/临床治愈证实的肺结核病76例.全部病例均做了胸部平片和HRCT扫描,其中24例做了CT增强扫描.结果:HRCT能够发现平片和CT常规不能或不能全部显示的许多征象,如小叶中心分布的气腔结节,小气道结节(树芽征),肺间质异常和马赛克灌注等.结论:HRCT能够对肺结核做出准确诊断.

    作者:蔡洪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颅内原发恶性淋巴瘤的MRI诊断

    目的:分析颅内原发恶性淋巴瘤的MRI影像学特征.材料和方法:对25例经手术及组织病理证实的颅内恶性淋巴瘤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中单发病灶18例,多发病灶6例,单纯室管膜下及蛛网膜下腔弥漫性浸润1例.平扫检查25例在T1WI呈稍低或低信号,T2WI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20例中17例病灶呈明显团块状增强,2例病灶轻度增强,室管膜下及蛛网膜下腔弥漫性浸润3例(单纯室管膜下及蛛网膜下腔弥漫性浸润1例)呈线样及小结节样增强,增强程度较均一.结论:颅内原发恶性淋巴瘤的MR信号强度及增强方式对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梅丽;崔世民;刘红军;秦进喜;韩彤;李涛;刘力;雷静;阎晓玲;孔繁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红外热像图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

    目的:探讨红外热像图对乳腺病变性质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133例单侧乳腺病变患者(经术后病理证实恶性病变53例,良性病变80例)术前进行红外热像图扫描.分析热像图像,并记录病变区温度(T)及其与周围区的温差(△T1),患侧乳头、乳晕及全乳与对侧相应区域的温差(依次△T2,△T3及△T4).结果:乳腺癌患者T、△T1、△T2、△T3及△T4值均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乳腺恶性病变诊断符合率为90.6%(48/53);良性病变诊断符合率为88.8%(71/80).其良恶性鉴别诊断总符合率为89.5%.结论:红外热像图是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有效影像学方法,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潘晓芳;杨秀梅;赵新华;张海青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CT引导下神经根周围阻滞配合胶原酶溶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神经根周围阻滞对胶原酶溶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近期疼痛加重的预防效果.材料和方法:对2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采取CT引导下胶原酶溶核治疗的同时加神经根周围阻滞术,观察患者1个月内腰腿痛的变化情况.结果:疼痛减轻率76.2%(16/21),14.3%(3/21)无明显变化,9.5%(2/21)出现疼痛加重,加重者经口服止痛药均能忍受疼痛.结论:CT引导下神经根周围阻滞能有效预防由胶原酶溶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的近期疼痛加重,操作简便、安全.

    作者:廖正银;王建锦;赵红;张金山;肖越勇;范志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创伤性膈疝误诊为血气胸1例

    1病历简介患者,男,45岁.因农用机动三轮车翻车致胸部受伤,胸痛、胸闷、呼吸困难2h于2002-10-02入当地医院.查体:体温36.3℃,脉搏112/min,血压13.3/9.3kPa(100/70mmHg),呼吸28/min.左侧胸廓低平,呼吸动度减低,该外侧可触及骨擦音,第3肋以下叩浊,呼吸音消失.X线胸片示1~6肋骨外侧骨皮质断裂、重叠、成角畸形;左下肺野见一13cm×12cm圆弧形致密影,呈抛物线状,其上缘清楚,与侧胸壁呈锐角;纵隔气管及心影向右移位(图1).

    作者:孙江泰;楚世魁;戴文成;杜铭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腹部闭合性脏器损伤的超声诊断

    本研究回顾性总结了我院1999-06~2000-06经手术治疗(38例)或保守治疗(10例)的48例腹部闭合性脏器损伤患者超声表现.

    作者:纪东露;马文青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超声诊断多叶脾2例

    多叶脾的超声诊断虽有报道,但临床少见,本文总结了在超声检查中发现2例的声像图特征.

    作者:陈坤赞;郭素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4圈1例

    1病历简介孕妇,23岁,第一胎,孕40+5周待产.彩超检查示:胎位ROA,胎心、胎动可及,双顶径9.4cm,股骨长7.2cm,胎盘附着前壁,Gr-Ⅱ级,羊水平均深度约4cm,脐动脉S/D=2.16,颈前见四个脐带切迹,彩色多普勒显示4个脐静脉断面及8个脐动脉断面(附图),并且4个脐静脉断面内为同色血流信号.超声提示:(1)宫内孕单胎活胎;(2)胎儿脐带绕颈4圈可能.当天剖宫产证实胎儿脐带绕颈4圈.

    作者:徐加英;杨雪鹰;徐益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MRI诊断急性弥漫性肾盂肾炎1例

    1病历简介患者,女,53岁.有糖尿病病史多年.近1周先后出现发烧、腰痛、腹胀、呕吐,无尿频、尿痛,尿呈红黄色.查体:体温37.5℃,精神萎靡,右肾区有叩击痛.余全身检查未发现异常.

    作者:赵树军;宋风臣;孙淑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高频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急腹症.超声对其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本研究分析18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超声图像及临床、病理资料,探讨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价值.

    作者:李馨;杜文华;周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111In-DTPA-octreotide在生长抑素受体表达阳性肿瘤的初步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自制111In-DTPA-octreotide在生长抑素受体表达阳性肿瘤显像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36例患者行111In-DTPA-octreotide显像.包括神经内分泌性肿瘤15例,非神经内分泌性肿瘤14例以及7例肺部良性病变.静注111In-DTPA-octreotide 185Mq后于4、24h行局部及全身显像,部分病例行断层显像.结果:13例神经内分泌肿瘤、12例非神经内分泌性肿瘤和3例肺部良性病变显像阳性.2例神经内分泌肿瘤、2例非神经内分泌性肿瘤和4例肺部良性病变显像阴性.肺癌患者显像均为阳性.本研究灵敏度86.2%,特异性57.1%,准确性80.6%.结论:111In-DTPA-octreotide对生长抑素受体表达阳性肿瘤肿瘤显像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肺部良恶性病变的特异性不高.

    作者:李方;陈黎波;张少华;杜延荣;陈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慢性重型肝炎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材料和方法: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测3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并与正常组(51例)、慢性肝炎组(61例)、代偿期肝硬化组(46例)、失代偿期肝硬化组(36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慢性重型肝炎门静脉直径稍宽于正常组,而明显低于失代偿期肝硬化,与慢性肝炎组及代偿期肝硬化无差异;门静脉血流速度、血流量显著低于对照各组;脾脏长径、脾静脉直径较正常组和慢性肝炎组增大、增宽,但明显小于失代偿期肝硬化,与代偿期肝硬化无差异;脾静脉血流量与各组比较均没有明显增加;脐静脉重开率显著高于慢性肝炎组及代偿期肝硬化组,与失代偿期肝硬化组无差异.结论:慢性重型肝炎容易形成门静脉高压,门静脉血流灌注量明显减少,造成肝脏微循环障碍.

    作者:苏中振;郑荣琴;俞洪林;李建国;陈小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结肠间质细胞肉瘤1例

    1病历简介患者,男,35岁.上腹饱胀不适1个月余,伴阵发性疼痛,纳差,乏力.查体:慢性病容,贫血貌,左肋缘下可触及一约7cm×8cm肿块,质韧,固定,有轻压痛.实验室检查:WBC 12.4×109/L,RBC 2.53×1012/L,HGB 61g/L,白蛋白22g/L,大便色黑,潜血(+++),AFP>400μg/L,CEA 7.9μg/L.CT:于结肠左曲见一巨大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大截面9cm×7cm,密度不均,边界尚清,结肠腔狭窄变形,增强扫描肿块轻度增强(图1);肝脏内见多个大小不一球形低密度影;腹腔内并见多个肿大淋巴结.CT诊断:结肠左曲恶性肿瘤(不除外肠外源性),伴肝及腹腔淋巴结转移.DSA示:肠系膜下动脉之左结肠动脉显著增粗,供血于一巨大肿瘤,呈浓染色,静脉早显(图2).

    作者:李强;张海霞;赵洪燕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激素治疗致双侧肋骨多发骨折1例

    应用激素引起的骨缺血性坏死的报道日益增多,但引起肋骨多发骨折极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

    作者:张建;宋晓平;贾宏远;李北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