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场强磁共振机手推造影剂三维增强门脉造影

刘兰祥;王占秋;方元;高国芹

关键词:中场强磁共振机, 手推造影剂, 三维增强, 磁共振血管造影, 高压注射器, 应用价值, 性能限, 高场强, 临床, 技术, 机器, 国内, 方法, 病例, 报告
摘要:近出现的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contrast-enhanced MR portograghy 3D CE MRP)技术使MRA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提高,但既往报道大都在高场强磁共振机上进行[1-5],因机器性能限制,在中场强磁共振机应用较少,且在没有高压注射器的情况下,用手推造影剂的方法行3D CE MRP目前国内还未见报道,现报告一组病例如下.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相关文献
  • 柯达1120激光打印机常见卡片故障维修

    我院1997年4月引进KODAK EKTASCAN1120激光打印机,配以KODAK M35 X-OMAT自动洗片机;其安装方式为明室隧道连接,卡片及卡片误报警故障时有发生.本文分析总结了其故障表现、检测分析与维修结果.

    作者:田跃忠;宁路江;秦永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肺原发粘液腺癌1例

    粘液腺癌多见于消化道,原发于肺部的粘液腺癌少见.我院近期发现1例.1 病历简介患者,女,45岁.患慢支、肺气肿两年.咳嗽、咳粘液样痰、气促、活动后呼吸困难渐进性加重半年.近1年体重减轻10kg.曾在外院抗炎、抗结核治疗5个月无效,来我院就医.入院时患者无发热、盗汗、咳血.否认消化系统症状.查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廓对称呈桶状,双肺满布干、湿罗音.腹软、无压痛,未触及腹部包块,肠鸣音正常.余未见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核菌涂片未查到抗酸杆菌,霉菌培养分离出白色念珠菌,痰涂片未见癌细胞.肿瘤系列:CEA:54.1ng/ml(0~10ng/ml);SF:219.1ng/ml(9~120ng/ml);AFP在正常范围.

    作者:魏玮;宋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右旋心合并法乐四联症1例

    本文总结分析了我们发现的1例罕见的右旋心合并法乐四联症超声心动图图像特征表现.1 病历简介患者,女,6岁.运动后心慌气短6年入院.查体:体温36.3℃,脉搏95次/min,血压14.0/8.7kPa.口唇紫绀,杵状指(趾).

    作者:侯传举;张雅丽;邓东安;宫捍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自发性子宫破裂继发阔韧带妊娠1例

    1 病历简介孕妇38岁,第3次妊娠,曾人工流产2次,末次流产在7年前.本次妊娠2个月时本院B超示:宫内早孕活胎.后因下腹痛在外院行保胎治疗,于妊娠4个月时因少量阴道出血再次来院检查.

    作者:徐加英;杨雪鹰;楼东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椎体包虫病的MRI诊断

    目的:探讨脊椎包虫病影像学改变的病理学基础及其MRI临床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脊椎包虫病的X线及MRI进行回顾性分析、分类.结果:包虫的寄生生长方式决定了其膨胀性、多房性生长的影像特点,MRI上具有特征性.结论:MRI对评价脊椎包虫病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显示脊椎包虫与邻近组织结构关系方面有独到之处.

    作者:汪洁;陈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MRI示右臀部横纹肌肉瘤广泛转移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男,51岁.因发现软组织多发包块入院.2个月前患者发现左腰部一小包块,疼痛,生长迅速,伴右臀部肿胀,疼痛,于右颈、背、左小腿处亦可触及多个小包块.查体: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肝脾肋下未触及.

    作者:侯建明;任彦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B超诊断羊膜带阻断症1例

    羊膜带阻断症是先天性畸形中较常见的类型之一,但少见报道.1999年本院B超检查诊断1例,与临床结果一致.

    作者:胡月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数字X线摄影用平板X线探测器简介

    目前新一代大面积、平板式、集成薄片晶体管(TFT)读出机构的X线探测器(下文称为数字平板X线探测器)已应用于临床.这项新技术的优点在于:(1)可将任何一台固定的X-线设备升级为数字X线摄影成像系统;(2)由于X线探测器技术的改进,图像质量超过传统的屏-片接收器和可见光激励储存磷计算机照相系统(CR).由于平板X线探测器的发展,市场上有各种形式的数字X线摄影系统,放射学者很容易混淆各类平板X线探测器的性能特点,认为这些装置都差不多,因为它们具有相似的物理尺寸、外观和应用对象.但必须强调的是,这些探测器和各种各样的系统存在很大的差别,在图像质量方面的差别更大.

    作者:王佩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核素淋巴显像诊断乳糜胸腹水

    目的:评估核素淋巴显像定性及定位诊断乳糜胸腹水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总结57名拟诊为乳糜胸腹水患者共79例次的淋巴显像,分析图像特点,并与其他影像学检查手段进行比较.结果:57例患者的首次显像中32例为阳性,21例基本可以确定漏出部位,7例随访患者的多次显像结果与临床表现及其他影像学检查基本一致.该方法定性诊断的灵敏度为82%,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88%.结论:淋巴显像对乳糜胸腹水的定性及定位有重要作用,并能为病因诊断提供线索,同时也是评估治疗效果的可靠方法.

    作者:陈黎波;李方;张少华;杨梅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肌间脂肪瘤手术前后红外热像图表现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女,45岁,8个月前右臀部摔伤,伤后局部疼痛、肿胀,后因右臀部肿胀不消退,伤后4个月来我院诊治.红外热像图检查(图1,2):右臀部呈局限性边界规则的高温区,温度T②与对侧温度T,温差为②-①=2.71℃;高温区温度T③与周围组织温度T,温差T③-T④=1.62℃.

    作者:田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软组织病变的MRI诊断

    软组织病变好发于四肢、躯干等部位,来源比较繁杂,发生率相对较低,其MR征象尚有待不断总结.现将近年来在我院所做检查的软组织病变MR表现作一回顾,以期了解MR对软组织病变的诊断能力.

    作者:韩月东;徐长杰;刘满生;赵海涛;张贵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B超诊断短肢畸形—成骨发育不全1例

    1 病历简介孕妇21岁,G3P0孕39+5周来我院待产.患者曾人流两次.孕期无特殊不适,外院B超检查两次,均提示:单活胎;羊水过多.入院后B超所见:胎头光环完整,颅骨回声稍减低,脑中线居中,双顶径9.3cm,头围33.5cm,胸围29cm,胎心律齐,四腔清晰.

    作者:汤海燕;张昌琴;李晓红;李昌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多普勒超声评价高血压病、冠心病患者的二尖瓣及肺静脉血流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

    本研究应用多普勒超声对一组高血压病、冠心病患者和正常人二尖瓣血流及肺静脉血流进行测定,并与常规超声心动图结合,旨在为临床诊断提供客观的依据.

    作者:郑建春;何仲海;严威;许建中;王国梁;张绍昌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后腹膜巨大脂肪肉瘤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女,76岁.无意中发现下腹部鸡蛋大小包块20年,无不适症状,未予诊治.近3个月来,包块进行性增大,食后感腹胀,不伴疼痛而来我院就诊.查体:体温36.5℃,血压16/10kPa,神志清晰,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部膨隆,腹壁静脉未显露,腹软,全腹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

    作者:徐永利;姥义;刘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中场强磁共振机手推造影剂三维增强门脉造影

    近出现的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contrast-enhanced MR portograghy 3D CE MRP)技术使MRA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提高,但既往报道大都在高场强磁共振机上进行[1-5],因机器性能限制,在中场强磁共振机应用较少,且在没有高压注射器的情况下,用手推造影剂的方法行3D CE MRP目前国内还未见报道,现报告一组病例如下.

    作者:刘兰祥;王占秋;方元;高国芹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肋骨X线摄影方法及其临床应用

    肋骨为扁骨,呈圆孤形组成胸廓,分前肋、后肋和侧肋.常规胸部正侧位摄片,难以清晰显示其全貌,又与纵隔、膈肌等重叠,有的部位易遗漏病变.本研究对290例临床拟诊肋骨骨折或其它病变进行有针对性的多种方法摄片的研究,探讨对不同部位的肋骨的佳摄影方法.

    作者:张德秀;陈巨坤;郑洪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经皮穿刺肺活检172例分析

    本文报道我院呼吸内科1997-01~2001-01经皮肺活检172例,就其诊断价值、并发症、适应证进行分析讨论.其中72例在X线引导下穿刺74例次,101例在B超引导下穿刺108例次,有1例在相隔4个月内分别在X线及B超引导下对不同病灶各穿刺1次.

    作者:徐训发;曾奕明;吕良超;邱建龙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B超诊断腹腔异位左肾1例

    1 病历简介女,37岁.既往体健,体检行B超检查:肝、胆、脾、胰、右肾均未见异常.于左肾区域反复扫查未探及肾脏回声,遂仰卧位扫查盆腔、髂窝等处,在左中腹脐上处探及一6.6cm×2.5cm×3.7cm大小椭圆形实性低回声均质团块,有光滑完整的包膜,其内隐约可见稀疏强光点光斑回声,改变体位,该团块位置不变(附图).B超提示:异位左肾,伴发育不良.后经彩色多普勒,肾盂造影证实.

    作者:屈维刚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肋骨Ewing氏瘤2例

    1 病例简介例1 女,14岁,一个月前无明显诱因觉右胸壁隐痛,近来疼痛加重,呈持续性,并发现胸壁出现隆起包块而就诊.体格检查:发育正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廓对称,右胸壁第8肋与腋后线交界处局限隆起,约6cm×4cm,质硬,有压痛,无活动,表面光滑,余未发现异常.

    作者:杨海华;魏龙晓;黄铨儒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颅颌面CT与MR图像的配准

    目的:实现颅颌面CT-MR医学图像的配准.材料和方法:基于轮廓特征的奇异值分解-迭代近点法(SingularValue Decomposition-Iterative ClosestPitnt,SVD-ICP).结果:该配准操作简便、图像满意、可靠性好,尚可以用于任意维度向量集合的匹配.结论:在临床实践中颅颌面CT-MR医学图像的配准是可行的,为进一步实现图像的融合奠定了基础.

    作者:胡凯;王卫东;邱本胜;余立锋;熊春阳;方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