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微微;段云友;曹铁生
探讨结肠和小肠双对比造影X线检查对回肠末端溃疡的影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22例经结肠镜证实的回肠末端溃疡患者,其中18例结肠造影,16例小肠造影。将造影对病变的显示分为显示满意、显示较差和未显示三组。结果:结肠和小肠造影对病变的显示率分别为94.4%和93.8%。病变显示满意率分别为67%和50%。多发溃疡占54.5%。54.5%的溃疡小于1cm。40.9%为纵行溃疡,31.8%为类圆形溃疡。36.4%的溃疡伴有肠管狭窄,22.7%伴有假憩室形成。结论:当临床怀疑回肠末端病变时,应首先选择结肠造影。
作者:王爱英;林三仁;刘武文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我院1994-01~1999-06在超声引导下应用自动活检枪,共进行12例腹膜活检,取得满意效果,其中4例诊断为恶性腹膜间皮瘤。1资料和方法 本组4例,男3例,年龄分别为40、48和60岁。女1例,年龄44岁。均有腹痛、腹胀,其中2例可扪及腹部肿块。3例腹水征阳性。超声所见:腹膜均呈结节状增厚,厚度8.2 27rrm,3例见实质性不规则低回声肿块,肿块与脏器无关,与腹膜分界不清。4例于下腹部分别见前后径35、40、49和60mm的暗区,暗区透声差。根据二维图像特点,2例B超考虑腹膜间皮瘤,2例诊断为腹内肿块,性质待查。4例中2例行钡餐检查,胃肠道大致正常。2例CT见右侧腹密度不均的软组织肿块。
作者:黄渊金;廖锦堂;黄铁汉;肖萤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病历简介患者,男,63岁。因上腹部隐痛并自感腹部有包块2个月余入院。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体检:一般情况尚好,左腹部可触及一约20cm×18crm包块,质中等硬度,表面光滑,边界清楚,略活动,有轻度压痛,肝脾未触及,腹水征阴性。
作者:王振祥;王东;高昌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探讨脑铁含量与T2弛豫时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选择15例意外死亡尸体脑,除外脑外伤、脑梗塞、脑肿瘤、神经和精神系统疾病,测量双侧苍白球、尾状核、丘脑、黑质、红核、齿状核及双侧额、枕、颞叶白质T2弛豫时间(SE序列:T1WI TR/TE 500/40ms;T2WI TR/TE 2700/80ms)和铁含量,对脑铁含量与T2弛豫时间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灰质核团T2弛豫时间随脑铁含量增加而缩短,脑白质T2弛豫时间无变化趋势。灰质核团(除苍白球)r值在-0.6928~-0.9440之间,苍白球和白质区r值在-0.0418~-0.3722之间。结论:(1)苍白球区T2弛豫时间易偏移不宜作为脑铁MRI研究区域;(2)脑灰质核团的T2弛豫时间下降主要与铁沉积有关,脑白质T2弛豫时间与多种因素有关。
作者:段阳;吴振华;范国光;张伟;陈志安;潘诗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探讨置入国产带膜食管支架治疗各种食管狭窄和食管瘘的效果。材料和方法:采用国产不锈钢带膜支架,在X线监视下用插送器经口置入食管病变部位。治疗食管病变所致食管狭窄26例,其中7例合并食管气管痿/纵隔瘘;非食管病变所致气管食管瘘2例。结果:28例均为一次置入成功,未出现技术问题及严重并发症。支架置入后食管狭窄部位开通,食管瘘口封闭,患者症状均得到缓解。结论:国产带膜食管支架适用于治疗各种食管狭窄和食管痿,支架置入术简便、安全、有效。
作者:杨章庚;徐同株;刘丽华;谢其根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糖尿病致肾功能早期肾损害的临床诊断较为困难。我院1997-11~1999-05,采用99mTc-DTPA(二乙基三胺五乙酸,喷替酸)肾动态显像,检查68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发现早期NIDDM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增高。1.1正常对照组42例,男23例,女19例。年龄25~70岁,平均46.5岁。为健康体检者,均排除心肝肾病及高血压病等。1.2 NIDDM组68例,男48例,女20例,年龄36~74岁,平均50.3岁。病程1.5~15年,平均6年。68例患者同时检查尿蛋白,分为无蛋白尿组(NUP)35例,低蛋白尿组(LUP,尿蛋白<75mg/dl)18例和高蛋白尿组(HUP,尿蛋白≥75mg/dl)15例。
作者:陈燕;蒲朝煜;李菲;徐江莉;张海英;蔡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本文总结了我院1988-09~1998-12应用高频探头对49例涎腺混合瘤行超声检查之声像图特征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1资料与方法 49例患者涎腺区均有肿块,因逐渐增大而就诊。男30例,女19例。年龄18~70岁。 采用ALOKa SSD~256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0MHz。患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颈后部垫枕,头转向健侧,充分暴露被检区。腮腺从咬肌前缘、胸锁乳突肌后缘作纵横切面扫查。当探测下颌角周围的深部腮腺时,作斜切面扫查;颌下腺、舌下腺在颌下部作纵横切面扫查。观察肿瘤的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的特点及肿瘤与周围组织、血管的关系
作者:程瑞萍;王怀禄;刘俊娥;孙厚坦;常虹;郑英;付晓燕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常见疾患,听小骨破坏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多年来,均采用X线诊断听小骨破坏。近几年,我院应用高频换能器探查中耳结构,诊查听小骨破坏108例,其中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并与X线片对照分析。
作者:孟雅君;肖跃明;戴径捷;张锦;颜冬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我院1957~1997年诊治4486例包虫病患者中,心脏心包包虫病占0.2%。以后又遇到3例,其中细粒棘球蚴病2例,泡状棘球蚴病1例,按寄生虫学分类就其影像学检查所见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3例均居住本病流行区,维吾尔族、蒙古族、回族各1例,男1例,女2例,年龄25~48岁,平均36.3岁。3例病程4月~20年不等,全部有心慌气短症状,2例包虫试验为阳性。
作者:孙绪荣;蒋黛蒂;汪洁;迪里拜尔·霍加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病历简介例1男,3天。因黄疸贫血入院。查体心肺听诊未发现异常,腹部可触及可浮性肿物,患儿一般状态差,反应低下。超声检查所见:左右侧肾上腺区域分别可见5.2cm×3.6cm,1.5cm×1.0cm无回声区,边界欠规整,形态近似椭圆形。患儿38天复查右侧原病灶消失;左侧病灶缩小仍可见2.1cm×2.0cm无回声区,其内可见散在强回声光点,边界不规整。3个月后复查左侧亦恢复正常。
作者:吴明君;张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以往肺及纵隔肿瘤的诊断主要是依靠X线、CT和支气管镜检查。近年来用超声研究肺及纵隔肿瘤的报道渐多。本研究用经胸和经食管超声对比观察肺及纵隔肿瘤对心血管粘连浸润压迫的程度及其临床意义。1材料与方法
作者:周微微;段云友;曹铁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探讨肺吸虫在脑部病变的CT表现及诊断要点。材料与方法:7例均作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7例中5例为脑炎型,CT平扫病灶为片状低密度或不均匀混杂密度灶。2例为囊肿型,平扫呈不规则囊状低密度。增强扫描7例均可见结节状增强。结论:CT是诊断脑型肺吸虫病的主要方法,对指导临床治疗和观察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谭光喜;鲁际;张晓磷;余成新;张茂春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病历简介患者,男,14岁。头部外伤后头痛伴呕吐3天入院。查体:神志清晰,身材矮小,消瘦,反应迟缓,智力低下,语音细颤,神经系统双侧腱反射及病理反射检查未发现阳性体征。家族中未有同样患者。检验:血清钙2.45mmol/L血清磷1.54mmol/L。CT扫描:双侧脑室部显示与其侧脑室形状相似的高密度影像(图1);两侧尾状核头及视丘部位示对称规整条块状高密度影(图2)。
作者:范亦明;卢丽;王瑞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CT或MRI影像诊断的文献报道较多,但采用US、CT、MRI和DSA进行综合比较诊断研究报道很少。本研究对10年来经治疗的70例原发性大肝细胞癌(HLCC)患者的影像学结果作了回顾性对比研究,重点探讨MRI、CT及DSA对HLCC侵蚀血管的较特异性征象,以评价HOC的进展程度,并指导临床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海山;张宇;张惠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病历简介患者,女,27岁。左腰部疼痛9个月,加重1个月入院。查体:左肾区及双输尿管区无压痛及叩痛,余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无异常。B超诊断为左肾轻度积水,左肾实性肿瘤。静脉肾盂造影:左肾影增大,左肾下极于静脉注射造影剂后显影,左肾上、中盏未显影。CT平扫:左肾影肿大,密度不均。增强扫描:左肾示10.0cm×9.0cm×7.0cm肿块,与正常肾实质界限不清,轻度不规则增强,其实质部分CT值76Hu,中央坏死部分无增强,CT值29Hu。左肾包膜尚完整,延迟扫描左肾下盏有造影剂。
作者:韩福刚;唐光才;黄新文;徐观强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病历简介患儿,女,4个月。生后口唇及指端紫绀4个月来诊。查体:心率110次/min,胸骨左缘2、3肋闻闻及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未触及震颤。超声心动图检查:双房大,左室扩大,右室偏小,室壁增厚,测值6mm。肺动脉瓣回声增强,活动受限。大动脉起源及走行未见异常。房间隔中段见9mm回声失落区,室间隔上部探及8mm回声中断区,断端回声略强,心尖四腔切面可见三尖瓣位为强回声增厚光带(附图),活动幅度很小,无正常三尖瓣双峰曲线。彩色多普勒示:三尖瓣口无血流通过信号,房间隔水平右→左蓝色血流信号,室间隔水平左→右五彩镶嵌分流信号,肺动脉瓣口前向血流呈五彩加速血流信号,大流速3.83m/s,大压差7.85kPa。超声诊断:先天性心脏病;三尖瓣闭锁,肺动脉瓣狭窄(中度),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室间隔缺损(膜周型)。
作者:展英华;王雪;吴世慧;刘薇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缺血性视神经病变(ION)的眼动脉(OA)收缩期血流速度(Vs)的价值。材料方法:对16例ION患者的TCD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急性期、恢复期病眼和正常眼组,对各组TCD检测的OA血流Vs进行对比,统计学采用两样本均数差别的t检验。结果:16例患者共32条OA的TCD资料中,其24只病眼的OA血流,急性期12只病眼OA的Vs有11条明显减低;恢复期12只病眼的OA血流与正常眼(8只)的OA血流基本相同;急性期病眼与恢复期病眼及正常眼OA的Vs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TCD对ION有辅助诊断价值。
作者:许晖;吴钢;郑依勇;许国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恶性腹水患者的声像图特征对腹水性质的判断有帮助。为此,对腹膜、腹水、肠曲及胆囊壁的厚度作了重点观察与研究。希望能对腹水病人作出正确的诊断。本研究对比分析38例恶性腹水及48例良性腹水的超声检查所见,探讨恶性腹水的声像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韩松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在CT扫描过程中,床下钢丝绳起到自动驱动床面的作用。若钢丝绳发生损坏,床面自动驱动停止,扫描自动停止。由于扫描床钢丝绳损坏,直接影响整机扫描工作。在此情况下,我们用二胡琴弦替代钢丝绳效果非常满意。1故障
作者:孙志权;周焕贤;罗烈宾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探讨肾缺如、肾游走、肾异位健侧、患侧肾动脉血流的改变,为肾缺如、肾异位、肾游走的鉴别诊断提供一条新途径。材料与方法: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87例正常对照组和132例患者组肾动脉血流改变的对照研究。结果:肾缺如患者组健侧肾动脉平均峰值流速高于对照组,肾异位患者组健侧肾动脉平均峰值流速高于对照组,患侧肾动脉平均峰值流速低于对照组,肾游走患者组健侧、患侧肾动脉平均峰值流速与对照组无明显变化,肾缺如患者组健侧动脉平均峰值流速高于肾异位组。结论:肾缺如、肾异位、肾游走患者肾动脉血流峰值流速的改变,为肾缺如、肾异位、肾游走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新的依据。
作者:王东;刘军;李玉友;李华斌;何俊 刊期: 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