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涛;陈巨坤;周卫华;李欣
慢性肾衰(CRF)可累及心脏,引起心包、心肌、瓣膜病变和心功能变化.本研究对171例CRF尿毒症早期、肾衰终末期心脏病变的发生率、病程与受损程度、肾实质性高血压与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增加程度、维持性血透与心脏变化等关系进行了探讨.
作者:潘农;祝光礼;程晓霞;张竹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多囊性肾发育不良系罕见的先天性肾发育异常.近我们遇到1例,误诊为肾结核.
作者:戴士林;林斌;葛怀强;柴志博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磁共振成像检查患儿必须保持镇静,稍有躁动便引起伪影,影响成像质量.目前对患儿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尚未引起重视,患儿由于躯体疾病、环境改变和对医疗器械的恐惧心理,常出现胆怯、害怕、执拗甚至拒绝反应和硬性反抗等心理反应,以往常需佐以镇静、催眠药物.1997年10月以来,我们对125例行磁共振检查的患儿应用心理疗法,克服患儿的心理障碍,减轻和消除其对检查的恐惧和紧张,使患儿积极配合检查,取得了满意效果,减少了镇静剂的使用.
作者:何静;黄石玲;吴晓鸣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了解颈动脉体瘤的血供情况及术前栓塞对术中出血、手术全切率和术后疗效的影响.材料与方法:18例颈动脉体瘤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并经5F造影导管用直径250 1000μm Ivalon对肿瘤供血动脉进行栓塞处理.结果:颈动脉体瘤主要由同侧的颈外动脉分支供血,同侧颈内动脉参与供血的占1/18,椎动脉参与供血的占2/18.供血动脉栓塞后肿瘤染色大部分消失,术中出血明显减少.结论:颈动脉体瘤的术前栓塞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增加手术安全性,提高手术全切率和术后疗效.
作者:姜金利;刘熙鹏;柳登高;李宝民;周定标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色素性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良性滑膜反应性增生,因对其性质看法不同,命名较为混乱,有黄色瘤、黄色肉芽肿、腱鞘巨细胞瘤等名称,现基本沿用1941年制定的PVNS.该病起病较为隐匿,常以关节的轻微肿胀起始,继而可有疼痛、运动障碍、以致关节强直,由关节的肿胀到强直常需数年时间[1].较常见者为单关节受累,809发生于膝关节,少数可累及髓、肘、腕、踝等关节[1-3].本组经病理证实的3例膝关节PVNS均行X线平片与MR(1.5T,Siemense)扫描,SE序列T1WI、T2WI与FL2D序列扫描,层厚3~4mm,层间距0.1mm,均行轴、矢、冠状位扫描.
作者:韩月东;魏梦琦;尤志军;刘满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1 病历简介患者.女,28岁,既往身体健康.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部疼痛,无恶心、呕吐、头晕、耳鸣及发热,未引起重视.此后,出现间断性头痛,持续1~2小时,偶与劳累有关.外院CT示:右侧脑室占位性病变,故来本院治疗.查体:意识清楚,一般情况良好,营养中等,体温37.2℃,脉博82次/min,血压15/11kPa.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四肢活动良好.肌力、肌张力正常,共济运动正常,双侧巴彬氏征、布氏征、霍夫曼均(一).颅脑CT示:右侧脑室三角区见4.7cm×6.0cm×6.5cm高密度肿块影,CT值101.1Hu.
作者:郭采英;黄志兰;宦怡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评估CT诊断良恶性胸腺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分析31例经外科和病理证实的胸腺瘤的CT表现.结果:良性胸腺瘤10例,除1例与左肺动脉局部有粘连外,其余边界均清晰.侵袭性胸腺瘤12例,胸腺癌9例,除1例鳞癌外,CT均为不规则肿块,血管间隙均受侵,前者心包受侵8例,胸膜受侵7例,后者心包受侵5例,胸膜受侵5例,肺转移4例,双肾上腺转移1例,胸骨破坏1例.结论:CT能准确鉴别良性恶性胸腺瘤,显示恶性胸腺瘤的浸润范围,并对侵袭性胸腺瘤和胸腺癌进行鉴别.
作者:李涛;陈巨坤;周卫华;李欣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介入性治疗Budd-Chiari综合征是近年来介入放射学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的Budd-Chiari综合征的介人性开通治疗已有不少报道[1-3],而对Budd-Chiari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巨大血栓的介入性开通治疗仅见数例报道[4,5].本文总结了近几年在介入性治疗Budd-Chiari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巨大血栓方面所作的工作.
作者:王仲朴;王茂强;李志强;谢春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球管是CT装置重要部件之一,其价格昂贵,属易损部件.为研究其使用寿命与运行强度的关系,探讨延长使用寿命可行、有效的方法,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经对我院日本岛津SCT-3000TX全身CT机运转近8年间,已报损7只CT球管的使用及故障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研究CT球管使用寿命与运行强度的关系,旨在阐述优化运行并延长其使用寿命的有效方法.
作者:田跃忠;盛元相;宁路江;于丽波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CT表现,探讨CT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CT表现.结果:腰椎小关节综合征小关节异常主要包括小关节增生肥大、骨赘形成、关节间隙变窄、小关节真空现象,小关节半脱位、关节囊钙化及两侧小关节不对称以及侧隐窝狭窄,椎间盘真空征及轻度腰椎退行性滑脱.结论:CT扫描可对腰椎小关节综合征诊断提供可靠影像学依据,对改进临床诊断和治疗腰腿痛有重要意义.
作者:丁国成;孟波;宋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红外技术探测皮肤温度始于1800年左右,1956年起,医用热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我所1997年5月起在临床应用红外热像仪检查777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本文总结了其成像图的资料和结果.1 临床资料与方法
作者:陈胜天;张秀练 刊期: 2000年第02期
1 病历简介患儿,男,9岁.因巨脾收住我院.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未见异常.腹部膨隆,脾大达脐下3指,内侧超越中线,质硬.肝脏肋下未触及,腹水征阴性.B超检查:应用AlOKA-SSD630型超声仪,探头频率为3.5MHz(取仰卧位及左侧卧位).胆囊不大,约5.8cm×2.2cm,但囊壁增厚约0.6~1 0cm,壁内可见多个小的囊状液性暗区,胆囊腔内可见细密光点回声,总胆管0.8cm,走行扭曲,管腔内未见异常回声.肝脏大小正常,肝实质回声均匀.脾厚:7.0cm,下极至脐下4.0cm.
作者:孙秀芳;陈焕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髋骨良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表现.材料和方法:经手术病理和临床活检证实共10例,其中成软骨细胞瘤和骨巨细胞瘤各3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2例,非骨化性纤维瘤和嗜酸性肉芽肿各1例.结果:CT显示肿瘤钙化机率高于X线平片,但对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有限;对肿瘤的内部结构和病变周围软组织的显示CT优于X线平片.结论:充分利用CT密度分辨力、横断多层面的解剖结构的优越性,可显示X线平片见不到的征象.
作者:马千红;刘海;徐刚;高山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利用现有的微机系统配合适当的软硬件设备实现投入小,高效灵活的PACS.材料与方法:使用微机、视频采集卡、图像采集处理软件及资料库管理软件完成系统构成.结果:本系统运行良好,快速的图像捕捉、入库保证了图像存贮质量,节省人力和资金,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落后的信息存贮和管理模式,在科研、教学和实际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结论:本系统经济实用,适合中小医院使用.
作者:于杰;吴宇;杜斌;谢继安;常城;孙光鹤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正常心肌灌注显像放射性稀疏区的成因.材料与方法:对5例猪心行99mTc-MIBI在体和离体心肌灌注显像,并用ROI技术测量左室各部位心肌的放射性水平(计数/像元),由该值在两种状态下的差值计算衰减程度(%).结果:两种状态间壁后部和后壁放射性水平低;在体心肌前壁中段衰减程度(7.9%)高于其前段和后段,该区衰减程度与胸壁厚度呈正相关;后壁衰减程度高(11.9%).结论:胸壁是造成前壁中段稀疏影的原因,膈肌是形成后壁稀疏影的重要原因之一.心肌图像重建时可根据衰减程度作适当补偿.
作者:范义湘;郑普德;彭武和;陈仰珍;石卫民;周乃基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白血病系发生于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中枢神经系统受侵是白血病晚期较常见的并发症,常常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以往临床往往借助腰穿进行诊断.我院1995-05~1998-12 CT检查颅脑约4794余人次,其中颅内自发性出血437人,属白血病颅内出血5人,占1.14%.
作者:魏江平;叶如馨;罗敏智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供应肝癌的肝动脉分支与非供应肝癌肝动脉分支的血流动力学差异.材料与方法: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对49例肝脏某一叶的单发性肝癌及38例慢性肝病患者进行检查,分别测量左、右肝动脉分支多普勒速度频谱角度矫正的峰值血流速度(PS)及搏动指数(PI).结果:在慢性肝病组,左、右肝动脉分支峰值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无显著差异,而3cm以上肝癌,供癌肝动脉分支比非供癌肝动脉分支,峰值血流速度明显升高,搏动指数明显降低,血流动力学变化程度与肝癌大小及门静脉内有无癌栓有关.结论:供应肝癌的肝动脉分支较非供应肝癌的肝动脉分支阻力降低.
作者:王家刚;潘丽玲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评定肩关节造影、MRI诊断肩袖损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将33例临床诊断肩袖损伤患者的术前关节造影和MRI检查结果与术中观察结果的比较.另有13例复发性肩关节不稳、无肩袖损伤症状和体征的年轻患者术前的关节造影和MRI结果以及术中观察结果作为正常肩袖对照.结果:在诊断肩袖完全断裂中,肩关节造影的敏感性为91%,特异性为100%;MRI的敏感性为95%,特异性为88%.结论:关节造影诊断肩袖完全撕裂方法简单、迅速且费用低,易于广泛开展.但不能直接显示病变部位.MRI不但能够准确显示断裂的部位,反映肩袖病变的病理过程,而且能同时显示相邻组织的病理改变,更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朱庆生;信原克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1 病历简介患者,女,27岁.言语不利、伴右手不能精细运动1个月余.查体:神志清醒,但言语欠清晰.自主体位,双侧瞳孔等圆等大,光反应敏感,右眼睑闭合无力,伸舌偏向右侧.指鼻试验右手差.四肢肌力五级,肌张力正常,右侧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未引出.影像学检查;CT示左颞顶部大片低密度区,均匀一致,边缘模糊,CT值29~32Hu,无明显增强(图1).全脑血管造影未见异常.MRI平扫示左侧颞顶叶有3.2cm×5.2cm×4.3cm异常信号.
作者:张晓锦;李优伟;唐林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肺癌MRI信号强度与DNA倍体的关系.材料与方法:26例肺癌患者,术前用Resonex 0.38T磁共振成像系统,行横断面SE T1加权,GR序列成像,增强后行SE T1加权成像.术后标本用ICM-100细胞图像分析仪,测定该例肺癌的DNA含量及SPF值.结果:T1加权平扫二倍体肿瘤信号强度比(病变/椎体)显著小于异倍体肿瘤的信号强度比.二倍体肿瘤的SP值也显著小于异倍体肿瘤的SPF值.但肿癌MRI信号强度比不能反映其SPF值.结论:MRI信号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肿瘤细胞的倍体情况,即可间接地反映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作者:许冬明;陈九如;杨振燕;詹松华;汤如勇;李日乐 刊期: 200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