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前列腺炎红外热像图临床应用(附777例分析)

陈胜天;张秀练

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 红外热像图
摘要:红外技术探测皮肤温度始于1800年左右,1956年起,医用热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我所1997年5月起在临床应用红外热像仪检查777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本文总结了其成像图的资料和结果.1 临床资料与方法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相关文献
  •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诊断胰腺癌的价值

    目的:探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诊断胰腺癌的价值.材料和方法:27例胰腺癌患者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动脉期(AP)延迟25s,门静脉期(PVP)延迟65s,以3~4ml/s团注造影剂80~100ml.测量肿瘤和正常胰腺组织的CT值,计算肿瘤-胰腺密度差,对胰周血管观察评价.结果:肿瘤的平均CT值AP和PVP是51±8Hu、74±10Hu,正常胰腺的CT值AP和PVP是123±19Hu、100±10Hu,肿瘤-胰腺密度差AP和PVP是71±20Hu、25±12Hu,二者差异明显(P<0.01).胰周动脉侵犯在AP显示好,静脉侵犯在PVP显示好.结论:AP可获得大的肿瘤-胰腺密度差,AP结合PVP对胰周血管侵犯的评价更全面准确.

    作者:陈学军;高剑波;郭华;杨学华;李荫太;李树新;那建波;刘晚萍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B超肠镜诊断大肠癌与手术对照分析

    为探讨B超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我院自1991-12~1998-06采用显像剂灌肠对71例大肠疾病患者进行B超检查,然后行纤维肠镜检查,及手术病理对照.本文对其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黄世林;浦明娟;沈引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慢性前列腺炎红外热像图临床应用(附777例分析)

    红外技术探测皮肤温度始于1800年左右,1956年起,医用热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我所1997年5月起在临床应用红外热像仪检查777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本文总结了其成像图的资料和结果.1 临床资料与方法

    作者:陈胜天;张秀练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肺炎性肿块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肺内炎性肿块的CT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切除、CT导引下穿刺活检及临床追踪证实的肺内炎性肿块38例(47个病灶)的CT表现.结果:病灶位于肺外围、贴近胸膜面伴胸膜肥厚占80.9%;呈不规则形,三角形或锥形,尖端指向肺门或病灶长轴与支气管肺树一致占74.596;块内见气泡/蜂窝状边缘占76.6%.结论:肺炎性肿块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点,可以与肺癌鉴别.

    作者:段成洲;蒋明;吕庆才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髋骨良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分析(附10例分析)

    目的:探讨髋骨良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表现.材料和方法:经手术病理和临床活检证实共10例,其中成软骨细胞瘤和骨巨细胞瘤各3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2例,非骨化性纤维瘤和嗜酸性肉芽肿各1例.结果:CT显示肿瘤钙化机率高于X线平片,但对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有限;对肿瘤的内部结构和病变周围软组织的显示CT优于X线平片.结论:充分利用CT密度分辨力、横断多层面的解剖结构的优越性,可显示X线平片见不到的征象.

    作者:马千红;刘海;徐刚;高山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脑室内巨大高密度胆脂瘤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女,28岁,既往身体健康.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部疼痛,无恶心、呕吐、头晕、耳鸣及发热,未引起重视.此后,出现间断性头痛,持续1~2小时,偶与劳累有关.外院CT示:右侧脑室占位性病变,故来本院治疗.查体:意识清楚,一般情况良好,营养中等,体温37.2℃,脉博82次/min,血压15/11kPa.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四肢活动良好.肌力、肌张力正常,共济运动正常,双侧巴彬氏征、布氏征、霍夫曼均(一).颅脑CT示:右侧脑室三角区见4.7cm×6.0cm×6.5cm高密度肿块影,CT值101.1Hu.

    作者:郭采英;黄志兰;宦怡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髓外硬膜外肿瘤的MRI诊断 [附20例分析)

    目的:探讨椎管硬膜外肿瘤的MRI表现特点及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分析20例硬膜外肿瘤的MRI影像资料,结合手术病理讨论各种肿瘤的MRI特点.结果:本组转移瘤7例,5例呈等T1和略长T2信号,增强扫描均呈明显增强.2例呈长T1长T2信号,6例伴椎体骨质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均呈明显增强.5例淋巴瘤中3例T1WI呈等信号,2例为略低信号,1例T2WI为高信号,4例为等信号,1例伴胸4椎体骨质内长T1短T2信号,增强扫描3例呈均匀性增强.黑色素瘤2例呈短T1短T2信号,可广泛侵及硬膜.海绵状血管瘤可与神经源性肿瘤的MRI表现相似.胆脂瘤为不规则形长T1长T2信号,肿物充填于椎管内,对椎体骨质有压迫性破坏.脊膜瘤2例呈等T1等T2信号,呈明显均匀性增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呈长T1长T2信号.骨髓瘤可见椎体及椎管内长T1长T2信号,有明显增强.结论:椎管内硬膜外肿瘤种类繁多,但以恶性肿瘤多,其中以淋巴瘤,转移瘤占大多数.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胆脂瘤,有时与淋巴瘤,转移瘤MRI表现相仿.而脊膜瘤,黑色素瘤,神经源性肿瘤也可有相类似的MRI表现.因此诊断中应提高警惕,全面考虑.

    作者:由昆;何宝明;姚茹国;许国宇;全昌斌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慢性肾衰心脏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慢性肾衰(CRF)可累及心脏,引起心包、心肌、瓣膜病变和心功能变化.本研究对171例CRF尿毒症早期、肾衰终末期心脏病变的发生率、病程与受损程度、肾实质性高血压与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增加程度、维持性血透与心脏变化等关系进行了探讨.

    作者:潘农;祝光礼;程晓霞;张竹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假性室壁瘤的诊断(附1例分析)

    假性室壁瘤(Pseudoaneurysm,Pa)是指心肌破裂形成的包裹性血肿.瘤壁是心包壁层,心肌破口为Pa与心腔的交通口,瘤腔内可有血栓.急性透壁性心肌梗塞是Pa形成的主要原因,其次为心脏手术后、感染性疾病和外伤,先天性Pa罕见.急性心肌梗塞并发Pa形成,其临床重要性在于瘤体随时都有破裂造成心包填塞的危险.早期发现即刻手术,同时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大多可避免急性心包填塞而获救,否则预后极不佳.

    作者:李志忠;姜腾勇;洪昭光;胡旭东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诊断上腔静脉综合征的价值

    上腔静脉综合征(Superior Vena Cava Syndrome,SCVS)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上腔静脉完全性或不完全性阻塞,致使血液回流受阻的临床征候群,以往多应用静脉造影方法明确诊断.近年来,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的临床应用,为该病的无创性诊断开辟了新途径[1].本文总结了应用这一方法诊断5例SVCS的探查技术和诊断价值.

    作者:黎莉;张薇;张运;朱式娟;钟明;白晨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大动脉炎及其血管造影综合分析

    目的:总结国人大动脉炎血管造影和某些临床特点,提高其认识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415例大动脉炎(DSA171例,普通血管造影244例)和某些临床资料.与某些亚洲国家资料对比.结果:大动脉炎病变以狭窄-阻塞型为常见(84.8%),扩张-动脉瘤型少见(1.9%);大动脉炎常受累部位为腹主动脉及其分支(56.8%),其中肾动脉病变占29.7%,日本,韩国,印度则分别为34%,76%和92%,主动脉弓和头臂动脉病变占32.8%,日本,韩国,印度则分别为99%,83%和60%;按Lupi-Herrea分型以Ⅱ型多见(38.3%).结论:大动脉炎是亚洲地区常见的血管疾病,但有明显的地域分布和种族差异;本病诊断DSA已取代普通血管造影.

    作者:宋金松;刘玉清;凌坚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喉癌的CT分期(附91例CT一病理对照分析)

    目的:探讨CT对喉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91例经手术切除的喉癌,用CT观察肿瘤的侵犯范围、有无喉软骨受侵及颈部淋巴结转移;按双盲法根据CT征象进行分期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CT术前肿瘤(T)分期的准确性为84%,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及喉软骨受侵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是80%、94%、91%和70%、96%、93%,判断肿瘤侵犯周围结构的准确性在87%~100%之间.结论:CT能很好地显示肿瘤的侵犯范围及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对喉癌的术前分期有较高的准确性,失误的主要原因包括不能显示轻微的甲状软骨破坏、不易诊断正常大小的颈部淋巴结转移.

    作者:王东;熊明辉;张挽时;徐家兴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颈动脉体瘤的术前造影和栓塞

    目的:了解颈动脉体瘤的血供情况及术前栓塞对术中出血、手术全切率和术后疗效的影响.材料与方法:18例颈动脉体瘤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并经5F造影导管用直径250 1000μm Ivalon对肿瘤供血动脉进行栓塞处理.结果:颈动脉体瘤主要由同侧的颈外动脉分支供血,同侧颈内动脉参与供血的占1/18,椎动脉参与供血的占2/18.供血动脉栓塞后肿瘤染色大部分消失,术中出血明显减少.结论:颈动脉体瘤的术前栓塞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增加手术安全性,提高手术全切率和术后疗效.

    作者:姜金利;刘熙鹏;柳登高;李宝民;周定标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胸椎包虫病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女,63岁,内蒙古牧民.因双下肢行走无力,胸背部疼痛,进行性加重2个月,近1个月不能行走,腹部及肋弓以下皮肤感觉迟钝,大、小便困难来诊.体检:神志清楚,未触及浅表淋巴结,胸背部有广泛压痛,叩击痛,但以第五胸椎棘突为明显,双下肢肌张力3级,无肌肉萎缩,剑突以下皮肤痛觉、温觉减弱,触觉存在,深感觉正常,膝腱及跟腱反射亢进.双侧巴彬斯基氏阳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130g/L,WBC 5.7×109/L,RBC 4.2×1012/L肝功能正常.

    作者:覃峰;陈巨坤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MRA和彩色双功能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的价值

    目的:比较和分析颈动脉狭窄的MRA特征和彩色双功能多普勒超声的表现.材料和方法:25例颈动脉狭窄均由彩色多普勒确诊和分级.MRA扫描序列为2维时间飞越技术.结果:25例颈动脉狭窄MRA信号缺损大于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斑块长度.9根血流信号中断与脉冲多普勒的舒张期和收缩期血流峰速相关(r=0.685;r=0.828),是血流高速的结果,是中、重度颈动脉狭窄的特征.血管扩张是中度动脉狭窄的重要表现.颈动脉血流消失且无血流重现是血管闭塞的特异征象.结论:二维时间飞越MRA在发现和诊断颈动脉狭窄时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朱锡旭;陈君坤;卢光明;程绍华;陈光辉;许莲娥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肩关节造影和MRI诊断肩袖损伤

    目的:评定肩关节造影、MRI诊断肩袖损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将33例临床诊断肩袖损伤患者的术前关节造影和MRI检查结果与术中观察结果的比较.另有13例复发性肩关节不稳、无肩袖损伤症状和体征的年轻患者术前的关节造影和MRI结果以及术中观察结果作为正常肩袖对照.结果:在诊断肩袖完全断裂中,肩关节造影的敏感性为91%,特异性为100%;MRI的敏感性为95%,特异性为88%.结论:关节造影诊断肩袖完全撕裂方法简单、迅速且费用低,易于广泛开展.但不能直接显示病变部位.MRI不但能够准确显示断裂的部位,反映肩袖病变的病理过程,而且能同时显示相邻组织的病理改变,更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朱庆生;信原克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MR诊断色素性绒毛结节性滑膜炎3例

    色素性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良性滑膜反应性增生,因对其性质看法不同,命名较为混乱,有黄色瘤、黄色肉芽肿、腱鞘巨细胞瘤等名称,现基本沿用1941年制定的PVNS.该病起病较为隐匿,常以关节的轻微肿胀起始,继而可有疼痛、运动障碍、以致关节强直,由关节的肿胀到强直常需数年时间[1].较常见者为单关节受累,809发生于膝关节,少数可累及髓、肘、腕、踝等关节[1-3].本组经病理证实的3例膝关节PVNS均行X线平片与MR(1.5T,Siemense)扫描,SE序列T1WI、T2WI与FL2D序列扫描,层厚3~4mm,层间距0.1mm,均行轴、矢、冠状位扫描.

    作者:韩月东;魏梦琦;尤志军;刘满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CT球管使用寿命与运行强度关系探讨

    球管是CT装置重要部件之一,其价格昂贵,属易损部件.为研究其使用寿命与运行强度的关系,探讨延长使用寿命可行、有效的方法,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经对我院日本岛津SCT-3000TX全身CT机运转近8年间,已报损7只CT球管的使用及故障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研究CT球管使用寿命与运行强度的关系,旨在阐述优化运行并延长其使用寿命的有效方法.

    作者:田跃忠;盛元相;宁路江;于丽波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掌骨巨细胞瘤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女,42岁.左手背部肿物逐渐增大,伴间歇性隐痛及功能障碍10年.体检: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左手第4掌骨背侧有一5.0cm×3.0cm×1.5cm大小肿物,与皮肤无粘连.有轻度压痛,较硬如按乒乓球样感,肿块不移动,表面不红.左手无名指屈伸功能障碍.余骨关节未见异常.X线检查:左手第4掌骨呈膨胀性骨质破坏,破坏区内有残留骨嵴,呈皂泡状影,累及整个骨干,未见钙化灶.骨皮质明显变薄,但壁完整清晰,无骨膜反应.左手第4掌指关节和掌腕关节面完整、增宽(附图),X线诊断为左手第4掌骨巨细胞瘤.

    作者:池书平;肖国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CT诊断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价值

    目的:分析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CT表现,探讨CT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CT表现.结果:腰椎小关节综合征小关节异常主要包括小关节增生肥大、骨赘形成、关节间隙变窄、小关节真空现象,小关节半脱位、关节囊钙化及两侧小关节不对称以及侧隐窝狭窄,椎间盘真空征及轻度腰椎退行性滑脱.结论:CT扫描可对腰椎小关节综合征诊断提供可靠影像学依据,对改进临床诊断和治疗腰腿痛有重要意义.

    作者:丁国成;孟波;宋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