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例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的实验室诊断

张淑琼;杨映平;白云辉

关键词:播散性, 组织胞浆菌病, 荚膜组织胞浆菌, 骨髓涂片, 网状内皮系统, 瑞氏染色镜检, 实验室检查, 深部真菌病, 抗菌素治疗, 酵母型真菌, 组织细胞, 直接涂片, 早期治疗, 医疗费用, 吞噬细胞, 抢救患者, 培养分离, 持续高热, 病理变化, 菌感染
摘要:组织胞浆菌病是荚膜组织胞浆菌感染所致的深部真菌病,典型的病理变化为来源于网状内皮系统的组织细胞,和吞噬细胞对酵母型真菌的吞噬所引起.此病易被误诊及漏诊,因此凡遇持续高热、气急、咳嗽、咯血伴胸痛等症状,用抗菌素治疗无效者,应疑为本病.此时实验室检查非常重要,可查周围血及骨髓涂片瑞氏染色镜检,骨髓涂片的正确报告,具有时间短、快速的特点,为患者的早期治疗提供依据,对抢救患者生命及减少医疗费用起重要作用.也可同时取痰、大便、尿液、分泌物等直接涂片或培养分离荚膜组织胞浆菌.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的探讨

    目的:探讨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高血脂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2例、健康对照组35例的空腹血糖、胰岛素、C肽、血脂、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等进行对比.结果:高血压组胰岛素为15.50±3.58 mU/L,对照组为10.83±3.02 mU/L(P<0.05),高血压组有明显的高胰岛素血症,其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呈显著降低(P<0.01),血清甘油三酯明显增高,(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同时存在糖代谢和脂蛋白代谢异常.

    作者:雷晓美;林月园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病原构成分析

    应用病原培养和抗原检测技术对性病门诊求医的特殊人群-135例初诊为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进行了病原分析.发现单一因子感染67例,双因子感染13例,多因子感染3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9.63%、9.63%和2.22%.结果表明;NGU感染类型以一种微生物感染为主,其中解脲支原体列首位(约32.59%),UU、MH和CT三种病原单纯感染占64例确诊NGU的77.11%.病原组成分析对研究NGU发病规律和提高诊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于中丽;觉肯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现行线性回归理论的局限性及相对残差线性回归法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在实际工作中,要定量测定某个样品的含量常常离不开线性回归理论及其数学模型,因此线性方程或标准曲线的精确性直接影响着样品测定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尤其是对医学检验工作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的今天,它对分析时的质量控制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对不同类型不同要求的数据采用不同线性回归方法来处理,其计算的结果也必然不尽相同,甚至有的差异非常显著.故如何正确选用线性回归方程对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将有关进展与实际工作体会相结合,对现行线性回归方法(经典线性回归)的局限性作一述评性讨论,同时将我们近几年来的研究结果--相对残差线性回归理论作一介绍.

    作者:成军;孙关忠;李早荣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时间分辨荧光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方法学研究及应用

    目的:建立时间分辨荧光法(TRFIA)测定尿微量白蛋白的方法.方法:采用铕标记的纯化白蛋白与尿样中的白蛋白竞争结合抗血清的原理,在WALLAC-VICTOR2型时间分辨荧光仪上测定尿微量白蛋白.结果:该法检出限为2.9 mg/L,线性达200 mg/L,批内变异系数为4.4%~10.6%,批间变异系数为3.9%~10.3%,平均回收率为102%(范围97.2%~108.6%),与放射免疫法(RIA)比较相关方程为YRIA=1.04X+0.12,r=0.981(n=40).结论:TRFIA法简单易行,铕标记物无污染,稳定时间长(4 °C,18 mo),该法是临床测定尿微量白蛋白的一种有发展前途的方法.

    作者:王跃国;黄一红;张志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中国南通地区TT病毒ORF2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PCR)的技术从南通地区某肝癌患者血清中检出输血传播病毒(TTV),并在PUC18上对其开放读码框2(ORF2)基因进行了克隆.序列分析表明,该序列与国内外发表的TT病毒AB008394(日本株)、AF079173(中国株)对应位置核苷酸同源性为98%和97%,对180例献血者及62例各型肝病及18例非甲~庚型肝炎血清进行检测,TT病毒阳性率在9%~47%之间.

    作者:谢晓谦;张冬雷;王惠民;李玉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一种新的血清尿素一步法测定

    Jean-Luc等报道,根据脲酶水解尿素释放氨引起pH升高,利用邻甲酚酞络合酮随pH改变的颜色变化比色法测定血清中尿素[1].我们经改进和实际应用,认为该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性、重复性好和干扰因素少等优点.测定结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瑞生;吴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的测定

    目的:建立广州地区健康成人血浆纤维蛋白水平及纤维蛋白原单体聚合功能的正常参考值.方法:用蕲蛇酶(Acutulase)水解纤维蛋白,用计算机自动检测系统测定.结果:①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速率(FMPV)为0.498±0.110;②大吸光度(Amax)为0.250±0.05;③纤维蛋白原的浓度(S)为2.80±0.65(g/L);④FMPV/Amax比值为1.992±0.180;⑤反应延滞时间(DT)为25±5(s).结论:计算机自动检测系统操作简单快捷,测出的纤维蛋白原浓度与传统改良的Clauss法相比,无显著性差异.FMPV/Amax比值稳定,表明正常人的纤维蛋白单体聚合能力与纤维蛋白的量成正相关.

    作者:周立红;刘敏涓;马西;刘泽霖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新酶法测定红细胞肌酸

    作者建立了一种新的高灵敏度酶法测定RBC肌酸的的方法,其原理为:第一反应用肌氨酸氧化酶(Sarcosine oxidase,Sox;EC 1.5.3.1,来源于节杆菌属)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消除内源性肌氨酸,第二反应中的叠氮钠首先完全抑制反应体系中的过氧化氢酶,标本中的肌酸被肌酸咪基水解酶(Creatine amidinohydrolase,CTase;EC 3.5.3.3,来源于放线杆菌属)水解为肌氨酸,然后在Sox作用下产生H2O2,偶联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EC 1.11.1.7)和高灵敏度色原10-N-甲基氨基甲酰基-3,7-二甲氨基吩噻嗪(MCDP,C18H22N4OS,MW 342.4),氧化产物亚甲兰于660 nm吸光度与肌酸浓度成正比.

    作者:郭占君;刘兆银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贝克曼CX7型生化分析仪CX4部分故障的排除

    贝克曼CX7型生化分析仪具有检测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CX7型由两个相对独立的检测系统(CX3部分和CX4部分)组合而成.现将CX4部分较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张捷;齐玉英;魏寿忠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肝癌相关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研究

    自1984年顾建人等对原发性肝癌及肝癌7402细胞株DNA转染NIH/3T3所得转化细胞的研究证明存在人N-ras基因顺序以来,肝癌基因研究十分迅速.已证明与肝癌有关的癌基因有N-ras,C-fms,P53,C-myc,IGF-Ⅱ,P16、P15等.

    作者:陆东东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活体染色法检测精子活率的应用

    活体染色法检测精子活率是检测正常活动精子的数量,是测定活精子和死精子的定量方法.目前精液常规分析是以精子活动率表示活精子数,此方法较主观,且影响因素多,不能反映活精子真实数量.精子活体染色法中因死精子胞膜有缺陷而被染色,活精子则拒染来分辨死活精子,因而能较客观反映活精子的真实数量,现就两方法检测结果作如下对比.

    作者:王希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康宁644Na+/K+/Cl-分析仪电磁阀故障排除

    美国汽巴.康宁公司生产的644 Na+/K+/Cl-分析仪,具有外形精巧,测定迅速,结果准确,重复性好,维护简便,经济耐用等特点.完全适合中小医院的使用.

    作者:常虹;姚亚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缩胆囊素的检测

    缩胆囊素又名缩胆囊肽、肠促胰酶肽(CCK),是1928年根据小肠抽提液刺激狗的胆囊引起收缩而被发现的.后来认为它是一种潜在的胰腺酶分泌刺激因子.直到1966年CCK被纯化时,基本序列才被确定.血液CCK活性早期评价是根据生物学试验,例如:胰腺的分泌或胆囊的收缩.可是这些评价在所有动物试验中充满了各种矛盾,如其它激素的作用或神经影响.为了防止各种矛盾,开展了敏感而特异的体外生物学试验,但这种方法费力而麻烦,不易应用.作者认为,放免法(RIA)得克服(a)CCK多种分子类型;(b)CCK和促胃酸素的类似氨基酸序列;(c)血液中CCK含量低;(d)受可用性肽链限制并伴有(e)等位标记;(f)肽链合成的困难.

    作者:胡柏成;向新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2例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的实验室诊断

    组织胞浆菌病是荚膜组织胞浆菌感染所致的深部真菌病,典型的病理变化为来源于网状内皮系统的组织细胞,和吞噬细胞对酵母型真菌的吞噬所引起.此病易被误诊及漏诊,因此凡遇持续高热、气急、咳嗽、咯血伴胸痛等症状,用抗菌素治疗无效者,应疑为本病.此时实验室检查非常重要,可查周围血及骨髓涂片瑞氏染色镜检,骨髓涂片的正确报告,具有时间短、快速的特点,为患者的早期治疗提供依据,对抢救患者生命及减少医疗费用起重要作用.也可同时取痰、大便、尿液、分泌物等直接涂片或培养分离荚膜组织胞浆菌.

    作者:张淑琼;杨映平;白云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尿液乳酸脱氢酶测定与泌尿系统疾病关系的研究

    确定正常人群尿液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参考值,并对尿液LDH活性的变化与泌尿系统疾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和尿路感染患者尿LDH活性增高有极显著意义(P<0.01),肾性高血压和糖尿病肾损伤患者尿LDH增高有显著意义(P<0.05),肾移植术患者尿LDH活性与正常人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尿LDH检测可作为泌尿系统病变的辅助诊断检查项目之一,对肾移植存活的观察有一定意义.

    作者:朱学涛;杨海燕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73例肿瘤患者红细胞花环初探

    初探肿瘤患者红细胞及肿瘤红细胞免疫低下原因,按酵母菌红细胞花环试验改良法检测73例恶性肿瘤患者酵母菌红细胞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花环率(RBC·ICR),红细胞受体花环促进率(RFER),红细胞受体花环受体抑制率(RFIR),自然肿瘤红细胞花环(NTERT)直向肿瘤红细胞花环(DTER),协同肿瘤花环(ATER),促肿瘤红细胞花环(ETER)8项指标,与献血员相比,除RBC·ICR和RFIR显著增高外(P<0.01),其余均显著降低(P<0.01).说明肿瘤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与RBC·ICR和RFIR增高有关.

    作者:胡兰云;李东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大肠癌组织中P53及nm23/NDPK蛋白的研究

    目地:探讨p53、nm23/NDPK蛋白与大肠癌病理改变之间以及这二种蛋白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4例大肠癌P53、nm23/NDPK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数据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P53、nm23/NDPK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3.6%和70.2%.肿瘤分化程度越差,恶性程度越高,P5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越高,而nm23/NDPK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反而越低.未分化癌与高分化腺癌之间二种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转移组与无转移组P5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有转移组nm23/NDPK表达的阳性率明显低于无转移组(P<0.05).二种蛋白的表达均与癌块大小无关.结论:P53蛋白在肿瘤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均起了重要作用;nm23/NDPK蛋白的表达与转移呈负相关,并可能与大肠癌的组织分化有关;P53蛋白与nm23/NDPK蛋白之间似乎存在着一定的负相关.

    作者:蔡方;赵勇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VITROS-25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常见故障及排除

    VITROS-25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系美国JOHNSON & JOHNSON公司产品,是采用干化学技术对人体血液、尿液、脑脊液等进行各种生化项目的检测,从分离血清到加样及与试剂反应全部采用一次性用品,保证了结果的准确性及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具有速度快、故障少、操作方便等优点.该仪器于1998年在我科投入使用以来,总的运行情况良好,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常碰到一些小故障,本文将就这些故障的表现及排除作些简要介绍,供同行们参考.

    作者:杨兰翎;唐熟能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简易增凝染色法快速诊断霍乱弧菌

    霍乱是一种流行迅速的传染病,及时发现传染源和尽快确定病原体对于卫生防疫部门控制和扑灭疫情极为重要.为此,笔者参考有关文献[1,2],在简易增凝法的基础上,辅以细菌染色技术,经显微镜观察快速诊断霍乱弧菌,取得满意结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章云;朱晓兰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Dimension A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常见故障原因与排除

    Dimension A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美国杜邦公司生产.该机具有自制比色杯,没有交叉污染,用水量少,样品分析过程中急诊可随时插入优先分析,可随时编排试验,待机状态光源灯泡自动关闭,仪器定标标准曲线可贮存3 mo,不用每天带标准品,测试精度高.我们使用该机两年多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把遇到的一些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作者:崔庆;许会彬;张代民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