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元杰;郑淑辉;冉隆德;杨杰
旨在加强分析后质量控制,通过检验结果异常偏离值较大的9个典型病例的复核、分析、处理,说明做好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对于提供临床正确诊断,防止严重的医疗后果,提高自身的质控意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冬娥;李栓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具有快速、准确、精密度高等优点,非手工检测所能比拟.稳定的仪器是开展分析工作的前提,也是仪器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
作者:谢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国产深圳康立AFT-TCO2分析仪的使用,克服了过去滴定法中0.01 mol/L氢氧化钠不稳定和操作者观察终点不统一等原因产生的误差[1],使急诊肾功中TCO2的测定更简便、更快捷、更准确可靠.现将我科经两年左右使用该分析仪常见故障的排除和使用应注意事项总结如下:
作者:吕鸿瑞;张清禄;田武兴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加强干片规范管理进一步提高强生750生化分析仪检验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方法 对21项生化项目干片试剂规范管理前后的偏差、变异度、室间质评成绩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干片试剂规范管理后检验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比规范管理前得到明显提高.结论为了提高强生750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在强调对生化分析仪试剂、标准、质控品进行配套使用的同时,干片试剂的规范管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作者:蒋宏君;刘琳;王凡;杨新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mRNA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肿瘤细胞株及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mRNA.结果大肠癌细胞株CK-20mRNA阳性;前列腺癌、肾癌、乳腺癌等肿瘤细胞株及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未见CK-20mRNA的表达.51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25例CK-20mRNA表达阳性,阳性率为49.0%.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mRNA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关系为:A期14.3%(1/7)、B期25.0%(3/12)、C期55.0%(11/20)、D期83.3%(10/12);其中C、D期与A、B期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CK-20mRNA可以作为对大肠癌血行转移进行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物,并能监测大肠癌的疗效.
作者:冯强;李毅;刘树延 刊期: 2003年第04期
STA Compact血凝仪是法国STAGO公司生产的全自动血凝仪,它可同时测定多项凝血指标,并有各项参数的单位变换模式,该机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度高,重复性好.我院自2001年使用该仪器以来,大大的提高了检测的速度和质量,满足了临床的需要,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摸索与分析,对常出现的故障以及排除方法作一个归纳总结,现介绍如下:
作者:潘爱萍;林英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回顾分析检验结果,发现近段时间测定ASO、RF阳性率偏高.为此对我院门诊病人进行分组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郭丽群;况红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尿中微量白蛋白的测量是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指标[3].尿微量白蛋白的测定方法早期通常采用放射免疫法(RIA)和酶联免疫法(ELISA),现各种免疫比浊法已在生化分析仪上有了较广泛的应用[4].
作者:刘福成;沈瑛;李学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研究一种简便、可靠的ABO血型自动微板法Cutoff值建立方法.方法用ABO血型自动微板法测定3%(v/v)O型和AB型红细胞盐水悬液与抗A、抗B血清在微孔板中吸光度A值并行正态性D检验,判断A值是否服从正态性分布,再据正态分布法制订ABO血型自动微板法抗A与抗B血清侧Cutoff值.结果测定得出吸光度A值服从正态分布原则,可应用数理统计求出ABO血型自动微板法的Cutoff值.结论根据正态分布原则可简便、科学地计算出ABO血型自动微板法Cutoff值,一次判读准确率达到98.85%.
作者:冯健亮;陆典瑞;李启辉;余妙嫦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建立流式细胞术测定淋巴细胞内细胞因子的方法.方法正常人外周血在PMA、iono-mycin和BFA存在的条件下在体外短期培养,进行细胞膜表面抗原和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再用流式细胞仪对淋巴细胞内细胞因子进行测定,并对分析方法中的一些测定条件进行了探讨.结果刺激剂的刺激时间和不同的固定穿透剂对结果有较大的影响,但在佳条件下,该方法的实验内变异比较小,平均CV在8%左右;实验间的变异稍大,平均CV在20%左右.结论①流式细胞术是单细胞水平检测细胞内细胞因子的理想方法,联用IFN-γ/IL-4/CD8/CD3四色荧光标记,可以在一支检测管中同时了解T细胞亚群中两类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②细胞内细胞因子检测的影响因素较多,分析时需注意选择适当的测定条件.
作者:周茂华;王丁;张建军;李珩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提高IgD型多发性骨髓瘤的实验室检出率.方法对27例IgD型骨髓瘤标本进行血清蛋白电泳及免疫固定电泳分析.结果此病患者血清蛋白电泳图谱中55.6%都有典型M带,18.5%的病例中有极不明显M带,另有25.9%的病例中没有M带,但在免疫固定电泳图中均可见与IgD抗血清形成的致密条带.结论免疫固定电泳法应用于临床实验室中可提高多发性骨髓瘤的检出率.
作者:翟玉华;宿莉;孙卫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建立用免疫荧光的方法对尿中红细胞膜上的免疫球蛋白进行染色,以区别肾性与非肾性血尿.方法共分析了66例病人的尿(血尿)标本,依据肾性血尿中含有免疫球蛋白,采用荧光标记的兔抗人免疫球蛋白抗体对尿中红细胞进行直接免疫荧光染色的检查,同一份标本在做尿沉渣形态学检查的同时对病人做肾活检.结果在确诊为肾炎的病人标本中,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阳性率88.5%.形态学检查为61.5%,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比尿沉渣形态学检查更符合临床诊断.结论免疫荧光染色方法特异性强,对鉴别肾性与非肾性血尿是一种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作者:徐莉;王友联 刊期: 2003年第04期
COULTER Ac.T diff血细胞分析仪是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生产的全自动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该机器性能稳定、结果准确、重复性好、用血量少、故障率低、易于保养维护,是较为理想的血细胞分析仪.我科于2000年10月引进一台,经总结把使用中经常出现的故障旗标及其处理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王亚强;王福党;赵靓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应用PAP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对各类乙肝患者的Mon、B、CD3+、CD4+、CD8+细胞表面HLA-DR、DQ抗原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各类乙肝患者DR+Mon,DR+B及DQ+Mon、DQ+B百分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以慢活肝、重症肝炎及肝硬化降低显著(P<0.001);DR+CD3、DQ+CD3百分率增高,以慢活肝、重症肝炎及肝硬化增高明显(P<0.001);DR+CD4、DQ+CD4百分率下降,DR+CD8、DQ+CD8百分率增高,以慢活肝、重症肝炎及肝硬化增高明显(P<0.001).证明这些基因产物,在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免疫应答及调节上起着关键性作用,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田涛;刘振社;李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DNA芯片(DNA thip),又称基因芯片(gene thip),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高新生物技术产物,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重要进展.该技术是把DNA阵列置于一块面积很小的基板(硅片、玻片或尼龙膜)上而组成一个高密、二维的阵列,用标记的探针测定互补结合的情况,可以一次性对大量的DNA序列进行检测和分析,具有高度的并行性、多样性、微型性和自动化的优点[1].
作者:刘建新;王小亚;陈名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一种常用仪器,为保证结果的准确性,仪器均设定一些参数,对标本测定结果怀疑为异常时,出现一些报警提示符号,要求操作者对标本进行复查.
作者:刘素兰;蒋兴亮;霍亚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SE-9500血细胞计数仪IMI通道专用于检测异常细胞.由于原厂家设置的Q-flag标准,在本实验室检出带有flag标记提示异常白细胞的结果与实际显微镜镜检的结果有很大差异,即有很高的假阳性率.
作者:沈大江;张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对免疫金标法粪便潜血试验进行质量控制.方法通过灵敏度试验及不同的采样量探讨对潜血试验结果影响的原因.结果免疫金标法潜血试验的质量问题主要是假阴性结果的产生.结论试纸条的质量,标本的采样量及稀释液用量的严格控制是潜血试验质量控制的关键.
作者:惠凌云;王刚;王凌;袁爱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细菌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中常见的一种鉴别染色法,是细菌分类鉴定中的重要标志,它可将细菌分为G+和G-两大类.其基本方法是将结晶紫染色剂对已固定的标本染色,以碘液作媒染,再用酒精脱色,后加复红染液复染,凡细菌被染成紫色,我们称之为G+菌;细菌被染成红色,称之为G-菌.
作者:何健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检测血浆NSE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方法检测血浆中NSE.结果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浆NSE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阳性率高达100%.结论 血浆NSE辅助诊断病毒性脑炎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刘冬妍;董艳娥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