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鹏;薛莉;李红霞
血培养是诊断和确认血液感染的唯一方法.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提供给临床医生的信息是抗生素使用的重要依据.该文着重讨论:结果的报告,微生物室与临床的联系在内的血培养的工作模式对抗生素使用的影响,促进微生物实验室能发挥自己应有的主导作用,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作者:钱艳丽;王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急诊生化检验是检验科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特别注重检验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所以急诊生化检验的项目除了在方法学选择上讲究高效快速及准确以外,血清标本的快速分离也是重要一环.本人在长期的急诊生化检验工作中总结出一种简便、快速的分离血清标本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作者:朱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血清无机磷测定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其测定方法文献报道也很多.笔者曾报道运用氯丙嗪作还原剂测定无机磷[李云,秦平,陈梦芝,等.氯丙嗪在无机磷测定中的应用[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1;3(1):6],但该方法采用单试剂,721比色,很易受黄疸、脂血等因素的干扰.我们通过对该方法进行改进,建立了适合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使用的钼蓝法,经过一年使用,效果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云;郭书侠 刊期: 2004年第06期
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是日本东亚公司生产的尿有形成分分析仪.UF-100专为临床实验室的尿液体外分析而设计,结合了流式细胞学技术和电阻抗测定法对尿液成分进行直接鉴别及计数.对尿液作荧光染色后,将染色的有形成分加压使其通过流室的小孔,用激光对其进行照射,以激光散射强度、散射幅度和荧光波幅度技术及电阻抗信号大小,识别和计数尿液中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细菌、结晶、精子及酵母菌等;并对红细胞作形态分类(分为均一型、非均一型及混合型三种),有助于判别血尿出血部位,还提供渗透压参数,实现尿液标本有形成分的定量分析及尿液的标准化.我科于2003年6月购进该仪器,现就我们在使用该仪器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常见故障及其排除的方法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
作者:徐鹏;薛莉;李红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我院于1996年引进MEDICA电解质分析仪,其特点是操作简便,具有结果稳定,可靠等优点,由于长期的使用,积累了大量操作及故障排除的经验,现将八年来积累的经验及体会,献于广大同仁,特别是地处偏远,经济条件落后交通不便的地区的同仁们,供于参考.
作者:张琳;杨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该地区一级医院尿液干化学分析的检测质量.方法由检验质量管理机构人员将5份高、低值尿液质控物带到参控实验室,与常规样本同时测定,观察质评标本预期结果及全市一级医院实验室各检测项目的合格情况.汇报结果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案88>能力比对检验进行评价.结果 25家参控单位对低值尿液质控物十项分析平均合格率为97.2%,对高值尿液质控物中WBC、KET、URO、BIL、PRO的测定平均合格率均低于90%,分别为74.7%,69.3%,54.7%,80%和76%.结论加强一级医院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作者:柴辉;陈华明;程学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在对食品样品的前处理方法中,常采用湿法进行消解,湿法一般使用混合酸(HNO3+HClO4)进行消化,因热的HNO3和HClO4氧化能力很强,加之HClO4沸点较高,再难以氧化的有机物也能被有效破坏,故该法适用于消化含有难以氧化的有机物样品.但由于HClO4与羟基化合物可生成不稳定的高氯酸酯而产生爆炸,故在消化含羟基化合物样品时,应先用HNO3预消化,使羟基化合物氧化后再加入混合酸进行消化,同时高氯酸在有机物还大量存在并加热近干的情况下也易发生爆炸,故在用混合酸消化样品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以防事故的发生.我市某实验室发生的一起食品样品消化引起的意外爆炸事件,给实验人员的身体造成了伤害,也给国家财产带来了损失,其发生爆炸的原因不属于前两种情况,现将发生的经过和原因分析如下,供同行警示.
作者:侯永年;穆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Microlab F.A.M.E全自动酶标分析系统(瑞士HAMILTON Bonaduz公司生产),具有界面友好、性能稳定、结果准确、处理能力强等特点,特别适合血站等需同时进行大量微板酶标试验的单位.我科在近两年的使用过程中对一些常见故障的处理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
作者:黄才勇;谭明科;徐飞;蒋丽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血细胞分析仪是精密电子仪器,测量电平低[1],涉及多项先进技术,结构复杂,易受各种干扰,为确保仪器的正常工作,安装使用之前,应认真详细地阅读仪器操作说明书.仪器的维护保养,因血细胞分析仪比其它现代检验仪器使用频率高,故维护保养难度较大.操作人员除应有维护保养的技能外(是今日检验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2003年8月,我院更新一台Ac.T DIFF-2血细胞分析仪.现将我们对该仪器说明书外的安装、维护保养的措施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作者:徐宏瑛;周清林;陈旺国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对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以520例秋冬季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应用轮状病毒单克隆抗体检测病毒抗原的方法,测定其大便中轮状病毒抗原.结果检出轮状病毒抗原阳性患儿315例,阳性率为60.6%.将6 mo~2 y婴幼儿组与<6 mo婴儿组、2~6 y幼儿组作比较(x2检验)P<0.05及P<0.01,表明6 mo~2 y婴幼儿为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期.同一年龄组男女患儿间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检测是诊断轮状病毒肠炎较敏感的方法,对临床诊断该病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作者:袁劲松;谢国强;盛裕芬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综合应用生化指标鉴别良恶性腹水的价值.方法收集70例腹水患者的腹水及血清,同步测定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腹水/血清CEA、腹水/血清LDH,并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恶性腹水组: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腹水/血清CEA比值、腹水/血清LDH比值明显高于良性腹水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其诊断恶性腹水的敏感性分别为59.8%,67.6%,69.1%;特异性分别为88.9%,94.6%,87.0%;准确性分别为79.3%,80.2%,77.8%;三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9.2%,90.8%,91.5%.结论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腹水/血清CEA比值、腹水/血清LDH比值可以作为鉴别良性腹水和恶性腹水可靠又实用的指标,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检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作者:刘军;鄢斌;付千钧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淋病和非淋菌性尿道炎,在性传播疾病(STD)中名列前茅,虽然治疗容易,但二病临床症状有很多相似之处,特别是经过不规则治疗的慢性患者,因此先要鉴别孰淋孰非诊断后,方能做到药到病除.笔者受非侵入性检查方法诊断STD[1]的启发,对日常门诊尿道炎患者的首、末段尿进行观察检查发现淋和非淋之间有明显不同,为此作如下探究.
作者:林维腾;陈成忠;兰建平;吴敏校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平衡均是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因素,共同起着维持内环境稳定、保障生命的作用.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诊断试验是临床抢救和监护危重病人的一组重要生化指标,它可反映病人体内急性和潜在的酸碱平衡和气体交换的内环境状态的变化.AVL OMNI血气分析仪是一台集血气、电解质、生化(部分参数,如血糖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分析仪.该仪器操作简单、方便,结果稳定可靠.我院使用多年,临床反应良好.现将我科在日常工作中常见的故障及处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黄惠伦;王冬娥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我科自引进法国STA Compact全自动血凝仪以来,在凝血疾病的诊断、血栓/止血、抗凝药物治疗等方面的检测水平大大提高,在使用该仪器时,遇到一些小故障通过参考说明书,认真解读提示,一般都可解决.但是前段时间遇到的制冷泵故障却是一处未曾遇到的硬件故障,经过一番努力,我们自己也成功地解决了,现把其中的经验介绍给大家,以供参考:
作者:刘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乙型肝炎与其它传染性疾病一样,要想阻断它的传播及降低其发病率,必须注意三个环节,即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因乙型肝炎的传染源分布广和传播途径多等特点,故前两个环节又难以控制.目前,研究的重点是保护易感人群,在乙型肝炎疫苗问世前一般注射高效价的免疫球蛋白来预防乙型肝炎,但仅起暂时性的保护作用,乙肝疫苗问世以后,对易感人群(本文特指新生儿)有了较长时期的保护作用.
作者:徐秀琴;谢庆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近年来,去白细胞输血已广泛应用临床,能有效减少多种输血不良反应,降低输血传播相关疾病的发生率,提高输血治疗效果[1,2].有关滤除白细胞前后质量控制、血细胞形态、生化、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等研究已有报道[3,4],但对血液流变学特性的研究未见报道.本文通过对库存红细胞滤除前后不同切变率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测定,来探讨去白细胞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作者:饶美英;杨江存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启动因子(BCP)在不同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变异情况及其与HBeAg的关系.方法采用芯片微流阵列技术,对100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BCP区核酸1762碱基A→T进行检测.结果 HBeAg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BCP区T1762变异率10.9%(6/55),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BCP区T1762变异率68.9%(31/45).其中,急性乙型肝炎患者T1762位点均无突变(0/12),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1762位点突变率34.4%(20/58),乙肝肝硬化患者T1762位点突变率66.7%(16/24),乙肝肝癌患者T1762位点突变率100%(6/6).结论乙型肝炎病毒BCP区T1762变异随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病情加重而升高,且HBeAg阴性感染者高于HBeAg阳性感染者.
作者:刘心亮;何进才;周小梅;詹葆娥;贺劲松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orders,ICVD)患者血浆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活性与红细胞膜脂质成分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学方法分别测定105例ICVD患者和65例健康对照者血浆LCAT活性,并同时检测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和载脂蛋白B(apoA1,apoB)、红细胞膜胆固醇(RBCM-CH)和红细胞膜磷脂(RBCM-PL)含量.结果 ICVD患者LCAT活性、HCL-C及apoA1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LDL-C、apoB、RBCM-CH及RBCM-CH/RBCM-PL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LCAT活性分别与HDL-C、及apoA1呈正相关(P<0.01、P<0.05),而与LDL-C和RBCM-CH呈负相关(P<0.05).结论 ICVD患者脂质代谢方面的异常可能与血浆LCAT活性降低有关.
作者:初开秋;唐晓燕;董争鸣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对免疫透射浊度法测定血清前白蛋白(PA)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浊度法在岛津CL-73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血清PA.结果血清PA的检出限为20~670 mg/L,平均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2.57%,3.79%;回收率为(97.5~103.8)%.该法(X)与免疫散射浊度法(Y)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983,相关方程Y=5.528+0.974X.血清甘油三酯(TG)浓度3.5 mmol/L以下,血红蛋白(Hb)浓度5 g/L以下,胆红素浓度400μmol/L以下对测定基本无干扰.结论此法测定血清前白蛋白操作简单,线性范围宽,重复性好,准确性高,适用于全自动分析仪在常规实验室测定.
作者:周云祥;闻平;吴志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使用Beckman CX7生化分析仪已有6年,在日常工作中积累了一些故障排除的经验,现总结分析如下:1 CX3所有实验项目定标失败1.1故障现象定标报告提示重复性(back to back)不好,或准确性(range)不好,管道系统及流动池保养后,可能有部分实验项目通过.
作者:钱昌顺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