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雯;马晓明
目的提高POEMS综合征的实验室检出率.方法对17例POEMS综合征标本进行血清蛋白电泳及免疫固定电泳分析.结果检测17例此病患者,经免疫固定电泳证实有M成分的13例占76.5%.但在血清蛋白电泳图谱中只有2例典型M带,其它11例有极不明显或没有M带.但在免疫固定电泳图中均可见与(IgG,IgA,IgM)相应抗血清形成的致密条带.结论免疫固定电泳法应用于临床实验室中可提高POEMS综合征的检出率.
作者:翟玉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现代输血医学已成为一门新的学科,输血在治疗和抢救病人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同种异体输血由于存在血源紧张和输血不良反应及各种输血传染病的危险,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患者自身的重视,从而使自体输血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笔者就78例自体输血在部分外科手术中开展贮存式和稀释式自体输血,取得效果满意.为了使自体输血积累更多的经验,现在报告如下.
作者:谭成孝;曾宪志;谭义洪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我科自1998年引进了一台芬兰产的康艺KONEPRO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该仪器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经过几年的摸索,我们在仪器的使用及维修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作者:黄永东;张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通过严格的血液检测排除一切可能检出的病毒阳性血液是提高输血安全性的重要措施.根据卫生部颁布的《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血站部分)》,目前大多数血站采用献血前体格检查和病史询问后直接采血进行血液学检测,也有少数血站采取献血者直接采血后对成品血液重复二次检测,由此带来采供机构的血液筛查工作无序性、筛查判断原则不一致性的普遍问题,为使我国采供血机构血液筛查工作更加规范、标准,建立一个比较合理的血液检验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几年来,我站先后采用了二种不同的血液检测模式,现对二种检测模式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耿秀凤;李海霞;刘翠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考察幽门螺旋杆菌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及试剂的临床应用前景.方法应用幽门螺旋杆菌蛋白芯片检测系统检测体检人群和经内窥镜检查和病理镜检确诊的阳性血清标本和阴性血清标本,同时用蛋白印迹法、ELISA作对照.结果体检人群中,蛋白芯片法检测与蛋白印迹法检测结果比较其符合率可达85%,其灵敏度扣特异性分别为89%和78%.在经内窥镜检查和病理镜检确诊的阳性血清标本中,用蛋白芯片法检测阳性检出率为67%,明显高于蛋白印迹法检出的阳性率(62%),而其符合率可高达89%,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1.1%和75.6%.蛋白芯片法与蛋白印迹法的阳性检出率无明显差异且高于ELISA检测法,具有比蛋白印迹法检测更高的灵敏度.结论蛋白芯片检测系统检测幽门螺旋杆菌具有操作简便快捷、灵敏度高和成本低廉的优势,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检测技术.
作者:孙晨光;童明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建立一项能准确测定血小板中微量白细胞的测定方法.方法比较分析牛鲍氏计数板计数法、血液细胞自动分析仪测定法和流式细胞仪测定法检测血小板中白细胞残留量的结果.结果血液细胞自动分析仪测定法与牛鲍氏计数法、流式细胞仪测定法检测结果显著相关;但当白细胞<200×106/L时,牛鲍氏计数板计数法测得值为0,血液细胞自动分析仪测定法测得值均显示为200×106/L,流式细胞仪计数法实际测得值与期望值接近.结论在测定微量白细胞方面,流式细胞仪计数法是一种有效、准确、稳定的方法.
作者:方振羊;王明元;程根林;李丽;夏毓伟;曹维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磁分离均相酶联免疫定量测定技术具有酶标记,无放射性污染,对实验室要求低,试剂有效期长,检测灵敏度接近放免水平等优点.在测定中使用的SEROZY ME-I型半自动仪器是中小型医院替代放免技术开展内分泌、肿瘤标志物等检测项目实用而良好的方法,通过我们四年来的使用体会到:抓好环节质量控制和管理工作是实验质量的可靠保证.以下笔者谈点体会和方法供同行指正.
作者:魏志武;李锋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可疑患者检测CK、AST和cTnT并进行比较,为AMI的早期诊断提供较合理的检测指标.方法对123例高度可疑的AMI患者在症状出现后24 h内系列检测CK、AST和cTnT,比较它们对AMI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进行优化组合.结果①在症状出现后24 h内CK、AST和cTnT对AMI的敏感性分别为89.3%,92.2%和94.2%;特异性分别为80%,65%和100%;②CK比AST提前出现阳性(平均早约1 h),而且升高水平明显高于AST;③CK与cTnT联合检测对AMI的敏感性为97.1%,特异性为80%,AST检测没有增加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CK与cTnT联合检测对AMI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此基础上再检测AST不会增加其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赵芳;赵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重组表达了梅毒螺旋体免疫反应性主要膜蛋白抗原(r-Tp 15 kDa,Tp 17 kDa,Tp 42 kDa,Tp 47kDa)及多表位嵌合抗原(r-TP 15 kDa-Tp 17 kDa-Tp 42 kDa-Tp 47 kDa).以间接免疫酶联检测人血清梅毒抗体进行评价,结果Tp17 kDa抗原的反应性优于其它抗原,而多表位嵌合抗原的反应性优于单个抗原.
作者:张贺秋;陈坤;宋晓国;王国华;凌世淦;邱燕;马贤凯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随着全自动加样设备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基于微板反应的检测方法,如ELISA试验、微板凝集试验、微板速率法试验等已逐步由仪器加样取代手工操作[1,2].全自动加样设备在加样速度、准确性、重复性及精密度方面均优于手工操作,完全避免了因人为因素而造成的加样时差及各种偶然误差.我们采用全自动STAR加样仪结合扫描酶标仪,建立了基于96孔标准U型微板凝集试验的快速RH.(D)抗原检测方法.该方法完全克服了常规纸板法灵敏度差和试管法操作繁琐的缺点,特别适合大批量血样标本的快速RH血型筛选,介绍如下.
作者:朱阳泉;徐长根;姜璐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具有敏感度高,精密度和准确性好,试剂稳定无毒害,测定耗时短,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可用于甲状腺系列、肿瘤系列、性腺系列、药物浓度等项目的检测.但使用中会出现一些故障,尽管我们可以利用在线分析进行解决,但如何正确合理使用仪器,及时做好日常维护和保养对于减少故障发生率,保证检验工作的正常进行是尤为重要的.笔者在使用ACS-180SE的过程中有些心得与大家共享,现介绍如下:
作者:董作亮;黄毅文;宋溪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不同血清学方法检测的结果探讨,评价几种方法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儿科病房以呼吸道感染收治的住院患者161例,分别采用SERODIAMYCO凝集试验、ELISA法、金标渗滤法检测血清抗MP IgM和冷凝集试验.结果161例受检样品中阳性结果分别为33例(20.5%),28例(17.4%),22例(13.7%),冷凝集试验阳性结果13例(8.1%).血清抗MP IgM敏感性分别为94.3%,80%,62.9%;特异性分别为97.7%,96.7%,99.2%;冷凝集试验敏.感性为37.1%,特异性为94.7%.结论抗MP IgM是机体受肺炎支原体感染时早出现的特异性抗体,血清抗MP IgM检测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能早期诊断的优点,目前适用一般实验室常规应用.
作者:庞保军;朱桂峰;刘桂莲;胡艳军;吴红敏;蔡新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脂质体因其具有独特的理化及生物学性质,广泛应用于药物投送、免疫佐剂、基因工程等领域.该文综述了近年来脂质体在实验诊断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脂质体免疫分析法、DNA标记脂质体技术的原理、特点及临床应用.
作者:杨静;黄锦江;黄文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用醋酸铅定性法检测迁延性慢性腹泻婴幼儿大便乳糖,统计其年龄分布,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醋酸铅加氢氧化铵法检测232例慢性腹泻患儿大便乳糖.结果四个年龄组中,随年龄增加阳性率减低,其中1.5~3 y阳性率与总体阳性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乳糖不耐受是小儿腹泻的一个重要原因,且患儿年龄越小,阳性率越高.大便乳糖的检测对诊断小儿乳糖不耐受症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小平;刘志刚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近年来生化检验在临床诊治疾病工作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检验范围越来越广,由于基层医院仪器更新缓慢,工作量越来越大,如何加强生化检验的质量控制,提高检验的质量,是检验工作的重要任务.
作者:王清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肾功能正常的肾小球和肾血管疾病患者尿NAG、RBP的变化,以确定在上述患者中尿NAG和RBP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肾功能正常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CGN)2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未缓解期患者18例、高血压肾损害患者(HN)10例、糖尿病性肾病患者(DN)20例,分别进行尿NAG/尿肌酐、RBP检测,并与12例正常人对照.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各肾脏病组尿NAG/尿肌酐、RBP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以NS组明显.结论肾小球扣肾血管疾病在出现肾功能减退之前,即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肾小管-间质损伤,从而在尿NAG和RBP的变化中反映出来.
作者:金磊;孟伟;龚学忠;石娟娟;张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日本日立产业株式会社生产的HITACHI706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具有准确度及精密度高、检测快速、灵敏、操作简便等特性.我科于2000年购进一台,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其测光点参数设置中有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现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作者:杨海舟;胡昭宇;张碧霞;叶萍;曹雁;张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在日常CX3定标过程中,常遇见定标失败的现象,经分析具体常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
作者:杨雯;马晓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并高尿β2微球蛋白(β2-MG)患者与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将130例患者按β2-MG的高低分为两组.高尿β2-MG组(≥0.15mg·L-1)66例,正常尿β2-MG(<0.15 mg·L-1)组64例.分析两组之间CRP、空腹血糖(GLU)、肌酐(Cr)、血脂之间差异.结果高尿β2-MG组CRP、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其中β2-MG浓度与CRP浓度呈正相关(r=0.59,P<0.01),而且高尿β2-MG组冠心病(CHD)的发病率高于正常β2-MG组(48.5%vs.26.6%),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EH伴高尿β2-MG者CHD的发生率高,可能与CRP浓度的增高相关.
作者:郭旭昌;阴爱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血小板输注无效(refractoriness to platelet transfusion,RPT)是长期困扰临床的棘手问题.RPT的产生有两种因素,即免疫性因素和非免疫性因素,反复输血者中约有30%~50%可能产生抗血小板抗体.检测血小板抗体的方法主要有固相红细胞黏附试验、双抗体夹心固相酶联免疫法、血小板单克隆抗体固定实验等.本文采用微柱凝集技术检测血小板抗体,方法简便,结果可靠,报告如下.
作者:翁彬;王雷萍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