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Lisa-5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吸样探针的修复

何平

关键词:自动生化分析仪, 探针, 修复过程, 效果满意, 复原, 可塑性, 弯曲, 试剂, 碰撞, 金属, 价格, 购置, 复吸, 方法, 法国
摘要:我科在使用法国Lisa-5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过程中,发生了吸样探针与试剂盘碰撞而发生弯曲,由于吸样探针为特殊金属制成,可塑性差,难以复原,复原过程中发生了吸样探针断移,由于吸样探针价格昂贵,重新购置又不易及时获得,故我们采取以下方法修复吸样探针,效果满意.现将修复过程介绍于下.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离心力对制备浓缩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离心力对制备浓缩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 使用多联袋ACD-B采集抗凝全血400 ml,以不同的离心力制备浓缩血小板,测定用离心法制备浓缩血小板过程中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变化.结果 在1000×g 9 min轻离心组、4650×g 6 min重离心组、BC-PC法组及对照组的血小板聚集功能,组与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通过对离心法制备浓缩血小板过程中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表明离心力对血小板功能有明显的损害.

    作者:洪兴金;徐月河;张起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及健康人血浆中的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CPCR)水平,通过统计分析,探讨sECPCR在SLE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48例SLE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NC)组血浆中的sECPCR水平.结果 SLE患者与NC组的sECPCR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SLE合并血栓及无血栓患者血浆的sECPCR水平均高于NC组(P<0.005,P<0.001),且SLE并发血栓的sECPCR水平及SLE无血栓患者的sECPCR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SLE尿蛋白阳性与SLE尿蛋白阴性的sECPCR水平均高于NC组(P<0.001,P<0.005),SLE尿蛋白阳性的sECPCR水平高于SLE尿蛋白阴性的sECPCR水平(P<0.005).结论 sECPCR与SLE患者发生血栓无直接关系,可能参与SLE患者的炎症反应过程,其水平与炎症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董存岩;周志芳;游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参加CAP能力比对检验加强肿瘤标记物与激素类检验项目的质量控制

    目的 能力比对检验(Proficiency testing,PT)是室间质量评价的重要方案,通过参加美国病理家学会(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CAP)能力比对检验活动,监控实验室分析性能,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重复性和可比性,促进实验室质量改进.方法 该实验室免疫组于2005年开始参加CAP组织的肿瘤标记物和激素类检测项目的能力验证活动,已连续参加了三批测试.实验室收到标本后,在10 d内检测完毕,将检测结果回报给CAP.CAP在同方法组内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估,并提供所有参与实验室的结果统计报告.结果 17项测定指标174个检测结果全部符合CAP标准,合格率达100%.结论 通过参加CAP能力比对检验,实现了对实验结果准确性的持续性监测,达到了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素质、加强全面质量控制的目的.

    作者:方辉;穆煜;孙芾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两种DNA抽提方法的操作过程及影响因素分析

    DNA是存在于细胞核和线粒体内,携带遗传信息,决定着细胞和个体遗传型的生物信息大分子[1].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聚合酶链反应、基因芯片、DNA分子杂交等分子生物新技术的发展,以DNA为材料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广泛地应用于移植组织配型、法医学、基因诊断、基因克隆等医学领域.而DNA的提取质量直接影响后继的研究与应用,目前常见的方法有盐析法和吸附柱法.

    作者:刘孟黎;韦小谦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7种肿瘤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初步探讨

    目的 同型半胱氨酸(Hcy)作为一种含硫氨基酸是蛋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一些研究报道,同型半胱氨酸在几种肿瘤中表达水平升高.该文旨在研究同型半胱氨酸在更多种类肿瘤中的表达水平.方法 收集7种肿瘤(结直肠癌、原发性肝细胞癌、乳腺癌、膀胱癌、肾癌、胃癌和食管癌患)患者和健康人的血浆,共402份,测定其中总同型半胱氨酸及叶酸、维生素B12的浓度,然后,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7种肿瘤患者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及叶酸、维生素B12的测定结果与健康人有无差异.结果 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测定结果:结直肠癌、原发性肝细胞癌、乳腺癌、膀胱癌、肾癌、胃癌和食管癌7组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水平升高(P<0.05),而叶酸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水平降低(P<0.05),维生素B12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上显著差异(P>0.05).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在肿瘤中的升高可能具有普遍性.

    作者:乔蕊;张捷;汪整辉;梁国成;吴永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生物信息学在输血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是一门基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应用和信息科学的知识方法对生物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研究、处理和应用的交叉学科[1].它作为生命科学中的信息学科,将会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影响并带动相关学科的进步与融合,本文简要介绍生物信息学的研究内容及在输血医学研究中常用的生物信息资源.

    作者:张献清;王波;吴道澄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MadCAM-1与整合素β7免疫细胞浸润在食管癌发生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MadCAM-1(mucosal addressin cell adhesion molecule-1)的变化及整合素β7免疫细胞浸润在食管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行食管癌根治术所收集的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食道黏膜组织中MadCAM-1与免疫细胞上整合素β7的表达.结果 MadCAM-1表达率在正常食道黏膜、癌旁组织及癌组织中分别为78%(39/50),64%(32/50)和40%(20/50).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组织(P<0.01)和癌旁组织(P<0.01);而正常组织与癌旁组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dCAM-1阳性表达患者中在低年龄组(<45 y)中的表达低于高年龄组(>45 y)(P<0.05);MadCAM-1阳性表达率与TNM分型、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及癌细胞的浸润深度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MadCAM-1阳性表达组中β7免疫细胞数量癌组织中明显低于癌旁及正常组织(P<0.01).结论 MadCAM-1参与肿瘤局部免疫过程,与食管癌发生、发展有关.食管癌组织中MadCAM-1的表达减少,β7免疫细胞浸润减少.提高MadCAM-1表达是肿瘤免疫治疗的一种方法.

    作者:徐继宾;桑圣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肺炎支原体快速鉴定培养基在儿童支原体感染快速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P)快速培养基在儿童MP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MP快速培养法对西安地区2005年1月~12月3 753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咽拭子标本进行MP培养检测,ELISA法检测其中1 710例患儿血清中MP-IgM抗体.结果 3 753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咽拭子标本中MP培养阳性556例,总阳性率为14.81%.1 710例患儿血清中MP-IgM阳性215例,阳性率12.57%;MP培养阳性266例,阳性率15.56%,两种检测方法MP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MP快速液体培养法简便快速,对儿童MP感染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适合一般实验室开展应用.

    作者:钱新宏;张国成;许东亮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基层实验室的质量控制现状及改进方案

    目前,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检验医学也随之而进,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各级医院的实验室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人员素质提高,实验设备更新换代,提高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密性,满足了临床诊疗的需要,实验室成了临床循证医疗不可缺少的依赖.基层实验室也随着大环境、大气候的发展而发展.基层医院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大了对基层实验室的设备投入,同时还不断地增添了新鲜血液,扩充了技术力量,新进人员多是本专业的中专、专科或本科毕业生,人员素质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检验科在医院的份量也有所加重.各实验室为了提高本科的检验质量,竞相开展了质量控制工作,也确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在质量控制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并非尽如人意,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作者:杨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EP10-T2用于TPO-Ab检测的方法学评价

    目的 以EP10-T2作为临床实验方法评定标准,对微粒子酶免疫发光法(MEIA)检测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并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 根据国际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颁布的<定量临床实验室方法初步评价试剂准则(EP10-T2)>的要求,用美国雅培公司AXSYM全自动化学发光仪进行TPO-Ab的测定.结果 低值、高值TPO-AbD的批内CV<5%,批间CV<5%.TPO-Ab的总不精密度<2%,TPO-Ab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7.TPO-Ab实验值均等于或接近于靶值,TPO-Ab的携带污染率为0.4%,与临床诊断相关系数为1.结论 用MEIA检测TPO-Ab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精密度高及携带污染率低等优点.

    作者:杨署梅;丛辉;王惠民;鞠少卿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提高日立7060全自动分析仪检测速度两法

    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日本株式会社生产的一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该仪器具有自动化程度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操作简便等优点.该仪器维护保养非常简单容易,只要严格按照维护保养程序进行日保养、周保养、月保养(包括3月和6月)以及年保养,仪器基本上能够满足日常工作需要[1].

    作者:翁改志;路军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Sysmex UF-100的保养与常见故障的排除

    Sysmex UF-100是全自动的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可对正常和异常的样本进行筛选,并能提示样本包含的异常项目,每小时大约分析100份样本,可显示5种不同的有形成分-RBC、WBC、EC、CAST和BAST,同时还可提供其它病理成分的提示信息(结晶,酵母样菌,病理管型,小圆细胞,精子),可提供精确的筛选,指导尿液异常的病人做进一步检查.现将我们在使用过程中保养体会及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李芳;于学杰;李爱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骨髓标本质量与骨髓液抽取量相关性实验报告

    目的 探讨细胞形态学检查抽取骨髓液量多少与骨髓标本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抽取不同骨髓液量之间的骨髓标本,用骨髓有核细胞直接计数法计数有核细胞,定量骨髓涂片定量计数巨核细胞,同时记录骨髓小粒的有无,比较不同骨髓液间的差异.结果 328份骨髓标本按抽取骨髓液量的多少分为:A(0.04~0.2ml)、B(>0.2~1.0ml)、C(>1.0~3.0ml)三组.A组129份,平均抽取的骨髓液为0.15 ml;B组167份,平均抽取的骨髓液为0.50 ml;C组32份,平均抽取的骨髓液为1.68 ml.有核细胞直接计数:A组与B组、A组与C组间,均值间差异均有显著意义;B组与C组均值间无显著性差异.巨核细胞定量计数:A组与B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A组与C组间、B组与C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统计了100例抽取骨髓液量在0.04~0.2 ml和95例>0.2~3.0 ml的骨髓标本,两组间有骨髓小粒的比例分别为0.580和0.747,差异非常显著.结论 以骨髓有核细胞直接计数数量、巨核细胞定量计数和骨髓小粒的有无,作为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的质量要求是切实可行的,结果显示抽取量在0.04~0.2 ml组不如第二组好,说明抽取量应控制在>0.2ml~1.0ml(约0.5ml)为宜.

    作者:唐兴洲;朱廷韬;李早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乐山市血站血液筛检自动化的实施

    血液筛检质量关系到血液安全,以智能化、网络化为依托的自动化实验室的建设和应用对血液筛检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乐山市中心血站于2004年9月成功建成自动化血液筛检实验室,实现了血液筛检的自动化,一年多来运行状况良好,现予以介绍.

    作者:邓晓琴;杨茂;毛建军;张玲;杨永红;帅敏;向艳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基因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初探

    目的 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G-CSFR)基因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建立以18S rRNA基因为内参的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相对定量方法,检测30例PBC患者和30例正常人PBMC中G-CSF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PBC患者PBMC中G-CSFR mRNA的△CT值为10.6±2.2,其相对表达量是正常对照组(8.9±0.4)的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CSFR基因在PBMC中的表达降低与PBC的发病密切相关,提示G-CSFR在PBC的发病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

    作者:杨再兴;梁艳;朱烨;李畅;曾贤铭;王燕;何铭君;仲人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TBA-4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我科于2000年同时引进了两台东芝TBA-4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该仪器操作简便,准确快速,稳定性、重复性好.但在五年使用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小的故障,现将这些故障及处理方法报道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韩来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敏感株与耐药株的溶血素毒力测定比较

    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和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抗生素耐药性分析多见报道,而有关其溶血素毒力差异性研究,却鲜见介绍.本文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可导致兔红细胞溶血的特性设计这项实验并对其毒力进行了鉴定,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友华;吴志奇;梅亚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IgA类和IgM类单克隆抗体血型定型试剂临床应用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IgA类和IgM类血型定型试剂临床使用的异同.方法 分别检测、比较IgA类和IgM类血型定型试剂的主要指标,并用于大批量血液样本的血型定型,将定型结果互相比较,并用正反定型法验证.结果 各项指标均符合血型定型试剂要求,血型定型结果的准确率和各主要亚型的检出率没有差异,IgM类试剂的亲和力较强,凝集效果相对较好.结论 IgA类试剂和IgM类试剂一样,均可用作血型定型试剂,但IgM类能更快速、方便地判读结果.

    作者:薛绍礼;薛青;王怡;夏觅真;宗琴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ABX MICROS-60型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异常原因分析与处理

    ABX MICROS-60型血细胞分析仪具有测定参数多,分析速度快,结果准确,重复性好,性能相对稳定等优点.但在细胞分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现将我科几年来使用中的体会综合如下,供同行参考.

    作者:陆红;薛燕萍;李莉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临床血液细胞学分析的全程质量控制

    目的 探讨血液细胞学分析的全程质量控制.方法 采用分析对比的方法讨论了血液细胞学分析前、中、后的质量控制.结果 标本的采集、抗凝、放置时间、放置温度,试剂的选择,仪器的校准,分析中的试剂质量,仪器的运行状态,都能影响血细胞分析的质量,造成检测结果的不准确.其中标本采集不顺利与抗凝剂比例不当对HGb、RBC、WBC、PLT影响大(P<0.01或P<0.05),标本放置室温6 h对RDW影响较大(与室温30 min比较P<0.05),低温放置2 h对PLT、RDW、PDW、MPV、NEUT、MCD、LYM有影响(与室温30 min比较P<0.05或P<0.01).结论 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一丝不苟做好血液细胞学分析的全程质量控制.

    作者:阴斌霞;王香玲;高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