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润香
一氧化氮合酶(NOS)催化精氨酸、NADPH+H+和O2,生成胍氨酸、NADP+、NO.以往NOS活性测定的方法主要是测定胍氨酸和NO的含量,由于方法学的弊病使其应用范围受限.Wang[1]建立了生物组织中测定NOS的酶双循环方法,其放大倍数为1000~4000.目前尚未见用酶双循环法测定血清NOS活性的方法报道,为此,我们将Wang法与酶双循环法[2]联合用于测定血清中NOS的活性,以期应用于临床.
作者:钱坤;邹光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色谱法已成为世界许多科学领域中普及的分离分析手段,色谱仪也呈多样化、高精化、自动化、联用技术化等方向发展.高效液相色谱仪具有柱效高、分析速度快、流动相和被测组分的体积流量小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日本岛津LC-10AD高效液相色谱仪主要包括LC-10AD输液泵、TOC-10A柱箱、检测器、C-R6A积分仪几部分,其中检测器分SPD-10A紫外检测器、FLD-6A荧光检测器及L-ECD-6A电化学检测器,现将我们在使用过程中的保养体会及常见故障排除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张润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尿蛋白成分来鉴别蛋白尿来源.方法 应用十二烷基磺酸钠-琼脂糖凝胶进行非浓缩尿蛋白电泳分析49例蛋白尿患者的尿蛋白成分.结果 在肾后性蛋白尿中往往可以检测到巨球蛋白等一类大分子蛋白,而在肾性则往往缺乏.并且以巨球蛋白作为鉴别蛋白尿的标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达到95.8%.结论 该方法客观性强,诊断符合率高,重复性好,简便快速,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周铁成;秦庆;杨小云;徐焰;程晓东;肖鹏涛;张路;郝晓柯 刊期: 2006年第04期
Beckman-coulter SYNCHRON 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由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生产的新型的生化检验仪器,该仪器使用界面、操作流程简单,测量结果准确、稳定、快速、精密度高,测试项目包括急诊生化、常规生化、特殊生化及药物检测等,是一种较理想的生化仪器.该仪器模块化的设计思路在应用和维护方面极大的方便了我们日常的工作.笔者现将该仪器使用中七种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其处理方法总结如下,供同行们参考.
作者:涂学亮;薛燕平;李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在大鼠肝损伤和肝纤维化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以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形成肝纤维化模型,以秋水仙碱治疗以延缓肝纤维化进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夹心法(ELISA)检测IL-8、IL-10水平,同时检测肝功能,并对肝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IL-8水平在对照组、秋水仙碱组、肝纤模型组的表达分别为:51.25±10.61 ng/L,86.56±23.82 ng/L,167.76±34.52 ng/L,肝纤模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秋水仙碱组(P<0.01);IL-10水平在三组的表达分别为:46.32±9.23 ng/L,38.41±11.53 ng/L,32.28±7.65 ng/L,肝纤模型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秋水仙碱组(P<0.01).结论 IL-8可能参与肝纤维化过程,其表达随着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加重而增加;IL-10有拮抗肝纤维化作用,随着纤维化和肝功能损伤的加重而显著降低.
作者:梁劲松;张锡流;梁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Th1/Th2类细胞因子(IFN-γ/IL-4)表达,探明Th1/Th2类细胞因子在慢性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分离6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20例正常人群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别于PHA和HBcAg/HBeAg体外培养48 h,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PBMC培养上清液IFN-γ/IL-4水平.结果 在PHA诱导下,HBV慢性感染者PBMC产生IFN-γ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IL-4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谷丙转氨酶(ALT)异常组和ALT正常组相比较,IFN-γ水平异常组大于正常组.HBcAg诱导下,HBV慢性感染者PBMC产生IFN-γ水平高于正常人群,IL-4水平两组间无差异,HBeAg诱导下,IFN-γ水平无显著性差异,而IL-4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Th1/Th2类细胞平衡失调与HBV感染慢性化有关;Th1类细胞因子优势表达引起肝脏炎症反应,HBcAg倾向诱导Th1类细胞因子表达,HBeAg倾向诱导Th2类细胞因子表达.
作者:张宝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SEN病毒(SENV)D亚型和H亚型在我国不同肝炎患者和献血员中的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对收集的270例健康献血者和484例各型肝炎患者(包括甲肝、乙肝、丙肝和非甲非戊型肝炎患者)进行SENV-D亚型和H亚型DNA检测.结果 无偿献血者中SENV-D的感染率为25.9%,SENV-H为24.4%;急性甲肝患者中SENV-D的感染率为14.5%,SENV-H为32.7%;慢性乙肝患者中SENV-D的感染率为46%,SENV-H为45.2%;在丙肝患者中SENV-D和SENV-H感染率均为65%;在非甲-非戊型肝炎患者中SENV-D的感染率为51.2%,SENV-H为43.9%.结论 SENV可能与HCV和HBV具有一样的传播方式,但并不是肝病发生的原因.
作者:穆士杰;陈蕤;李丁;张献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酶免(同接)法检测人血清中肺炎衣原体抗体.方法 用HEP-2细胞培养肺炎衣原体AR-39株,获得肺炎衣原体抗原后,利用该抗原与人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发生反应及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抗体催化TMB显色来指示人血清中抗肺炎衣原体抗体的存在.结果 抗原稀释度1 μg/ml,血清稀释度为1∶50,目测效果较好.门诊随机血清阳性检出率高达8.78%,此法特异性94.70%,灵敏度90.50%,试剂盒批内差CV=8.87%,批间差CV=6.92%.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捷,特异性、灵敏度、准确度较好,可以在医院大力推广.
作者:薛晓英;何素华;陈锡枚;刘士德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艾滋病于1981年发现以来,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我国于1985年发现首例经输血制品传染的病例,从流行率上看我国已经存在HIV感染发生和流行的条件.艾滋病病毒的检测有一定的严格要求,需要有独立的实验室和专用设备和器械,污染区、清洁区分开.实验人员必须接受专门培养并经考核获合格证书,且要熟悉生物安全操作知识和消毒技术,防止职业感染.搞好质量控制,健全各种登记,阳性标本即时送确认实验室确认.
作者:王清泉;张莹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建立乙肝病毒核心抗原(HBcAg)的定性检测方法,用于临床标本HBcAg的检测.方法 用ELSIA法检测临床血样标本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208例,阴性健康对照30例,与HBV DNA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08例HBsAg阳性样本,HBcAg与HBV DNA共同阳性率为58.7%,HBcAg阳性率为74.0%,HBV DNA阳性率为64.4%,二者结果显著相关.结论 ELISA法可用于临床标本HBcAg的检测.
作者:王厚照;田丰丰;陆金霞;马莉;周友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丙基硫氧嘧啶(PTU)引起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小血管炎的临床表现,提高临床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 对2例PTU引起的ANCA阳性的小血管炎患者进行临床分析.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的靶抗原及抗体滴度.结果 2例病人均为女性,平均年龄28 y,服PTU时间为29与36 mo.2例均有肾外表现,且为P-ANCA阳性,患者血清均识别MPO和PR3.而服PTU无小血管炎临床表现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病人的10份血清仅有1例ANCA阳性.2例患者均停用PTU,1例应用激素,1例无特殊处理,2例小血管炎的临床症状均得以缓解,停药和治疗后各种抗体滴度均有所下降.结论 PTU可引起ANCA阳性小血管炎,及时停用PTU或进行相应治疗,预后较好.
作者:崔丽艳;张捷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及有关细胞因子在哮喘患者发作期和缓解期的浓度变化,以探讨其与哮喘发病的作用.方法 观察哮喘发作期患者55名,缓解期患者70名,测定血清中ECP,白细胞介素4(IL-4)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a)浓度,并与40名健康者比较.结果 哮喘发作期和缓解期患者血清中3项指标均明显升高,而缓解期患者的ECP浓度与健康组无明显差异,其它2项仍升高.结论 哮喘患者的发病与ECP,IL-4,TNFa有明显相关,ECP可作为急性发作、疗效判定及预后指标,而IL-4和TNFα可能与复发有关.
作者:靳宝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测定广州市健康成年人群的肝素锂抗凝血浆肌酐值,建立该实验室血浆肌酐的生物参考区间.方法 采用碱性苦味酸速率法对959例健康成年人(年龄>18 y,其中男442例,女517例)进行血浆肌酐的测定,并按性别和年龄组分别比较.结果 血浆肌酐结果呈对数正态分布,成年人肌酐值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成年健康男性年龄组肌酐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95%可信限的生物参考区间为57.3~111.3 μmol/L;女性61 y以上的年龄组与其他成年女性年龄组之间肌酐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年龄18~60 y健康女性95%可信限的参考区间为43.8~83μ mol/L,年龄61 y以上健康女性95%可信限的参考区间为45~97 μmol/L.结论 生物参考区间对疾病的预防、诊断、疗效及预后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应依据标本类型、检测方法和检测人群制定适合各实验室的生物参考区间.
作者:卢燕君;石汉振;林莲英;王美兰;冯妙芙;黄宪章;庄俊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日本希森美康株式会社生产的F-820血细胞分析仪因该仪器具有的技术优势--如15项检测参数和3个细胞分布直方图,高稀释倍率,碳精浮球绝对定量加时间的双重定量技术,自动浮动界标功能;且为我国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进行室间质评定标仪器;再加之仪器的价格性能比,优质的售后服务,使其在国内占较大的市场分额.我科于1999年购置该仪器,因该仪器所带的废液收集瓶容量小,加之我们工作量较大;每天要开启废液瓶1~2次,给工作带来较多不便,因经常开启,瓶口磨损,密封不紧,在2001年底仪器不能进行标本检测处理;购置新废液瓶需花费一定的资金且要等6~8 d时间,为了不影响日常标本的检测工作,我们与医院设备科维修室同志一道,用20 L龙口瓶代替仪器所带废液瓶,恢复仪器工作可以达到每周倒一次废液的效果,经过3年多的实际应用,现报道如下,供同道参考.
作者:张薇;杨兴江;李竣玲;曾玉琼;许强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胆红素是临床肝功能实验室检查的必查项目之一,但目前在对其认识和检验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需要澄清和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1在对其认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多种胆红素概念模糊,甚至认为直接胆红素就是结合胆红素.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从以下几点得到澄清.
作者:席在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1现行红细胞分析质控分析软件设计的基本理念和存在缺陷 现行质控分析软件是按照某检测系统对某质控物的某一测定项目进行多次测定,其测定值的误差大小呈正态分布的理论而设计的.质控物的各个测定值质控之间以及测定值质控与其换算值质控之间各自独立成章,互不影响.软件系统只对某一单个指标做表面的在控与否统计评价分析,并未进行有关指标之间质控关系的进一步探讨,这样的质控软件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有可能造成红细胞测定值与红细胞换算值之间质控关系不协调、不明确的局面出现.
作者:袁应选;王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金昌市地处甘肃河西走廊,辖区人口46.3万,63所医疗单位,其中三级医院1所,二级医院5所,一级医院3所,其他医疗机构54所,年输血量3 300 U左右.由于临床用血机构的无计划性和随意性,造成血站和医院在采供血层面上出现了差异性,常常出现血液偏型现象,为此将本站2000~2004年采供血情况统计分析如下:
作者:王菊梅;赵肃民;王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日本东亚公司推出的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Sysmex XE-2100是目前世界上测试速度快的血细胞分析仪,每小时可检测150个标本,它具有灵活的七种检测模式和真正随机进样分析,满足临床不同标本检测要求,并节约试剂成本,真正随机进样分析功能可实现完全无人化的操作.Sysmex XE-2100除了采用传统的电阻抗法和射频法外还应用了半导体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同时结合特殊的细胞化学试剂及荧光染料对外周血白细胞进行分类,并可分析原始细胞、幼稚细胞和有核红细胞.XE-2100不仅能够满足检测大批量样品的需求,还可以为临床提供包括有核红细胞(NRBC)、光学法血小板(PLT-O(#)、幼稚型网织红细胞IRF(%)、造血祖细胞(HPC)等新参数的检测信息.因此,临床应用一年来,通过医生反馈的信息和科室的统计分析,证实了此仪器的以上优点.但是要保持仪器处于良好的状态,让它用得好、做得准,在保养维护方面就要下功夫,一些常见的故障就要排除,以下是常见的故障以及排除方法和使用心得.
作者:方伟祯;陈梅;鲍蕴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康仁-560生化分析仪具有价格低廉,检测结果准确,重复性好,操作方便,故障率低等优点,我们使用了六年后仪器出现故障一例并于以排除,现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作者:胡荣武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细菌微量快速生化鉴定系统,用于临床实验室细菌学的快速诊断.方法 应用所研制的27种微量快速生化反应试剂与传统试管方法检测208株临床分离菌及8种质控菌株生化反应符合率,依据杭州24 h的JYZ-15E及JYZ-11E肠杆菌生化编码鉴定管的项目要求组合了该法的肠杆菌15种(RE15n)及肠杆菌11种(RE11n)生化鉴定试验条,用208株临床分离菌及8种质控菌菌株进行鉴定试验.结果 27种细菌微量快速生化反应试剂与传统试管法生化反应总符合率为93.5%~100%.对208株临床分离菌及8株质控菌的菌种鉴定,其完全符合率15种(RE15n)为99.9%,11种(RE11n)为100%.8种质控菌株鉴定完全正确.结论 用细菌微量快速生化反应系统鉴定细菌,具有简单、快速的特点,无需特殊设备,成本低廉,所得结果准确、可靠,能够满足临床需要.
作者:赵院利;任健康;闫福堂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