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强;李雁;晁储璋;韩国新;刘振忠;东野圣伊
AC950是江苏镇江奥迪康医疗仪器责任有限公司生产,采用离子选择性电极直接测定临床样本离子活度的电解质分析仪.可以快速精确地测定生物标本的钾、钠、氯、锂离子,结果直接显示在LCD显示器上;同时可以在内置的打印机上输出样本报告.我科室使用二年多以来,很少出现大的故障,只是偶尔有点小毛病.下面就如何尽快地寻找和排除一些常见的小故障,谈谈我们的体会.
作者:陈敬平;张成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建立从无限增殖化人类B淋巴细胞提取基因组DNA的方法,并评价提取DNA的质量和产量.方法用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DNA样本的纯度和产量;用琼脂糖电泳法测定DNA样本的完整性.结果 (1~2)×107个B淋巴细胞提取基因组DNA的平均浓度为174±61.3 ng/μl,DNA的纯度平均为1.73±0.047(A260nm/A280nm),琼脂糖电泳测得DNA分子量约为21 kb,且无污染.结论该方法可以从无限增殖化人类B淋巴细胞提取高质量高浓度的基因组DNA.
作者:唐斯;李桢;王大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检测甲状腺肿瘤患者外周血中bFGF,HGF,TGFβ1及VEGF的表达水平,以进一步评价它们对甲状腺肿瘤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对28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包括甲状腺腺瘤14例,乳头状癌14例)外周血中bFGF,HGF,TGFβ1及VEGF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甲状腺腺瘤患者与乳头状癌患者外周血中bFGF,HGF和TGFβ1的表达水平均较正常组高,但只有bFGF和HGF具有显著性(P<0.001),TGFβ1无显著性(P>0.05);VEGF在甲状腺腺瘤患者与乳头状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组(P<0.01).结论 bFGF和HGF可能作为甲状腺肿瘤血清学检查敏感的外周标志物.
作者:刘润花;郭俊成;赵富玺;熊思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自行研制宫颈/阴道细胞学薄层液基涂片的细胞保养液、滴片剂并建立操作方法,取代目前市售的价格昂贵的细胞保养液,以利于普及推广宫颈/阴道细胞液基薄层涂片检查法.方法以该室研制、设计的液基薄层涂片试剂,同市场销售的相关试剂对比操作,主要在镜下观察分析自制试剂处理的细胞像,是否合乎严格诊断报告的要求.结果该室研制设计的液基薄层细胞保养液、滴片剂及制片方法,能完整、全面地显示宫颈/阴道脱落细胞各种形态和结构的变化,反映细胞的生理、病理变化.结论所配试剂,与市售的宫颈/阴道脱落细胞配合TBS法所销售的相关试剂,大、小医院完全可以自行配制.价格低廉,结果无明显差异.
作者:叶德立;王江平;李焱萍;邹俊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献血者洪某,24 y,汉族,湖南籍人,身体健康,既往无输血史及其它病史.2004年1月13日在我站捐血车上献血,血型初步检定为O型,后到我站采用PK72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1],发现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于是将血样送到我站血型室做进一步血型血清学检查及家系调查,确定为较罕见的Bm亚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玉发;张国清;黄守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体内功能强的抗原提呈细胞(APC),DC的发育可分为未成熟和成熟两个阶段,未成熟DC在捕捉抗原后向外周淋巴组织的T细胞区迁移并成熟,成熟DC能表达丰富的MHC分子和协同刺激分子[1].DC至少可分为三个亚群,不同亚群的DC在激活Th1/Th2、CTL应答方面存在差异.人们发现,多种途径能在体内外扩增、激活DC,使其诱导更强有效的抗肿瘤免疫,这为肿瘤免疫治疗开辟了新的前景.
作者:杨荣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通过检测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浆中脑钠肽(BNP)水平的改变,并与其肌钙蛋白I(cTnI)水平和高敏感性C反应蛋白(hs CRP)水平变化相比较,初步探讨将BNP作为冠心病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标志物的可靠性.方法 2004年3~11月,以分层随机抽样法获取西安地区健康人群血浆样本195份(男性132名,女性63名),西京医院住院患者血浆279份(包括129名冠心病、60名糖尿病、62名肺病疾患、28名单纯眼部疾患),利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和动态定时散射比浊法分别检测上述血浆BNP浓度、cTnI浓度及hs CRP浓度;将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的差异显著性.结果统计学分析证实 :冠心病组与正常组在BNP水平、cTnI水平及hs CRP水平上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其中又以BNP水平差异显著性大(P=0.001);糖尿病组、肺病组以及眼科阴性对照组的BNP浓度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则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BNP浓度在冠心病患者中显著升高,进一步显示了其在心脏疾患中潜在的临床价值.
作者:徐焰;彭道荣;陈灿磊;张小宁;余妍;孙怡群;郝晓柯 刊期: 2006年第03期
R80A血液黏度仪是北京中勤世帝科学仪器公司开发研制的单孔血流变仪,它以良好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外加独特的锥板式设计,在同类产品中一枝独秀而备受广大用户欢迎.我院于1996年购进一台单孔血液黏度仪R80A,使用至今出现的故障也陆续不断.下面针对该机器在我院的使用情况和近年来笔者的维修体会分析如下:
作者:杨寻柱;何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与白细胞(WBC)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监测作用.方法 333例患儿感染性疾病住院患者,分为病毒感染组和细菌感染组,再将细菌感染组分为革兰阳性菌(G+)组和革兰阴性菌(G-)组.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清中的PCT,采用CD17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患者WBC.结果以血清PCT≥0.5 μg/L为阳性标准,细菌感染组76例PCT检测中,有20例结果小于0.5 μg/L,病毒感染组257例PCT检测中,有180例结果小于0.5 μg/L(P<0.01);细菌感染组WBC均值为10.91±2.86(×109/L),病毒感染组WBC均值为5.58±1.32(×109/L)(P<0.01).G+菌组42例PCT检测中,有5例结果小于0.5 μg/L,G-菌组34例PCT检测中,有15例结果小于0.5 μg/L(P<0.01);G+菌组WBC均值为13.61±2.85(×109/L),G-菌组WBC均值为9.21±2.16(×109/L)(P<0.01).结论 PCT与WBC的测定,都可用于感染性疾病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
作者:蒋玉莲;黄彩芝;莫丽亚;李先斌;赖源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FQ-PCR)检测HBV-DNA含量的方法,探讨其在乙型肝炎预防、诊断、治疗及判断病情等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HBV S基因高保守区设计了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利用TaqMan探针的基本原理,PCR扩增目的片段并实时检测产物的荧光强度,根据标准品建立的标准曲线,由软件自动计算出待测样本中HBV-DNA的准确含量.结果 220例临床样本的检测结果显示,乙肝大三阳患者HBV-DNA阳性率(98.8%)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1),病毒平均含量为7.52±0.43 copies/ml;小三阳患者HBV-DNA阳性率低于大三阳组(P<0.01),但平均病毒含量与大三阳组无差异(P>0.05),高达7.41±0.26 copies/ml;单独HBsAg阳性和单独HBsAb阳性组HBV-DNA阳性率分别为56.4%,19.2%,平均病毒含量分别为5.35±0.32 copies/ml,4.02±0.31 copies/ml;80例献血员血清仍有3例HBV-DNA阳性,其病毒含量低于其它各组.结论 RFQ-PCR检测HBV-DNA含量比ELISA法具有更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准确反映HBV在体内的复制情况,对临床上抗病毒药物的选择和判断疾病的预后意义重大.
作者:王旭东;张冬雷;李立人;施健;崔之础;王惠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随着现代临床检验医学的快速发展,对出血、血栓性疾病的筛选和确诊,观察用药疗效,分析抗凝药物剂量,以及各种外科手术前的凝血机制方面的常规检测等显得越来越迫切.传统的手工方法因人为影响因素较大,检测难以做到标准化,效率低、精密度差等原因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全自动血凝分析仪的出现和应用,使止血和血栓项目检查变得简便、准确、可靠、快速,极大地满足了临床诊疗的需要.本文中就ACL-Advance型全自动血凝分析仪进行一些性能介绍及技术探讨.
作者:瞿良;腾仪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白细胞(leukocyte,white blood cell)和白细胞流变学(leukocyte Yheology)是血液流变学研究领域里一项重要内容.过去认为白细胞数量少且结构复杂,在研究方法上也存在许多困难,国内外学者对此重视不够,故资料较少.现在随着血流变学由宏观水平向微观水平研究的延伸和临床医学研究的进展,白细胞流变学及特性对疾病的影响及意义在预防和治疗方面十分重要、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和价值,白细胞理化、形态及流变特性逐渐被广大学者所重视并在多层次、多方面进行了研究.现将白细胞对以下几种疾病的影响作一综述.
作者:牛晓静;贾冬青;陈艳秋;刘素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我院于2003年底引进了北京博晖公司生产的BH5100plus五通道原子吸收光谱仪,该仪器采用末梢血同时检测铜、锌、钙、镁、铁五种微量元素,具有用血量少,操作简便,检测迅速等优点.在近两年的使用过程中,我科总结出以下三种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方法供广大同行参考.
作者:李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抗原19-9(CA19-9)、糖抗原12-5(CA12-5)联合检测在胃肠道肿瘤:胃癌、直结肠癌、胰腺癌中的临床应用,以优选诊断阳性率高的方法.方法对经临床、内窥镜、病理学、CT或磁共振确诊的129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以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瑞士罗氏ELECSYS2010)检测血清CEA、CA19-9和CA12-5水平,并比较血清联合测定及单项测定结果.结果各单项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除直结肠癌CEA阳性率可达53.5%外,其它各项均明显低于联合检测阳性率;胃肠道肿瘤标志物检测平均阳性率:CEA为49.0%,CA19-9为32.1%,CA12-5为33.1%,而联合检测明显提高诊断阳性率,胃癌达59.3%,直结肠癌达65.1%,胰腺癌达51.9%.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测定,可明显提高肿瘤诊断阳性率,可弥补单项测定阳性率不高、特异性不强的缺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程晖;胡芳;袁柯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我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SLISA)检测了71例肝硬化患者血清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水平,以探讨肝硬化患者血小板下降与血清血小板生成素之间的关系.
作者:严喜章;孟博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血细胞计数仪的WBC堵孔情况常见,所以,掌握一定的相关知识和排堵技巧,对日常工作很有帮助.现就BC-3000血细胞计数仪的相关经验做以总结,供同道参考.
作者:汪旭强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患儿血清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及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变化,探讨检测h-FABP的诊断价值.方法同期观察健康儿童30例和79例IM患儿血清h-FABP和CK-MB水平,同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IM患儿血清h-FABP 5.35±2.15 μg/L和CK-MB 23.1±9.4 U/L水平分别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94±1.09 μg/L(t=8.2757,P<0.01),13.7±3.2 U/L(t=5.3747,P<0.01);血清h-FABP检出率(77.2%)显著高于CK-MB的检出率(41.8%,χ2=20.5904,P<0.01).结论 h-FABP定量测定可作为判断IM患儿早期心肌损害的一项客观指标,且比CK-MB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作者:陈明;张会芝;宋向芹;高梅兰;王健;李广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检验信息的传递和结果发放实行网络化流程管理.方法引入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从标本收集到检验报告的发放均采用网络化流程.结果实现所有检验信息的电子化管理,实现网络数据交换与共享快捷的服务效率.
作者:吕长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调查西安地区HLA-B*53基因频率并进行高分辨确认.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和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PCR-SSO)方法对HLA-B*53进行低/中分辨调查和高分辨确认.结果 13 945样本中有13例样本低分辨认为可能是HLA-B*53,其中6例样本经高分辨确认为HLA-B*5301,另有7例样本被证实不是B*53.结论西安地区HLA-B*53基因频率为0.0002,在遇到模棱两可的分型结果时,要采用多种检测方法综合分析,确保HLA分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刘孟黎;刘晟;齐珺;韦小谦 刊期: 2006年第03期
MEK-6318K全自动细胞分析仪是由日本光电工业株式会社生产,能够对人体动、静脉血及末梢血进行三分类分析,并有嗜酸性粒细胞提示功能,该机运行稳定,重复性好.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以下问题,与同行探讨.
作者:王勇;张玲玲;丁体龙;俞小忠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