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日立7060生化仪的几种故障及排除方法

马尚柱;郝万鹏;邓朝晖

关键词:日立, 生化仪, 故障分析, 自动生化分析仪, 仪器, 用户欢迎, 性能稳定, 维护保养, 自动化, 故障率, 中国, 运行, 文件, 市场, 日本, 器具, 管理, 程序, 程度, 操作
摘要:日立7060生化分析仪是日本日立公司20世纪九十年代投向中国市场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该机器具有操作简单,性能稳定,结果准确,故障率低,自动化程度高而深受用户欢迎.我们在使用该机的过程中,仪器虽然有专人管理,且严格执行维护保养(SOP文件)程序,但有时也会出现一些故障,影响仪器的正常运行.笔者使用该仪器已有五年,经过观察和探索,总结了一些故障分析及解决办法,以供同行参考.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谈谈检验科的电子档案管理模式

    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成熟的检验科信息管理系统(LIS)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检验科电子档案管理模式,大致可分为数据档案、仓库档案、考核档案、职工档案、行政管理档案和内部资料档案.数据电子档案可方便地保存、统计、查找当日或以往的病员资料与检测结果,利用计算机帮助管理人员考查标本按时间完成的情况,做到不漏收,不漏检,不延误,终使病人和临床双满意.仓库电子档案可让各组室的组长在网上订购试剂和耗材,帮助管理员更好的管理好检验科仓库.考核档案、职工档案、行政管理档案可方便管理人员进行电脑排班、工作量统计、成本核算等工作;也方便科主任随时了解每个职工的工作情况、能力高低,分派不同工作,提出不同要求,建立一支人才梯度合理的高素质职工队伍.内部资料档案保存检验科内部所有的规章制度、文献著作、操作规程等,便于科室有效的、科学的进行管理.检验科电子档案管理模式的建立为科主任的科学管理决策提供了现代化的有力手段,有利于促进科室的发展和进步,使人性化管理和现代化、科学化的管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便做好我们的各项工作.

    作者:张耀欣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

    目的观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患儿血清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及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变化,探讨检测h-FABP的诊断价值.方法同期观察健康儿童30例和79例IM患儿血清h-FABP和CK-MB水平,同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IM患儿血清h-FABP 5.35±2.15 μg/L和CK-MB 23.1±9.4 U/L水平分别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94±1.09 μg/L(t=8.2757,P<0.01),13.7±3.2 U/L(t=5.3747,P<0.01);血清h-FABP检出率(77.2%)显著高于CK-MB的检出率(41.8%,χ2=20.5904,P<0.01).结论 h-FABP定量测定可作为判断IM患儿早期心肌损害的一项客观指标,且比CK-MB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作者:陈明;张会芝;宋向芹;高梅兰;王健;李广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研究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与叶酸、维生素B12的关系.方法对102例(男58例,女44例)脑梗死患者和46例(男26例,女20例)正常健康人用FPIA法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MEIA法测定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浓度.结果脑梗死组同型半胱氨酸、叶酸水平分别为24.6±9.6 μmol/L和3.7±1.6 μg/L,对照组分别为9.1±4.1 μmol/L和7.1±3.1 μg/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而维生素B12在脑梗死组与对照组的水平分别为303.1±105.6 ng/L和325.2±114.5 ng/L,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升高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子,叶酸等缺乏及代谢障碍是造成同型半胱氨酸增高的主要原因.

    作者:孙明忠;王国政;邹红香;姚龙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胃肠道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抗原19-9(CA19-9)、糖抗原12-5(CA12-5)联合检测在胃肠道肿瘤:胃癌、直结肠癌、胰腺癌中的临床应用,以优选诊断阳性率高的方法.方法对经临床、内窥镜、病理学、CT或磁共振确诊的129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以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瑞士罗氏ELECSYS2010)检测血清CEA、CA19-9和CA12-5水平,并比较血清联合测定及单项测定结果.结果各单项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除直结肠癌CEA阳性率可达53.5%外,其它各项均明显低于联合检测阳性率;胃肠道肿瘤标志物检测平均阳性率:CEA为49.0%,CA19-9为32.1%,CA12-5为33.1%,而联合检测明显提高诊断阳性率,胃癌达59.3%,直结肠癌达65.1%,胰腺癌达51.9%.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测定,可明显提高肿瘤诊断阳性率,可弥补单项测定阳性率不高、特异性不强的缺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程晖;胡芳;袁柯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西安地区HLA-B*53频率及高分辨确认分析

    目的调查西安地区HLA-B*53基因频率并进行高分辨确认.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和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PCR-SSO)方法对HLA-B*53进行低/中分辨调查和高分辨确认.结果 13 945样本中有13例样本低分辨认为可能是HLA-B*53,其中6例样本经高分辨确认为HLA-B*5301,另有7例样本被证实不是B*53.结论西安地区HLA-B*53基因频率为0.0002,在遇到模棱两可的分型结果时,要采用多种检测方法综合分析,确保HLA分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刘孟黎;刘晟;齐珺;韦小谦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树突状细胞的发育、亚群及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体内功能强的抗原提呈细胞(APC),DC的发育可分为未成熟和成熟两个阶段,未成熟DC在捕捉抗原后向外周淋巴组织的T细胞区迁移并成熟,成熟DC能表达丰富的MHC分子和协同刺激分子[1].DC至少可分为三个亚群,不同亚群的DC在激活Th1/Th2、CTL应答方面存在差异.人们发现,多种途径能在体内外扩增、激活DC,使其诱导更强有效的抗肿瘤免疫,这为肿瘤免疫治疗开辟了新的前景.

    作者:杨荣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降钙素原和白细胞在儿童感染中的监测分析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与白细胞(WBC)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监测作用.方法 333例患儿感染性疾病住院患者,分为病毒感染组和细菌感染组,再将细菌感染组分为革兰阳性菌(G+)组和革兰阴性菌(G-)组.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清中的PCT,采用CD17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患者WBC.结果以血清PCT≥0.5 μg/L为阳性标准,细菌感染组76例PCT检测中,有20例结果小于0.5 μg/L,病毒感染组257例PCT检测中,有180例结果小于0.5 μg/L(P<0.01);细菌感染组WBC均值为10.91±2.86(×109/L),病毒感染组WBC均值为5.58±1.32(×109/L)(P<0.01).G+菌组42例PCT检测中,有5例结果小于0.5 μg/L,G-菌组34例PCT检测中,有15例结果小于0.5 μg/L(P<0.01);G+菌组WBC均值为13.61±2.85(×109/L),G-菌组WBC均值为9.21±2.16(×109/L)(P<0.01).结论 PCT与WBC的测定,都可用于感染性疾病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

    作者:蒋玉莲;黄彩芝;莫丽亚;李先斌;赖源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血清无机磷紫外光度法双通道测定

    目的设计日立7020生化仪血清无机磷紫外光度法自动双通道测定程序.方法建立无机磷样本空白测试通道,特征分析参数包括测光点、双波长、样本/试剂量、K值等分别与无机磷项目测试通道相同,同时在补偿项目菜单设置补偿公式.结果批内CV为1.5%~3.0%,批间CV为3.0%~4.8%,平均回收率为99.5%.外观正常血清样本(n=81)双通道测定消除样本空白误差(均值±标准差)为0.9%±1.7%,脂浊(n=38)、黄胆(n=32)、溶血样本(n=35)分别为12.6%±15.4%,-5.7%±4.7%,-18.3%±14.7%.结论双通道测试程序简单,结果准确可靠,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样本空白补偿方法.

    作者:王元彬;叶昌斌;董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BC-3000血细胞计数仪堵孔的判断和排除

    血细胞计数仪的WBC堵孔情况常见,所以,掌握一定的相关知识和排堵技巧,对日常工作很有帮助.现就BC-3000血细胞计数仪的相关经验做以总结,供同道参考.

    作者:汪旭强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12年来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杆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目的调查12年来呼吸道感染的革兰阴性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分析自1991年1月~2003年1月之间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培养结果.结果在分离3 461株革兰阴性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占16.7%、大肠埃希氏菌占14.7%、肺炎克雷伯氏杆菌占11.4%;在前6年(1991年1月~1996年12月)革兰阴性杆菌占35.5%,后6年(1997年1月~2003年1月)占64.5%,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及醋酸钙不动杆菌检出率明显增加,且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均有不同程度增加.结论 12年来呼吸道感染的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呈上升趋势且细菌耐药性增加,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作者:王水利;解娟;罗小峰;张利侠;吴桦;赵岚;孙钢;韩雪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无限增殖化人类B淋巴细胞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建立

    目的建立从无限增殖化人类B淋巴细胞提取基因组DNA的方法,并评价提取DNA的质量和产量.方法用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DNA样本的纯度和产量;用琼脂糖电泳法测定DNA样本的完整性.结果 (1~2)×107个B淋巴细胞提取基因组DNA的平均浓度为174±61.3 ng/μl,DNA的纯度平均为1.73±0.047(A260nm/A280nm),琼脂糖电泳测得DNA分子量约为21 kb,且无污染.结论该方法可以从无限增殖化人类B淋巴细胞提取高质量高浓度的基因组DNA.

    作者:唐斯;李桢;王大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Bm亚型一例及其家系调查

    献血者洪某,24 y,汉族,湖南籍人,身体健康,既往无输血史及其它病史.2004年1月13日在我站捐血车上献血,血型初步检定为O型,后到我站采用PK72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1],发现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于是将血样送到我站血型室做进一步血型血清学检查及家系调查,确定为较罕见的Bm亚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玉发;张国清;黄守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保存前白细胞过滤对添加剂红细胞中细菌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白细胞过滤对添加剂红细胞中细菌增殖的影响.方法 3个单位添加剂红细胞以100 CFU/ml的浓度人为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然后等分为二,一份经白细胞过滤,另一份作为对照,置4 ℃保存14 d,每周取样作细菌培养计数.结果添加剂红细胞经白细胞过滤后,经2 w保存未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铜绿假单胞菌生长,残留的大肠埃希氏菌有显著增殖,但其增殖数量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保存前过滤白细胞能有效地减少或消除细菌的增殖,对预防细菌污染所致的输血反应有一定意义.

    作者:张献清;吴原茹;穆士杰;孙文利;夏爱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应用于沙门菌鉴定的方法研究

    目的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和设备解决沙门菌鉴定困难的难题,探究简便、快速、准确的鉴定方法,确立积极有效检测鉴定手段和监控措施,防止食物中毒及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方法根据测试菌不同,探讨PFGE技术实验条件,沙门菌的PFGE鉴定方法.结果经反复试验证实所建方法灵敏快速、准确可靠、分辨率高,实用性强.在没有图像分析仪的情况下,肉眼即可进行判断,可替代传统的血清学鉴定方法.结论脉冲场凝胶电泳基因分型及同源性鉴定方法分辨率高,应用性强,技术先进.

    作者:曹春红;刘维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白细胞流变特性对疾病的影响

    白细胞(leukocyte,white blood cell)和白细胞流变学(leukocyte Yheology)是血液流变学研究领域里一项重要内容.过去认为白细胞数量少且结构复杂,在研究方法上也存在许多困难,国内外学者对此重视不够,故资料较少.现在随着血流变学由宏观水平向微观水平研究的延伸和临床医学研究的进展,白细胞流变学及特性对疾病的影响及意义在预防和治疗方面十分重要、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和价值,白细胞理化、形态及流变特性逐渐被广大学者所重视并在多层次、多方面进行了研究.现将白细胞对以下几种疾病的影响作一综述.

    作者:牛晓静;贾冬青;陈艳秋;刘素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人精液中白细胞与NO和UA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白细胞精子症不育精液中白细胞(WBC)密度、一氧化氮(NO)和尿酸(UA)之间的关系.方法依据WHO诊断标准,选择白细胞精子症不育者40例,非白细胞精子症不育者35例,生育者30例,采用过氧化物酶染色法进行精液WBC密度计数;采用镀铜镉还原荧光法检测NO代谢产物硝酸盐(NO-3);UA含量测定采用尿酸酶-过氧化物酶偶联法.结果白细胞精子症组精液NO 106.95±4.13 μmol/L,WBC(1.985±0.696)×109/L显著增高,而UA含量166.9±68.1 μmol/L降低;生育组NO 41.31±3.67 μmol/L,WBC(0.038±0.024)×109/L和UA含量398.6±52.3 μmol/L(P<0.01).UA与NO及WBC均呈显著性负相关(r=-0.795,P<0.01;r=-0.857,P<0.01).结论白细胞精子症患者精液NO产生增多致UA含量下降,使精子中毒受损.提示临床在治疗时应加用抗氧化药物,可提高疗效.

    作者:杨麦贵;杨阳;黄萍;张竹映;樊爱琳;郑善銮;韦晓明;郝晓柯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检验科发生医疗纠纷的常见原因与预防性管理

    检验科经常碰到的医疗纠纷有两种,一种是本科人员与患者的直接纠纷,另一种是检验科与临床科之间的纠纷,而后一种纠纷实际上是间接与患者的纠纷.由于检验科工作的特殊性,二种纠纷的预防处理都显得非常重要,否则不但影响病人的就医检查利益,而且影响检验科与临床科之间的配合理解,甚至引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和损失.现将引起检验医疗纠纷的原因与预防性管理措施探讨如下.

    作者:王惠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肝硬化血小板减少与血小板生成素水平关系的探讨

    我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SLISA)检测了71例肝硬化患者血清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水平,以探讨肝硬化患者血小板下降与血清血小板生成素之间的关系.

    作者:严喜章;孟博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甲状腺肿瘤患者外周血bFGF、HGF、TGFβ1及VEGF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

    目的检测甲状腺肿瘤患者外周血中bFGF,HGF,TGFβ1及VEGF的表达水平,以进一步评价它们对甲状腺肿瘤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对28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包括甲状腺腺瘤14例,乳头状癌14例)外周血中bFGF,HGF,TGFβ1及VEGF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甲状腺腺瘤患者与乳头状癌患者外周血中bFGF,HGF和TGFβ1的表达水平均较正常组高,但只有bFGF和HGF具有显著性(P<0.001),TGFβ1无显著性(P>0.05);VEGF在甲状腺腺瘤患者与乳头状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组(P<0.01).结论 bFGF和HGF可能作为甲状腺肿瘤血清学检查敏感的外周标志物.

    作者:刘润花;郭俊成;赵富玺;熊思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咽部定植菌与住院精神病人呼吸道医院感染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咽部定植菌与住院精神病人呼吸道医院感染的相关性及预防控制对策.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新入院精神病人纳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入院后24 h、第4 d、第21 d时取咽拭子送检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对其住院期间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咽部有病原菌定植组病人呼吸道医院感染率达53.84%,与无定植组的16.98%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定植菌耐药情况严重.结论咽部病原菌定植是住院精神病人呼吸道医院感染的主要潜在危险因素之一,抗精神病药物的副反应和约束护理是引起高感染率的主要原因;临床应重视咽拭子培养和药敏结果来指导预防和治疗住院精神科病人呼吸道医院感染.

    作者:刘洪光;刘雪琴;金冬;刘秀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