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明原因肝炎自身抗体检测

雷震;温玉兰;晏萍兰;陈川英;谢楠

关键词:不明原因肝炎, 自身免疫性肝炎, 自身抗体
摘要: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肝炎自身抗体检测的意义.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92例不明原因肝炎患者血清标本ANA,ASMA;免疫印迹法检测AMA-M2,LKM-1,LC-1,SLA/LP.结果 92份标本中有57份检出至少一种自身抗体,占62.0%.其中,ANA阳性37例,占40.2%;ASMA阳性26例,占28.3%;AMA-M2阳性11例,占12.0%;LKM-1阳性2例,占2.2%;SLA/LP阳性1例,占1.1%.结论 自身抗体的检测对不明原因肝炎的病因探寻,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早期诊断及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分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献血者档案微机化管理的意义

    保存献血者的献血档案并对其进行管理,目的是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的血源信息库,为血源信息快速查询,保证临床安全输血,满足临床用血需求提供良好的服务.要达到这一目的,档案微机化管理模式作用不可忽视.

    作者:杜爱玲;崔毅军;斯景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用过氧乙酸-吐温20洗液洗血凝反应板

    用过的血凝反应板如何洗涤,一直没有令人满意的方法.我们曾试用过尿素法、加酶洗衣粉法、十二烷基硫酸钠加甲醛法,但结果都不理想.洗过的反应板干燥后用显微镜检查,底部仍有蛋白膜和残留血细胞.用20 g/L联苯胺(冰醋酸配)过氧化氢溶液检查,均出现蓝色反应.

    作者:杨兰泽;高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MS9-5H血细胞分析仪常见故障及排除

    MS9-5H血细胞分析仪是法国生产的5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该仪器具有检测结果准确、精密度及重复性好等优点.目前在我国已有不少用户,笔者通过一年多的使用,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就该仪器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作一简单介绍,仅供同道在使用和维修时参考.

    作者:李华信;王晓静;陈松涛;薛党党;李晓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蛋白Z检测在重症肝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蛋白质Z(PZ)在重症肝病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与凝血酶原时间PT(INR)单位的关系.方法 血浆PZ采用ELISA法检测,凝血因子活性FX:C和PT(INR)应用全自动血凝仪测定;对17例重症肝病和23例健康者的血浆PZ,FX:C和PT(INR)水平进行检测,并做相关性比较.结果 重症肝病组的PZ水平为240.1±192.7 μg/L,与对照组1 812.6±34.2 μg/L比较明显下降(P<0.05);重症肝病组的FX:C与PT(INR)分别为(71.4±30.2)%,2.22±0.97 s,与对照组(110.6±17.0)%比较FX:C明显下降,而PT(INR)(0.93±0.04)明显增高.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重症肝病组PZ与PT(INR)存在明显负相关(P<0.05),反映了肝病的病理过程.结论 同时检测PZ与PT(INR)对于肝病患者治疗的预后监控有重要意义.

    作者:汤荣华;胡微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Du血型一例报道

    我室在常规配血工作中,发现Rh血型卡中出现不完全凝集,经上级血站鉴定为Du血型,现报道如下.

    作者:孔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降低雅培AXSYM运行成本的几种方法

    美国雅培公司生产的AXSYM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通过微粒子酶免分析法(MEIA)、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离子捕捉免疫分析法(RATA)及辐射能衰减分析法(REA)等四种方法对多种人体指标进行检测,可对各类激素、糖类抗原、各种肿瘤标志物进行定量测定,是目前较先进的检测设备之一,其特点是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试剂稳定、无污染,但其各种试剂、耗材非常昂贵,从而影响其临床推广应用.如何在保证检测质量的情况下降低运行成本,成为大家为关心的问题.在几年的工作中笔者摸索总结出了一些办法,使其运行成本降低三分之一以上,可供同行参考.

    作者:杨琦;曹春晓;尹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一氧化氮(NO)在临床医学中的意义

    由于NO在体内扮演着生理和病理双重角色,所以它在体内的产生与临床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作者从NO的理化生物学性质、合成代谢、生理、病理以及在临床中的应用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作者:姜帆;姜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深圳地区血清ALT升高患者肝炎相关病毒的病原学调查

    目的 探讨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升高与甲、乙、丙、丁、戊、庚型肝炎病毒,以及柯萨奇病毒(COXV)、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EBV)、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将920例血清ALT升高人群设为实验组,276例ALT水平正常的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对两组人群进行10种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 实验组中HBV抗原检出率为25.22%,对照组为4.34%,两组有明显差异(P<0.01);多重感染以HEV/HBV重叠为主,但两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抗-HEV及抗-HEV-IgG检出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抗-HEV-IgM在病例组中的检出率(8.71%)明显高于对照组(2.63%)(P<0.05).结论 HBV感染和HEV近期感染与血清ALT升高可能具有相关性.

    作者:何英;吴润香;莫凡;陆学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脑脊液乳酸测定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脑脊液乳酸(CSF-LA)测定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检测经临床确诊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CSF中的乳酸、蛋白、白细胞、葡萄糖、氯,评价CSF-LA与其它指标的关系.结果 CSF-LA与脑脊液蛋白、白细胞、氯含量显著相关.CSF-LA在疑似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组中明显升高.结论 CSF-LA测定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及是否感染的鉴别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彭凤;徐晓萍;邬叶红;赵荣平;于嘉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复方银翘氨酚维C片对ALT检测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复方银翘氨酚维C片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的干扰作用,确定其干扰成分,探讨干扰机理.方法 取复方银翘氨酚维C片(0.25g)研磨成粉,加入蒸馏水溶解,同时分别取复方银翘氨酚维C片主要成分(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银翘、连翘)配成溶液,分别按不同浓度比例加入不同ALT检测值的血清样本中,重新测定ALT浓度.结果 血清中加入复方银翘氨酚维C片后ALT都有不同程度升高,低浓度ALT血清升高明显(P<0.01,相差非常显著),随着复方银翘氨酚维C片加入量增大,ALT升高越明显;该复方制剂主要成分维生素C、银翘、连翘分别对低值ALT有明显干扰作用(P<0.01,差异非常显著).结论 复方银翘氨酚维C片对ALT有干扰作用,干扰成分是该药中维生素C和中药银翘、连翘.

    作者:顾炳权;董轲;孙晓红;李鸾;张惠中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ACL700O全自动血液凝固分析仪的维护及常见报警和处理

    ACL7000全自动血液凝固分析仪是我院于2005年购进,给我们的工作带来方便,同时也给临床提供了更加精确的结果.但是医学检验仪器无论其设计如何先进、完善,在使用过程中都避免不了因各种原因,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故障,只是仪器的故障率不同而已.为保证仪器的正常工作,对仪器进行正常维护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为了能让仪器在好的状态下工作,除了操作人员要对这台仪器的性能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外,工作人员还要经常对仪器进行一些日常维护与保养,从而减少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因为故障的发生而影响到结果的准确性,也减少了因仪器故障而产生资源浪费的情况.同时在工作期间发现仪器有报警时要及时做出相应处理.现笔者把对ACL7000全自动血液凝固分析仪日常工作中一些简单维护、保养的方法总结出来与同行共同学习.

    作者:刘华森;杜利军;鲍蓓;伍绍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Elecsys 2010免疫分析仪特殊故障排除

    我科于2004年引进罗氏Elecsys 2010免疫分析仪,此仪器具有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结果准确,维护方便等特点.但在2 y多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一特殊故障,现将这一特殊故障的处理介绍如下,以供同行参考及时解除故障.

    作者:胡进彩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血细胞分析样品质量的控制

    血细胞分析在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下,血细胞计数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样品的质量.现就血细胞分析样品质量的控制谈几点个人经验.

    作者:徐宏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乳液肾负荷与尿液渗透压的关系探讨

    乳液肾负荷(renal solute loab,RSL)测定对预防和诊治新生儿、婴儿(下称乳婴儿)肾功能损害已有报道[1],然而喂养乳婴儿乳汁的乳液RSL与尿液渗透压的关系尚未见报道.本文对240例我院临床儿科及新生儿科提供的研究对象分组探讨乳液RSL与尿液渗透压的关系,现就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汪宏良;杜志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血液分析方法的过程能力与性能及其室内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目的 通过研究临床血液常用指标的过程能力与性能,为血液指标检测方法过程能力与性能的改进以及不同项目质控方案的设计提供重要依据,同时能有效降低血液质控经济成本.方法 运用两个水平的未定值全血质控品检测8个常用血液指标,依据美国CLIA'88的PT质量要求确定备血液指标的Tea,计算常用血液项目的过程能力与性能指标,同时作过程能力分析图,6σ水平方法决定图,功效函数图及OPSpecs图.结果 通过血液指标过程能力与性能的研究获得了常用血液指标的过程能力与性能指数,建立了合适的血液指标检测方法的质控方法;通过查找并解决一些过程能力与性能不恰当的方法的原因,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提高各血液项目检测方法的过程能力,达到既保证质量又降低质控成本的目的.结论 临床血液常用指标过程能力与性能的研究是其过程能力与性能改进及质量控制方案设计的基础,其方法适用于所有临床实验室定量指标的过程研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永富;刘春霞;曹兴建;陶国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尿液细胞形态与肾盂肾炎诊断的关系

    在泌尿系统上尿路感染患者尿液中各种细胞成分易黏附聚集成团形成混合细胞团,通过对其形态观察,有助于对感染部位及肾盂肾炎的诊断.

    作者:郭金芳;高凤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血清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浓度在肝脏疾病中的变化和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C,CysC)浓度在肝脏疾病中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用微粒子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清Cys C,同时检测ALT,AST,TBIL,GGT,PT(INR).结果 肝病组患者血清中Cys C浓度高于对照组,其中乙肝、肝硬化、肝癌组分别为0.97±0.21,1.32±0.21,1.29±0.21 mg/L,与对照组(0.72±0.16 mg/L)相比差异非常显著.Cys C在肝病中升高的阳性率要高于其它常用肝功能生化指标.结论 血清Cys C浓度在肝脏疾病中显著升高,且阳性率要高于其它常用肝功能生化指标.

    作者:林炜炜;徐晓萍;于嘉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的意义

    冠心病(CHD)是目前造成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研究表明,动脉硬化斑块不是简单的脂质沉积病,而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一种慢性炎症反应.高敏感性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hsCRP和Hcy水平的增高,被证实为CHD或未来CHD事件危险性的标志,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加相关,对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有预报作用.笔者分析了87例CHD患者hsCRP和Hcy水平,总结如下.

    作者:张红;张平;纪元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GF-D800型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特殊故障排除

    GF-D800型半自动生化分析仪以操作简单,性能稳定,结果准确,故障率低,经济实用而受基层用户欢迎.

    作者:杨贵成;侯惠禄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健康中学生静脉血血细胞各参数参考值调查

    目的 建立健康青年静脉血血细胞各项参数参考值,并比较有无性别、地区的差异.方法 用美国雅培CD-1700全自动18项参数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该市正常青年静脉血血细胞参数.结果 经统计学u检验,在男性(577人)与女性(531人)间,血细胞参数RBC,HGB,HCT,MCV,MCHC,MPV和PCT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各项参数与国内文献比较均存在差异,其中男性RBC,HGB参考值范围大于儿童组,WBC,MCHC,RDW,MPV的参考值范围既大于儿童组,也大于成人组.女性MCHC,RDW,MPV,WBC的参考值范围既大于儿童组,也大于成人组.而男性和女性的PLT的参考值范围都低于儿童组和成人组.其它各项参数只在参考值范围的低限和高限存在轻微差异.结论 部分血细胞参数存在性别、年龄的差异.故有必要建立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的血细胞参考值.

    作者:黄莉;夏曙华;丛硕;莫非;王伟;周黔;周旋;陈继荣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