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缺血修饰清蛋白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应用实验研究

张东玲;朱广博;郭禹;刘蕊

关键词:缺血修饰清蛋白,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 评价缺血修饰清蛋白(IMA)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具有早期辅助诊断的意义.疾病类型不同其诊断意义亦不同.方法 选择急性胸痛入院患者120例,其中急性心梗44例,心绞痛46例,非心源性胸痛30例.在胸痛发作5 h内采血做IMA实验,测定结果 用ACB值(清蛋白钴结合能力,单位:U/ml)表示,观察IMA对各组疾病的诊断价值.另选30例急性心梗入院需溶栓治疗的患者,分别于溶栓前、溶栓开始后2,4,6,8,10,16,24 h采血做IMA实验,测定血清ACB值观察IMA对溶栓监测的意义.结果 急性心梗组、心绞痛组患者血清IMA实验ACB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心梗组患者血清IMA实验ACB值与心绞痛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溶栓监测中各时间段的IMA实验ACB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IMA是诊断心肌缺血的早期指标,可用于ACS的早期诊断,且可明显提高对心绞痛早期诊断的灵敏性,但用于溶栓监测意义不大.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与SLE关联性的初步研究

    目的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水平,并探讨其与其它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正常对照组(30例)和SLE患者组(37例)血清BLyS水平.结果 SLE患者血清BLyS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SLE患者BLyS水平升高,提示BLyS可能与SLE的发病有关.

    作者:刘才旺;倪红兵;鞠少卿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血浆与血清标本检测B型脑钠肽的结果比较

    目的 研究血浆与血清标本检测B型脑钠肽的异同.方法 使用微粒子捕捉免疫化学发光法(MELA)检测50例对照组和259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B型脑钠肽水平.结果 血浆与血清标本检测B型脑钠肽结果 差异无显著性;而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着病情加重B型脑钠肽水平升高.结论 血浆与血清标本均可检测B型脑钠肽,其结果 基本相同.

    作者:张保平;宿瑞俊;冯新平;郝艳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HC9886全自动电解质分析仪的常见故障和处理

    航创HC-9886分析仪是由深圳航创公司生产的包括自动进样仪的全自动电解质分析仪,在国内广泛使用,具有操作简单,响应时间快等特点.下面将一年来使用中出现的故障和维护保养的经验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作者:李晓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经日立-罗氏检测系统量值传递后的新鲜混合血清作临时酶校准品的可行性

    目的 分析经日立-罗氏检测系统(A系统)量值传递后的新鲜混合血清作临时酶校准品的可行性.方法 先用日立-罗氏检测系统将c.f.a.s的酶的量值传递给新鲜混合血清作临时酶校准品,然后用A系统、Roehe Modular P分析仪与科华-东菱试剂(B系统)、Dade Dimension RxL分析仪与配套试剂(C系统)、Dade Dimension RxL分析仪与科华-东菱试剂(D系统)、Beckman CX9分析仪与配套试剂(E系统)、Hitachi 7170A分析仪与Randox试剂(F系统)、Olympus 640分析仪与北京中生试剂(G系统)测定50份新鲜血清和临时酶校准品的ALT,AST,CK,LDH,ALP,γ-GT活性,后用临时酶校准品标示值与测定值之比作为校正因子,校正50份新鲜血清的测定结果,并进行校正前后的结果 比较和临时酶校准品互通性分析.结果 校正前各检测系统测定结果 间有较大的差异(CV4.99%~13.98%),校正后差异变小(CV1.30%~10.34%),其中B,C,E,F系统中ALT,AST,CK,LDH,ALP,γ-GT和D,G系统中ALT,AST,CK与A系统结果偏差明显变小,并且仪器与试剂配套的C,E系统间为备检测系统间小;但D,G系统中LDH,ALP,γ-GT差异改变不明显.结论 采用新鲜混合血清作临时酶校准品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使用前必须进行酶校准品互通性检验,才能保证每项酶的测定结果 的准确和可靠.

    作者:顾国龙;谢智光;梁景云;唐芳玫;徐文丽;冯玉清;李颖;黄冬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临床分离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特点.方法 用改良罗氏培养基间接药敏实验绝对浓度法检测结核菌的耐药情况.结果 210株临床分离株中对6种药物全部敏感仅有1株;两种以上药物耐药的有148株,耐药率70.48%;同时耐INH和RFP的菌株有90株,耐药率42.86%.结论 耐药及耐多药结核菌感染是临床治疗结核病的一个严重问题;临床分离的结核杆菌耐药率和耐多药率高;分析临床分离株的耐药特点,对控制结核病传染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段艳;崔晓利;张增贤;冯群岭;阎折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意大利AUTOLAB-18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故障分析

    引进意大利AUTOLAB-18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六年多来,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程使用并认真保养,在仪器的使用过程中,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重复性、稳定性等方面均很理想.室内质量控制检测结果及参加陕西省室间质量控制的全部生化检验项目均由该仪器完成,并取得优良成绩.但在近的使用中发生了二次故障,影响到正常工作,现将故障原因及处理情况作以下报道,为同行遇到同类问题时借鉴.

    作者:王秦芳;安银东;余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故障排除与应用

    我科在对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几年的使用过程中,不断摸索和探讨,积累了一些故障排除及应用方面的经验,在此介绍如下.

    作者:阴志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肠道小RNA病毒组所致脑膜炎的病原体特点及其诊断

    目的 探索肠道小RNA病毒组所致病毒性脑膜炎的病原体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 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病脑组)和非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对照组)为观测对象,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脑脊液标本肠道小RNA病毒组及柯萨奇病毒(COX).结果 病脑组肠道小RNA病毒组总检出率为34.5%,其中COX为29.1%;对照组未检出此类病毒.结论 RT-PCR是检测肠道小RNA病毒较实用的方法 ,肠道小RNA病毒组尤其是其中的COX是导致病脑的重要病原体,应列为病脑病原体常规检测.

    作者:杨亚平;关慧臻;薛承岩;张凤侠;李桂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哮喘患儿血清中sIL-2R,IL-2,IL-4,IL-13的测定与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哮喘患儿血清中sIL-2R,IL-2,IL-4,IL-13的水平变化及其与哮喘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每例患儿及正常对照组均取空腹静脉血并即时分离血清1 ml,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sIL-2R,IL-2,IL-4,IL-13的水平,并对检测结果 进行医学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 哮喘急性发作组、哮喘缓解组的患儿血清中sIL-2R,IL-2,IL-4,IL-13的测定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P<0.05).其中患儿哮喘急性发作组、哮喘缓解组血清中sIL-2R,IL-4,IL-13的测定结果 要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IL-2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此外,哮喘急性发作组与哮喘缓解组血清中IL-2,IL-4,IL-13的测定结果 相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均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而sIL-2R则无显著差异.结论 哮喘患儿血清中sIL-2R,IL-2,IL-4,IL-13的水平均存在显著的变化,说明它们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国祥;许文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重视血气分析前的质量保证

    血气分析对于临床诊断、治疗、预后起着重要作用,尤其被广泛用于急慢性呼吸功能衰竭的诊断、治疗、心肺复苏、外科手术和监护等方面.但血气分析易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分析前的因素可直接影响到血气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因此做好血气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结果的前提.现就有关做好血气分析前的质量控制作一探讨.

    作者:段宝生;曹贤;段宇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血自由基和肿瘤坏死因子的含量与肝炎病毒感染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肝炎病毒感染与自由基及肿瘤坏死因子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显色、比色法检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炎患者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脂质氧化物(LPO)、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含量.结果 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炎患者血中LPO,MDA,TN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而SOD,GSH-PX,CAT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与肝炎病毒感染的种类及肝炎发生的程度密切相关.结论 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炎患者的SOD,GSH-PX,CAT,LPO,MDA,TNF的含量检测,对了解肝脏损伤及肝炎的防治有一定意义.

    作者:崔相法;卢志明;王红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AXSYM免疫发光分析仪常见故障排除及应用体会

    我院于2004年购进美国雅培公司的AXSYM全自动免疫发光分析仪,它采用微粒子酶免分析(MEIA)、荧光偏振免疫分析(FPIA)、离子捕捉免疫分析(ICIA)三种技术,可以对血清或血浆中的蛋白质、病毒抗原、血药浓度、激素等进行测定,具有极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稳定性,至此运行两年多,也得到了临床科室的认可.但是,我们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得到一些体会,特将常见的几种故障排除及应用体会报告如下,以期与同行共同探讨.

    作者:刘紫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男性恶性肿瘤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的研究探讨

    目的 探讨男性恶性肿瘤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应用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对70例男性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睾酮(T)和雌二醇(E2)进行含量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恶性肿瘤组血清T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E2是正常对照组的4倍;E2/T水平是正常对照组的12倍.结论 T,E2,E2/T可作为诊断恶性肺癌和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过筛参考指标.

    作者:王宁慧;徐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及稳定性研究

    目的 探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SD大鼠1型糖尿病模型的方法 并观察模型稳定性.方法 按禁食与否、不同体重、不同给药剂量及不同给药途径对SD大鼠进行分组实验,观察其成模率,并在以佳方式制备糖尿病模型后,分别于3,7,14,21 d和28 d对成模动物的血糖、每日采食量、饮水量和排尿量进行测定,并与对照组作比较分析.结果 选择体重范围为201~240 g SD大鼠,禁食后以50mg/kg STZ一次性腹腔注射为佳诱发糖尿病模型方式,其成模率可达到83.3%,成模大鼠于注射后72 h,血糖均稳定维持在18.7~21.1 mmol/L左右,同时成模后即出现多饮、多尿和多食表现,其症状体征与临床病人比较相似.结论 成功制备1型SD大鼠糖尿病模型,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作者:黄琛;顾志峰;曹晓蕾;印彤;余江毅;朱晓晖;王粹芳;崔世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Sysmex SE-9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常见故障及排除

    日本东亚希森美康公司生产的SE-9000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在临床应用已久,每小时可检测120个标本,它具有自动、手工和预稀释三种检测模式,能满足临床不同标本检测要求.SE-9000采用了流式细胞技术和直流电阻法与射频法相结合的检测技术,具有多通道检测和试剂系统,可以专门检测幼稚细胞(IMI)、末梢血干细胞(HPC),可以设置不同年龄段参考范围,数据动态连续观察,还具有全自动网织红细胞检测系统.我院使用6年来,该仪器一直处于良好状态,但近半年来由于该仪器已老化,故障较多,笔者在这里讨论的是较常见的故障及排除方法.

    作者:郝婉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Roche E170检测系统测定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析灵敏度的验证

    目的 对Roche E170检测系统测定促甲状腺激素(TSH)项目的 检测低限、功能灵敏度进行验证.方法 对空白样品进行连续20 d在天间重复性实验,验证TSH检测低限;制备系列低浓度的TSH样品,验证其功能灵敏度.结果 Roche E170检测系统测定TSH的低检测限为0.005 μIU/ml,与Roche厂家产品说明书声称的一致;其功能灵敏度该室验证值为0.011 μIU/ml,与Roche厂家产品说明书声称有差异(0.014 μIU/ml).结论 实验室必须验证和建立本实验室条件的分析灵敏度,为甲状腺患者提供准确可靠的促甲状腺激素(TSH)低值结果.

    作者:郑沁;黄亨建;张国福;张林;郭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革兰氏染色在阴道清洁度判断中的重要作用

    目的 比较湿片法和革兰氏染色法在判断阴道清洁度中的差异,寻找阴道清洁度判断的适当的方法.方法 收集妇科门诊病人的阴道分泌物标本,分别用湿片法和革兰氏染色法对同一标本进行白细胞、上皮细胞、阴道毛滴虫、真菌、线索细胞、阴道乳酸杆菌和杂菌等常规项目的 检查,记录结果 ,分别对各项目进行统计学分析,判断阴道清洁度.结果 湿片法对白细胞、上皮细胞、滴虫的检出率高于革兰氏染色法(P<0.01);革兰氏染色法对真菌、阴道乳酸杆菌和杂菌的检出率高于湿片法(P<0.01).结论 湿片法和革兰氏染色法两者相结合能较准确地划分清洁度,明确阴道炎的性质.

    作者:朱浩稳;苏俏辉;彭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血液成分病毒灭活进展

    输血作为一种替代疗法,其临床意义不可低估,但是血液安全性问题愈来愈受到关注,血液成分的病毒灭活是提高输血安全的重要手段.该文就近几年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效果作一综述.

    作者:姚自同;张献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AVE-762智能尿沉渣分析仪计数池清洗处理

    近,我科购置了一台AVE-762智能尿沉渣分析仪,该仪器是通过显微镜数码照相技术和计算机智能识别技术结合为一体的尿液有形成分定量分析仪器.笔者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该仪器计数池常黏附尿液中多种有形成分,致计数出现差错.根据笔者对该仪器一段时间的操作经验,就计数池清洗处理方法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作者:卢其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细菌耐药性监测与临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滥用抗生素的四种原因:不习惯应用微生物检查或嫌麻烦不愿做;对抗生素的使用指征及细菌的耐药性认识不足;用药模式不当;对广谱性抗生素的合理性使用认识不足.滥用抗生素的严重性:引起细菌耐药以及产生各种不良反应、引起医疗纠纷等:①尽管新型抗菌药物不断出现,但常见感染菌的耐药性也随之增加,如: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和具有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肠杆菌科菌的检出率也在增多,这说明我国面临着细菌耐药率增多的威胁,这些现象与抗生素的滥用有着很大的关系;②滥用耳毒性抗生素(如: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对耳蜗神经造成伤害,产生听力下降;③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和实施以及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加,医疗事故和纠纷会涉及到医疗系统的各个领域,而如此滥用抗生素有可能被控告为误诊或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微生物检查及药物监测的目的 :提供病原菌的诊断、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时控制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基本的三个要素:①明确感染菌;②根据体外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③合理选药.

    作者:覃琼英;赖极隆;李健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