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VE-762智能尿沉渣分析仪计数池清洗处理

卢其明

关键词:智能识别, 尿沉渣分析仪, 计数池, 尿液有形成分, 定量分析仪器, 照相技术, 技术结合, 处理方法, 操作经验, 显微镜, 计算机, 数码, 清洗, 购置
摘要:近,我科购置了一台AVE-762智能尿沉渣分析仪,该仪器是通过显微镜数码照相技术和计算机智能识别技术结合为一体的尿液有形成分定量分析仪器.笔者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该仪器计数池常黏附尿液中多种有形成分,致计数出现差错.根据笔者对该仪器一段时间的操作经验,就计数池清洗处理方法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IL-10基因启动子区-592A/C位点多态性与HBV感染转归的关系

    目的 探讨汉族人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启动子区-59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转归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方法 ,检测231例HBV感染者,165例HBV感染康复者和135例正常对照者IL-10基因启动子区-592A/C位点基因型.结果 IL-10基因启动子区-592A/C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HBV感染组、HBV感染康复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血清HBV-DHA<1×103 copies/ml的HBV感染者组和HBV-DHA≥1×103 copies/ml组之间的分布频率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但IL-10基因启动子区-592A/C位点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在慢性乙型肝炎组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HBV无症状携带组,两组之间分布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汉族人IL-10基因启动子区-592A/C位点多态性可能与人群对HBV易感性及感染后的病毒血症水平无显著相关性,但该位点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后的肝脏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张健;李卫宁;林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肠道小RNA病毒组所致脑膜炎的病原体特点及其诊断

    目的 探索肠道小RNA病毒组所致病毒性脑膜炎的病原体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 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病脑组)和非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对照组)为观测对象,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脑脊液标本肠道小RNA病毒组及柯萨奇病毒(COX).结果 病脑组肠道小RNA病毒组总检出率为34.5%,其中COX为29.1%;对照组未检出此类病毒.结论 RT-PCR是检测肠道小RNA病毒较实用的方法 ,肠道小RNA病毒组尤其是其中的COX是导致病脑的重要病原体,应列为病脑病原体常规检测.

    作者:杨亚平;关慧臻;薛承岩;张凤侠;李桂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对氧磷酶的生物学特性及与疾病的关系

    对氧磷酶(paraoxonase,PON)家族是由PON1,PON2,PON3三大成员组成的.三者在分子结构、基因结构及生物学特性上都有很多相似性.对氧磷酶重要的生物学特性是抗氧化性,这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目前的研究已经肯定对氧磷酶具有抗心血管疾病(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作用,但是这种关系主要是由PON1活性决定的,而与PON1的基因多态性关系不大.对氧磷酶的活性与糖尿病(DM)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呈负相关,但是其基因型与DM的关系还需要有更多的研究来证实.吸烟可以降低血清对氧磷酶的活性和浓度,酒精对PON的影响与酒精的摄入量有关,而维生素E等影响的研究结论 尚不一致,需要进行更多的实验.

    作者:李园园;李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基因型分析

    目的 分析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主要基因型.方法 用表型确定的临床分离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34株,分别用TEM,SHV,CTX-M-1,CTX-M-2和CTX-M-9扩增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并对PCR产物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PCR扩增结果 显示TEM,SHV,CTX-M-1,CTX-M-2和CTX-M9的阳性率分别为47.06%,85.29%,26.47%,32.35%和52.94%,CTX-M型总阳性率为88.24%,序列分析证实扩增为目的产物.结论 34株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主要基因型是CTX-M型和SHV型,且同时携带2种以上基因的菌株占所测菌株的82.35%,需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作者:韦洁宏;黄烈;林广城;刘键;杨来智;陆学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常见故障处理及保养

    我科于2004年2月使用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该机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稳定性好、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虽然该机的故障率低,但也发现一些常见问题,若处理不当会影响正常工作.现将我们遇到的常见故障、处理及仪器保养作一介绍,仅供同行参考.

    作者:张粤;郝伟;廉科;王岚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产质粒介导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流行基因型及传播机制的研究

    目的 调查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产质粒AmpC酶的流行基因型和传播机制,以及时发现并监控这些高危菌群.方法 收集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西丁耐药株采用酶提取物改良三维试验筛选高产AmpC酶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DNA测序分析质粒介导AmpC酶的流行基因型,并通过质粒接合实验、肠杆菌科基因组内重复一致序列-PCR(ERIC-PCR)探讨流行基因型的传播机制.结果 16株高产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中,DHA组10株,EBC组6株,未发现MOX组、CIT组、ACC组和FOX组质粒AmpC基因.对部分PCR产物进行序列分析,证实为DHA-1型和ACT-1样质粒AmpC基因.16株产AmpC酶菌株中10株质粒接合实验成功,DNA同源性分析显示16株质粒介导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分属于14种基因型.结论 在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中发现DHA和EBC组质粒AmpC酶,其传播途径以水平传播为主导,产酶菌克隆垂直传播居次要地位,未发生同一克隆株的流行.

    作者:李从荣;黄俊;吕霞;彭少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铁染色在尼曼-匹克氏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介绍罕见病尼曼-匹克氏病(niemann-pick disease简称npd)的一种特异性的组化染色.方法 铁染色法.结果 所有的尼曼-匹克细胞的胞质内出现蓝色闪亮的颗粒,呈普鲁士蓝阳性反应;所有的戈谢氏细胞的胞质内未出现蓝色颗粒,呈普鲁士蓝阴性反应.结论 铁染色对尼曼-匹克细胞呈特异的阳性反应,铁染色是准确诊断尼曼-匹克氏病的一种简明而可靠的组化染色.

    作者:杨斌;李海英;李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干化学试带法尿微量清蛋白测定的探讨

    目的 观察干化学试带法检测尿微量清蛋白的可行性.方法 使用尿微量清蛋白干化学试带对58例尿液标本进行检测,同时进行尿液总蛋白浓度测定及使用免疫比浊法进行尿微量清蛋白定量测定.结果 与免疫比浊法测定尿微量清蛋白结果 相比,干化学试带法测定的敏感性为92%,特异性为79%.干化学试带法测定阳性标本的尿总蛋白浓度与阴性标本相比,结果 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干化学试带法检测尿微量清蛋白是一种简便可靠的方法,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邢辉;王帆;曾耀;胡丽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ABXMICROS60-OS血液分析仪的质量控制

    ABX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能够自动定量人外周血中有关细胞的十八项参数,并绘制出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三个直方图,我院于2002年购进,在四年多的使用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现从以下几点浅谈使用ABX血细胞分析仪的质量控制.

    作者:孙继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血自由基和肿瘤坏死因子的含量与肝炎病毒感染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肝炎病毒感染与自由基及肿瘤坏死因子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显色、比色法检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炎患者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脂质氧化物(LPO)、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含量.结果 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炎患者血中LPO,MDA,TN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而SOD,GSH-PX,CAT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与肝炎病毒感染的种类及肝炎发生的程度密切相关.结论 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炎患者的SOD,GSH-PX,CAT,LPO,MDA,TNF的含量检测,对了解肝脏损伤及肝炎的防治有一定意义.

    作者:崔相法;卢志明;王红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血浆与血清标本检测B型脑钠肽的结果比较

    目的 研究血浆与血清标本检测B型脑钠肽的异同.方法 使用微粒子捕捉免疫化学发光法(MELA)检测50例对照组和259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B型脑钠肽水平.结果 血浆与血清标本检测B型脑钠肽结果 差异无显著性;而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着病情加重B型脑钠肽水平升高.结论 血浆与血清标本均可检测B型脑钠肽,其结果 基本相同.

    作者:张保平;宿瑞俊;冯新平;郝艳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预稀释血标本放置时间对血细胞参数的影响

    目的 了解预稀释血样本不同放置时间对血细胞参数的影响,掌握佳测定时间,得到准确可靠的测定值.方法 血液标本预稀释后放置0,5,10,20,30,60和180min后测定其各参数值,并用统计学处理.结果 发现RBC,HGB,HCT,MCH,MCHC五项参数的测定结果 基本不发生改变;在30 min时,LYM%明显升高(P<0.05),GRN%明显降低(P<0.05),PLT降低在60 min,WBC,MPV在0 min时明显升高(P<0.01).结论 使用血细胞分析仪时,已稀释血标本测定应在5~20 min以内完成.

    作者:黄欢;王琼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Sysmex KX-21型血细胞分析仪空气阀故障及解决方法

    KX-21型血细胞分析仪是日本SYSMEX公司生产的一种全自动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该仪器采用电脑触摸屏直接操作,检测标本方便、准确、快捷、自动化程度较高.随着血细胞分析仪的普及,有关这类仪器的常见故障及分析报道的较多.我科2000年元月购进并开始使用,仪器编号A2518,于2006年2月出现说明书之外的故障,现将故障表现及解决处理过程及体会教训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

    作者:张培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IMS-972型电解质分析仪常见故障及处理

    我院于2001年、2006年先后引进一台深圳希莱恒医用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IMS-972型电解质分析仪,该机具有操作简单、结果可靠、重复性好等优点.由于长期使用,积累了大量操作及故障处理的经验,现将该机的一些常见故障及处理办法分述于下,供同仁参考.

    作者:田居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故障排除与应用

    我科在对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几年的使用过程中,不断摸索和探讨,积累了一些故障排除及应用方面的经验,在此介绍如下.

    作者:阴志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临床分离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特点.方法 用改良罗氏培养基间接药敏实验绝对浓度法检测结核菌的耐药情况.结果 210株临床分离株中对6种药物全部敏感仅有1株;两种以上药物耐药的有148株,耐药率70.48%;同时耐INH和RFP的菌株有90株,耐药率42.86%.结论 耐药及耐多药结核菌感染是临床治疗结核病的一个严重问题;临床分离的结核杆菌耐药率和耐多药率高;分析临床分离株的耐药特点,对控制结核病传染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段艳;崔晓利;张增贤;冯群岭;阎折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应用磁珠法和巢式PCR检测血清HIV1RNA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磁珠法提取核酸和巢式核酸扩增HIV1 RNA在HIV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HIV1+2抗体阴性的梅毒感染者、有输血/手术史的住院患者和HIV1+2抗体阳性的AIDS患者、HIV携带者、健康体验者采用上述方法 检测血清HIV1 RNA.结果 24例HIV1+2抗体阴性者血清中未检出HIV1 RNA;4例AIDS和1例HIV携带者血清HIV1RNA呈阳性,2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未检出HIV1 RNA.结论 磁珠法提取核酸结合巢式核酸扩增能检出AIDS和HIV携带者血清中的HIV1 RNA及排除假阳性.

    作者:吴月平;罗文明;陈育凤;倪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重视血气分析前的质量保证

    血气分析对于临床诊断、治疗、预后起着重要作用,尤其被广泛用于急慢性呼吸功能衰竭的诊断、治疗、心肺复苏、外科手术和监护等方面.但血气分析易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分析前的因素可直接影响到血气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因此做好血气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结果的前提.现就有关做好血气分析前的质量控制作一探讨.

    作者:段宝生;曹贤;段宇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AXSYM免疫发光分析仪常见故障排除及应用体会

    我院于2004年购进美国雅培公司的AXSYM全自动免疫发光分析仪,它采用微粒子酶免分析(MEIA)、荧光偏振免疫分析(FPIA)、离子捕捉免疫分析(ICIA)三种技术,可以对血清或血浆中的蛋白质、病毒抗原、血药浓度、激素等进行测定,具有极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稳定性,至此运行两年多,也得到了临床科室的认可.但是,我们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得到一些体会,特将常见的几种故障排除及应用体会报告如下,以期与同行共同探讨.

    作者:刘紫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实验室内部尿素测定标准化的应用价值

    目的 提高实验室内部生化项目的 可比性.方法 用cfas校准的日常检测系统对新鲜混合人血清定值,将该血清作为急诊系统的校准品对病人标本测定.结果 校准后的两个系统间尿素检测结果 的允许误差EA=0.31 mmol/L,小于美国CLIA88尿素系统误差标准允许限值SE=0.50 mmol/L.结论 用赋值的新鲜混合人血清校准的急诊生化系统与日常生化系统两者间的生化结果 具有可比性.

    作者:李鑫;王德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