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英;何艳;林伟华;聂晓辉;黄云平
目的 克隆、表达核心链霉亲和素(core-strepavidin,core-SA)基因.方法 人工合成核心链霉亲和素基因;克隆到pET22b原核表达载体中,转化大肠埃希氏菌BL21,IPTG诱导表达后进行SDS-PAGE分析;目的 蛋白经Ni-NTA亲和层析纯化,采用改良过碘酸钠法标记HRP,ELISA法检测比较HRP-SA与商品化HRP-SA的活性.结果 人工合成的354bp DNA片段经测序确证为核心链霉亲和素基因.将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pET 22b-core SA转化大肠埃希氏菌BL21,经IPTG诱导后得到可溶性的表达产物.SDS-PAGE显示目的 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14 000,与理论值相符.在非变性条件下纯化目的 蛋白,经HRP标记后用ELISA法检测,结果 表明自制的HRP-SA与商品化HRP-SA的活性相当.结论 成功克隆和表达了核心链霉亲和素基因.
作者:彭佳;王国华;陈坤;宋晓国;张贺秋;周见远;何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以健康老年人群呼吸道菌群为研究基础,在此基础上研究老年呼吸道感染过程中随着疾病的发展呼吸道菌群的变化趋势及感染治疗过程中呼吸道菌群的变化趋势.方法 采集2003年7月~2005年12月间老年人(年龄大于60岁)健康组60例在不同季节的咽拭子进行需氧培养、厌氧培养、二氧化碳培养;同时采集60例门诊呼吸道感染的老年患者(未使用抗生素治疗)咽拭子及120例呼吸道反复感染老年患者(使用5 d广谱抗生素后)的咽拭子进行同样的培养.通过数据分析在不同季节老年人群组的咽部正常菌群的分布及感染状态下呼吸道菌群数量变化和失调.结果 健康老年人群之间咽拭子的细菌菌群分布和数量是无明显差异的(P>0.05);而老年感染组的咽拭子细菌菌分布和数量与老年健康组有明显差异(P<0.05);对于120例老年呼吸道反复感染患者(在使用5 d广谱抗生素后)其咽拭子细菌菌群分布和数量与老年健康组有明显差异(P<0.05);广谱抗生素应用后主要的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和白假丝酵母菌等.结论 呼吸道菌群在健康老年人群之间保持着一定的菌群数量稳定,但在呼吸道感染时其菌群可失调导致呼吸道感染.而且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会选择出呼吸道高耐药的条件致病菌,尤其是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
作者:张利侠;詹颉;刘波;归巧娣;任健康;孙莉;杨淑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FQ)-PCR法测定四种TRAIL受体DcR1,DcR2,DR4,DR5 mRNA含量的方法 ,探讨其在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表达的检测价值,并分析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免疫指标与四种TRAIL受体的相关性.方法 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以人基因GAPDH为内参照,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 检测35例健康人和35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RAIL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IgG,IgA,IgM,C3,C4.结果 与健康人比较,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RAIL受体DcR1 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受体DcR2,DR4,DR5 mRNA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血清中的C3和IgG显著下降(P<0.01),且与DcR1的变化成负相关,结论 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TRAIL受体DcR1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提示TRAIL受体DcR1可能参与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疾病进程,这为有效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提供了新的线索.
作者:周晔;邓安梅;陈燕;谷明莉;吴传勇;陈波;陈孙孝;仲人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血清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水平测定以对很多血液和免疫方面的疾病诊断和疗效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而愈来愈被重视,逐渐成为临床实验室的常规项目.免疫比浊测定法(im-munoturbidimetry)因同时具备生化检测的快速性和免疫反应的特异性,可进行血清Ig的快速、准确定量,临床实验中应用较广泛.
作者:罗浔阳;孙兵;胡金曹;张葵;顾光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讨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凝血与纤溶指标变化及其药物的干预作用.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ELISA)及免疫法等定量分析47例AMI患者入院即刻及治疗14 d后血浆vWF,FIB,DD,t-PA,PAI等相关指标变化,并观察治疗14d后AMI患者中氯吡格雷组与常规治疗组血浆vWF,FIB,DD,t-PA,PAI水平变化.结果 AMI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浆vWF,FIB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纤溶活性指标t-PA较健康组明显降低(P<0.01),PAI,DD水平升高(P<0.01).治疗14 d后血浆vWF,FIB,t-PA水平接近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14 d后氯吡格雷组与常规治疗组血浆t-PA,FIB,PAI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MI患者有明显凝血、纤溶功能异常,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用能明显改善凝血、纤溶功能异常.
作者:吕晓莉;党小军;刘丹萍;王华;苍金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的时间里,由于大量滥用抗生素,细菌形成的耐药问题越来越严重,尤其是肠杆菌带来的耐药严重的威胁着感染病人的恢复.肠杆菌形成的耐药包括自身固有耐药和获得性耐药,在很大程度上与细菌自身的基因发生改变有关.该文从这两方面对肠杆菌的耐药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梁伟;黄留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总蛋白(TP)、清蛋白(ALB)在4个不同检测系统的对比分析,探讨不同检测系统同一项目检测结果 的可比性.方法 按照NCCLS的EP9-A2文件要求,以Vitros950干式化学分析法为参比方法 (X),以Olympus AU640,2台Dimension Xpand-HM生化分析仪分析为待比方法 (Y),用患者新鲜血清测定TP,ALB,计算相关系数及直线田归方程,以CLIA'88规定的室间质量评价允许误差范围的1/2为标准,在不同医学决定水平判断不同检测系统的偏差临床是否可以接受.结果 4个检测系统测定同一检测项目相关性均良好(r>0.975);待比方法 (Y1,Y2和Y3)与参比方法 的结果 的预期偏差在医学决定水平临床均可接受.结论 不同仪器、不同测定方法 测定同一检测项目时,要进行对比分析,以保证检验结果 的准确、一致.
作者:邹德学;夏勇;陈延娥;吴夏枫;吴志成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人Her2/neu基因mRNA荧光定量检测方法 ,评价该方法 的准确性及稳定性.方法 基于TaqMan荧光探针技术,构建克隆栽体pGEM-T-Her2/neu作为定量模板,通过荧光强度达到一定阈值时的循环数来定量起始模板,以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并且在GeneAmp 5700型检测议上测定10例经免疫组织化学法证实Her2/neu表达卅的乳腺癌组织标本,同时对大值及小值重复测量.结果 Her2/neu动态检测范围为103~107拷贝/μg RNA(r≥0.996),内参β-actin的动态检测范围为103~108拷贝/μg RNA(r>0.998).10例检测癌组织的Her2/neu表达范围为6.6×104~4.7×106拷贝/μg,大值10次重复测量值为(4.65±0.55)×106>拷贝/μg,小值10次重复测量值为(7.36±0.75)×104拷贝/μg.结论 成功建立人Her2/neu基因表达RT-PCR检测方法 ,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可用于检测Her2/neu基因表达水平,为进一步应用于乳腺癌预后判断及术后治疗方案的选择奠定了基础.
作者:陆慧琦;耿红莲;孙静;徐毅;韩焕兴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手工的血细胞检查方法逐渐被高效精密的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所代替,我院2001年引进了瑞典产AC-920EO+血液分析仪,经过多年的临床应用与实践,本人对该仪器的使用与维护所遇到的问题不断地加以探索和总结,有效地排除常见报警故障,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邓宗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肺耐药蛋白基因检测临床意义.方法 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114例肺癌患者胸腔积液标本(腺癌80例,鳞癌17例,差分化癌10例,小细胞癌7例)肺耐药蛋白基因表达,并进行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测.结果 腺癌、鳞癌、差分化癌及小细胞肺癌胸腔积液LRP mRNA阳性率及中位拷贝数分别为72.94%(62/85),45.45%(5/11),40.00%(4/10),28.57%(2/7);23.58,19.22,20.15,8.36 copies/ml.非小细胞肺癌各种病理类型标本中LRP mRNA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小细胞肺癌(P均<0.05),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各种病理类型中,以腺癌LRP mRNA阳性率高;非小细胞肺癌各种病理类型胸腔积液标本LRP mRNA中位拷贝数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胸腔积液LRP mRNA检出,不仅明确了肺癌的诊断,也表明该肺癌细胞具有耐药性.
作者:齐学远;陈余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主要有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它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产生抗菌作用,具有抗菌作用强,毒性小的特点,是临床上应用广泛的一类抗生素.
作者:刘云芳;杨舒 刊期: 2008年第04期
TBA120FR生化仪是由日本东芝公司生产的大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其检测速度快,重复性好,操作简单.自2001年以来,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故障,现将故障和处理的一些经验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作者:李晓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癌胚抗原mRNA(CEA mRNA)在不同类型胸腔积液(包括良性漏出液、良性渗出液和恶性胸腔积液)中表达的差别,探讨CEA mRNA指标鉴别诊断良、恶性胸腔积液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良性漏出液、良性渗出液和恶性胸腔积液应用反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CEA mRNA,比较各类胸腔积液检测结果 的差别.结果 漏出液、渗出液和恶性胸腔积液表达CEA 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1.0%(1/103),3.7%(4/107)和81.2%(134/165),恶性胸腔积液表达CEA mRNA的阳性率远远高于良性胸腔积液(P<0.01).结论 良、恶性胸腔积液CEA mRNA的表达具有极显著性差别,CEA mRNA具有高度的鉴别诊断良、恶性胸腔积液的价值.
作者:薛承岩;卢云涛;杜新生;杨林瀛;宋立刚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清锌、铁、铜水平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关系.方法 取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急性期用药前血清标本,使用罗氏PS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锌、铁、铜离子含量,与正常儿童对照组比较.其中锌离子测定采用比色法,铁、铜离子测定采用终点法.结果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锌(6.85±1.36 μmol/L)、铁(3.90±0.41μmol/L)离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锌13.30±1.75μmol/L,铁5.61±0.52μmol/L),P<0.01;血清铜(14.40±2.91μmol/L)离子水平与对照组(铜14.80±2.96μmol/L)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血清锌、铁、铜离子含量与小儿肺炎支原体关系密切,可通过调节三者在血清中的含量来预防和辅助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作者:朱飞;周育栀;邱群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血清和尿液中免疫球蛋白游离轻链(FLC)是鉴定和监控许多B细胞恶性增殖疾病的重要标记,其测定在临床应用上非常重要.国际上常用的方法 主要有两种一电泳法和免疫法,它们在测定的精密性和敏感性上各有优劣.FLC测定方法 的关键在于提高其准确性和精密性.该文就FLC常用的几种测定方法 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作者:田迎;张春妮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尿红细胞位相检查对血尿原因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以尿红细胞>8 000个/ml,其中畸形红细胞>70%;Gl红细胞≥5%,作为肾小球性血尿的诊断标准,评估其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238例血尿患者,其中120例(经肾活检证实)为肾小球疾病,118例为非肾小球性疾病.通过评估患者肾脏活检与连续三次不同时间尿红细胞位相显微镜检查达到肾小球性血尿诊断标准与肾小球疾病的符合率,计算出其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此诊断标准的灵敏度为93.10%,特异度为90.16%.结论 尿红细胞位相检查对肾小球性血尿定位诊断准确可靠,操作简便,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罗福东;廖焕兰;吴新忠;邓云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具有把生化分析中的取样、加试剂、混合、反应、检测、结果处理等过程自动操作的仪器,大大提高了生化检验的准确性、精密度和工作效率,是医院检验科常用的仪器之一.现将我们在工作中对迈瑞BS-3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介绍如下,供同仁参考.
作者:朱延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配合性血小板输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36例反复输注血小板的患者,随即分为2组,包括交叉配合组及对照组,其中交叉配合组18例.应用单克隆抗体固相血小板抗体实验(MASPAT)进行血小板交又配合实验,对照组18例采用血小板随即输注.并于输注前及输注后1 h和24 h检测血小板计数,并以血小板校正计数增值(CCI)判断输注效果 结果 交叉配合组与对照组输注有效率分别为83.3%和36.6%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经MASPT进行血小板配合输注能显著提高血小板临床输注效果.
作者:荣保平;张献清;霍保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深圳地区婴幼儿人类杯状病毒(HuCV)感染状况和对HuCV阳性病毒株进行基因型分析.方法 采集连续二个秋冬季腹泻流行期间来深圳儿童医院就诊的临床检验已排除寄生虫、细菌性腹泻和轮状病毒检测结果 为阴性的3岁以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226份,应用分型引物RT-PCR法检测HuCV的诺如病毒(norovirus,NoV)G Ⅰ和G Ⅱ群和扎如病毒(sappovirus,SaV),扩增产物通过1.5 g/dl琼脂糖凝胶电泳鏊定.部分阳性标本测序,结合GenBank参考株相应棱苷酸序列进行进化和型别流行特点分析.结果 HuCV阳性率11.06%(25/226),其中NoV阳性率10.62%(24/226),SaV阳性率0.44%(1/226),检测出NoV阳性株GⅡ/4群18株,G Ⅰ/3群5株,1株尚不能确定所属群(占4.17%,1/24).1株SaV为SG Ⅱ/1群.7月~24月龄为NoV高发年龄段.结论 HuCV是深圳地区婴幼儿冬季腹泻的重要病原体之一,流行株为NoV的G Ⅱ/4群,同时,还发现SaV的SG Ⅱ/1群存在.
作者:金玉姬;岳丽杰;李蔷;邓芳梅;李德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酶法测定血清钾、钠的量值溯源性及准确度.方法 分别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同一份血清的钾、钠值,并进行比对.结果 酶法测定血清钾、钠的精密度,CV值分别为1.116%和0.939%;回收率为99.2%和101.5%;酶法与原子吸收法相关系数,钾r=0.989 1(回归方程Y=0.961 6X+0.312 6),钠r=0.986 1(回归方程Y=1.019 5X+0.682 3).结论 酶法测定血清钾、钠与原子吸收法有较好的一致性,结果 准确可靠.
作者:陈会海;郝万鹏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