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志勇;陈卓瑶;欧阳芬;周伟;陆玲埔;陈晓文;陈扬凯
血清γ-谷氨酰转肤酶(GGT)的测定是低廉的、敏感的实验室指标,它是反应肝功能异常和过量酒精摄入的传统标志.近来研究表明,GGT是氧化应激反应的标志,是独立的风险因子,在一些麦病的发生、病死率方面的预警优于肝脏麦病,如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肾病等.GGT的重要生物学功能是参与细胞内外γ-谷氨酰循环,是决定细胞内外谷胱甘肽(γ-谷氨酰-L-半胱氨酸-L-甘氨酸)(GSH)水解的酶类,是参与细胞抗氧化的重要因子.在抗氧化/抗毒素方面起到防御的作用,并且平衡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同时,GGT引起的持久性器官污染进而引发肿瘤的发生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另外大量实验证实在动脉粥样斑块中检测到GGT,GGT在斑块内部稳定性方面起着相关的作用:如细胞成分的损害性凋亡,斑决的侵蚀和破裂,血小板聚集的增强和血栓形成等.该文正是通过GGT的病理生理基础理论,阐明这些疾病与GGT相关的发病机制.后,简单表述GGT的检测,有蛋白层面酶活力的测定,组织、细胞中GGT含量的测定和GGT基因检测等.
作者:庄兴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粪便常规检查对于肠道疾病和寄生虫病有很大的诊断意义,目前仍是我国绝大多数医院住院患者初诊必须检查的三大常规项目之一.粪便常规检查主要包括粪便的外观检查和显微镜检查,外观检查主要包括粪便的颜色、性状检查,显微镜检查主要包括粪便的红白细胞及寄生虫检查.
作者:包广杰;兰忠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甲壳素对大肠埃希菌生物被膜形成的作用.方法 以空白导管(对照组)和包被甲壳素的导管(实验组)为裁体,构建7 d的大肠埃希菌生物被膜模型,然后对每组细菌计数、测定结晶紫染色后的吸光度值、扫描电镜(SEM)观察.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细菌计数值(×107 cfu/ml)是2.29和2.15;吸先度值是0.137和0.138.扫描电镜下,对照组的细菌分布较均匀、密集;实验组的细菌分布不均匀、密集.结论 甲壳素对形成7 d的大肠埃希茼生物被膜不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胡全树;王彦荣;张丽娟;赵建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外用血单个核细胞TNFSF9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4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采用定量逆转录PCR检测4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NFSF9的表迭水平,血清中sTNFSF9的水平,并进一步分析其与Mayo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原发挂胆汁挂肝硬化患者外周血TNFSF9的表达在蛋白水平(1 107.00±436.12)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22.70±62.81);TNFSF9 mRNA水平(4.96±0.39)也较健康对照组(1.04±0.22)高,且均与Mayo评分呈负相关(rs=-0.327,P=0.041;rs=-0.400,P=0.013).结论 TNFSF9可能参与了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发病机制,是潜在的治疗靶点之一.
作者:王淇泓;周晔;胡志德;王爱华;竺蓓;邓安梅;仲人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引起呼吸道感染的流感嗜血杆菌主要生物型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 收集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2005年1月~2009年4月146株流感嗜血杆菌临床分离株,采用API NH细菌鉴定并进行生物学分型,头孢硝噻吩纸片法进行β-内酰胺酶试验,微量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流感嗜血杆菌Ⅰ型分离率高为39.0%,其次为Ⅰ型29.5%.Ⅰ型27.4%,Ⅳ~Ⅶ型4.1%.产β-内酰胺酶菌株占49.3%,其中Ⅱ型、Ⅲ型产酶率高分别为66.7%和62.8%,Ⅰ型产酶率仅为17.5%,其它生物型中未检出.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耐药率高,分别为46.6%,41.1%,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左氧氟沙星、头孢噻肟耐药率为0.结论 呼吸道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主要生物型是Ⅰ型,菌株产β-内酰胺酶严重,含酶抑制剂抗生素、氟喹诺酮类、三代头孢菌素可作为产酶菌株的首选药物.
作者:陈碧英;马晨芸;陈佩宏;段爱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检测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来了解初发患者的免疫功能,同时结合细胞遗传学的变化进一步探讨白血病发生、发展及转归与细胞免疲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分析172例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T细胞亚群,以CD4/CD8<1为比例倒置;常规染色体核型结合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分析有元核型异常.结果 所有患者中共有118例(68.6%)出现CD4/CD8比例倒置,CD4/CD8平均表达率在患者组为0.99±0.6,在对照组为1.9±0.5,两者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5);根据遗传学特征将急非淋(ANLL)和急淋(ALL)分成3组:预后良好组、预后中等组、预后较差组,CD4/CD8在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中等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629),预后良好组和预后较差组,以及预后中等组和预后较差组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0,P=0.005);CD4/cD8比值在不同年龄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591).结论 CD4/cD8比例倒置直接导致免疫功能的紊乱,影响机体的肿瘤免疫效应.细胞遗传学检查被认为是AL重要的预后相关指标,伴染色体核型高度异质性的患者免疫监视功能更为低下,该类患者肿瘤细胞更易适脱免疫监视而加速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如能充分了解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和功能,以进一步了解患者免疫状态,对临床个体化治疗有积极地指导作用.
作者:李辉;吴雨洁;仇海荣;胡荣连;潘世扬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淋系相关抗原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上的表达及其临床生物学特征.方法 31例患者依据骨髓细胞形态学FAB分型、细胞化学染色、流式细胞仪免疫分型确诊为伴淋系细胞标记阳性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Ly+AML),分析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的特征,评价疗效和预后.结果 Ly+AML的FAB分型以AML-M1/M2为主(占61%);错译抗原以CD7常见,其次是CD19,CD56,且均对缓解率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4阳性率高达77%,以AML-M1/M2为主,是对患者预后影响力大的因素(P=0.03).结论 Ly+AML属特殊类型白血病,有独特的临床生物学特征.
作者:薛存强;刘书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深圳迈瑞公司生产的BC-5500型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它配备半导体激光散射和改良的流式分析装置,采用细胞化学染色技术对白细胞进行精确的五分类分析,具有检测结果准确、检测参数多、检测速度快、彩色触摸屏、中文操作、预稀释模式五分类等众多优点.经过两年多的使用发现了几种常见及不常见的故障,现将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常见、不常见故障及仪器保养介绍给大家,供大家借鉴参考.
作者:张宝华;杨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半乳甘露聚糖抗原(GM)和(1,3)-β-D-萄聚糖(BG)的检测及其联合检测对血液病和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曲霉感染(1A)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192例血液病和恙性肿瘤患者血浆BG和血清GM水平,分析BG检测和GM检测及其联合检测对侵袭性曲霉感染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结果 BG和GM联合检测对IA诊断的敏感度为86.4%,特异度为98.5%,阳性预测值为97.4%,阴性预测值为91.6%.结论 GM和BG联合检测对于血液病和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曲霉感染提高了敏感度和特异度,同时联合检测对LA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作者:左向华;陈建魁;金欣;于农;尹秀云;宋世平;曾利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早产适于胎龄儿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及对胎儿宫内生长发育调控的作用.方法 选择2007年10月~2009年8月在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84例,包括早产适于胎龄儿61例和同期出生的足月适于胎龄儿23例.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其血清IGF-1水平,并对比其差异性.结果 足月适于胎龄儿血清IGF-1水平为29.34±10.02μg/L,早产适于胎龄儿血清IGF-1水平为23.91士6.60μg/L,两组婴儿血清IGF-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血清IGF-1水平与胎龄、出生体重呈显著正相关(P<0.01),且随胎龄和体重的增大,血清IGF-1水平明显增高.结论 IGF-1参与早产儿宫内生长发育的调控,可作为评价胎儿生长发育的临床指标.
作者:赵枰;张秀琳;谢玮;鲁晓燕;杨小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我科于2004年购进Elecsys2010电化学发光全自动免疫分析仅.该机测试速度快、准确度高、重复性好、检测线性范围宽;脂血、溶血、高胆红素等均不影响测定结果,为临床标本检测甲状腺功能、性激素、肿瘤标志物等指标提供了很好的方法.
作者:芮桥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肺炎链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E-test法检测分离株对青霉素及头孢由松的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MIC).结果 2009年共收集到肺炎链球菌118株,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其次为血液及脑眷液.呼吸道感染和血流感染的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茼(PNSSP)为30.1%(34/113);4株脑脊液分离菌株均为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RSP).肺炎链球菌对克林霉素及红霉素高度耐药,敏感性不足10%,且儿童分离株敏感性明显低于成人(P<0.05);所有茸株对莫西沙星及左氧氟沙星敏感性良好,均在90%以上,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茸株.结论 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性相当高,尤其是儿童分离菌株;呼吸道PNSSP也较高,达30%左右,临床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 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朱旭慧;孙自镛;李丽;张蓓;陈中举;田磊;王斌;朱琴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而造成血尿酸升高所引起的一组病证,是骨与关节的常见病.
作者:刘伯让;扬喆;薛彩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iabebes nephropathy,DN)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与尿清蛋白之间的关系,方法 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将103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A)组、早期糖尿病肾病(B)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C)组,另选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D)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ox-LDL,结果 血清ox-LDL水平在A,B,C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显著高于A组(P<0.05),C组显著高于B组(P<0.05).ox-LDL与UAER高度相关(r=0.81,P<0.01).结论 DN患者血清ox-LDL水平随着尿微量清蛋白的增加而升高,当尿微量清蛋白还在正常水平时,ox-LDL的水平已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提示对于DN的早期诊断,ox-LDL可能较尿微量清蛋白更敏感;OX-LDL可作为DN敏感的早期诊断指标.
作者:张国明;胡礼仪;于琦;王满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非浓缩尿蛋白电泳在高血压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琼脂糖凝胶电泳(SDS-AGE)对33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尿蛋白分析.结果 尿蛋白经SDS-AGE电泳后,根据尿蛋白电泳图谱,可区分为生理性、肾小管性、肾小球性、混合性蛋白尿.对照组电泳后有3例出现单纯淡染的清蛋白条带.患者组中2例未检出,生理性蛋白尿2例,肾小管性蛋白尿20例,肾小球性蛋白尿5例,混合性蛋白尿4例.结论 SDS-AGE非浓缩尿蛋白电泳操作筒便,无须浓缩尿渡,省时,尿蛋白按分子量大小予以分离,结果 清晰,便于保存,能正确的反映尿液内各蛋白组分的含量度变化,对高血压早期肾损伤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银辉;萧晓友;张允奇;曾冬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儿童呼吸道感染是当前儿科发病率和住院率高的一种疾病,病毒是儿童呼吸道感染重要的致病原.近来新发现的人偏肺病毒,人冠状病毒NL63.HKU1和SARS-相关冠状病毒、人博卡病毒、人多瘤病毒WUPyV,KIPyV都与小儿呼吸道感染有关.该文就这些新发现的呼吸道病毒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及实验室诊断等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刘爱玲;陆学东;陈群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乏养菌属和颗粒球菌属细菌为兼性厌氧、触酶阴性的革兰阳性球菌,可引起腹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机会感染.因其培养和鉴定困难,国外的报道较多,而国内的报道少见,该文就乏养菌属和颗粒球菌属的分类、表型特征、细菌鉴定、与人类感染关系及治疗方面做一综述.
作者:陈杏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日本东亚希森美康公司生产的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XE-2100在临床应用已久,每小时可检测150个标本,可分析血液样品的32个参数,还可分析用于研究的4个参数.它提供了4种分析模式:手动模式、末梢血模式、使用进样器装置的进样器模式和手动模式,能满足临床不同标本的检测要求.
作者:郝婉莹;胡海清;周琳;宓庆梅;林志跃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将日本血吸虫原肌球蛋白基因(tropomyosin)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裁体上,在BL-21(DE3)型大肠埃希菌中表达其产物,并对其进行免疫原性分析.方法 从日本血吸虫的Expressed Sequence Tag(EST)文库中筛选出包含tropomyosin全长基因的EST,然后用高保真酶PCR扩增,构建到pET-280(+)裁体上,终在BL-21(DE3)型大肠埃希菌中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FTG)诱导表达.表达的his-tropomyosin融合蛋白用镍螯舍树脂蛋白纯化柱(Ni-NTA resin)亲和层析纯化,得到纯度较高的tropomyosin后,通过Western Blotting技术,用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兔血清作为天然抗体来研究tropomyosi的免疫原性.结果 pET-28a(+)-tropomyosin重组质粒在BL-21(DE3)型大肠埃希菌中成功表达,使用SDS-PAGE分析得到实际Mr约为40 000的his-tropomyosin融合蛋白,Ni-NTA resin的纯化效果很明显,获得的相对纯的目的 蛋白经过Western BIotting方法 检潮显示:tropomyosin融合蛋白能够与感染日本血吸虫6 w的兔血清有较强的免疫反应.结论 Tropomyosin能够在BL-21(DE3)型大肠埃希菌中高效表达,且抗原免疫原性强,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兔血清能够识别体外表达的tropomyosin,具有与天然的tropomyosin相同的免疫原性.
作者:贺宽耀;陈惠;崔书建;韩泽广;刘锋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慢性HBV感染者低浓度HBsAg持续存在已引起临床实验室及分子生物学专家的重视和关注,该文就低浓度HB-sAg人群的临床特点、分子生物学及流行病学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成军;孙长贵;陈瑜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