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Fanbeam准直器与平行孔准直器的性能比较

秦卫仕;周绿漪

关键词:Fanbeam准直器, 平行孔准直器, 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两种准直器的能峰响应、探测灵敏度、计数随采集窗宽变化的响应、计数随探测距离变化的响应等特性,评估Fanbeam准直器性能特点,为临床更好地应用Fanbeam准直器提供参考.方法制作一个活度为1.85×108Bq(5 mCi)的99mTc点源,分别用Fanbeam准直器和平行孔准直器进行能峰检测、探测灵敏度检测、计数随采集窗宽变化和随探测距离变化的检测.结果两种准直器的能谱响应无差异,与系统的固有能量响应曲线相一致.Fanbeam准直器的探测灵敏度高于平行孔准直器,小探测距离条件下,灵敏度提高100%.采集计数随窗宽变化的响应特性,两种准直器相一致.配置平行孔准直器(HPC-45),计数随探测距离的变化不明显;配置Fanbeam准直器(HUFB-75),探测距离在0~34 cm的范围内,计数随探测距离的增加而增加,34 cm处计数大,探测距离大于34 cm,计数随探测距离的增加而减少.结论应用Fanbeam准直器,系统的能量分辨率不受影响.Fanbeam准直器的探测灵敏度是平行孔准直器的2倍以上.应用Fanbeam准直器,其适宜的采集窗宽为10%~30%.Fanbeam准直器有一个特有的探测聚焦线(Focal line),本文实测HUFB-75准直器的焦距为34 cm.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NGF在挤压伤脊髓背角表达的时相变化

    目的了解神经生长因子(NGF)在挤压伤脊髓背角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成年SD大鼠(T13-L1)脊髓挤压伤模型并设正常对照组,分别于术后24小时、7天、21天处死动物.取L3节段脊髓制作20 μm厚冰冻连续切片,用抗NGF抗体按ABC法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NGF阳性反应物在正常及挤压伤位点尾侧端(L3)背角的分布,记录其免疫反应强度,计数其免疫阳性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数.结果 NGF阳性反应物主要分布于正常脊髓背角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挤压伤后24小时至21天,背角中NGF的免疫阳性细胞数及免疫反应强度均进行性升高(P<0.01).结论脊髓挤压伤后早期,背角NGF的免疫阳性细胞数及免疫反应强度均进行性增加,提示NGF可能在脊髓挤压伤的早期修复中发挥作用.

    作者:冯忠堂;朱兴宝;王廷华;马以骝;杨志敏;陈彦红;李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雌激素受体亚型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亚型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ER-α单克隆抗体和ER-β多克隆抗体以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及30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石蜡切片ER-α和ER-β的表达. 结果 30例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ER-α阳性率53.3%,ER-β阳性率46.7%;30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中ER-β阳性率80%明显高于ER-α阳性率30%,两种亚型表达之间无联系(P>0.05).ER-α和ER-β的表达与FIGO手术分期和组织学分级之间无联系(P>0.05).结论以上提示ER-α和ER-β可能与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的发生有关,免疫组化SP法检测雌激素受体亚型可能对临床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肖颖;彭芝兰;杨开选;刘珊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Genistein对大鼠肝脏星状细胞激活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索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Genistein对肝脏星状细胞(HSC)激活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链霉蛋白酶、胶原酶原位灌注及Nycodenz一步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HSC,并进行体外培养使之激活.用四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Genistein作用24、48和72小时对HSC增殖的抑制作用;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观察Genistein作用后HSC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HSC激活的标志之一)表达的变化.结果 MTT检测显示,10-5~10-9 mol/L 浓度的Genistein作用24、48和72小时对HSC增殖有抑制作用,并以10-7 mol/L的Genistein作用48小时的抑制作用明显.LSCM观察显示,10-6和10-7 mol/L的 Genistein作用48小时可使α-SMA表达明显减弱.结论一定浓度的Genistein能明显抑制HSC的活化和增殖,有可能成为抑制肝纤维化的潜在药物.

    作者:王琼;王一平;刘小菁;黄明惠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端粒酶活性检测

    目的检测头颈部恶性肿瘤组织端粒酶活性的阳性表达率,分析其与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分化程度等临床因素的关系.方法用改良的PCR-TRAP法对36例头颈部肿瘤组织、正常组织和癌旁组织分别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定性分析发现36例头颈部恶性肿瘤组织中有88.89%的阳性表达,癌旁组织有13.89%的阳性表达,正常组织为2.78%.肿瘤组织与其对照的组织间端粒酶阳性表达率有显著差异(P<0.01);对30例磷癌不同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的肿瘤组织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其阳性表达虽然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端粒酶的激活与头颈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可能密切相关;端粒酶活性有可能成为头颈部恶性肿瘤分子诊断的新的标志物和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鲜均明;杨焕;周光耀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高脂血症患者饮食与运动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通过对304例高脂血症患者饮食和运动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为进一步探讨该人群的非药物干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对304名高脂血症患者采用自填式饮食问卷和运动记录表,进行饮食和运动状况的调查.结果该人群饮食的平均分为5.19±1.45分,肉类摄入以瘦肉为主,肉类、蛋类和谷类的摄入量偏高,食用油的摄入以植物油和动植物油兼用为主,但摄入量偏大,食用脱脂奶制品者不足6%.每周有5天以上规律体育活动者不足50%,低于人群的平均水平.高收入和教师人群规律运动者低于其他人群.结论应开展改变不合理的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着重加强高收入人群、教师人群主动运动锻炼的教育和指导.

    作者:陈进;李宁秀;王家良;章茂顺;符宗胤;张兰;尹国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肥大细胞激活及组织胺水平测定

    目的建立肥大细胞激活及组织胺测量的实验研究系统.方法将手术切除的人类肺、皮肤、扁桃体及关节滑膜组织剪碎后,在37℃条件下用Ⅰ型胶原酶和Ⅰ型透明质酸酶进行消化.经洗净及肥大细胞计数后,悬浮的细胞被均匀地加入含刺激剂、抑制剂或缓冲液的试管中,并在37℃条件下培养15分钟,用冷HBSS缓冲液及离心方法终止上述反应,取上清液置-37℃下保存.用与组织胺特异结合的玻璃纤维为基础的荧光显色法测量组织胺.结果肺、皮肤、扁桃体和关节滑膜组织的肥大细胞分别占相应组织悬浮细胞总数的4%、5%、0.5%和4%左右.各组织中肥大细胞自发性组织胺释放量均占其组织胺总量的9% 以内.绵羊抗人IgE和钙离子载体的佳浓度分别是1% 和1 μmol/L,其分别能引起高达19% 和56% 的肥大细胞组织胺释放.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抑制剂亮肽素(亮肽素)能抑制IgE依赖性肺及扁桃体肥大细胞的激活.结论酶消化法分离肥大细胞为肥大细胞激发试验提供了快速、重复性好的试验基础.以玻璃纤维特异性结合组织胺为基础的组织胺测量方法重复性好、样品用量小,节省人力及财力.绵羊抗人IgE和钙离子载体均为肥大细胞的有效激活剂.亮肽素能抑制IgE依赖性肥大细胞的激活.

    作者:何韶衡;李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早期食管癌95例的临床诊诒体会

    目的报告提高早期食管癌确诊率和远期生存率的体会.方法对该院1977年1月至2000年4月手术治疗的95例早期食管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的X线检查检出率为80.0%(76/95)、纤维食管镜检查的确诊率为91.9%(79/86)、食管拉网细胞学检查的确诊率为91.7%(11/12);术后5年、10年、15年及2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1.4%(53/58)、66.7%(16/24)、60.0%(6/10)和40.0%(2/5).结论高度重视早期食管癌的症状,选择针对性检查方法,必要时采用多项检查方法和定期复查,并结合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析,可提高早期食管癌的确诊率.肿瘤的根治性切除是治疗早期食管癌首选方法.术后复发与转移是早期食管癌患者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对早期食管癌也应按肿瘤外科的原则行食管的次全切除术并常规清扫区域淋巴结.

    作者:杨卫平;杨捷生;陈玉泉;陈于平;杨熙鸿;翁鸿锐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不同种属动物肝细胞膜载脂蛋白CⅢ受体的放射性配体结合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种属动物肝细胞膜apo CⅢ受体的存在及结合特性.方法以125I标记的人apo CⅢ为配体,利用放射性配体结合分析法对不同种属动物肝细胞膜与125I-apo CⅢ的结合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大鼠、狗、羊、猪、兔、鸡、鸽、蛇等动物的肝细胞膜与人125I-apo CⅢ有可饱和、高亲合、可逆的结合.竞争性抑制实验表明该结合能被过量非标记apo CⅢ抑制,而人血浆白蛋白对结合无影响.未观察到鲤鱼和牛蛙的肝细胞膜与125I-apo CⅢ有可饱和、高亲合的结合.结论提示肝细胞膜apo CⅢ受体在进化上具一定保守性.

    作者:姚佳;张祖辉;刘秉文;张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新型纳米复合材料根管封闭效果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新型纳米复合材料用于根管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将80颗离体单根管前牙舌面开髓,用逐步后退法进行根管预备后,随机分为四组:氢氧化钙类糊剂(CCQ)加牙胶尖组、新型纳米复合材料加牙胶尖组、新型纳米复合材料糊剂组和对照组,分别用CCQ加牙胶尖、新型纳米复合材料加牙胶尖侧压法充填根管、新型纳米复合材料糊剂加压充填根管,对照组不进行根管充填.根管充填后用玻璃离子粘固粉封闭舌面开髓洞型.用透明牙法观察不同实验组染料渗入的深度,评价根管充填严密性.结果新型纳米复合材料加牙胶尖组微渗漏(0.39±0.19)低于CCQ加牙胶尖组(0.68±0.43)和新型纳米复合材料糊剂组(0.77±0.40)(P<0.05),而新型纳米复合材料糊剂组与CCQ加牙胶尖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均发生全程染料渗入(8.40±0.90),与其他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型纳米复合材料作为根管充填糊剂与牙胶尖联合使用,侧压法可达到较好的根管封闭效果,用于临床可行性较好.

    作者:叶玲;苏勤;周学东;谭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Clara细胞分泌蛋白在实验性气道炎症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哮喘大鼠气道局部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SP)mRNA的表达及作用.方法用卵白蛋白致敏、激发建立大鼠哮喘模型,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斑点免疫印迹及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大鼠激发哮喘后3、7和14天肺组织CCSP mRNA、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CCSP蛋白水平及细小支气管Clara细胞比率.结果激发哮喘后大鼠CCSP mRNA表达减少(对照为0.65±0.05,激发3天、1周及2周后分别为0.57±0.05、0.51±0.04及0.50±0.03,P均<0.01),BALF中CCSP 蛋白含量降低(对照为59.67±4.72,激发3天、1周及2周后分别为49.33±4.63、44.00±4.63、43.50±2.59,P均<0.01),Clara细胞比率下降(P<0.01或0.05).结论哮喘大鼠CCSP mRNA表达减少,CCSP水平降低,可能通过对磷脂酶A2的抑制作用的减弱而促进气道炎症.

    作者:罗凤鸣;王曾礼;刘小菁;刘春涛;章小红;王文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女性生殖系统小细胞癌3例报告

    女性生殖道小细胞癌较为少见,临床诊断困难,从病理学角度也难于确定肿瘤的组织学类型,需要从免疫组织化学、神经内分泌标记以及上皮源性肿瘤标记、超微结构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方可作出正确判断.我院1998~1999年共发现女性生殖道小细胞癌3例,其原发部位分别为宫颈、子宫和卵巢,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靖华;王华;杨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17β-雌二醇抑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内皮细胞毒效应的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17β-雌二醇(E2)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内皮细胞毒效应的影响,以及与内皮细胞内游离钙离子变化间的关系,探讨E2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方法采用ECV304脐静脉内皮细胞株体外培养,分为空白对照组、OX-LDL(200 μg/ml)组、 E2 (4×10-7 mol/L)组、E2+OX-LDL组(E2预处理24小时后加入OX-LDL共同作用)、E2/OX-LDL组(E2预处理24小时后去掉E2,单加入OX-LDL作用),运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测定OX-LDL作用12小时后的细胞内游离钙的浓度,及检测不同处理组细胞[3-4,5-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MTT)值与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的变化.结果 OX-LDL可引起细胞MTT 值下降(P<0.01)与LDH值显著升高(P<0.01),伴随有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升高(P<0.01),而E2可显著抑制OX-LDL引起的细胞内游离钙升高,同时减少LDH的释放,抑制MTT值的下降.结论 E2可显著抑制OX-LDL的细胞毒效应,这与E2阻止了OX-LDL激发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升高有关,这也可能是雌激素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机制之一.

    作者:陈玉成;曾智;张庆;梁玉佳;黄明慧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儿童延脑髓内肿瘤显微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小儿延脑髓内肿瘤的手术指征、手术入路选择及术中操作要点.方法根据肿瘤的生长方式和解剖定位,选用三种不同的手术入路对10例小儿延脑髓内肿瘤进行显微手术治疗,其中胶质瘤9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结果 2例肿瘤被全切除,其他次全切除,无一例发生手术死亡.术后明显进步好转者8例,稍有改善者2例,1例随访7年,无复发征象.结论显微手术是治疗延脑髓内肿瘤的好方法.

    作者:李国平;黄思庆;游潮;易章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兔心肌梗塞模型制备方法的改进及其在MRI中的应用

    目的对兔心肌缺血的模型制备方法进行改进,并探讨其在MRI诊断研究中的价值.方法分别采用高位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和同时低位结扎LAD及左冠状动脉旋支(LCx)建立兔心肌梗塞模型,并在术后行MRI检查,对取材后心肌标本行氯化三苯四氮唑(TTC)及病理检查.结果①LAD组20%(5/25)发生心室颤动导致死亡,LAD +LCx组无一例发生室颤死亡.②LAD组EKG改变明显者占56%(14/25),其中21.43%(3/14)在即刻就有EKG明显改变,并在30分钟后恢复正常;EKG改变不明显者占44%(11/25);LAD +LCx组100%有EKG明显改变,且30分钟后亦无明显恢复.③LAD组心肌梗塞范围较小,并均限于左室前壁,室间隔前部损害;而LAD+LCx组心肌梗塞范围较大,且累及左室前壁及侧壁,无一例有室间隔前部损害.④LAD组中有30%(6/20)不能显示小灶缺血局部心肌运动降低,16.67%(3/18)无法分辨早期小梗塞灶的MRI信号变化;而LAD+LCx组均能显示缺血局部心肌运动降低及梗塞灶早期的MRI信号变化.结论低位结扎兔心LAD+LCx,手术死亡率低,EKG改变明显,梗塞面积较大,是MRI研究中一种较理想的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制备方法.

    作者:赵江民;李瑞祥;羊惠君;孔古雅;靳升荣;李爱冬;李肖;张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问号赖型钩体与七日热型钩体内鞭毛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目的筛选钩体核酸疫苗的候选株,并从基因水平解释钩体血清型的特异性.方法通过PCR方法扩增赖型017株及七日热型56610株钩体的内鞭毛蛋白(flaB)基因;经T/A快速克隆法将PCR产物连接于PGEM-T Easy Vector载体.用α-互补法、PCR法及酶切分析鉴定重组质粒,获得了重组质粒pDHTF017和pDHTF610;双脱氧终止法对两个重组质粒中的克隆化flaB基因进行测序.结果两型flaB基因长852bp,编码283个氨基酸.两个基因的限制性内切酶位点相似,含多个常见酶切位点.基因编码的蛋白质预测相对分子质量为31.3×103.结论几个血清型的flaB基因同源性达90%~99%.

    作者:何泼;戴保民;乔中东;游自立;方之茂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d对微循环及凝血作用的影响

    目的研究三七皂苷R1(R1)和人参皂苷Rd(Rd)的活血化瘀作用,以证实二者为三七中的有效成分.方法显微电视放大系统定量观测R1和Rd对正常及去甲肾上腺素(NA)所致耳廓微循环障碍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血浆复钙试验测定R1和Rd的抗凝作用. 结果 R1和Rd能显著促进或改善正常及NA所致耳廓微循环障碍小鼠耳廓的微循环;亦可延长血浆复钙时间.结论 R1和Rd均能显著改善微循环并适度延长凝血时间,为三七中有效成分.

    作者:陈重华;粟晓黎;张俊霞;林瑞超;颜有仪;仇学伟;童林江;陈淑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国产美洛昔康胶囊与进口莫比可片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目的研究国产美洛昔康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并与进口莫比可片作比较.方法 24名健康男性志愿受试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国产美洛昔康胶囊与进口莫比可片各15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美洛昔康的浓度,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及两制剂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对所得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用3P97程序进行拟合,两制剂药-时曲线均符合二室模型.国产美洛昔康胶囊与莫比可的Cmax分别为1.33±0.18 mg/L和1.03±0.22 mg/L,Tmax分别为1.63±1.76小时和3.83±1.31小时,T1/2β分别为27.91±9.31小时和31.25±17.17小时,AUC0-t分别为37.59±9.39 mg/L×h与35.04±7.22 mg/L×h.以莫比可为参比,国产美洛昔康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7.6%±16.6%.结论国产美洛昔康胶囊与进口莫比可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苗佳;黄英;梁德荣;梁茂植;徐楠;余勤;沈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4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体会

    目的进一步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方法,提高该病的治愈率.方法对我院41例SAP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组21例,死亡8例(38.90%);非手术治疗组20例,死亡3例(15.00%);小于60岁者33例,死亡7例(21.21%),大于60岁者8例,死亡4例(50.00%).结论 SAP疾病早期宜采用非手术治疗,出现继发感染或外科并发症时宜手术治疗.

    作者:陈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烧伤大鼠血清对肠上皮细胞E-钙粘附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烧伤血清对肠上皮细胞E-钙粘附蛋白(ECD)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培养大鼠肠上皮细胞株IEC-6;采用激光共聚焦及流式细胞术定量分析等技术,动态观察烧伤血清刺激培养的IEC-6细胞ECD的变化.结果肠上皮细胞经烧伤血清作用后早期ECD表达呈进行性下降,细胞通透性增加.结论烧伤后肠上皮细胞细胞ECD表达降低,细胞粘附连接损伤.

    作者:陈军;夏培元;肖光夏;李章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上气道顺应性对气道阻力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上气道顺应性对气道阻力测值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按常规测定1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COPD)及肺心病患者的FVC、(·)/(V)75、(·)/(V)50、(·)/(V)25,同时用阻断法测定其气道阻力Raw.并对其中71例患者进行支撑颊部(降低上气道顺应性)和未支撑颊部时Rawc和Rawu的比较,计算Rawc/Rawu的比值.结果肺通气功能(·)/(V)75、(·)/(V)50、(·)/(V)25的实/预(%)为慢性支气管炎(慢支)组>肺气肿组>肺心病组;Raw测值则为慢支组<肺气肿组<肺心病组.Rawc/Rawu的比值,在慢支、肺气肿、肺心病分别为1.01~1.03(平均1.02)、1.22~1.25(平均1.24)、1.15~1.22(平均1.19).结论对COPD和肺心病患者,用支撑颊部以降低上气道的顺应性,可以改善用阻断法所测的Raw,从而能正确测定Raw值.

    作者:黄桂芳;王爱茹;朱启上;陈芙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四川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