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张薇薇;方超平;李闻捷;沈茜
目的 对Dimension RxL Max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Dimension X Pand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两检测系统测定血清总胆汁酸(TBA)结果进行一致性评价.方法 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GP29-A文件的要求,对室间质评中不能提供能力验证的检测项目TBA分别在上述两检测系统上进行双份重复测定,样本n=20,分析浓度尽可能分布于检测项目的 整个检测范围内,计算各自检测结果的均值、均值的差值及允许差异值(D).结果 Dimension X Pand检测系统上TBA检测结果均落在Dimension RxL Max检测系统允许差异值(D)范围内.结论 Dimension RxL Max与Dimension X Pand两检测系统测定血清TBA的结果基本一致,临床检测过程中可任选一种检测系统进行TBA测定.
作者:张建忠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检测慢性肾病尿肾功早期损伤指标,探讨其在慢性肾病诊断及监测中的意义.方法 将155例经肾穿刺确诊的肾病患者根据病因分组,检测其尿中微量清蛋白(MA)、α1-微球蛋白(α1-M)、β2-微球蛋白(β2-M)、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白G(IgG)、轻链κ、轻链λ,观察其升高情况,同时进行患者尿蛋白和血中尿素氮(BUN)、肌酐(Cr)和尿酸(UA)浓度检测,比较其诊断及监测意义.结果 五类慢性肾病患者尿中早期肾损害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常规肾功测定,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肾功能早期损害指标与患者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尿肾功早期损伤指标对于肾病的早期诊断和疾病监测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军;张婧;张静;马巍;程芳;李倩;赵绒;黄晶;韦三华;张惠中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与血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清蛋白(mAlb)比较,评价血清胱抑素C(Cysctatin C)测定在2型糖尿病(DM)肾病早期诊断中的研究价值.方法 对120名健康人及24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Ccr,Cysctatin C,β2-MG,尿mAlb测定结果进行平均值、相关性、敏感度比较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按Ccr水平分为DM1组(Ccr≥80 ml/min 1.73 m2,102例)、DM2组(80 ml/min 1.73 m2>Ccr≥50ml/min 1.73 m2,144例).结果 DM1组各指标平均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M2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Cysctatin C与Ccr相关系数分别为-0.885,-0.550,-0.680,Cysctatin C与β2-MG相关系数分别为0.893,0.721,0.897,Cysctatin C与尿mAlb相关系数分别为0.823,0.676,0.852;各指标中血Cysctatin C测定为敏感(DM1组47.1%,DM2组81.2%).结论 血Cysctatin C测定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诊断的理想指标,在常规Scr,Ccr检测的同时联合应用Cysctatin C检测可减低糖尿病肾病的漏诊率.
作者:王谈昀;李军民;曾宪飞;张树苗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肿瘤标志物CA199,CEA在胰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胰腺癌患者、胰腺良性疾病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的CA199,CEA含量,分析并比较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的意义,通过ROC曲线评价CA199,CEA在胰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与良性胰腺疾病组及健康对照组相比,胰腺癌组血清CA199,CEA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CA199+CEA,CA199,CEA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0.80,0.68.结论 通过ROC曲线评价CA199,CEA联合检测对胰腺肿瘤诊断有显著意义.
作者:陈红梅;居会祥;孙明忠;肖丽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脓毒症(sepsis)是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的前兆,是当前危重病医学面临的棘手问题,由其导致的脓毒症性休克仍然是ICU中的主要死亡原因.尽管目前我国尚无确切的统计学数据,有资料显示:美国每年约有75万人发生脓毒症休克,病死率达50%以上[1].因此早期识别、诊断脓毒性休克,并及时进行充分、恰当的治疗是减少死亡、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李小平;殷俊;朱卫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新研究显示华法林佳用药剂量关联基因CYP2C9,CYP4F2和VKORC1可指导临床个体化用药,该成果的临床应用有赖于临床快速分子诊断方法的建立,为此该论文建立PCR-HRM(High-resolution melting)技术检测华法林佳用药剂量关联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并进行应用评价.方法 采用国际前沿的基因突变筛查技术-HRM和新型荧光染料Eva Green对华法林佳用药剂量关联基因CYP2C9*2,CYP2C9*3,CYP4F2 V433M和VKORC1 1173C/T四个SNP位点先进行染料法荧光PCR,接着进行PCR产物的高分辨熔解,依据熔解峰的特点进行SNP分型即PCR-HRM技术建立,后通过检测临床181例标本进行临床应用评价.结果 在181例服用华法林的患者中检测到CYP2C9*2杂合子2例,CYP2C9*3杂合子15例,CYP4F2 V433M杂合子74例,纯合子14例,VKORC1 1173C/T杂合子33例.随机选择各类基因型PCR产物共24例进行测序,验证结果与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PCR-HRM技术检测华法林佳用药剂量关联基因SNP是一种灵敏、简便、快捷的低成本检测方法,可用于临床常规化分子诊断.
作者:王芳芳;尤崇革;李光迪;潘云燕;郜莉娜;李菲菲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评价缩减D-II试剂用量后Sysmex CA-1500全自动血凝仪的检测性能,探索加强科学管理建设节约型实验室的新方法.方法 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相关文件的要求,以正常范围的病人血浆混合血浆批内精密度试验,以质控血浆进行日间精密度试验,以高低浓度的病人标本进行线性和携带污染率试验;把乳胶试剂(DD·PL·Re)吸样量从150 μl/测试调到130 μl/测试,分析试剂用量减少前后的相关性.结果 D-II测定的批内变异系数均小于2%,日间变异系数均小于8%,线性范围为76~1 843 μg/L;携带污染率为-0.26%;D-II试剂减量前后检测结果的相关系数r为 0.999 1.结论 在保证仪器检测质量的前提下,可以通过调整检测系统的检测参数,缩减试剂用量,实现降低实验室运营成本的目的.
作者:曾建明;钟永祥;王丽娜;陈中华;肖倩;李松;龙一飞;马骥;陈茶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菌血症对GKT-5M 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非侵袭性真菌感染(IFI)菌血症患者血培养当日(1,3)-β-D-葡聚糖结果.结果 27例非IFI的菌血症患者中8例(29.63%)为G试验阳性,其中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菌血症患者中4例G试验阳性(33.33%,4/12),均为葡萄球菌属感染.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菌血症患者中4例(26.67%,4/15)G试验阳性,其中2例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病人,1例为鲍曼不动杆菌复合群感染病人.金黄色葡萄球菌、沃氏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复合群、铜绿假单胞菌、霍氏肠杆菌感染可引起(1,3)-β-D-葡聚糖检测阳性.结论 葡萄球菌属、铜绿假单胞菌等与GKT-5M 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有交叉反应,可能会引起G试验假阳性.
作者:胡毓安;黄梅;王卫萍;范明;王颖;尤金炜;何伟;邵海枫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甲型H1N1流感患者白细胞分类的变化分析,并与健康人群比较,探讨白细胞分类在甲型H1N1流感临床诊断或筛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经PCR核酸检测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采静脉血用sysmex XE-2100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做白细胞分类,并经统计学处理.结果 甲型H1N1流感患者白细胞分类与正常人群相比较,其中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T)及嗜碱性粒细胞(BASO)差异均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淋巴细胞(LYMPH)、单核细胞(MONO)和嗜酸性粒细胞(EO)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白细胞分类中单核细胞比例和计数的增高对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以作为甲型H1N1流感早期诊断或筛检的参考指标.
作者:郑彦;杜伟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进行自主研发的血清尿素(Urea)生化诊断试剂自身的性能评价及研发试剂与进口优质Urae生化诊断试剂对血清Urae实验检测的可比性及偏倚评估,确认研发试剂是否符合临床要求,能否应用于临床.方法 自主研发血清Urea酶偶联速率法生化诊断试剂自身的性能评价:做空白吸光度、重复性和线性检测.两种试剂的比对和偏倚评估依据美国(CLSI)EP9-A文件标准[1],科学设计试验方案,以进口德国OLYMPUS(OLYMPUS)诊断试剂为对照组(X),国内中生北控生物科技公司(中生)诊断试剂为试验组(Y),在日本奥林巴斯(OLYMPUS) AU5421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血清Urea含量.标本选择高、中、低值血清Urea含量的临床患者血清共计100份,每天10份,每份标本正序、倒序各测定1次,记录测定结果,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自主研发血清Urea生化诊断试剂空白吸光度、重复性和线性检测符合要求,X组试剂和Y组试剂对临床标本Urea的检测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显示:方法内重复性检查,DX′i≤4DX′,DY′i≤4DY′、离群点检查Eij≤4E,Eij′≤4E′、线性回归r=0.999 0、系统误差的估计值及其置信区间 |(B)clow,(B)chigh|<允许误差,系统误差符合国际标准要求.结论 自主研发的Urea生化诊断试剂与公认的优质进口OLYMPUS生化诊断试剂两者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自主研发Urea生化诊断试剂自身性能良好,安全性和有效性符合临床应用要求.
作者:王惠萱;滕毅;佘文婕;贾雄飞;唐建国;陈忠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构建完整的、实用的、有效的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动态监测2型糖尿病病理改变过程中血清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 20只家兔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5只,常规饲养,实验组15只,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加5次耳缘静脉注射40 mg/kg链脲佐菌素(STZ)联合诱导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兔动物模型,以空腹血糖≥11.0 mmol/ L作为造模成功的标准.观察糖尿病兔血清中血糖(FBG)、血脂(TG、TC)、C-反应蛋白(CRP)、胰岛素(INS)水平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在饲养过程中,TG,INS,CRP水平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t为2.61,3.11,3.46,均P<0.05).首次注射STZ后2~7 d FBG,INS,CRP升高达到高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3.14,P<0.01;t=3.21,P<0.05;t=3.63,P<0.01),平均FBG≥16.0 mmol/L,无动物死亡,成模率80%.结论 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加小剂量多次注射STZ可建立稳定的兔2型糖尿病模型,方法简便易行,死亡率低、成模率较高,可作为研究2型糖尿病的理想动物模型.
作者:万莉;王旻晋;杨秋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北京地区儿童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lasma prothrombin time,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法国STAGO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北京地区1 111例正常儿童的PT和APTT.将所有儿童根据性别不同分成男(582例)、女(529例)两组;根据发育情况分为婴儿组(257例)、幼儿组(265例)、学龄前组(271例)、学龄组(192例)、青春发育期组(126例).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推荐的C28-A2文件中提供的关于临床实验室如何确定和建立生物参考区间的方法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正态性检验,儿童PT和APTT检测值均呈正态分布.经Z检验后发现不同性别儿童的APTT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8,P>0.05),但PT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837,P<0.05).不同年龄段儿童的PT和APTT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FAPTT=5.665,P<0.01;FPT=5.755,P<0.01).根据年龄和性别不同,计算APTT和PT的参考范围为:青春发育前组:PT(男)11.9~14.6 s,PT(女)12.0~14.7s;APTT 29.6~50.7 s.青春发育组:PT(男)11.3~14.6 s,PT(女)11.6~14.6 s;APTT 26.5~46.6 s.结论 初步建立北京地区儿童PT和APTT的正常参考范围,对于临床诊治和筛查凝血障碍性疾病、血栓性疾病以及临床使用抗凝剂监测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启亮;李玉清;靳剑云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ELISA方法影响因素的分析,对酶联免疫反应加速仪进行评价.方法 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对ELISA反应外界影响因素(温度、振动频率、反应时间)的优化,以检测HBsAg为例来进行评价.结果 在ELISA反应的三个影响因素中,振频和反应时间对结果有显著性影响(P<0.05),温度虽对结果有一定的影响但无显著性意义;酶联免疫反应加速仪检测HBsAg的低检出限与常规法都为1 ng/ml,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酶联免疫反应加速仪能够加速反应进行,反应的灵敏度和阳性检出率符合检测要求,而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特异度.
作者:陆奎英;包广宇;姚颖;张敏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在急性肾损伤(AKI)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仁济医院肾脏科2009年1月起收治的急性肾功能损伤患者88例,表面健康对照人群41例.采用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肌酐(SCr)酶法检测,尿液测定NAG(U-NAG),尿液测定肌酐(Ucr),微量清蛋白(mALB),检测仪器为日立7600-020生化分析仪.结果 Cystatin C,U-NAG活性与NAG/Ucr比值,在AKI早期就已经显著升高,以Scr升高50%为诊断界限,Cys 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71(95%CI:0.943~1.000),NAG/Ucr与mAlb/Ucr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5(95%CI:0.629~0.821)和0.820(95%CI:0.739~0.901).结论 血清 Cystatin C,尿NAG活性与NAG/Ucr比值等,对AKI的早期发现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并可以配合血Scr,BUN的测定,用于AKI的监测和治疗.
作者:王震炜;徐晓萍;徐磊;于嘉屏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进行自主研发的血清葡萄糖(Glu)生化诊断试剂自身的性能评价及研发试剂与进口优质Glu生化诊断试剂对血清Glu试验检测的可比性及偏倚评估,确认研发试剂是否符合临床要求,能否应用于临床.方法 自主研发血清Glu己糖激酶法生化诊断试剂自身的性能评价:做空白吸光度、重复性和线性检测.两种试剂的比对和偏倚评估,依据美国(CLSI)EP9-A文件标准[1],科学设计试验方案,以进口德国OLYMPUS(OLYMPUS)诊断试剂为对照组(X),国内中生北控生物科技公司(中生)诊断试剂为试验组(Y),在日本奥林巴斯(OLYMPUS) AU5421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血清Glu含量.标本选择高、中、低值Glu含量的临床患者血清共计100份,每天10份,每份标本正序、倒序各测定1次,记录测定结果,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自主研发血清Glu生化诊断试剂空白吸光度、重复性和线性检测符合要求,X组试剂和Y组试剂对临床标本Glu的检测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显示:方法内重复性检查,DX′i≤4DX′,DY′i≤4DY′、离群点检查Eij≤4E,Eij′≤4E′、线性回归r=0.999 8,系统误差的估计值及其置信区间 |(B)clow,(B)chigh|<允许误差,系统误差符合国际标准要求.结论 自主研发的Glu生化诊断试剂与公认的优质进口OLYMPUS生化诊断试剂两者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自主研发Glu生化诊断试剂自身性能良好,安全性和有效性符合临床应用要求.
作者:李雪梅;王惠萱;王蕴峰;刘玲;王珂;贾雄飞;滕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Th17细胞在儿童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过敏性紫癜急性期患儿55例,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的比例,ELISA法检测血浆相关细胞因子IL-17和IL-6的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期选取20例同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结果 HSP患儿外周血Th17/CD4+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1.91±0.78)% vs(0.52±0.24)%,(P<0.01)];HSP患儿血浆IL-17和IL-6的水平亦明显高于对照组[IL-17:(47.4±17.6)pg/ml vs (15.6±11.2) pg/ml;IL-6:(273.8±42.4)pg/ml vs(228.7±37.4)pg/ml,(P<0.01)].患儿血浆IL-17和IL-6的水平呈正相关(r=0.762,P<0.01).结论 过敏性紫癜急性期患儿Th17细胞比例增加,IL-17和IL-6水平升高,提示Th17细胞可能参与了HSP的发病及其炎性反应过程.
作者:孟凡茹;李玮;杨静慈;王秀丽;庞晓璐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TRIB1基因rs17321515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了148例对照组,98例2型糖尿病组和76例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组TRIB1基因rs17321515多态性基因型,分析了不同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特点,并探讨了基因多态性对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结果 三组研究对象间的TRIB1基因rs17321515多态性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国北方汉族人群rs17321515多态性基因型AA,AG,GG频率分别为0.151,0.500,0.349,A,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401,0.599,与不同国家地区间人群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43,P=0.471).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组中AG+GG基因型患者TG水平明显高于AA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TRIB1基因rs17321515多态性与性别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等位基因是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95%CI=1.032~4.742,OR=2.212,P=0.041).结论 TRIB1基因rs17321515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有关联,A等位基因可能是我国北方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琳;鄢盛恺;夏良裕;杨辉;金勋;李爽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白色念珠菌变异后菌落及菌体形态的变化特征.方法 用唑类抗真菌药物对白色念珠菌标准菌进行实验室诱导得到不同的变异株;不同培养环境下获得白色念珠菌自发变异株.从抗真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临床念珠菌感染患者标本中分离培养的念珠菌变异株.将以上变异株进行培养,革兰染色,镜下观察菌体形态.结果 氟康唑诱导变异株菌落呈黏液状,革兰染色为阳性长杆状;伊曲康唑诱导的变异株菌落呈水滴状,革兰染色为阴性球杆状;酮康唑诱导的变异株菌落呈灰白色,革兰染色为阳性葡萄状;白色念珠菌自发变异株和临床分离念珠菌变异株菌落多产红色、黄色等色素形态为革兰阳性球菌状、革兰阴性杆状,也可呈白色毛绒状、淡粉色粉末样菌落,革兰染色为阳性念珠菌.结论 常用抗真菌药物、生长微环境改变、体内某些因素极易诱发念珠菌发生变异,变异后念珠菌无论菌落和菌体可发生类细菌样改变,因此,容易造成实验室在诊断念珠菌感染时的误诊和漏诊.
作者:苍金荣;王华;任健康;苏宝凤;张利侠;归巧娣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应用操作过程规范图(Operational Process Specifications,简称OPSpecs)设计、评价保证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水平.方法 以卫生部临检中心室间质评结果计算偏倚(Bias),以近一年的室内质控CV为方法的不精密度,利用BIO-RAD公司的Unity Real Time软件制作OPSpecs图,计算、选择HBV,HCV检测项目的 TEa和室内质控规则.结果 采用两个水平的质控品,以1-3s,2-2s,R-4s,4-1s,10 Westguard多规则为质控规则,实验室50%~90%的分析质量保证水平的TEa是8.3%~20.5%.结论 目前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水平基本能够满足临床病毒检测的需求,在低水平的检测上,由于存在较大的变异系数,仍需要进一步提高其不精密度.
作者:张军;张薇薇;方超平;李闻捷;沈茜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BG)检测(G试验)对老年人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动态比浊法检测67例老年高危患者的血浆BG浓度,并与真菌培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67例高危患者,G试验31(46.27%)例阳性,真菌培养法21(31.34%)例阳性.深部真菌感染组血浆BG中位数浓度为45.97 pg/ml;非真菌感染组浓度为5.00 pg/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138,P<0.01).若以真菌培养为标准,G试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48%,73.91%,61.29%和94.44%.结论 G试验对于老年人深部真菌感染具有早期、快速的诊断价值.
作者:杨艳兵;李从荣;郝世勇;李娟;余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