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例布鲁氏菌病分析

吴秀娟;卢兰芬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 变态反应性疾病, 骨关节, 密切接触史, 系统损害, 人与家畜, 人兽共患, 临床症状, 睾丸肿大, 分析报告, 畜产品, 培养物, 淋巴结, 急性期, 充血性, 诊断, 疫区, 头痛, 疼痛, 生产
摘要: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1].发病前病人与家畜或畜产品、布鲁氏菌培养物有密切接触史,或生活在疫区,或与菌苗生产、使用和研究有密切关系,容易感染布鲁氏菌病.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多汗、骨关节和肌肉疼痛、乏力、头痛,主要体征急性期为充血性皮疹,多数患者淋巴结、肝、脾和睾丸肿大,少数黄疸,慢性为骨关节系统损害[2].本院在2011年诊断6例布鲁氏菌病,现分析报告如下.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6例布鲁氏菌病分析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1].发病前病人与家畜或畜产品、布鲁氏菌培养物有密切接触史,或生活在疫区,或与菌苗生产、使用和研究有密切关系,容易感染布鲁氏菌病.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多汗、骨关节和肌肉疼痛、乏力、头痛,主要体征急性期为充血性皮疹,多数患者淋巴结、肝、脾和睾丸肿大,少数黄疸,慢性为骨关节系统损害[2].本院在2011年诊断6例布鲁氏菌病,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吴秀娟;卢兰芬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血清蛋白电泳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血清蛋白电泳结果在其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仪器及试剂选用美国海伦娜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SPIFE3000系列全自动电泳仪及其配套试剂对45例确诊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病人及37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病人进行血清蛋白电泳分析,并与53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蛋白电泳作对照.结果 甲状腺功能减退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要表现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组清蛋白降低,β球蛋白,γ球蛋白明显升高.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要表现在清蛋白组分的降低和αl球蛋白、α2球蛋白升高.结论 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及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血清蛋白电泳的分析,对临床病情观察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郭飞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环保脱蜡液替代二甲苯在肝肾标本病理制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环保脱蜡液替代二甲苯作透明脱蜡剂在肝肾标本病理制片过程中的应用.方法 取解放军第309医院器官移植中心肝、肾穿刺标本,经固定、水洗、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染色等步骤制成病理切片,其中二甲苯均用环保脱蜡液替代,进行常规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Masson三色染色,观察染色结果,进行病理诊断.结果 用环保脱蜡液替代二甲苯作透明脱蜡剂,切片过程顺利,组织无变脆、变硬现象;染色后,背景清晰、颜色鲜明,易于观察.结论 环保脱蜡液可替代二甲苯在肝肾标本病理制片中发挥作用,值得在病理诊断科室及基础研究科室推广.

    作者:马锡慧;石炳毅;韩永;肖漓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透析患者血清HBsAg假阳性伴HIV可疑一例分析

    HBsAg和HIV抗体的检测分别在HBV感染和HIV感染的诊疗中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HBsAg和HIV抗体主要通过血清免疫学方法检测,其中ELISA法检测HBsAg或HIV抗体的假阳性病例时有报道,而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假阳性病例较为少见.该文即报道了一例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透析患者血清HBsAg假阳性伴HIV抗体可疑的病例,并对可能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

    作者:吴卫;许少侠;黄媛;郭野;司永珍;杨卓;谢田;王巧凤;崔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激素及升白细胞药物等对血细胞分析的影响

    1 病历摘要1.1 患者 男,68岁.主诉:全身肌肉酸痛,间断发热5年,加重3天.以风湿性多肌痛于2011年3月1日14:40收住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风湿科.1.2 既往史 2006年5月开始发热,体温40℃,双侧肩胛周围肌肉疼痛,颈部、背部、双侧胸肋部疼痛,下肢肌肉酸痛给与糖皮质激素后退热,疼痛减轻.检查:类风湿因子阴性、红细胞沉降率>50 mm/h.3天后受凉,发热,咳嗽,疼痛复发.间断发热,咳白色黏痰、口干苦、纳差、睡眠差.既往身体健康,无慢性病史,无过敏史.

    作者:陈永德;朝浩鹏;唐新宁;郭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肝脏Kupffer细胞摄取清除腺病毒载体的机制

    腺病毒载体因其具有广泛趋向性、高效率表达目的基因等优点而成为表达和传递治疗基因的主要候选者.但是,由于它可以快速的经循环系统到达网状内皮系统(特别是Kupffer细胞)被摄取和清除,只有少数碎片能到达靶器官,因此这也成为了腺病毒作为载体应用于基因治疗的主要障碍.该文综述了Kupffer细胞摄取、清除腺病毒这一过程可能存在的机制,为实现腺病毒裁体转基因持久表达提供临床参考.

    作者:张爱爱;辛晓敏;金英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红素与血脂及胱抑素C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伤时血清总胆红素与血脂及胱抑素C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178例肝硬化患者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胱抑素C(Cys C).所得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肝硬化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ys C明显升高(t=5.685 3,P<0.05),异常检出率高(88.20%).TC,HDL-C和LDL-C的t值分别为7.937 7,5.334 7和5.851 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G的t值=0.721 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检出率低(29.77%).肝硬化患者组间TBiL水平与TC水平相关性良好(q=2.77,P<0.01),TBiL水平与CysC水平比较(q=4.03,P<0.01).结论 Cys C是反映肝脏功能变化的一个较灵敏的指标,能及早发现肝脏的损伤.而综合TBiL与TC的联合检测则能更准确反映肝脏功能的受损程度.

    作者:罗年秀;彭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对《STAGO全自动血凝仪质控测定方法的改进》的商榷

    法国生产的STAGO系列全自动血凝仪利用磁珠振荡原理,以振幅减少50%作为反应终点,快速、准确、且可抗溶血、脂血干扰,但维护成本较高限制其普及.如何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降低其使用成本一直被作为热点探讨.拜读贵刊2007年1月第22卷第1期《STAGO全自动血凝仪质控测定方法的改进》一文,发现该作者面临的困扰非常具有普遍性,亟待解决办法.

    作者:乔雪峰;许慧;吴秀茹;袁慧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下呼吸道大肠埃希菌感染诊断与痰液半定量培养细菌数量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索自然咳出痰标本半定量培养12级法筛检大肠埃希茵的茵量指标.方法 每份痰标本均同时涂片和接种.涂片观察标本质量,以白细胞吞噬菌或白细胞浓集区域优势茵为拟分离菌;培养采用半定量12级法,选相对数量大于该菌口咽部平均携带数量的涂片对应菌做鉴定及药敏试验(当地健康人群口咽部G-杆菌的携带概率为33%,平均携带茵量小于0.1,故临床标本G-杆菌量以≥0.1为筛检指标).查阅2005年6月1日~2011年5月31日住院病人痰内筛检出大肠埃希菌者病历,统计分析首次培养的细菌数量、标本质量与出院时临床诊断的关系.结果 大肠埃希菌163株,其首次培养的相对数量0.1的临床诊断率为43.33%,≥0.2的临床诊断率为50.38%;首次培养的标本质量为A+B级的临床诊断率为55.56%,C级的临床诊断率为38.18%;前者高于后者17.38%,但x2=4.89,P<0.05.结论 按规定要求采集自然咳出痰标本,若其半定量12级法培养出涂片拟分离菌对应性大肠埃希菌的相对数量≥0.1时,应做药敏试验并报告医师.

    作者:李俊如;杨肇立;周文;李键;杨锦云;任萍;陈旭;黄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尿路感染ESBLs阳性大肠埃希菌的基因分型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尿路感染ESBLs阳性大肠埃希菌的耐药和基因分型遗传特征,指导尿路感染的临床用药与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选取中国中医研究院望京医院2006~2010年医院分离的76株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通过药敏试验分析这些菌株对17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用rep-PCR对菌株进行分型.结果 选取的76株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唑啉、头孢呋辛、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噻肟与头孢曲松的耐药率高达40%以上,依次是86%,68%,64%,59%,59%,41%,41%和40%.17种抗菌药物中,亚胺培南与美洛培南的耐药率低,敏感率为100%,与ESBLs阴性的大肠埃希菌相比,尿路感染ESBLs阳性大肠埃希菌有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76株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分为三个大的组,其中A组敏感性高,B组次之,C组耐药性强,含有ESBLs的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主要分布在C组和B组.rep-PCR可以把76株茵分为68个基因型,四个组,分别为Ⅰ,Ⅱ,Ⅲ和Ⅳ,分别包含25,14,20和17株细菌.不同基因型的菌株在耐药性上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对常见的抗生素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含有ESBLs的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更高,这些菌株的耐药性可能是通过水平转移获得的.临床上应严格按照科学的用药方案进行抗生素使用,及时掌控ESBLs的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耐药的变化,以减少耐药性菌株的产生,降低耐药菌的危害.

    作者:刘世巍;徐杰;张正芳;王立平;高光俊;王玉飞;苑锡铜;黄留玉;崔明全;张宁;陈永德;陈泽良;郭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血BNP,hs-CRP和cTnⅠ水平在呼吸困难患者中的临床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BNP,hs-CRP和cTnⅠ联合检测在呼吸困难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0年02月~2011年06月期间ICU病房呼吸困难患者140例(分为两组:心源性84例,肺源性56例),两组患者均符合ICU入住标准,均采用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其中Ⅱ级49例、Ⅲ级60例、Ⅳ级31例.排除气胸、肺源性心肌病、宫壁瘤等.采用免疫荧光法、微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对血BNP,cTnⅠ和hs-CRP水平进行检测,通过血气分析、心脏B超、X线胸片、心电监护和心功能分级等资料进行治疗前后对比观察,并与健康对照组50例比较分析.结果 血BNP,hs-CRP和cTnⅠ水平在心源性呼吸困难与肺源性呼吸困难中均高于对照组(P<0.01).心源性呼吸困难组三项水平明显高于肺源性呼吸困难组且心功能越差,其浓度越高(P<0.01),且三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结论 测定血BNP,hs-CRP和cTnⅠ水平用于早期鉴别心源性呼吸困难和肺源性呼吸困难,可以作为诊断或排除呼吸困难中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发病机理和恶化程度,在急性呼吸困难患者中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谈昀;曾宪飞;李军民;王小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双水杨醛缩邻苯二胺法测定饮用水中的Cr6+研究

    目的 研究生活饮用水中双水杨醛缩邻苯二胺铬配合物紫外定量技术.方法 水杨醛和邻苯二胺溶于甲醇,在冷水浴中搅拌加入无水乙醇得橙红色晶体-双水杨醛缩邻苯二胺.通过测量强酸(5.0 mol/L H2S04)环境下双水杨醛缩邻苯二胺与六价金属铬(Cr6+)形成的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对样品中的铬离子进行定量研究.结果 双水杨醛缩邻苯二胺铬配合物溶液在波长478 nm有大吸收,且浓度与吸收值呈线性关系,化合物稳定,同时该方法其他元素对实验结果基本没有影响.结论 该方法可以用于饮用水中Cr6+的测定.

    作者:赵茹;郭方飞;王长晔;杜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不同血型孕妇尿靛甙水平检测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孕期妇女尿靛甙水平与血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尿靛甙分析仪检测1 321例孕妇晨尿中靛甙含量,采用凝胶卡式血型鉴定仪检测其血型.结果 1 321例孕妇中,B型407例,A型349例,O型310例,AB型255例.A型组尿靛甙平均水平为(118.3±80.6) mg/L,B型组为(95.2±75.3) mg/L,O型组为(79.5±50.3)mg/L,AB型组为(90.2±66.20) mg/L,各组尿靛甙水平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B(q=2.52,P<0.05);A/O(q=5.793,P<0.01);A/AB(q=2.658,P<0.01),O/B(q=2.013,P<0.05),B/AB(q=1.803,P<0.05)和O/AB(q=2.537,P<0.01).尿靛甙值超标的孕妇在各组中所占比例在以下各组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A/B(x2 =21.571,P<0.01),A/O(x2=25.363,P<0.01),A/AB(x2=5.782,P<0.05),O/AB(x2 =16.076,P<0.01),B/AB(x2=15.375,P<0.01)和B/O(x2=5.730,P<0.05),而尿靛甙值偏低在A/O血型以及AB/O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x2=14.532,x2=14.976,P<0.01).结论 不同血型孕妇尿靛甙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作者:魏红;吕艳关;范广来;苏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少弱精症患者睾丸组织中hTERT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在少弱精症患者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选择2002年1月~2004年1月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男科就诊符合相关诊断标准的23例患者,根据发病原因进行实验分组.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患者睾丸组织中hTERT蛋白水平.结果 各组患者睾丸组织hTERT蛋白阳性分别为:少弱精子症组和精子成熟受限组阳性表达均为5例;阻塞性无精子症组6例;2例唯支持细胞综合症组患者睾丸组织中未检测到hTERT蛋白表达;2例实验对照均检测到hTERT蛋白.结论 睾丸组织的hTERT是反映精子形成的高敏感和高特异标记物.hTERT在睾丸组织中的表达与端粒酶在睾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端粒酶活性的缺乏可能是生殖细胞发育停滞的原因乏一.

    作者:陕文生;杜晓钟;郑雷;蒲巍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2011年安康市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管理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安康市临床输血管理现状,规范输血管理,确保用血安全.方法 2011年9月按照统一的检查表和评分标准对安康市27家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管理工作采取听取汇报、现场查阅资料、抽查输血病历等方式对每个单位进行量化打分.综合评分标准:90分以上为优秀、80~90分之间为合格、80分以下为不合格.结果 27家医疗机构中,被评为良好的14家,占51.85%,合格的5家,占18.52%,不合格8家,占29.63%.结论 大多数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符合要求,少数医院主要是部分中医院和妇幼院的输血基础设施配置不足,输血环节管理及质量控制方面还存在缺陷和不安全隐患,亟待完善和规范.

    作者:王会英;李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几种丙肝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评价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孵育时间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CMIA)三种方法检测血清中丙肝抗体(抗-HCV)的临床运用.方法 分别用两种ELISA和CMIA测定门诊和住院患者抗-HCV样本1 281例.不一致的用PCR法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RNA)定量检测.结果 1 281例样本ELISA A 18例阳性,阳性率为1.41%;ELISA B 20例阳性,阳性率为1.56%;CMIA 31例阳性,阳性率为2.42%.两种ELISA分别与CMIA阳性率比较x2分别为8.47,6.67;P值分别为0.003 6,0.009 8(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种ELISA法阳性率比较x2为0.50,P=0.479 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ELISA与CMIA结果不一致的标本用PCR测HCV-RNA,结果除1例CMIA为阳性HCV-RNA-PCR为阴性外,其余CMIA与HCV-RNA-PCR定量结果一致.结论 CMIA优于ELISA灵敏、特异度高、结果准确,CMIA更适合于丙型肝炎的临床筛查应用;ELISA B比ELISA A灵敏.

    作者:廖冰洁;周迎春;谢在春;梁淑慧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血清长正五聚蛋白、hsCRP和HbA1c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损害程度的分析

    目的 通过长正五聚蛋白(pentraxin-3,PTX3)、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T2DM)肾病损害程度诊断价值分析探讨.方法 以2010年7月~2011年10月西安市北方医院住院和门诊的14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24 h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分为:正常清蛋白尿组(n=56)、微量清蛋白尿组(n=63)和临床清蛋白尿组(n=27)三组;同时以10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使用ELISA法检测血清PTX3,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和HbA1c水平.结果 正常、微量和临床尿清蛋白三组,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PTX3,hsCRP和HbA1c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且随着UARE分级增加,PTX3,hsCRP和HbA1c水平也显著增高(P<0.05).相关分析表明血清PTX3与UAER显著正相关(r=0.712,P=0.012);hsCRP水平与UAER存在正相关(r=0.661,P=0.023);HbA1c水平与UAER也存在正相关(r=0.631,P=0.03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PTX3水平与UAER的相关性强于血渍hsCRP和HbA1c.结论 炎症指标PTX3,hsCRP和HbA1c的联合检测有助于2型糖尿病肾病损害程度的监测.

    作者:朱增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早期2型糖尿病血清内脂素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早期2型糖尿病(T2DM)血清内脂素(Visfatin)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的关系.方法 70例早期T2DM患者,高分辨超声检测颈动脉IMT,分为IMT增厚组(36例)、IMT非增厚组(34例),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人员30例.三组均检测常规临床指标,采用ELISA法测空腹血清Visfatin.各组间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Visfatin与早期T2DM颈动脉IMT的关系.结果 T2DM患者Visfatin明显高于对照组(14.32±0.76 μg/L vs 6.34±0.91 μg/L,11.54±0.83μg/L vs 6.34±0.91μg/L,t1=2.41,t2=1.841;P1=0.009,P2=0.029),IMT增厚组Visfatin高于IMT非增厚组(14.32±0.76μg/L vs 11.54±0.83 μg/L,t3=0.901,P3=0.031);简单相关分析显示Visfatin与BMI,IMT,LDL-C,WHR,ln(FINS),ln(HOMA-IR),ln (FBG)呈正相关(r=0.201~0.331,P=0.007~0.047),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Visfatin仅与HOMA-IR(t=4.123,P=0.0071),IMT(t=3.573,P=0.0084)呈独立相关.结论 血清Visfatin与T2DM发病密切相关,可能参与早期T2DM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作者:时晔;王甜;张艾莉;马庆;苗青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骨折患者术前D-二聚体的检测与DVT形成的评估

    目的 探讨新近入院骨折患者手术前血浆D-二聚体指标的检测对提示并发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性评估.方法 收集2011年9月~2012年4月新近入院骨折患者1 268例,将其设为观察组,按照骨折创伤程度将其分成三组,A组:肢体单处闭合性骨折(654例);B组:肢体单处开放性骨折(316例);C组:肢体2处或2处以上骨折伴血管损伤或脏器损伤或下肢大骨折创伤(298例),以同期100名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其血浆D-二聚体(D-D)指标,同时收集观察组中进一步做彩色多普勒超声、螺旋CT、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的骨折患者339例,发现深静脉血栓(DVT)组12例,无DVT组327例,所有数据均用SPSS Statistic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D-D指标水平(2.68±2.53) mg/L明显高于对照组(0.27士0.22)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235,P<0.01),其中骨折A组D-D(0.31±0.17)mg/L无明显变化(t=1.564,P>0.05),骨折B组D-D(0.89±0.36)mg/L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8,P<0.05),而骨折C组D-D(6.64±2.33)mg/L明显升高(t=9.336,P<0.01);不同骨折组间比较:D-D指标差异也有明显统计学意义(F=18.047,P<0.01);与未并发DVT骨折组D-D(3.23±2.45)mg/L相比,并发DVT骨折组D-D(8.92±5.61)mg/L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792,P<0.01).结论 骨折创伤较严重的患者较易并发DVT,其手术前血浆D-D指标的检测对提示并发DVT有很好的评估与预防指导作用.

    作者:孙永锋;高全成;刘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酶法测定血清肌酐参考值范围的建立及验证

    目的 探讨建立酶法肌酐的实验室参考值的新方法及可行性.方法 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514例健康体检者及182例肾病患者血清肌酐值,依据不同方案计算肌酐正常参考区间并比较其差异性.结果 酶法肌酐检测结果总体呈正态分布.按健康对照组x-±2s所得肌酐检测参考区间为男性51~~109μmol/L和女性39~95μ mol/L,按室内质控结果修订参考区间为男性50~107 μmol/L和女性39.2~89 μmol/L,两种方案所得参考区间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x2=0.67,P>0.05),但均与试剂说明书给予的正常参考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x2=3.69,2.05,P<0.05);男性与女性肌酐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按试剂说明书参考区间统计,实验室的假阳性率高,为14.2%.结论 试剂厂家参考值不适用于该实验室,实验室可以根据室内定值质控情况修正厂家参考区间,同时分别建立该实验室的男性与女性肌酐正常参考值范围供临床参考.

    作者:张颖;马永能;蒋中才;刘慧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