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明伟;邹文远;白姣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对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患者颈部AS斑块的影响及其作用。方法:选取糖尿病并发AS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二甲双胍组、联合治疗组(辛伐他汀和二甲双胍)、空白对照组,疗程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行颈动脉超声,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 , IM T )变化,计算斑块面积、斑块Crouse积分。结果:治疗6个月后,各药物治疗组的IM T、斑块面积及Crouse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或<0.01),联合治疗组治疗后 IMT、斑块面积及 Crouse积分显著小于辛伐他汀组、二甲双胍组(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具有抗AS的作用,能明显减轻颈部AS病变程度,疗效优于单独使用辛伐他汀或二甲双胍。
作者:李新爱;田庆新;高树英;殷镜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MSCT多期增强扫描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 ,FNH)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9例FN H患者10个病灶的M SC T 多期增强扫描表现。结果:9例中8例为单发病灶,1例多发。平扫9个呈低或稍低密度,1个等密度。平扫3个病灶见中央瘢痕;多期增强扫描7个病灶见中央瘢痕,动脉期及门脉期瘢痕均未见强化,延迟期5个见中央瘢痕强化。增强扫描动脉期除中央瘢痕外,8个FN H病灶明显均匀强化,2个中等均匀强化;门脉期病灶密度下降,但均略高于或等于正常肝实质;延迟期病灶密度等于或略低于肝实质。动脉期4个病灶中心或周边见增粗的供血动脉,其中1个为肝动脉分支直接进入病灶中心,1个的供血动脉自病灶中心沿纤维间隔向周边呈放射状分布,另2个周边见供血动脉。结论:MSCT多期扫描可反映病灶的血供特点和病理学特征,对FNH具有重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胡久民;邹文远;徐官珍;李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及高档影像检查设备的普及,尤其是螺旋CT 的飞速发展,影像学检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CT增强扫描通过外围静脉引入碘对比剂,从而增加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对比,以利于病变的检出、定位、定性及鉴别诊断。不良反应一直是碘对比剂使用的一大顾忌。非离子型碘对比剂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它以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有逐渐取代离子型碘对比剂的趋势[1],但即使采用非离子型对比剂,仍有3.13%的不良反应率[2]。CT增强扫描碘对比剂的注射方法有多种,可以根据检查的目的选择不同的注射速率。不同流速下不良反应率是否相同目前报道文献较少,现总结笔者近年工作中的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寇珍平;王昕;石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男,40岁,活动后胸闷伴颜面部浮肿10余天,外院C T增强扫描提示后纵隔肿瘤。有乙型病毒肝炎病史及长期吸烟、饮酒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等病史。查体:心界增大,心率82次/min ,律齐,心音低钝,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心脏彩超检查:右心房扩大,内见一巨大实性中等回声团块,大小约86 mm ×100 mm ×61 mm ,边界清晰,形态不规则,内回声不均,可见裂隙样无回声区,该肿块与右心房外侧壁关系密切,随心脏搏动瘤体轻微摆动,但幅度不大,并见部分瘤体自三尖瓣口突向右室(图1)。CDFI显示:肿块内未见血流信号,舒张期右心房血流自肿块两侧进入右室(图2),收缩期三尖瓣口见少量返流血流信号。右房顶部心包腔见少许液体无回声区。余心腔、大动脉及心脏周围未见类似病变。超声提示:右心房巨大实性占位性病变(恶性肿瘤可能性大),心包少量积液。X线胸片显示:右心缘旁见类圆形软组织肿块,与心缘分界不清。门诊以“右心房肿瘤”收治心胸外科。手术所见:心包与心脏紧密粘连,右房区向前凸出;正前方纵行切开粘连心包,探查右心房肿瘤侵入心肌全层,右房区心肌无搏动。手术无法完整切除肿瘤,取少许病变组织送病理检查,病理提示为心脏血管肉瘤(图3)。
作者:刘慧;贺祎;刘建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评价胸部DR及CT在闭合性胸部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2例胸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DR及C T表现。结果:162例中,89例有肺实质损伤,包括单纯性肺挫伤69例,单纯性肺撕裂伤3例,肺挫伤合并肺撕裂伤16例,肺挫伤合并肺疝1例。肺挫伤86例中,单侧59例,双侧27例;表现为局限性肺纹理增粗、模糊伴点片状影4例,单发片状影12例,多发斑片状影33例,磨玻璃状影9例,广泛云絮状影5例,混合病灶23例。肺疝表现为含气的肺组织经肋间疝出。肺撕裂伤19例中,单发12例,多发7例,共38个病灶;表现为含气囊腔16个,气-液囊腔19个,肺内血肿3个。依据C T表现可将肺撕裂伤可分为胸膜下型、脊椎旁型、中央型、密集型、混合型5型。结论:胸部CT可清晰显示肺实质损伤的程度及类型,是闭合性胸部损伤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于武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合并孢子菌肺炎的 HR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确诊的40例AIDS合并孢子菌肺炎的CT资料。结果:孢子菌肺炎的典型影像学表现是两肺磨玻璃样影,呈“地图状”分布26例,肺间质性改变11例,肺气囊6例,少见的合并表现有纵隔淋巴结肿大、气胸,双肺斑片状模糊影及小结节影。结论:AIDS合并孢子菌肺炎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HRCT扫描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莫增媚;谢筱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影像设备及影像技术的发展,使超声、X线、C T、M RI对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有了明显进展。在显示周围神经正常解剖、周围神经病变定位及定性方面上述检查各有优势;受设备、成像条件、操作者水平等因素制约,也各有局限性。各种检查手段相结合,优势互补,将有效提高对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水平。
作者:刘胜全(综述);张彦(综述);王巧玲(综述);李长勤(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病变脑区的DWI表现,并检测其ADC值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探讨ADC值与NSE水平的相关性,为 HIE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足月新生儿HIE 27例,随机选取3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均在出生后24~48 h检测血清NSE ,1周内行MRI检查,均测量脑区的ADC值,对比 HIE患儿与对照组的ADC值,并进行病变脑区ADC值与血清NSE的相关性分析。结果:①HIE患儿病变脑区的ADC值明显低于正常新生儿脑组织的ADC值(P<0.05),轻、中度 HIE患儿病变组织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患儿病变组织的ADC值低于轻度和中度患儿(P<0.05)。②重度 HIE患儿的血清NSE值大于轻度和中度患儿,中度HIE患儿的血清NSE值大于轻度患儿(P<0.05)。③重度 HIE患儿DWI上高信号的病灶数多于轻度和中度患儿,中度HIE患儿DWI上高信号的病灶数多于轻度(P<0.05)。结论:HIE患儿病变脑区的ADC值低于与正常对照组,且与血清NSE水平呈负相关,二者联合可为足月新生儿HIE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管玥;闫安辉;董鹏;葛艳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支气管结核(endobronchial tuberculosis ,EBTB)是指发生在气管、支气管黏膜下层的结核病。因起病缓慢,症状多样,CT表现缺乏特异性,在影像诊断及临床工作中漏诊、误诊较多。回顾性分析总结2007-2012年我院收治的25例EB T B的误诊及漏诊患者,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5例中,男10例,女15例;年龄13~78岁,平均33岁。主要症状及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37.5~39℃,咳嗽、咳痰,1例出现痰中带血丝。
作者:刘兆芹;钱学江;刘中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子宫内膜息肉是妇科常见的子宫内膜局灶性病变,是局部内膜过度增生形成的有蒂或无蒂的赘生物,临床多表现为异常子宫出血、经期延长、不孕等,发病率为7.8%~25.0%[1-2]。经阴道超声检查是无创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常规手段,准确性高,但由于内膜息肉声像图存在非特异性,易受多种因素干扰,月经不同时期的生理变化直接影响超声对内膜息肉诊断的准确性。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145例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误诊28例分析误诊原因,以期提高内膜息肉的诊断准确性。
作者:杨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浅表皮下囊性肿块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8例确诊为浅表皮下囊性肿块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分析声像图特征及对应的病理特征。结果:48例中,19例皮脂腺囊肿,1例合并感染误诊,诊断符合率94.7%;14例表皮样囊肿,2例误诊为实性肿块,诊断符合率85.7%;2例皮样囊肿,诊断符合率100%;6例血管瘤,1例误诊为淋巴管瘤,诊断符合率83.3%;7例淋巴管瘤,诊断符合率100%。总诊断符合率91.7%(44/48)。结论:高频彩超对浅表皮下囊性肿块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作者:徐平;吴梅;张飞雪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ctor imaging ,VVI)技术评价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 ,CCA)弹性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 ,IMT)增加组(T2DM-1组)30例和IM T正常组(T2DM-2组)30例;另选取健康对照组30例。常规二维超声观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CCA内径、IM T及斑块情况;采用VVI技术对受检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并记录右侧CCA管壁短轴方向二维图像前壁、前内侧壁、后内侧壁、后壁、后外侧壁、前外侧壁6个节段的径向大速度(Vs)、切向大应变(Smax)及切向大应变率(SRmax),对各组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2DM-1组 IMT 厚度显著高于 T2DM-2组和对照组(P<0.05);T2DM-2组IMT厚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1组、T2DM-2组及对照组CCA内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1组患者CCA 6个节段的Vs、Smax和SRmax显著低于 T2DM-2组和对照组(P<0.05);T2DM-2组患者CCA 6个节段的Vs、Smax和SRmax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CCA二维形态未改变以前CCA弹性已经降低,VVI技术可用于评价CCA的弹性状态,能够早期发现初诊T2DM患者的CCA弹性降低。
作者:李保启;王金萍;陈晓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垂体Rathke囊肿的M RI表现,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垂体Rathke囊肿16例,均行常规及动态增强M RI检查。结果:2例囊肿位于鞍内,14例位于鞍内及鞍上,多呈圆形或椭圆形。根据囊肿内容物的不同表现为多种M RI信号,其中9例呈短T1、长T2信号,3例呈短T1、等T2信号,2例呈长 T1、长 T2信号,2例呈等T1、长短混杂T2信号;增强扫描仅1例囊肿边缘轻度强化。结论:垂体Rathke囊肿虽然少见,但仔细分析其M RI表现,有助于该病的正确诊断。
作者:王琪;李军;曹庆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MSCT对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合并肛瘘以及CD活动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CD合并肛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患者均行全腹部MSCT ,结合MSCT重建图像,分析病变肠壁的厚度、黏膜强化程度、肠系膜血管改变、肠系膜淋巴结、肠腔狭窄及肛瘘情况。结果:22例CD患者中15例经外科手术治疗肛瘘,其中复发7例,C T图像均表现为肠壁明显增厚、明显强化、肠系膜血管增多、肠系膜淋巴结增多、肠腔明显狭窄;未复发8例,CT 表现为肠壁增厚8例、肠壁明显强化1例、肠系膜血管增多3例、肠系膜淋巴结增多3例、肠腔狭窄4例。22例CD患者,C T表现为肠壁增厚21例(95.5%),肠壁强化22例(100%),肠系膜血管增多17例(77.3%),肠系膜淋巴结增多17例(77.3%),肠腔狭窄16例(72.7%)。结论:肛瘘是否术后复发与肠道病变的M SC T表现有关。
作者:庄启湘;沈宣文;陈浩;郑志勇;胡春洪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儿睾丸扭转的高频超声特点、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4例经超声诊断,并经临床手术证实的睾丸扭转患儿,分析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结果:二维超声声像图主要表现为患侧睾丸增大,实质回声尚均匀或不均匀,部分睾丸内可见裂隙状的低回声,边缘向内凹陷呈蚕豆状。CDFI示患侧睾丸内无血流信号或较对侧明显减少。结论:高频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睾丸扭转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无辐射,无创伤,对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可作为诊断睾丸扭转的首选影像学方法。
作者:左汴京;祝黎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 , MFH)是一种可发生于多个部位的恶性软组织肿瘤,文献多从临床治疗角度加以探讨,CT联合超声尤其是超声的表现报道极少。现搜集1例发生于皮下的巨大M FH ,结合文献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男,69岁。“发现右侧大腿肿块1年”于2011年4月17日入院。于2010年发现右侧大腿有一肿块,如桃子大小,无局部红肿、疼痛等任何不适。肿块逐渐增大,在当地医院行下肢CT检查提示“大腿部炎性肿块,中央区脓肿形成”(图1a ,1b)。我院右大腿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图1c):右大腿实性肿块。遂以“右侧大腿肿块待查”收住入院。既往史:于2009年8月在当地县医院行右大腿肿块切除术,术后病检提示“鳞状上皮呈乳头状瘤样增生,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体格检查:体温36.4℃,心率76次/min ,呼吸20次/min ,血压90/60 mmHg(1 mmHg=0.133 kPa)。专科检查:右侧大腿背侧可及一大小约15.0 cm ×12.0 cm肿块,边界不清楚,质硬,表面不光滑,无压痛,活动度差,表面皮肤呈紫红色,皮温较高。入院后积极准备在局麻下行右大腿包块切除术,术中见右侧大腿后侧10.0cm×12.0cm范围皮肤缺损,肉芽组织鲜红,创面搔刮见血供丰富。完整切除肿块后病理标本送湖北省肿瘤医院会诊,病理报告:(右大腿包块)M F H (图1d)。免疫组化:SM ART (-)、CD68灶状(+)、Vim (+), S100(+),CD34(-),NF(-)。术后行切口换药,因皮肤张力大、缺损多,于2011年5月24日行2期植皮治疗,术后继续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改善微循环等促进切口愈合、换药等治疗,伤口愈合出院。
作者:侯明伟;邹文远;白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青年酒精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chronic alcoholism encephalopathy ,CAE)患者的MS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中青年酒精依赖致CAE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探讨其MSCT 表现及特点。结果:58例患者颅脑损害M SC T主要表现为:脑萎缩50例(轻度22例,中度及以上28例);脑萎缩并腔隙性脑梗死6例(其中1例另伴脑软化灶,1例另伴胼胝体变性);脑萎缩并脑软化灶1例;单纯胼胝体变性1例。结论:中青年CAE患者脑损害以脑萎缩多见,多伴发腔隙性脑梗死、脑软化、胼胝体变性。MSCT对诊断CAE患者脑损害的性质、范围及程度有重要意义,可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价提供依据。
作者:游幼匡;段少银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以预防疾病为目的、变被动治疗为主动健康管理的健康干预措施日益成为现代医疗体系的重要环节。笔者总结分析心膈角被脂肪充填的健康体检者的X线表现,将其定义为“心膈角充填征”,并探讨其在疾病预防中的意义。1资料与方法收集有“心膈角充填征”的健康体检者1023例,设为甲组;无明显“心膈角充填征”的健康体检者3306例作为乙组(对照组)。“心膈角充填征”按充填程度分为3度:Ⅰ度(轻度):左心膈角出现心包脂肪垫,正常心膈角弧形锐利切迹消失,但脂肪垫未超出左心缘延长线;Ⅱ度(中度):左心膈角完全充填,心包脂肪垫较大,超出左心缘延长线(图1);Ⅲ度(重度):在Ⅱ度基础上,右心膈角区也出现三角形或不规则形脂肪影(图2)。
作者:滕树春;张淑华;邵蕾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