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兴午;施长春;李翠英;袁长巍
目的 分离临床实验室检测过程中仪器相关的误差,在检测失控前更早的识别仪器故障以减少仪器故障.方法 该文参考相关文献,对临床实验室常用基本仪器:离心机、移液器、分光光度计和生物安全柜的运行验证和保养的要点进行总结.结果 通过对这些要点的总结,希望对临床实验室基本仪器系统化的验证和保养提供帮助.结论 在工作中总结和积累经验,使仪器处于佳状态和性能,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及时、准确、可靠.
作者:张妍;王治国;王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白血病在连云港地区的发病情况及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12年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新诊断白血病的骨髓形态学报告.结果 2008~2012年共新诊断白血病440例,男女比1.46:1,年龄1月~86岁,中位年龄47岁.各型白血病按构成比大小排列为AML(49.8%),ALL(24.3%),CML(15.2%),CLL(5.9%).结论 结果基本反映了连云港地区的白血病发病情况和规律.
作者:汪海清;王文婷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神经元特异度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和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几项肿瘤标志物水平与其病理分型的关系.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64例肺癌患者,58例肺良性疾病患者血清NSE,CEA,SCCA,CYFRA21-1及ProGRP的含量.结果 肺癌组各肿瘤标志物血清水平皆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疾病组(t=3.36~7.41,P值均<0.05),NSE+CEA+CYFRA21-1+SCCA+ProGRP 联检对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1.25%,82.76%和81.97%,灵敏度和准确度明显大于各标志物单项检测(t=3.11~4.13,P值均<0.05),肺癌肿瘤标志物血清水平与病理类型有关,血清NSE,ProGRP水平在小细胞肺癌(SCLC)时显著升高(F=31.20,P<0.05),CEA在腺癌时显著升高(F=25.36,P<0.05),而血清CYFRA21-1和SCCA水平则在鳞癌时显著升高(F=11.24~25.36,P值均<0.05).结论 NSE,CEA,CYFRA21-1,SCCA及ProGRP肿瘤标志物检测有利于指导肺癌的病理分型,其联检明显提高了对肺癌诊断的灵敏度.
作者:汪光蓉;王强;凡瞿明;杜琴;杜娟;李淑云;张国元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武汉市第三医院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基因型及感染现状.方法 收集武汉市第三医院2012年1月~12月临床分离的双纸片协同初筛试验为阳性的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采用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推荐的标准纸片扩散法表型确证试验确证ESBLs阳性菌,采用PCR技术以及基因测序技术对确证试验为阳性的产ESBLs菌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共收集333株ESBLs初筛试验阳性的肠杆菌科细菌,运用标准纸片扩散法表型确证试验确证ESBLs阳性菌283株,其中大肠埃希菌190株,肺炎克雷伯菌66株,奇异变形杆菌10株,普通变形杆菌6株,阴沟肠杆菌11株.283株产ESBLs菌中,66株TEM-1基因阳性(23.32%),0株SHV基因阳性(0%),103株CTX-M-15基因阳性(36.40%),3株CTX-M-3基因阳性(1.06%),2株CTX-M-14基因阳性(0.71%),45株菌TEM-1和CTX-M-15两种基因型同时阳性(15.90%),64株细菌未检出ESBLs基因(22.61%).结论 该院为流行的产ESBLs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中携带多种β-内酰胺酶基因,较为流行的耐药基因型是CTX-M-15和TEM-1.
作者:张亚兰;王骋;胡佳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AS)的监测意义.方法 选取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8月~2013年5月共195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彩色超声波双下肢和颈动脉血管检查结果分为单纯糖尿病(T2DM)组93例,糖尿病并发AS(DM/AS)组102例.所有受试对象均采用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时检测空腹血糖(FPG)、2 h餐后血糖(2hPG),HbA1C,TC,TG,HDL-C和LDL-C等生化指标;比较hsCRP与TC,TG和HDL-C等传统AS指标对2型糖尿病并发AS的预测阳性率.结果 ①血清hsCRP水平DM/AS组明显高于T2DM组(2.55±2.62 mg/L vs 1.31±0.83 mg/L),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4.517,P<0.01).②血清hsCRP水平为<1.0 mg/L,1.0~3.0 mg/L和>3 mg/L对DM/AS组的预测阳性率分别为42.6%,46.5%和88.2%,后者明显高于前二者(χ2=19.805,17.430;均P<0.01).③与TG,TC和HDL-C等传统AS指标相比,血清hsCRP水平对DM/AS组的预测阳性率为88.2%,明显高于TG,TC和HDL-C的预测阳性率(61.3%,62.3%和51.5%),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分别χ2=8.013,7.403和14.350,均P<0.01).结论 血清hsCRP水平对2型糖尿病并发AS有较高的预测阳性率,血清hsCRP的检测可作为对2型糖尿病并发AS的监测指标应用于临床.
作者:宋立彪;宋瑛;裴峰;郭飞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FQ-PCR法对妇科门诊1 590例患者进行8种高危型HPV检测,同时取病变宫颈组织进行病理组织活检,分析两者的关系.结果 1 590例患者中HPV-DNA阳性438例,阳性率27.5%,各种病理类型的宫颈病变中HPV感染率分别为:慢性炎症75.1%(329/438),癌前病变22.4%(98/438),宫颈癌2.5%(11/438);523例疑似病例中HPV-DNA阳性331例,各种病理类型的宫颈病变中HPV感染率分别为:慢性炎症50.1%(194/387),癌前病变90.6%(106/117),宫颈癌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高危型HPV在宫颈癌筛查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群;张萌;周亚军;李英雨;黄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广西地区壮族、瑶族和汉族健康人群中人类血小板抗原(HPA)1~17bw系统基因的差异表达.方法 壮族、瑶族和汉族(祖上三代均为同民族)的健康个体各100例,采用 PCR-SSP方法检测上述3个民族个体的HPA1~17bw系统基因,计算HPA各系统的不配合率和基因多态性,并比较3个民族间HPA系统的基因频率.结果 基因型别a是3个民族HPA1~17bw的主要型别,而3个民族的HPA-3和HPA-15的不配合率均大于30%.比较3个民族血小板系统的基因频率,瑶族人群中的HPA-3基因杂合程度低于壮族(χ2=12.242,P=0.002);瑶族人群中的HPA-15基因杂合程度显著低于壮族(χ2=6.209,P=0.045)和汉族(χ2=12.383,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壮族人群中HPA-3,15基因杂合程度与汉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640,P=0.022;χ2=10.685,P=0.005).结论 广西地区瑶族、壮族和汉族HPA基因多态性分布存在明显的种族差异,HPA-3和HPA-15系统在3个民族发生同种免疫反应均有显著意义,在临床血小板输注中应加以重视.
作者:杨兰;梁秀云;曾江辉;李若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实验室、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7例,并进一步经冠状动脉造影术和头颅MRI或CT分为3组: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组(43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冠心病组(22例)和原发性高血压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组(32例),健康查体者60例作为对照组.均采用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Hcy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血清Hcy水平,原发性高血压伴冠心病组(21.3±8.1μmol/L)和原发性高血压伴缺血性脑卒中组(23.6±7.3 μmol/L)均较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组(17.3±6.2 μmol/L)为高,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3.16,P<0.05);三者与正常对照组(9.3±3.8 μ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非常显著性意义(t=6.36,6.98和7.12,P均<0.01);且Hcy男性高于女性(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cy水平升高;当并发冠心病或缺血性脑卒中时,血清Hcy水平则更高,同时具有性别差异.
作者:闫福堂;于建平;袁军;任健康;张华;吕晓莉;马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评估一种新方法(碳青霉烯类药物-EDTA纸片法)检测肺炎克雷伯菌产碳青霉烯酶表型的效率.方法 2012年1月~8月临床分离于上海浦东医院和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的42株非重复的产碳青霉烯酶的肺炎克雷伯菌,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分别由VITEK-2 GN和纸片扩散法检测;β-内酰胺酶基因经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DNA测序确认;改良霍格试验(modified Hodge test,MHT)及以厄他培南、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为底物的EDTA纸片法试验分别进行碳青霉烯酶表型试验;以PCR基因扩增试验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表型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判断EDTA纸片法的佳底物.结果 42株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厄他培南的耐药率分别是97.6%,97.6%和100%;42株产碳青霉烯酶菌株均含肺炎克雷伯菌产碳青霉烯酶(Klebsiella pneumoniae carbapenemase,KPC)-2基因;MHT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95.2%和94.3%.以亚胺培南为底物的EDTA纸片法效果好,灵敏度和特异度达到了97.6%和100%.结论 以亚胺培南为底物的EDTA纸片法优于MHT,可用于产KPC酶肺炎克雷伯菌的表型检测.
作者:唐勤;张毅;严育忠;瞿伟华;孙康德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对精浆弹性硬蛋白酶筛查生殖道潜在感染/炎症进行临床应用评价,制定合理的使用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11月男性不育门诊中随机选取的422例患者资料,分析精浆弹性硬蛋白酶浓度升高与精液参数、生殖道感染、炎症因素的相关性;以前列腺液白细胞升高作为男性生殖道潜在炎症指标,对精浆弹性硬蛋白酶检测限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等指标做临床评价,绘制ROC曲线,指导临床应用.结果 精浆弹性硬蛋白酶与生殖道炎症指标(精液白细胞、前列腺白细胞)具有很好的相关性(P=0.000,0.000);与感染指标(支原体、衣原体、细菌)无统计学相关性(P=0.256,0.498,0.658);与精液常规检查各项指标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以300 ng/ml作为界值,有较高灵敏度,但特异度不足(Se=88.4%,Sp=33.1%),以1 000 ng/ml,2 000 ng/ml作界值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Se=75.0%,Sp=65.1%;Se=54.5%,Sp=81.1%).结论 精浆弹性硬蛋白酶可以作为男性不育门诊生殖道潜在炎症的筛查手段,但是使用要注意策略;精浆弹性硬蛋白酶筛查不能够代替微生物学检查;单纯精浆弹性蛋白酶的升高,不能作为治疗的依据,必须同时考虑精液常规参数和附属腺炎症情况.
作者:黄吴键;邓辉;黄群花;张燕;刘芸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医院手术室物品的消毒状况,加强和改进消毒管理模式,提高消毒与灭菌的质量,有效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 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的标准进行样品采集、检测、卫生学评价及统计学处理.结果 2010~2012年汉中市人民医院手术室物品消毒监测结果显示,三年中总合格率分别为96.77%,97.04%和98.07%,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346,P>0.05).物体表面和空气中的细菌含量以及医护人员手的合格率稍低,且医务人员手指中细菌分布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等条件致病菌为主,而咽拭子中细菌则呈离散分布状态.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手术室物品和环境消毒质量的管理与控制,严格落实相关的法律法规,更加有效地提高手术室消毒质量.
作者:冯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外周血CD4+T细胞来源瘦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2月确诊的2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25名健康对照外周血标本,分离PBMC,用CD4+T细胞免疫磁珠分离CD4+T细胞,体外进行培养,免疫酶联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上清液及血浆中瘦素水平.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方法检测PBMC中维甲酸相关孤儿核受体γt(RORγt)相对表达量.统计学处理采用非配对t检验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CD4+T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瘦素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57.8±12.9 pg/ml vs 31.9±6.7 pg/ml,t= 9.524,P<0.01),而血浆中瘦素水平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16.5±4.7 pg/ml vs 13.9±3.8 pg/ml,t= 1.912,P>0.05).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CD4+T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瘦素水平与RORγt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r=0.681,P<0.05),血浆中瘦素与RORγt相对表达相关性不明显(r=0.294,P=0.136).结论 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生发展过程中,CD4+T细胞来源瘦素诱导RORγt表达,促进Th17细胞的致病作用.
作者:徐庆雷;朱宝林;马小波;张巍;刘玲玲;王胜军;陈建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不孕症患者生殖道支原体的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5月~2012年3月来自生殖医学科初诊的482例不孕症女性患者的生殖道分泌物进行支原体的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共检出支原体感染病例223例(分离菌株276株),其中感染解脲支原体(Uu)151例,阳性率为31.3%;感染人型支原体(Mh)19例,阳性率为3.9%,两者均感染者53例,阳性率占11.0%.Uu和Mh药敏检测结果显示交沙霉素(敏感率分别为92.1%和90.3%)、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较为敏感,而氧氟沙星和左旋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均达到60%以上.结论 生殖科医师必须重视不孕症患者生殖道支原体感染,诊断治疗必须依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药敏试验.
作者:高玉芳;赵联营;穆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初诊未治或复发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血小板在受到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刺激后P-选择素(P-selectin)的表达,并探讨血小板活化差异是血小板原因还是血浆对血小板产生了干扰.方法 选择2009年1月~8月确诊为MM患者30例,正常对照30例.设计四组实验进行比较:A组为MM患者富血小板血浆;B组为相应MM富血小板血浆+对照乏血小板血浆(V:V=1:4);C组为正常富血小板血浆;D组为正常富血小板血浆+MM乏血小板血浆(V:V=1:4),对ADP刺激前后血小板活化标志物P-selectin的表达进行流式分析,计算各组P-selectin相对升高值,相对升高值=(刺激后P-selectin-刺激前P-selectin)/刺激前P-selectin.结果 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7,P<0.05);A组与B组、A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4,1.41;P>0.05);C组与D组比较t=2.98,P<0.01,C组与B组比较t=2.61,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M与正常血小板在ADP的刺激下发生活化的程度是不一致的,MM的血小板活化功能受到影响;用正常人血浆对MM血小板进行稀释,对血小板的活化功能并没有什么实质性改变,在MM的血小板表面可能存在不能够轻易去除的包裹蛋白,而MM的血浆对正常血小板是有干扰的,可能通过附着在正常血小板表面而影响其功能.
作者:季明德;朱小飞;李思洋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精神专科医院2010年~2012年度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对2010年~2012年临床送检标本按常规进行病原菌分离,采用Vitek-Two系统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测定其对相应抗生素的耐药性,所得到的687株病原菌药敏结果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2011年判断标准,采用WHONET5.6统计分析数据.结果 临床分离687株菌,革兰阴性杆菌占55.02%,革兰阳性球菌占39.88%,真菌占5.09%.感染类型以呼吸道(63%)和泌尿道(23%)感染为多见.药敏结果显示肠杆菌科的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抗生素的耐药率较低.铜绿假单胞菌对上述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是18.5%和21.9%.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株分别占69.2%和75%.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喹奴普汀/达福普汀等具有高度的敏感性.白假丝酵母菌对常用的真菌药物敏感性较高.结论 医院临床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种类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较高.引起感染的病原菌对常规应用的抗菌药物耐药性日趋严重,医院应加强耐药性检测,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降低医院感染.
作者:庞丽;娄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评估使用两种不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筛查无偿献血者血液中HCV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1年6月~2012年6月驻桂部队与陕西省西安某血站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42 620例,分别用双抗体夹心法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cAg)酶联免疫诊断试剂和间接法抗-HCV酶联免疫诊断试剂进行检测,任一种试剂检测结果阳性标本用荧光定量PCR进行确证.并根据HCV-RNA确证结果,分析每种试剂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及一致性.结果 使用HCV-cAg酶联免疫(ELISA)试剂检出阳性102例,使用抗-HCV酶联免疫诊断试剂检出阳性175例,HCV-RNA确证阳性数103例.其中HCV-cAg ELISA及HCV-RNA PCR的总符合率为99.99%(42 619/42 620),相关性检测指标Kappa值为0.979 2,两种检测方法具有高度一致性.同时平行使用HCV-cAg与抗-HCV这两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的结果与HCV-RNA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同时平行使用HCV-cAg与抗-HCV这两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对无偿献血者血液进行抗-HCV筛查具有较高可靠性及可行性,可以降低经血液传播HCV的危险性,并且操作简便,价格低廉,是较为理想的试剂组合模式.
作者:谭春泽;张献清;张玲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检验结果互认是卫生部提出的节约医疗资源、方便患者就医的重要措施.该实验通过在20家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检验科间开展肾功能检验项目的 实验室间比对,探讨临床化学指标实验室间结果互认的可行性,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检验结果互认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方法 参加检验结果互认的实验室共20家,分布于全国各地,有广泛的代表性.各实验室在各自当前的检测系统上检测统一发放的罗氏临床化学复合校准品和血清标本的4项肾功能指标BUN,Crea,UA和GLU,及时上报原始检测结果;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统计各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并比较以罗氏校准品对各实验室结果进行公式校准前后的结果,从而探讨各指标在不同实验室间互认的可行性.结果 汇总检测数据,根据稳健Z比分数、校准前后百分差值、医学决定水平处的偏倚等指标反映检测结果.Crea和GLU在医学决定水平低浓度处的偏倚过大,不适合开展互认.其余两项目结果较好,适合开展互认.结论 临床化学肾功能指标在实验室间互认尚需时日,需要保证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良好,努力实现定量项目检测的标准化,才能实现检验结果实验室间互认的目标.
作者:李栋;包安裕;宋霖;陈振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联合检测在结直肠肿瘤中的意义,为结直肠肿瘤的诊断提供一种简单、快捷、准确、创伤小的实验方法.方法 选取经病理证实未进行手术或放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165名,同时选取非肿瘤血清CEA升高病人125名,正常对照组100名,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患者血清CEA,TGF-β1,VEGF和MMP -2含量,对比分析三者数值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EA,TGF-β1,VEGF和MMP -2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非肿瘤血清CEA升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3.78,35.92,40.93,30.09,32.89,27.34,19.55及9.88,均P<0.01).血清TGF-β1,VEGF和MMP-2水平与血清CEA含量呈正相关(0.48,0.36和0.45,均P<0.01).血清CEA,TGF-β1,VEGF和MMP-2联合检测可降低非肿瘤血清CEA升高组异常率,提高特异度.结论 血清CEA,TGF-β1,VEGF和MMP-2联和检测可以提高结直肠肿瘤的诊断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有望成为新的鉴别方法.
作者:白波;杨宝友;陈颖;李健;曹庆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扩张皮瓣转移术后皮瓣微循环与内皮素-1(ET-1)的关系.方法 用7只小型猪,模拟成扩张皮肤转移术后淤血皮瓣42个,分成7组,即术前、术后1,3,6,9,12和24h,用激光多谱勒血流测定仪测距蒂部8 cm处的背部皮肤微循环血量和放免法测定远端(距蒂部8 cm),近端(距蒂部1 cm)皮瓣ET-1的含量,并在24 h内连续观察皮瓣颜色.结果 扩张皮瓣近端ET-1含量1 h与术前相比有增高趋势,3 h增高显著(t=2.32,P<0.05),6 h达到峰值(t=3.18,P<0.01),随后开始下降.扩张皮瓣远端ET-1含量则无明显变化.远端淤血部微循环与近端ET-1有显著负相关(R=-0.755,P<0.01).结论 扩张皮瓣转移术后皮瓣近端(蒂部)ET-1含量对远端微循环起重要调节作用.
作者:YU Guang-zhe;夏昊晨;安宇;王凯夫;杨硕;司振兴;金英玉;玉光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检测分析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i infection,RRTI)患儿血清IL-17和IL-22的表达特点,并探讨它们在RRTI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12年10月~2013年3月期间30例RRTI就诊患儿,分别在治疗前、恢复期采集外周静脉血,同时选取健康体检儿童30例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分别检测血清中IL-17和IL-22水平,将患儿组治疗前、恢复期及对照组血清IL-17和IL-22测定数据进行两两比较,作相关分析.结果 ①RRTI患儿治疗前、恢复期及对照组血中IL-17水平分别为24.13±8.80 pg/ml,14.37±8.22 pg/ml和12.07±5.27 pg/ml,治疗前与对照组、恢复期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81~6.4432,P值均<0.01);IL-22在治疗前、恢复期及对照组水平分别为76.64±45.25 pg/ml,18.97±8.78 pg/ml和20.13±10.28 pg/ml,治疗前与恢复期、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669 1~6.941,P值均<0.01);患儿组恢复期血清IL-17和IL-22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90 2,P值>0.05;t=0.472 7,P值>0.05).②患儿组治疗前血清IL-17和IL-22水平呈正相关(r=0.593 1,P值=0.000 6<0.05).结论 RRTI患儿组治疗前血清IL-17 和IL-22 水平与恢复期、健康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且水平高低随病情轻重、病程而变化,提示IL-17 和IL-22参与了RRTI的发病过程,是判断RRTI患儿免疫状态和预后的指标之一.
作者:周荣佼;王金燕;周玉明;田春梅 刊期: 2013年第05期